⑴ 去银行挤兑是什么意思
银行的钱一般都是放出去的,贷款,现金不多,要挣利息出来啊。如果存钱的人几乎同时去银行提钱,银行就没有这么多现金拿出来,造成信誉危机,这时就叫挤兑。一般发生在传闻这家银行有巨额亏损时,也就是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了,存钱人都想早点提出以免后面拿不到本金的时候。
⑵ 银行出现的挤兑现象指的是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14日宣布,向在波及全球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陷入融资困难的北岩银行提供金融援助。北岩银行当天宣布,银行今年盈利将比预计低20%左右。这一消息引得银行大批储户排起长队,取出存在北岩银行的存款。
求救
房贷佼佼者遭遇"滑铁卢"
英国政府、英格兰银行与英金融管理局14日发表联合声明说,政府授权央行向北岩银行提供金融援助。这是英格兰银行自1997年开始独立调整利率以来首次出资"拯救"陷入困境的银行。
北岩银行13日向央行提出金融援助申请。英格兰银行、英国财政部与金融管理局当晚召开紧急会议,同意了北岩银行的申请,但没有公开向其提供资金的具体数额。
北岩银行总部设在英格兰西北部城市纽卡斯尔,是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其今年上半年新增抵押贷款额排名英国第一,拥有大约150万储户,向80万购房者提供房贷。但北岩银行在房贷市场的"佳绩"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遭遇"滑铁卢",不得不向央行求救。
告急
英政府接连出招
英国最权威的金融类报纸《金融时报》当天报道此事的标题是《北岩银行信心崩盘》。
为稳定人心,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对英国广播公司说:"金融系统有足够的钱,各银行都有钱……它们只不过现在不愿意短期拆借,让北岩银行等机构遇到融资困难。"英格兰银行与英财政部和金融管理局的联合声明也说:"金融管理局确定北岩银行有偿付能力,资本超过规定要求,贷款质量良好。"储户在北岩银行存有大约240亿英镑存款。
疯狂
储户信心崩盘排队提款
按照英国的金融补偿条例,如果银行倒闭,存款数额少于2000英镑的储户可获全额补偿。但如果存款超过2000英镑,补偿的上限则到3.5万英镑为止,超出2000英镑的部分只能获得90%补偿。也就是说,存款3.5万和35万英镑的储户最后都可能只获得3.17万英镑补偿。
央行出资"拯救"北岩银行让在这家银行拥有存款的英国储户无比紧张。从伦敦到纽卡斯尔,北岩银行各分行门口排起长队,储户争相取款,在纽卡斯尔甚至出现了储户为争夺队伍位置而扭打的混乱场面。
⑶ 银行挤兑是什么含义
银行挤兑是金融风险的一种,而且是最可怕的那种。银行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引发信用危机,导致大量储户在同一时间内要求提取存款,而银行无法支付的现象就是挤兑。
大规模的挤兑完全可以造成银行破产倒闭,而一家银行的倒闭,往往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波及其他银行,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完全崩溃。
一旦发生挤兑,往往需要国家出面稳定局势,否则后果无法想象,甚至会造成国家动荡。
⑷ 银行遭遇挤兑时应该怎么办
评价该行为?高深了点。
⑸ 银行发生挤兑原因有哪些
资金流量紧张 或出现大面积人取款 要求兑付理财产品时 银行付不出 付不全 因为钱贷出去了
⑹ 理财平台接二连三遭遇挤兑 投资人该如何自处
如需投资理财,建议选择银行正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更加安全
农行发行多款理内财产品,投资包含多容种领域,不同的风险等级可以满足多重用户的需要,多种封闭式理财产品的不同封闭期,能够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实时赎回功能保证了投资的流动性,详情可以登录农行官网在投资理财栏目下可以查询发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挑选适合的产品,网址:(http://ewealth.abchina.com/fs/)
⑺ 如果银行出现挤兑,银行该怎么处理啊
商业银行都有专项公积金以防挤兑等特殊情况;
另外,商业银行都必须交纳中央储备金到央行户头,以防特殊情况;
⑻ 银行挤兑 是什么意思啊
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挤提也称为挤兑,提指的是提款,兑则是兑现。是银行因信用度下降、传闻破产等原因,大量的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这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现的情况就叫银行挤兑。
⑼ 多啦理财:为什么银行怕挤兑,我们不怕
这要从多方面来回答:
1、对存款银行不信任。经济危机发生后,如果存款银行出现信用危内机容,储户对银行的信用产生不信任感,为保障自己的利益,提取存款,人多了就出现挤兑现象。
2、对社会经济的稳定性产生怀疑。经济危机发生后,物价涨幅较大,存款利息不足以抵御物价涨幅,为保值,储户大量提取存款,转向购买实物保值。
3、储户投机行为爆发。经济危机发生,意味着货币贬值现象明显且幅度不可预见,因此储户大量提取存款,转而购买硬通货、实物或进行恶性消费,促使挤兑现象发生。
总之,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对货币贬值的恐惧感,促使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
⑽ 银行自售理财会不会受挤兑风波影响
银行自己出售的理财产品也会受到挤兑风波的,现在很多理财产品到期不能按时兑付,已经影响银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