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大笨象融资

大笨象融资

发布时间:2021-04-03 09:05:02

Ⅰ 增发A股原股东配售上市

1、增发a股法人配售上市的解释:
股票增发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过指定投资者(如大股东或机构投资者)或全部投资者额外发行股份募集资金融资方式,发行价格一般为发行前某一阶段的平均价的某一比例。
2、股票增发的范围:
上市公司股票增发,英文为spo(secondary
public
offering
),即发行新股,也称增加发行。spo常见的种类包括:1、供股发行;2、可转换证券;3、认股权证;4、配售;5、股票细拆;6、资产拆分上市;7、子公司分拆。可分为:1、一级成熟发行(primary
seasoned
offering):成熟的公募发行(seasoned
public
offering)上市筹措资金;2、二级成熟发行(secondary
seasoned
offering):发起人股东将持有的股份由承销机构认购后向社会公众发售。
3、产生影响
增发股本带来的是直接对于每股收益的稀释,在林奇、费雪以及巴菲特、格林厄姆的众多大牛书籍里都有讲到,并且我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同样陷入困境的两家公司,一家公司是在低迷期回购股票,一家公司是在困境期增发股本,等行业复苏以后,回购股票的公司股价会快速回升,因为每股收益上来的很快,而热衷于增发的公司,却像拖着一只大笨象一样,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辉煌。”

Ⅱ 深发展A、浦发银行可买了吗

银行股?
我多年不碰了!
垃圾股!
没前途!

Ⅲ 配股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增发吗

配股是指向原股票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配售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融资行为。配股不是增发,配股和增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增发主要是针对原股东或者是所有投资人,但是配股只能是原股东。
(3)大笨象融资扩展阅读: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再融资的基本方式有配股和增发两种,其中配股在1999年7月以前是主要方式。
《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指出,上市公司申请配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外,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除应符合《办法》的规定外,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且预测本次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配股
网络-增发配股

