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铁矿石如何融资

铁矿石如何融资

发布时间:2021-04-13 11:09:21

A. 大宗商品贸易怎么融资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它的特点有四个:一是价格波动大,只有商品的价格波动较大,有意回避价格风险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远期价格先把价格确定下来;二是供需量大;三是易于分级和标准化;四是易于储存、运输。
中国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多项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刷新历史纪录,其中,铁矿石进口6.3亿吨,同比增长41.6%;铜进口429万吨,同比增长62.8%;大豆进口4255万吨,同比增长13.7%;煤炭进口1.3亿吨,同比增长2.1倍。
一般来说,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可分为两层含义。广义上讲,只要银行提供融资服务的对象是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企业,则该业务即属大宗商品贸易融资范畴。
狭义的概念则是指大宗商品结构性贸易融资,即银行为大宗商品贸易商或生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案,以在企业的生产和购销活动中起到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缓释的作用。银行需以货物或货权为核心,重点关注商品和贸易流程,确保融资款能够基于贸易本身得以偿还。它有着两个显著特征:其一,表现形式为产品组合;其二,需要识别贸易各环节风险并通过方案进行缓释或转移。
大宗商品结构性贸易融资虽表现为各种产品组合的形式,但其实质却是各种授信理念的综合运用。目前银行的授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以企业报表为重点。这种理念是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中各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来识别财务状况能否支持当前或预期的负债,其核心是关注企业的盈利情况,这种方法的还款理念首先基于财务报表。报表分析方法可以客观反映企业总体债务情况,因此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视。第二种授信理念,是以现金流为关注重点。这种理念认为企业的现金流比盈利更为重要,还款来源应来自于现金流。在该理念下,企业的履约风险非常关键,银行关注借款人能否一直履约以保证应收款的持续流入,需要对企业的履约能力、意愿、市场风险以及付款风险等进行分析评估。第三种授信理念,以资产抵质押为着眼点。该方法区别于现金流理念的特征在于银行有能力掌握实际押品并变现,可以作为还款来源的补充。
银行需要更加关注企业资产周转和存货情况。它较基于现金流融资的风险要低,因为只要银行实际控制质物,将比较容易实现现金流。基于资产抵质押和现金流的授信理念是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中最常用到的方法,银行通过控制企业应收账款、购销合同及存货来保障融资的自偿性。最后,以信用增级为出发点。该理念通过引入第三方资信好的机构来保证授信项目,确保融资还款。它在风险缓释方面优势明显,如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在国际清算银行的资本充足体系中的风险权重为零,因此可作为融资方案的有益补充。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没有标准化的结构模型,它的实质在于根据交易各方的需求和环境来度身定制以缓释风险,模式分为四种:动产融资、发货前融资、加工融资和背对背融资。
动产融资是指银行以生产企业或贸易商采购和销售过程中持有的商品或生产原料为抵质押,向其提供的短期融资。常见的结构有:现货质押融资,未来货权开立信用证并押汇,出口项下仓单换提单的融资,标准仓单质押融资等。银行在动产融资业务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货物的适销性风险、价格风险和管理风险。因此,该融资结构下的货物需要流通性强并易于保管。同时,银行需确认该货物上不应附加任何其他抵押或担保,以保证银行确实取得融资货物的货权。此外,还需评估仓储物流公司的监管能力和其内部管理水平,可根据商品性质和存储环境要求借款人对抵押货物投保仓储险或其他相关保险。对于质押物的价格风险,主要通过设定质押率及价格警戒线、套期保值及与锁定销售合同等措施来控制。
发货前融资是指银行在货物发运前根据企业需求向供应商或采购商提供的融资。按照融资发放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装船前融资和预付款融资。装船前融资是银行基于订单或信用证,在生产及发货前对供应商融资用于其采购原材料,如打包贷款和订单融资。由于该融资结构的前提是基于信用证或实力较强的采购商订单,因此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供应商的履约风险,银行需详细调查卖方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并限定或跟踪该融资用途。预付款融资是银行基于买卖合同中的预付款条款,给予采购商融资并直接支付给供应商。由于采购商在收到货物前先行付款,为保障银行利益,需要采取相应风险缓释措施,如与卖方签订差额回购协议,或约定将货物发至指定监管商,或受让买方在合同项下的权益等。
加工融资是指银行融资给加工或精炼企业用以向原料供应商购买原材料,加工精炼后将产成品销售给下游用户,以其应收款向银行保障还款。该融资不仅可发放给加工企业,还可提供给原材料供货商和最终用户,并经常会与动产融资结合使用。该融资结构下,加工精炼企业的履约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加工原材料的能力,因此银行需要掌握工厂关于加工能力的报告,还要控制融资款的用途,即专项用于对原材料的采购。同时,需要评估最终用户的付款能力,以确保货款安全回笼。同时还应考虑价格风险,由于原材料价格与产成品价格波动的不一致性,将带来加工环节利润率的变化,甚至出现销售回款无法覆盖采购成本的情形,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
背对背融资的适用主体是自营贸易商,采用的最主要形式是背对背信用证,银行以母证项下的未来应收款作为还款来源为中间商开立子证。背对背信用证结构有很多的变化,如母证为远期信用证,子证为即期信用证;母证为多张信用证,子证为一张信用证;在背对背信用证中嵌入运费融资等。同时,还可演变成多种背对背融资形式,如准背对背信用证、前对背信用证、凭付款交单合同开立信用证等。该融资结构下,银行需要对母证的开证行有相应的代理行额度,同时会要求中间商预先提交相关单据,保证替换单据的及时性。银行在对子证项下单据进行付款后,货权单据即成为银行的质押标的,如母证开证行拒付货款,银行能够通过物权凭证控制货物。

