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子买理财血本无归,还被抓起来要坐牢,啊,怎么回事
您好!杭州的廖阿姨今年刚六十出头,平日里闲来无事,手头又比较宽裕,一直想着找一个回报率高一点的项目做做投资。
2015年9月初的一天,廖阿姨的小姐妹王某告诉她一种名为“万达复利”的理财产品,声称这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达40%。
在廖阿姨将信将疑之际,王某请来了她自己的介绍人蔡某,让她给廖阿姨讲解这种能“赚大钱”的产品。
据蔡某讲解,这份理财产品需要投资人先花费一万元购买数量为一万的“万达币”获取资格,之后就能每天定期收到利息。
除此之外,廖阿姨如果能推荐别人购买该产品就可以获得推荐奖,甚至被推荐人再次推荐其他人购买时,廖阿姨也能获得“见点奖”等动态收入。
另外,当直接推荐的人数达到9人时,就能够成立报单中心,在报单中心报单的人也能为廖阿姨带来奖励。
听了这些“美好蓝图”的廖阿姨心动了。
小心谨慎的廖阿姨先投入1万元购买一单进行尝试,之后,果然每天都能收到该理财产品打入她账户内的利息,这让她一下子卸去了防备。
没过几天,她除了自己继续投资之外,还推荐其他亲朋好友参加,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推荐奖励,廖阿姨还自己出资,为自己的老公、女儿、弟弟购买了该理财产品并放在自己名下。这样一来,推荐人数很快达到了9人,于是,廖阿姨成立了报单中心开始为他人报单赚取奖励。
不知不觉,廖阿姨的直接或者间接推荐客户人数已超过50人,总投入70多万元,投资项目做的也是红红火火。
但到了2015年的12月底,利息突然就停发了。不知缘由的廖阿姨赶紧找到蔡某询问,蔡某一开始推说是廖阿姨操作不当,后来干脆说她也支付不出,在廖阿姨多次催讨之后也只退还了一部分钱款。
廖阿姨把自己赚的6万元钱和上家退还的7万多元都拿去还钱,后来还借钱还别人,但是仍然不够填窟窿。
眼看血本无归,加之无法应对投资人的不断催讨,2016年1月19日,廖阿姨和一些投资人一起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一段时间之后,公安机关告知廖阿姨,她从事的是传销活动,同时,因她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要对她进行传唤审查。
廖阿姨这下可真是慌了神,自己明明因为传销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怎么还成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嫌疑人?
这就要从传销组织的特征说起了。传销组织必须通过不断的发展下线,收取下线的入门费,会员费等费用维持组织的生存,并达到不断骗取钱财的目的。
廖阿姨虽然在加入的时候,是因为误信传销组织的宣传,但当她为了赚取"拉人头"的各种奖金而积极发展下线,成立报单中心为他人报单,并且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时,她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从被害者转化成,为传销组织生存和壮大发挥重要作用的参与者。
由于廖阿姨等人的报案,其背后的大型传销组织被曝光。而直至案发,廖阿姨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数共计50余人,层级达到三层以上,涉案金额70余万元,按照刑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符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
最近,临安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廖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案。
庭审中,公诉人问廖阿姨:“这个没有任何实际产品的项目却有这么高的回报率,有没有想过钱从哪里来?”
廖阿姨满脸后悔:“一开始也不相信的,但后来听他们讲什么互联网金融,有高收益……主要是被高额的回报蒙蔽了理智。触犯了法律,我现在十分后悔。”
最终,法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廖阿姨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与此同时,廖阿姨的上家王某、蔡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也正在审理中。
(资料来源:钱江晚报)
㈡ 为什么有些理财产品会让人血本无归
很正常啊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不是瞎说的
理财产品主要是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募集用的,企业进行商业行为并不是稳赚的啊,他们的经营行为如果出现了问题,失败了,那就没钱还银行了,最后理财就亏了呀,而且是血亏
㈢ 银行理财也会血本无归吗,银行理财亏钱怎么办
基本不会血本无归,根据客户对风险的偏好,银行让客户购买理财之前会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风险等级推荐对应的理财产品,风险低的一般不存在亏损,风险高的有可能,但是不会血本无归!