Ⅳ 港股操盘指南的图书目录


前言
了解港股市
第一讲港股市场发展简史
一、港股市场发展的几大阶段
附1:1968年或以前挂牌上市的港股公司
二、港股市场近50年走势回顾
第二讲股票指数与股指期货
一、恒生指数和分类指数
二、股指期货简介
附2: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第三讲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构成
一、按市场概念分类
附3:红筹股与H股的诞生
附4:红筹股与H股的壮大
附5:红筹股和H股在香港主板市价总值
附6:红筹股和H股在香港创业板市价总值
附7:细价股的多个侧面
附8:如何选择优质低价股?
附9:港股市场20种成交最活跃的股份
二、主要行业股构成及分析方法
附10:超级大笨象——汇丰控股
附11:香港股王——宏利金融公司
附12:香港本土八大财团
附13:香港本土之外的六大财团
第四讲香港股市监管架构
一、交易和监管机构
附14:香港上市公司条件
二、港股市场的监管架构
三、近十年来港股市场监管政策的演变
港股交易实战
第五讲香港主板主要交易品种
一、股票和基金
附1:指数基金与传统基金的区别
二、涡轮(认股权证)
附2:权证(期权)与期货的区别
附3:如何通过引申波幅比较两只认股权证?
三、牛熊证
附4:港股分类证券市价总值及成交额
附5:香港股市的证券代码特点
附6:香港交易所现货市场中股票收市价的计算方
第六讲港股市场的主要投行和经纪商
一、主要投行及经纪商
二、股票估值与评级方法
附7:美国投资银行评级
附8:受欧洲和香港法规监管的投资银行评级
附9:各机构股票评级释义
第七讲港股投资者结构
一、外资机构占主导地位
附10:被国际投资界命名的“摩根震荡”
附11: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暗算”中国移动,郎咸平舌战世界十大投行
附12:瑞银的“神华门”闹剧
二、小股庄家专心炒作小市值股票
附13:先科国际案
第八讲港股交易系统和规则
一、港股交易系统AMS/3
二、港股投资程序
三、港股交易规则
四、港股交易费用
五、港股交易的结算与交收
附14:涡轮和股票交易规则的不同
附15:内地放宽资金境外投资时间表一览
六、港股市场资讯查询
附16:港股公司停牌、复牌有何规定
港股与A股的区别
第九讲港股与A股的主要区别
一、交易规则不同
附1:“孖展”(融资)、融券主要方式
附2:“孖展”(融资)交易的监管
附3:融资交易的收益与风险
二、投资理念不同
附4:中国铝业A股上市后与H股的迥异走势
附5:大比例送配利空
附6:港股申购新股中签率高
附7:判断港股上市公司价值的五大因素
附8:港股与A股价格及市盈率比较
附9:港股市场50家市价总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附10:港股市场20种成交最活跃股份
附11:内地与香港股市部分术语对照
第十讲 影响港股的几个关键宏观因素
一、本港经济增长状况
附12:香港本地经济指标
二、联系汇率与香港利率
附13:“911”事件重挫港股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四、政治因素
附14:港股与美国股市的联动性
附15:影响美国股市的20个重要指标
附16:CEPA和香港股市
附17:美国次贷危机及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
第十一讲 直接影响股份趋势的几个市场因素
一、新股公开招股的认购倍率和冻结的资金量
二、股票沽空数量、指数期货的远期价格
三、利率波动
四、汇率变化
“港股直通车”背景下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十二讲 价差产生套利机会
一、套利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附1:A+H股溢价排行
二、常用的几种套利方法
第十三讲 资金推动港股高估值机会
一、因港股直通车直接受益
附2:港股主要上市券商业绩增长情况及股价
二、A+H股:因A股高定位影响H股上涨
附3:拟A股上市的红筹股
三、中小上市公司的价值有待发现
附4:港股市场上最近5年业绩表现平稳的10家中小公司
四、国际性蓝筹公司重新定位
附5:中国人寿疯狂“三周半”
附6:未来港股收益强于A股
第十四讲 不能的港股投资风险
一、做空风险
二、汇兑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四、国际化市场风险
五、新股跌破发行价风险
附7:香港股市历次危机
附8: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来龙去脉
港股投资策略和技巧
第十五讲 投资基本面前景和港股直通车以外的投资机会
一、港股基本面解读
附1:港股直通车大事记
二、专业机构预测
三、港股直通车以外的投资机会
四、港股投资12计
附2:香港股市中的典型投资成功案例
第十六讲薪股申购面面观
一、注意白表和黄表的区别
二、新股也有投资风险
三、新股申购策略
第十七讲权证投资策略
一、挑选认股权证的基本步骤
二、止损至关重要
三、权证操作策略
四、不同市况下的投资策略
第十八讲利用期揩期货套翻技巧
一、期指与现货组合套利以及不同期指组合套利
二、期权及期货组合套利
参考资料

Ⅳ 我凭什么为美国人买单

买单?
怎么全世界顶尖的银行家都被美国次贷给涮了?这些银行家可不是常人,他们差不多管理了地球上70%的钱,他们是地球上最懂得投资风险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把钱存到他们那儿,让他们替我们管钱;我们不知道怎么投资,他们替我们选择股票;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每年才能赚到普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我们都懂得“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道理,专业高手偶尔犯错误谁都能原谅,可是美国这个次贷让全世界银行界专业高手一起都湿了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Ⅵ A股增发A股是什么意思

股股票增发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过指定投资者(如大股东或机构投资者)或全部投资者额外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发行价格一般为发行前某一阶段的平均价的某一比例。
增发股本带来的是直接对于每股收益的稀释,在林奇、费雪以及巴菲特、格林厄姆的众多大牛书籍里都有讲到,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同样陷入困境的两家公司,一家公司是在低迷期回购股票,一家公司是在困境期增发股本,等行业复苏以后,回购股票的公司股价会快速回升,因为每股收益上来的很快,而热衷于增发的公司,却像拖着一只大笨象一样,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辉煌。”