B. 当前中国铁矿石经营状况如何

1中国去年钢产量6.2亿顿,进口铁矿石4.4亿吨,自产铁矿石1.8亿吨。

2我国的铁矿石的供应主要来自两个国家四大供应商,分别为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与FMG集团.
铁矿石对比:其中巴西的铁矿石(主要为扬迪矿粉)含铁量较高,价格也很高;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矿粉含铁量较巴西的扬迪矿粉低,但价格相对便宜.
综合对比:从巴西的桑托斯港到中国上海航程为11840海里,运费为每吨83美元;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港到中国上海航程为4460海里,运费为每吨36美元.由于巴西的铁矿石价格较高而且运费很贵(巴西的铁矿石价格出矿价比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运到中国的价格还贵),所以我国的钢铁厂商主要从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与FMG集团手中购买铁矿石.
我国每年购买的铁矿石占世界当年铁矿石总产量的39%左右,所以铁矿石的价格对我国来说事关重大.为此,我国加入了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当中(钢铁生产厂商如中国宝钢,日本新日铁,德国蒂森克虏伯与铁矿石供应商力拓集团,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与必和必拓集团进行每年一次的一对一谈判,以保证自己国家的利益)所以各个国家铁矿石的区别与谈判影响不大.好一点的在巴西和智利,其余国家的铁矿石质量都差不多(价格才是最重要的).

3。 现在日本新日本制铁联合韩国浦项钢铁与必和必拓谈判,减价35%,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代表欧洲和巴西淡水河谷谈判,减价36%,中国不同意,与力拓谈判,要求减价40%以上,理由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理由合理}。但力拓不接受,所以还在谈判。但2010年的谈判即将开始.

