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间互助理财是什么好做吗
一个行业存在肯定是有存在的道理,但是行业是否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呢,过程究竟专又是怎样??
民间属互助理财开始了解的时候,都说的很完美,结果进去以后,或者到了下一个级别的时候,才能知道更多的东西(不到这个级别是不知道的),即使后悔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因为还抱有幻想能成功。
到了高级,知道了民间互助理财的内幕时,才恍然大悟,结果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个行业的虚假,但是这个时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已经在行业里了,有极少人彻底放弃行业,把自己的体系和自己的亲人带回家,但是很多的亲人不理解,反过来找他要钱,弄的自己也不能回家.
❷ 民间互助理财是传销吗
民间互助理财是传销,相关新闻报道如下:
近日,有多位四川绵阳的投资者向《天天315》栏目组反映,他们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一个“民间互助理财”组织,这个组织打着“互助养老”的名义靠拉人头返利赚钱,不少人投入几十万元后,利息一分没返组织者就不见踪影,本金也不知去向。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投资者向当地警方报案。
“民间互助理财”听上去好像是哪个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但其实是个传销陷阱。
王先生投入49800元后没几天,组织者又宣称为了能够快速获得120万元,需要再次投入资金“抢点”。为了能够尽快赚到钱,王先生又再次投入资金,在之后他就越陷越深,本来不打算发展人的他,为了尽快赚到上百万,他又邀请亲朋好友来听课,并加入了投资队伍。
他以为很快就能拿到高额回报,没过多久却听到噩耗,利息一分没,返组织者就不见踪影,本金也不知去向。“他们说,4个管理人员把里面的钱全都分了,跑了。我们坐飞机过去,发现他们住的地方人都跑光了。好多人都陷进去了。”
目前为止,已有不少投资者向山东乳山市银滩公安机关、四川绵阳市公安机关报案。山东乳山市警方向记者透露,“民间自愿互助理财”“民间互助理财”都属于传销骗局,警方已经抓获多个传销头目。
(2)民间自助互助理财是什么样组织扩展阅读:
案发:女子报警陷入传销
2月21日晚11时许,无锡女子王某向武进警方报警,称自己陷入一个打着“投资理财”旗号的传销组织,目前,该组织头目正在武进某KTV给成员授课。武进警方迅速出击,5名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的嫌疑人悉数落网。
经审查,周某、张某、李某、潘某、黄某自2015年5月以来,打着“民间互助式小额理财”的旗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声称只要投入49300元现金,买下21份理财产品,发展1-3名投资人,就有机会成为五星“老总”,获得800万元的回报。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吸纳了100余名成员,涉案金额达400余万元。
央广网-揭秘新型传销骗局:“民间互助理财”如何设局拉人
中国江苏网-“民间互助理财”覆灭记 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
❸ 民间互助理财49800是个什么组织
准确的说就是庞氏,你为上家接盘,接手以后寻找下家为你接盘,运气好,也许你赚了,运气不好,得到接盘侠封号。
不懂的做这个需要补脑,懂的还去投资只能说明2点,人品不好,却具有赌徒心态。
❹ 民间自助互助理财是什么样组织
其实就是前面的人赚后面的人钱,某一团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以收取入场费,或者排队费用盈利,在前期互助资金盘还是可以大赚的,但最后一批必定会有人接盘。
❺ 什么是民间互助理财
不宜
❻ 燕京新城小区传销疑问民间自愿互助理财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互助理财就是庞氏骗局。用后面人投资的钱给前面人补利息。千万不能碰
❼ 民间自愿互助理财投资四万九千八是传销吗
民间互助理财属于传销诈骗组织,违法犯罪的
❽ 民间自愿互助理财是国家政策允许的吗
国家政策是不允许的,民间自愿互助理财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社会上“传销组织”。
友情提醒:投资需谨慎
民间互助理财,又名“民间自愿互助理财”、“自愿连锁经营”、“自由连锁经营业”、“民间合伙私募”等,属于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的范畴。民间互助理财于1998年引进回国,现已遍布全国各地,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其运作方式为:以五级三晋制为奖金制度,上线通过谎言的形式诱惑下线加入,从而获取利益。在国家以及相关媒体的宏观调控中,统称为“新型传销组织”。
可以参考以下国家法律政策:
《禁止传销条例》已经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禁止传销条例
第二章 传销行为的种类与查处机关
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直销管理条例图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条例针对传销活动中的不同人员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传销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设定了最高200万元的罚款;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为传销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工商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罚款。对于为传销活动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要予以处罚。
条例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传销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属实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