Ⅶ 配股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增发吗

不是。配股是指向原股票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配售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融资行为。股票增发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过指定投资者(如大股东或机构投资者)或全部投资者额外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发行价格一般为发行前某一阶段的平均价的某一比例。
1、配股权
配股权是指当股份公司为增加公司股本而决定发行新的股票时,原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按其持股数量、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认购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权利。配股权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的看涨期权。
2、
配股价格
配股一般采取网上定价发行的方式。配股价格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协商确定。
3、配股条件
上市公司向原股东配股的,除了要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一般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
(2)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
(3)采用证券法规定的代销方式发行。
(7)大笨象融资扩展阅读
特点
配股的一大特点,就是新股的价格是按照发行公告发布时的股票市价作一定的折价处理来确定的。所折价格是为了鼓励股东出价认购。当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时候,确定配股价是非常困难的。
在正常情况下,新股发行的价格按发行配股公告时股票市场价格折价10%到25%。理论上的除权价格是增股发行公告前股票与新股的加权平均价格,它应该是新股配售后的股票价格。
产生影响
增发股本带来的是直接对于每股收益的稀释,在林奇、费雪以及巴菲特、格林厄姆的众多大牛书籍里都有讲到,并且我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同样陷入困境的两家公司;
一家公司是在低迷期回购股票,一家公司是在困境期增发股本,等行业复苏以后,回购股票的公司股价会快速回升,因为每股收益上来的很快,而热衷于增发的公司,却像拖着一只大笨象一样,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辉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配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增发

Ⅷ 如何理解港股 A 股化的趋势

悄悄进行的大变革: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

港股那点事02-03

古人云 " 风起于秋萍之末 ",又云 "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很多大的变革都是有一个不起眼不经意的开始,后来才发展到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如果不在一个宏大的视野去审视我们所处的大环境,而是过多纠结于细节,我们就不会得到一个对于环境的正确认识。

中国股票二级市场正在悄悄进行不可逆的结构性大变革,格隆汇会员黄超(作者公众号:知机语)将此总结为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在此,借格隆汇的平台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各位做投资的朋友。

港股 A 股化

港股的投资者构成在从前是欧美机构投资者主导,来自内地的投资只占少数,而近年开通的沪港通和深港通让港股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根据港交所的数据,2008 年内地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交易占比是 3%,2009 年至 2012 年这个比例都是 4%,2013 年和 2014 年是 5%,2015 年内地投资者占比是 9%,市场人士预计,2016 年将上升至 20% 左右。

根据香港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王志华的说法,沪港通开通后,内地投资者占比是在加速上升的,尤其是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预计未来内地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占比每年至少提升十个百分点。随着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逐步熟悉,未来 3 年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中,内地投资者占比有望从目前的不到 20% 上升至 50% 到 60%。

资金的投票必然带来它的偏好和估值逻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强大的实力是任何高明的技巧也对抗不了的。沪港通和深港通是机制的设立,好像不同高度水槽之间的导管,由于估值水平不同引发的大资金的缓慢流动最终会导致总体水平的动态均衡。据统计,从沪港通 2014 年 11 月 17 日开通以来,通过港股通南下的资金累计达到 3828.57 亿元,而从香港北上的资金合计只有 1265.87 亿元,南下资金是北上资金的 3.02 倍。国内资金最终会取代现在的欧美资金,夺得港股市场上的话语权,这个趋势不可阻挡。

国内资金实力的增强增加了港股估值逻辑的 A 股色彩,这种力量在中小市值公司和大市值公司上都有体现。

A 股 3000 多家上市公司,分析师有数千人,平均一家公司数个分析师,每个公司的价值都得到充分研究。而港股有近 2000 家上市公司,港股分析师才几百人,远远不能做到全面覆盖。很多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没有分析师覆盖造成价值发现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港股有不少小而美的小市值公司,它们根植内地,因为市值小、覆盖成本较高而长期被欧美机构投资者忽视。但如果它们报告的业绩优良很容易被各路资金追捧,股价也会有很好的表现——它们是待发掘的金矿。