C. 中国铁矿石采购背景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2003年原矿产量26146万吨,到2007年已经发展到70707万吨,是2003年产量的2.7倍,年均增长28.2%。2008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再创历史新记录,达到82401万吨,比上年增长16.5%。但原矿品位较低,入选平均品位只有30.82%。而2008年国内铁矿石市场的需求更高达16.7亿吨,缺口部分靠进口解决。2008年共进口富铁矿砂44403万吨,占国内铁矿石市场需求的 54%。我国钢铁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越来越大,铁矿石进口量连年增加,而其进口则完全受高度垄断的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控制,进口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定价权也完全掌握在少数几个铁矿石寡头手里。对国外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过大,已经直接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最近出台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继续将铁矿石列为鼓励勘查和开发的重要短缺矿种,并要求在规划期间实现铁矿找矿的重大突破,新增铁矿资源储量90亿吨;不断增加铁矿资源的持续供应能力,到2015年铁矿石的产量要争取达到11亿吨。
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好转,钢铁行业复苏,生产规模重回2008年最高水平,铁矿石需求因此持续反弹,国产和进口铁矿石数量都于2009年上半年创造历史记录。但2009年上半年世界铁矿石仍呈现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2009年1-5月中国进口和国产铁矿石供应合计超过需求4174万吨,如考虑到未列入统计的中小矿山产量,虽然2009年上半年铁矿石需求回暖,但供求基本面没有根本转变,因此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反弹。中国进口铁矿石各品种看,2009年1-5月中国进口精粉数量同比增加871万吨,增幅48.3%;1-5月粗粉同比增加3230万吨,增幅25.12%;块矿增加659万吨,增幅17.94%;球团增加193万吨,增幅21.15%。可以发现,粉矿仍是中国进口铁矿石需求的重点,而精粉增加尤其可观。从价格上看2009年1-5月中国进口精粉平均价格下跌40.5%,粗粉下跌41.5%,而块矿和球团分别下跌38.5%和28.2%,价格跌幅更大也是粉矿进口增加更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D. 中国如何获得铁矿石定价权

最近几年是比较难的,因为中国、中国经济、中国钢铁企业都太高调了,别人就是涨价,看穿中国人最终会接受定价的。等过几年后,中国钢企不再以增长做为目标,或者慢慢的收购国外矿山或矿企,这样定价权就会到中国手上。

E. 介绍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

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有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F. 如何在国内做铁矿石生意

国内中大型的钢铁厂多数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由于是富矿,这样的成本甚至要低于从国内采购铁矿石。但近两年澳矿石涨价了很多,但进口矿石的局面没有改变。国内矿石生意我猜没什么利润吧!!不如煤和石油呢,国内大连有石油有期货市场,不过有些风险,需要紧盯着中东局势啊,呵呵!

G. 如何从铁矿石中提取铁

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1)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
(2)焦炭: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产生还原剂CO;
(3)石灰石:主要作用是造渣,除去铁矿石中SiO2等杂质。
2.炼铁的设备:高炉
3.炼铁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4.炼铁的过程及反应(以赤铁矿为例): (1)焦炭燃烧产生热量并生成还原剂
C+O2点燃===CO2;CO2+C高温===2CO
(2)氧化铁被CO还原成铁Fe2O3+3CO高温===2Fe+3CO2
(3)SiO2与CaCO3分解产生的CaO反应生成硅酸钙
CaCO3高温===CaO+CO2↑;CaO+SiO2==CaSiO3 ;炉渣主要成分
5.炼铁产物:生铁(主要为Fe、C合金)、滤渣(主要含有CaSiO3)、高炉气(主要含有CO)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黄铁矿及菱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都较小,并且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在炼铁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形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引起空气污染。
6.金属冶炼的方法: (1)还原法:把金属矿物与焦炭、氢气、一氧化碳等还原性物质一起加热反应。
如:利用赤铜矿(Cu2O)提取铜Cu2O+C高温===2Cu+CO;古代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2)电解法:活泼金属很难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需要用电解法。
如: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2Al2O3通电===4Al+3O2↑,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2NaCl通电===2Na+Cl2↑
(3)分解法:有些金属的氧化物受热容易分解,可以用简单加热的方法得到。
如:氧化汞制水银:2HgO高温===2Hg+O2↑