㈣ 银行理财产品如何购买,怎样才能避免血本无归
不好说的噢,理财产品也有保本和不保本两种,不同产品风险也各不相同。有些是保固定收益的,有些是要么赚钱,要么不赚钱保本的。这个说到底就是把钱给到银行帮你买金融产品。但是金融产品的风险是不同的,之前也有过打官司的,就是去汇丰买了一个极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结果因为杠杆效应,不仅本金没了还倒欠银行钱的。
所以建议购买前搞清楚具体规则和收益,例如多长时间的产品,是否保本,收益是如何计算的,搞清楚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购买。如果你害怕血本无归就买保本的好了。但是要记住,风险越高收益才能越高,风险低的产品收益可能就跟银行存定期差不了多少啦。
㈤ 买银行理财产品到目前为止有没有本金血本无归的案例
1、有;去年11月底,几十名投资者突然发现,他们在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购买的一种理回财产品,到期后答竟然血本无归,涉案金额上亿元。目前这一事件取得了重要进展,客户已经拿回了全部本金。投资人称,已与一家名为中发投资担保的公司签署了转让协议,这家公司是投资人购买的中鼎财富理财产品的担保公司。
2、风险由低到高依次是:
国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股票、混合基金等---股票
建议根据自己对风险的承受力来选择产品;
㈥ 女子买理财被骗血本无归还要坐牢是怎么回事
杭州的廖阿姨今年刚六十出头,平日里闲来无事,手头又比较宽裕,一直想着找一个回报率高一点的项目做做投资。2015年9月初的一天,廖阿姨的小姐妹王某告诉她一种名为“万达复利”的理财产品,声称这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达40%。在廖阿姨将信将疑之际,王某请来了她自己的介绍人蔡某,让她给廖阿姨讲解这种能“赚大钱”的产品。据蔡某讲解,这份理财产品需要投资人先花费一万元购买数量为一万的“万达币”获取资格,之后就能每天定期收到利息。
廖阿姨虽然在加入的时候,是因为误信传销组织的宣传,但当她为了赚取"拉人头"的各种奖金而积极发展下线,成立报单中心为他人报单,并且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时,她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从被害者转化成,为传销组织生存和壮大发挥重要作用的参与者。
由于廖阿姨等人的报案,其背后的大型传销组织被曝光。而直至案发,廖阿姨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数共计50余人,层级达到三层以上,涉案金额70余万元,按照刑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符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
㈦ 请问最近新闻说光大银行 交通银行的理财产品血本无归 是否真的
好说的噢,理财产品也有保本和不保本两种,不同产品风险也各不相同。有些是保固定收益的,有些是要么赚钱,要么不赚钱保本的。这个说到底就是把钱给到银行帮你买金融产品。但是金融产品的风险是不同的,之前也有过打官司的,就是去汇丰买了一个极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结果因为杠杆效应,不仅本金没了还倒欠银行钱的。
所以建议购买前搞清楚具体规则和收益,例如多长时间的产品,是否保本,收益是如何计算的,搞清楚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购买。如果你害怕血本无归就买保本的好了。但是要记住,风险越高收益才能越高,风险低的产品收益可能就跟银行存定期差不了多少啦。
㈧ 转:银行理财产品血本无归,钱到哪去了
2013-06-30 01:38:57银行理财产品血本无归,钱到哪去了? 中国的地方政府没有发行债券的权利,因为中央知道地方政府一定会胡来,管不祝所以你也没见过没听过有地方政府债券。中央以前有过代理发行,因为没人买,地方政府就另谋出路了……。怎么个另谋出路?路径是这样: 1,各地方政府主导注册了一些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公司政府把它叫做:融资平台。其名称可以是某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 2,地方政府立项,比如:建高速,建机场,盖政府大楼……等等。 3,融资平台的这些公司拿着政府的项目去银行融资,因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项目,所以融资是审批 金额是多少给多少。 4,银行当然知道地方政府是个什么东西,此钱大半是有去无回,风险很大。所以银行就把此债权转卖给信托公司,比如10亿的融资,银行说我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接手,签的是5%的利息,你还有3%可赚。虽然信托公司也知道政府是个什么东西,但是这么大的生意总不能不要,怎么办?只要再转卖出去不就行了?利息写得高一点肯定好卖。反正只要卖出去,信托公司就即没风险也没责任了。于是,信托公司就把这些个债权做成一个一个项目投资产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项目……等等。各种各样,总称“理财产品”。 5,信托公司把“理财产品”拿到银行,让银行代理销售,还有回扣。 6,银行就印些广告,再开一间“理财室”,配个理财经理,看着储户的存款额,给储户打电话推销。把有钱人称作“VIP客户”,请上上坐。至此,债权人是谁?明白了?……谁买了理财产品,谁就是地方政府债的债主。 如果出了问题,也就是不兑现。 (去年华夏银行已经出现血本无归,而且好像是起步50万一份的VIP产品。)你去找银行 ↓以华夏为例,银行说:签约的合同上任何地方没有银行的章子。银行只是代售。(华夏银行更甚,说是理财经理自己私人代理的,银行不知此事)↓你看看合同上的章子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说:这是城建公司的项目,我们只是理财的信托公司。就好比你买了中石油的股票赔了,你不能找你开户的证券公司吧。↓你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说:我们是跟银行签的约融的资,你是谁?↓你去找银行,银行说:我们是融资给城建公司的,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再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说:谁卖给你的你找谁去!……你再拐回来找银行,银行说:你跟谁签的约,你找谁去!↓你再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说:投资有风险,你没看合同条款细则吗?你说:明明写着保本的!信托公司说:这是政府项目,政府不光说保本,还说有补贴呢,不信你去问政府!↓你去问政府,政府说:我们只是立项,审批项目。是行政机构,这连你都不知道吗?↓……你说算了,我也不找了,直接告吧。打官司!我是VIP客户,还没被骗光,还有财力,物力,人力,写诉状!诉状第一栏,被告人:…… ?该填谁?这时候你才发现,打官司,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银行在本地,信托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 被告栏都填不出,根本没法打。 政府怎么这么聪明?
㈨ 支付宝里面的理财项目就是显示是中低风险的,有没有说过是血本无归的
首先必须告诉你,支付宝不是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银行,所以在支付宝理财血本无归的话是无法到法院进行诉讼的。中低风险只是支付宝自己对于理财项目的风险评级,不能作为法院诉讼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