所以现在也有不少国内分析师开始覆盖港股公司,毕竟其实市场联通的桥梁已经建好,港股市场已经和国内市场融为一体。港股中还有一些公司是 A 股缺少的标的,如科技股,赌博股,殡葬股等,它们对国内投资者有很大吸引力,更容易受到国内资金的影响。

对于大市值公司,同一个上市公司在两地的价差也会因为港股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而有缩窄趋势。AH 溢价指数是追踪同一家上市公司的 A 股和港股价差综合水平的指数,指数高于 100 说明 A 股更贵,指数低于 100 说明港股更贵。

在 15 年 A 股牛市前它曾长期低于 100,也就是普遍来讲同一家上市公司港股更贵;但 15 年牛市之后它就一直保持在高于 100 的位置,最高曾到 150,最低 118,一直维持 A 股比港股贵的态势。

由 AH 溢价指数十年的历史来看我们也发现在 07 年和 15 年 A 股大牛市中,AH 股的溢价迅速攀升,说明 A 股受情绪化影响更多,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更高;而牛市过后在更长期的时间内它们的价差都比较小,基本是在 100 上下浮动。

(十年恒生国企指数,绿色线为市净率)

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在笔者之前的文章《机会十年一遇——港股的巨大投资价值不可错过》里做过介绍,包含的都是很优质的大型企业,大部分比重是在金融股,用 PB 估值更合理。观察十年的估值区间可以说,这样的估值是处在一个非常低估、非常吸引的区间。

港股如此低估的原因除了外界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中国经济的担忧,还有一个因素是担心人民币贬值。

大多数市值的港股上司公司主要收入都来自中国内地,盈利以人民币计价,而却以锚定美元的港币交易。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那么以港币计算的利润会大幅减少。但这些因素已经被计算在现在的价格里。已经众所周知的风险不是真正的风险,如果实际结果没有预期那么糟糕,反而这个预期差会提供一个不错的回报。

笔者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外界疑虑的逐渐消除,未来港股会有很大机会。两地市场的融合和港股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会让港股变得越来越像 A 股。

A 股港股化

A 股沪深交易所在牛市顶峰时创造了日交易额破两万亿的人类历史上的空前记录,而作为对比,港股一直被诟病缺乏流动性。笔者相信,随着未来 A 股注册制的放开、退市制度的成熟,这种超高的换手率和流动性将成为历史,很多中小股票也将陷入流动性匮乏的窘境。

A 股的注册制正在悄悄进行。最近在达沃斯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 尽管去年 IPO 数量创新高、再融资体量很大,但仍有 600 多家公司在排队等候上市。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发展机会非常大,但这也说明中国自身的改革还不到位,如果改革够好的话,IPO 排队不应该这么长,中国证监会还面临很多任务。"

A 股是国家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最开始中国设立金融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融资解困,现在则是给实体经济输血。让投资者的财富得到保值增值不在国家考虑问题的优先方向。

据媒体报道,2016 年中国股市 IPO ( 首次公开募股 ) 家数和融资额创近 5 年来新高,再融资规模也创历史新高。2017 年 1 月以来,沪深股市新股发行速度保持在每周 12 家左右。有观察家预测 2017 年上市公司将会超过 400 家。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管理层意在维持或提高新股发行速度,减少排队企业,加快给实体经济输血的目的昭然若揭。

因为中国是审批制发行新股,新股发行定价不能超过去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每股净利润的 23 倍,而 A 股股票大多数的交易价格都远远超过 23 倍市盈率。