H. 中国铁矿石为什么不行啊求专家指教。如何才能提高中国铁矿石的应用率。

首先,由于国内的铁矿石品位都较低(个别富矿除外,数量极少),平均33%,相较于国外的铁矿石平均55%以上相差的太多,国内采矿选矿成本较高;其次,国内铁矿石中杂质含量较大,其中还有部分含有如钒钛等稀土元素的矿,高炉应用起来负担较大,综合应用成本较高,不如直接进口外矿合算;最后,就目前钢铁行业的发展来看,国内铁矿石的供应远远达不到高炉冶炼的要求,只能大量进口外矿。
想要提高我国铁矿石利用率,主要由以下几点:想要用国内矿,首先得找到现有技术下能够开采的矿,可以从提高矿山勘探,开采技术等方面着手,降低找矿采矿等生产运营成本,从而降低国内矿的成本;然后从矿石本身的性质方面考虑,根据国内矿自身的特点,与进口外矿进行资源互补,搭配使用,如国内矿硅高,可以搭配如巴西矿或者澳矿使用;最后从冶炼技术等方面考虑,提高我国炼铁,炼钢技术水平,这样对上游原料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从而提高国内铁矿石的利用率,以减轻对外矿的依赖。
以上仅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I. 铁矿石如何定价

以行情价格为主要依据,例如现在通行的几大国际指数
具体到每批货物,以矿石的指标优劣在定价

J. 铁矿石融资 几种方法

当一种原材料衍生出的“金融属性”盖过其原本的“生产属性”光芒之时,风险已然滋生其中。

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品种全线下跌,其中主力合约I1409收盘报价764元/吨,跌幅达到3.9%,不仅出现了上市5个月来的首个跌停,更是创出了价格新低。市场分析指出,除内需不振、市场供大于求外,“融资矿”流入市场造成冲击,也是当日市场大跌的主要原因。

“现在国内铁矿石库存中,差不多有4成是"融资矿",这个量很吓人。”8日,国创期货首席分析师沈兵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融资矿”迅速增长缘于国内信贷对钢铁行业的收紧,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钢企压力。然而,“目前铁矿石贸易融资本身的盈利空间只有不到1%,一旦铁矿石价格继续下挫,不排除钢企抛售套现的可能。”

实际上,面对铁矿石愁云惨淡的行情,前期热衷贸易融资的钢厂、钢贸商们也开始如坐针毡。“去年底一些钢厂做的"融资矿"如今已经陆续到港,无论是在低位套现还是继续囤货观察,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9日,青岛聚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德怀对导报记者说道。

“融资矿”泡沫

“从去年底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小钢厂青睐用这种方式融资。”8日,日照凯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苗洪向导报记者表示,受到近年来银行信贷针对性收紧的影响,钢企普遍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局面,“融资矿”的出现,多少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缓解压力。

所谓“融资矿”,就是指企业在进口铁矿石中,通过银行开出的远期信用证(通常为3到6个月),在支付15%到30%不等的保证金后,由银行支付货款,从而获得一定期限短期融资的模式。由于此类融资成本相较国内贷款利息低3至4个百分点,近来颇受企业欢迎。

不过,此轮“融资矿”热潮也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担忧。“它带动整个(铁矿石)进口量增长得太快,钢厂实际需求又没有提升,原材料严重过剩。”苗洪表示,今年公司在进口铁矿石方面非常谨慎,主要原因就在于港口大量囤积的“融资矿”。

据“我的钢铁网”统计,上周(3月3日至7日 )我国港口铁矿石库存继续上涨,41个港口达到1.09亿吨,环比增加256万吨。同时,海外三大矿山每周的发货数据也显示,在未来半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主流矿的到港量仍会稳步增多。

然而,与之相反的是,终端需求(钢厂)难见起色。在环保减产等因素的压制下,2月中旬,钢厂日均粗钢产量已从前期的200万吨以上降至196万吨。而市场预计,即便是在往年表现较好的3月份,钢厂的日均产量也很难回到210万吨以上。

“所以,现在多数进口矿进来不是用来生产的,而是用来融资的。”苗洪向导报记者表示,一增一降凸显出国内钢铁业原材料存在的“泡沫”。

而在徐德怀看来,“融资矿”大量出现背后,还有“套利”因素使然。“现在钢铁业毛利率才不到0.5%,但要是贸易融资做好了,利润就比较可观了。”徐德怀表示,贸易融资的利润来源除了资金使用获利和成本之间的差距,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也颇为可观,特别是在去年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

实际上,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高涨,投资者选择借道大宗商品贸易进行套利、套汇早已较为普遍,铜、黄金等单价高、市场流动性好、保值便利的大宗商品,均成为贸易融资的热门商品,铁矿石也因为贸易量巨大的优势,成为融资操作的热门标的。

“前期操作好的话,光汇兑收益就能达到0.5%以上。”徐德怀说。

风险可控?

