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分析筹资方式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我国企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筹资方式: ①吸收直接投资; ②发行股票; ③利用留存收益; ④向银行借款; ⑤利用商业信用; ⑥发行公司债券; ⑦融资租赁; ⑧杠杆收购。 其中前三种方式筹措的资金为权益资金,后几种方式筹措的资金是负债资金。
一、几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
长期借款成本
长期借款指借款期在5年以上的借款,其成本包括两部分,即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一般来说,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高,会导致筹资成本高,但因为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所以能起到抵税作用。例如,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1%,筹资费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6.63万元。
债券成本
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例如,某公司发行总面额为2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行费用率为5%,由于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9.6万元。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行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所获的收益率,企业就应该将留存收益分派给股东。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券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作出准确的测定。计算留存收益成本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由于留存收益是企业所得税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税作用,也就没有节税金额。
普通股成本
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普通股成本一般按照“股利增长模型法”计算。发行股票的筹资费用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要考虑筹资费用。例如,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价为56元,估计年增长率为12%,本年发放股利2元。若公司发行新股票,发行金额1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则新发行股票的成本为16.4%.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资金占用费即普通股股利必须在所得税后分配。该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节税100×10%×33%=3.3(万元)。
二、筹资成本分析的应用
企业筹集的资金,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债务资本需要偿还,而权益资本不需要偿还,只需要在有赢利时进行分配。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属于债务资本,留存收益、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属于权益资本。根据以上筹资成本的分析,企业在融资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1、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通过举债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可以获得节税利益。
2、纳税人进行筹资筹划,除了考虑企业的节税金额和税后利润外,还要对企业资本结构通盘考虑。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除了会带来高收益外,还会相应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3、在权益资本筹集过程中,企业应更多地利用留存收益。因为使用企业留存收益所受限制较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财务负担和风险都较小。
❷ 试分析说明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的主要区别
融资前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的主制要区别:
(1)融资前分析:是在考虑融资方案前就可以开始进行的财务分析,即不考虑债务融资条件下进行的财务分析。融资前分析只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并以投资现金流量分析为主要手段。
(2)融资后分析:是比选融资方案,进行融资决策和投资者最终决定出资的依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融资后分析,但只是阶段性的。
(3)融资前分析只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并以项目投资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主,计算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指标,也可计算投资回收期指标(静态)。融资后分析主要是针对项目资本金折现现金流量和投资各方折现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既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又包括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等内容。
❸ 为什么要对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
企业的融资方式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主要是指通过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即将留存收益和折旧作为企业扩大规模的资金进行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不需要企业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成本比较低,并在股权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融资目的。内源融资一般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具有低风险性、低成本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往往作为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当内源融资获得的资金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企业才会通过外源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外源融资主要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并转化为自身投资的过程,一般按产权关系可以将外源融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其中权益融资又可以分为私募股权和公募股权,私募股权是指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公募股权是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权益融资不需要到期还本付息,没有偿还资金的压力,一般被称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债务融资又可分为银行贷款、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除靠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进行的短期融资外,其他债务融资一般都要求企业定期还本付息,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大,融资成本较高,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主要来源于债务融资%外源融资使企业筹得的资金远远高于内源融资,尤其是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的企业,单纯的内源融资无法筹集企业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往往还要采取外源融资的方式。