所以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IPO ( 首次公开发行 ) 只是取得 A 股入场的一个门票,需要尽量少地以如此低的价格发行新股,在拿到上市地位和融资便利之后的增发或者减持过程中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股票。所以中国上市公司真正上市完成是在公司完成了增发之后。这种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了 A 股上市公司增发配股融资金额大大高出首次公开发行的融资金额。

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自 2016 年以来,A 股新股发行约 300 家,首发募集资金规模为 1865.36 亿元,平均每家募资约 6.22 亿元。而上市公司通过定增、配股募集的资金约为 2 万亿元。具体来看,A 股自 2016 年以来实施了 855 次增发,合计募集资金约 1.97 万亿元,平均每次增发募资金额超过 23 亿元,合计发行费用超过 160 亿元;同期,配股家数为 11 家,募资总额 298.51 亿元。上市公司再次融资的规模超过首次募集资金规模的十倍以上。

A 股加速 IPO 乃至向注册制发展还必然带来更严格的退市制度。再过几年 A 股将拥有 5000 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加上超过 10000 家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国股市的规模站到了世界巅峰。

吐故纳新是自然界的真理。美股在十年里退市了上万家上市公司。A 股将来改革的方向也将是在打开进入的门的同时也打开出去的门。壳股、烂股炒作将会逐渐成为历史。只要业绩好,不愁没办法上市;同理,如果业绩太差,退市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A 股上市小市值公司稀缺的逻辑不复存在,反而高估值蓝筹股是稀缺的,并且它们很大的市值和很好的流动性能提供流动性溢价,可以让保险资金、养老资金等大资本有比较大的回转空间。低估是王道,我认为 A 股的低估值蓝筹股未来会有比较大的投资机会,而高估值的小市值股票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验证业绩,消化估值泡沫。

去年开始还有一个现象是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崛起,这里面暗含着 A 股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A 股从前是散户主导的市场,而现在携万亿天量资金的保险资金、养老金、公募私募等专业投资者已经开始逐渐主导 A 股市场。

从前万科是个大笨象,市值大、成长低,不受散户青睐,但它拥有强大的品牌、优秀的管理团队,还有高分红低估值的股票,因此受到保险资金和恒大等战略投资者的青睐也不难理解。

和港股一样,A 股同样在经历着结构性的变化。上市公司宽进宽出,中小市值股票因数量众多而缺乏流动性,而大型蓝筹股拥有流动性溢价。同时机构投资者将主导市场逻辑,A 股终将进行成人礼。

机会在港股

笔者相对于国内市场更喜欢港股市场,原因有三:

一、估值低,分红高,便宜是王道。

二、是没有扭曲的自由市场,没有操盘的国家队,也就是潜在的数万亿的空头。

三、没有大量等待融资减持的企业,它们也是潜在的空头。

未来不确定性依然很多。港股虽然在低估区间,但也可能继续维持现有甚至更低估的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适合的投资方法是定投,即定期投资固定或不固定数额的资金到股票里。股票在短期的波动是不可预测的,那么长时间的定投可以平均买入成本,化解买入成本过高的风险。

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根据指数估值水平定投指数是最好的投资方式,长期来看这样的表现会超越大多数散户甚至专业基金。

阅读全文

与大笨象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瑞华投资理财 浏览:896
投资公司怎样发展客户 浏览:814
股票跟基金挂钩的都有哪些 浏览:718
主要外汇交易商 浏览:347
三年前信用卡连续逾期还能贷款吗 浏览:674
热卷主力期货吧 浏览:154
新手投资理财活动 浏览:234
cj期货 浏览:809
融资合同公证 浏览:342
萨斯喀彻温省钾矿吸引大量投资 浏览:550
融资租赁irr计算器 浏览:526
什么人不适合期货 浏览:329
日照1124豆伯价格 浏览:160
建行贷款买车要几天 浏览: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24
投资理财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浏览:496
外部融资困难 浏览:704
燕郊49800民间互助理财 浏览:990
产权交易所管理办法 浏览:516
科创基金和战略配售基金的申购费 浏览: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