泡沫既然出现,就有被刺破的风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沈兵等业内人士认为,铁矿石价格若持续下跌,将成为风险事件的导火索。 “价格下跌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货物价值降低,银行要求追加相应保证金;二是导致交易亏损,企业掌控资金缩水。”沈兵说,“这都会进一步加重企业资金链负担,严重者可能出现难以偿债的局面。”

上述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前车之鉴。如2012年钢贸业出现的信贷危机,就因为钢贸商利用存货仓单反复抵押借贷等方式大量融资,并将资金用于对外投资、经营房地产或高息转借他人等渠道,谋求利差收益。最终,这一信贷泡沫因钢材市场的不景气超出预期,钢贸企业难以正常回笼资金而破灭,诸多企业和银行损失惨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对于铁矿石价格会否持续下跌,业内并未达成一致,加上铁矿石贸易融资多为真实交易,风险是否可控,仍扑朔迷离。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编汪建华就认为,铁矿石定价模式决定了后期铁矿石价格的下降空间会比较有限,而只要价格不出现大幅度 的下降,短期内铁矿石融资风险就还是可控的。

但沈兵认为,铁矿石价格仍会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因为据中国钢铁业协会统计,1月份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为-11.34亿元,环比减少81.42亿元,由盈转亏;2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96.46点,环比下降1.19点,降幅为1.22%,连续5个月低于100点。“在钢价持续阴跌的局面下,进口铁矿石价格却依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风险。”

“熊市不言底。”徐德怀对导报记者表示,高库存背景下钢厂毛利的改善,一定不会是通过提高售价来实现的,趁机打压原料价格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现在是多看少动。”

沈兵则进一步指出,若铁矿石价格下跌,可能会改变贸易商的行为模式,不敢囤货,那么“融资矿”抛售套现概率就会较高,并有可能继续打压市场价格,造成恶性循环。

“高库存持续一段时间后 ,是依赖4、5月份的春季开工需求,让高库存软着陆,还是价格下跌导致恐慌抛库引发硬着陆,需到时再看。”中研华普在一份分析报告中如此说道。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既然是融资,就有还不上的可能,在这一敏感时刻,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对导报记者表示,由于钢铁业本身信用就已经在银行亮起红灯,若“融资矿”再出几例问题,银行恐会收紧相关业务,这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时间成本和资金压力,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能否熬过这一关令人担心。

新闻同期声

能源化工板块领跌

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下行周期

导报讯(记者 刘勇)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盘整走势,以动力煤、铁矿石、天胶为代表的多数商品,价格已经连续下跌2个月,并纷纷创出近3年来的新低。据生意社监测 ,上周,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10种,集中在农副板块(共4种)和有色板块(共4种),涨幅前3的商品为鸡蛋(2.79%)、镍(市场)(1.81%)、铜(市场)(0.80%);环比下降的商品共41种,集中在能源(共10种 ) 和化工(共6种),跌幅前3的商品为丁苯橡胶1502(-3.78%)、生猪(-3.01%)、纯苯(-2.80%)。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刘心田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界对近期市场普遍看空。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动力煤、焦炭、天胶等品种,多数专家认为,其下行趋势短期难以扭转,即便超跌也难现大幅反弹。

阅读全文

与铁矿石如何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
社保基金怎么进了盐湖股份 浏览:567
560002基金发行价 浏览:241
贵金属深加工流程 浏览:395
债券价格表 浏览:309
炒外汇图片 浏览:222
德州线下贷款 浏览:725
后市融资 浏览:735
一块钱人民币等于多少比索 浏览:362
欧元汇率人民币最高多少 浏览: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资 浏览:333
银行黑名单怎么贷款买车 浏览:764
中小型融资担保企业法务怎么样 浏览:790
人民币的汇率牌价在哪查询 浏览:848
价格调整计算公式 浏览:930
美原油今天开盘价格 浏览:364
今天人民币对缅甸汇率多少人民币 浏览: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