■项目的贷款方除了要求他们出借的资金安全之外,也希望这笔钱能用到项目的建设上去,而不是其他方面。一旦有突发情况出现,如费用严重超支,他们可以对项目发起人进行追索。
■项目的承包商需要签订一项承包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具体的价目和工期,如果未达预期目标,会有相应的处罚条款,所以承包商需缴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
■项目的供应商会与项目公司签订一些合同,其需保证不会索取垄断价格,供应需充足且及时,否则,需相应赔偿。
■当只有少量的采购者时,项目公司会和项目产品的采购者签订长期供给合同从而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到采购者身上,除此之外,来料加工合同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例如菲律宾Navotas项目,项目公司只是将电能需求者送来的能源转化成电能,收取部分加工费,至于电能如何销售,它是不在意的。正因为如此,所以采购方需要谨慎的选择自己的产品需求数量。
■当产品有大量的需求者时,签订长期供应合同是不现实的。例如收费公路,这种项目容易受到政策和其他运输方式影响,所以其很难向私人融到资金。
■政府还需要为一些项目建立一些配套设施,如高速公路、变电所等等,如果配套设施跟不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有时是无法估量的。
❹ 融资方案分析应包括哪些内容
般来说企业融资方案主要涉及到如下的内容:
一、资金筹措方案规划
项目融资研究的成果最终归结为编制一套完整的资金筹措方案,这一方案以分年投资计划为基础。实践中常有项目的资本金与负债融资同比例到位的安排,或者先投入一部分资本金,剩余的资本金与债务融资同比例到位。
二、资金结构分析
项目融资方案的设计及优化中,资金结构的分析是一项重要内容。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由公平性、风险性、资金成本等多方因素决定。项目的资金结构指项目筹集资金中股本资金、债务资金的形式、各种资金的占比、资金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与负债融资比例、资本金结构、债务资金结构。
三、融资风险分析
出资能力风险及出资吸引力,项目的再融资能力项目实施过程种出现许多风险,将导致项目的融资方案变更,项目需要具备足够的再融资能力。方案设计中中机院将考虑备用融资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公司股东的追加投资承诺,贷款银团的追加贷款承诺,银行贷款承诺高于项目计划使用资金数额,以取得备用的贷款承诺。
项目融资预算的松紧程度中机院认为项目的投资支出计划与融资计划的平衡应当匹配,必要时应当留有一定富余量。利率及汇率风险利率是不断变动的,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无论采取浮动利率贷款或固定利率贷款都会存在利率风险。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货币的比价在时刻变动,这种变动称为汇率变动。软货币的汇率风险低,但有较高利率。
❺ 财务评价的融资前分析与融资后分析的区别
1、分析方法不同
融资前分析应考察技术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编制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技术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融资后分析应以融资前分析和初步的融资方案为基础,考察技术方案在拟定融资条件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技术方案在融资条件下的可行性。
2、考察对象不同
融资前分析考察对象是技术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融资后分析考察对象是技术方案在拟定融资条件下的各种能力。
(5)扣融资分析扩展阅读
财务分析的工作内容
1、资金运作分析: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与财务制度,预测并监督公司现金流和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为公司的资金运作、调度与统筹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持;
2、财务政策分析: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分析并预测公司的财务收益和风险,为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管理政策制度的建立及调整提供建议;
3、经营管理分析:参与销售、生产的财务预测、预算执行分析、业绩分析,并提出专业的分析建议,为业务决策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
4、投融资管理分析:参与投资和融资项目的财务测算、成本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活动,配合上级制定投资和融资方案,防范风险,并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5、财务分析报告:根据财务管理政策与业务发展需求,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投资财务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公司财务决策提供分析支持。
❻ 什么是融资数据分析
每天早上交易所公布的上一个交易日融资标的证券的融资数据,现在已经成为A股极为重要的资金流向指标,代表着市场中杠杆交易者最关注的股票。
❼ 融资能力如何分析
一、分析思路
1、分析业务模式的组成,有什么优缺点。是否有更好的业务模式,为什么?
2、预计资金需求。可查找相关行业预测分析报告。
3、分析融资能力:
①、各种融资渠道的资金总计;
②、融资总额是否能够满足资金缺口。
二、融资渠道具体的分析
融资的渠道可分为:内源融资、商业信用融资、银行借款、债券融资、票据融资。
内源融资
是指企业筹集并利用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来对项目进行投资,也就是应自己的钱去投资。
1、项目自身创造现金流能力
a、先分析目标投资项目产生的流入的现金流是否达到融资需求。即投资项目流入的现金流与投资额比较。
2、整体企业创造现金流能力
a、第一点若不能满足,可利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流量是否满足融资需求。
小贴士:预计未来的经营现金流可利用以前年度的平均增长率预计下年的现金流。当然,需要排除以前年度的异常现金流的数值。
b、考虑企业现金股利分配引起的现金支出。首先,利用以前前度数据计算出股利支付占比,即现金股利总金额/经营现金净流量;利用股利支付占比*a步骤预测的经营现金流量,得出以后年度的现金股利支付总金额。
c、计算其他业务的资本开支。
d、考虑机会成本所带来的收益。(即改变业务模式后,可节省的费用)
d、资金支持=预测的经营现金流量-现金股利分配引起的现金支出-其他业务的资本开支 考虑机会成本所带来的收益。
e、资金支持与预计融资需求金额的对比。
商业信用融资
其特点为融资期限较短,募集的资金一般用于企业日常运营,不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
当发现企业应收款总额与应付款总额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大时,可反映出商业信用融资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银行借款
1、观察长短期借款的分配。若企业主要是借短期还短期,反映了资本运作的频繁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借款难以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投资。除此之外,如果企业的长期借款呈现逐年下降的现象,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政策导向是降低资产负债率,以减少长期借款来增强负债的流动性。
2、所借入的款项能否满足资金缺口。
债券融资和票据融资
预测该项融资金额时,注意有关规定对融资数额的限制。
总的来说,所谓的融资能力分析是将企业对投资项目可募集到的资金是否满足投资资金,是否可填补资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