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6年,注册地在宁波,是由中国石油控股的金融企业。2009年和2017年,公司先后两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102亿元。2017年2月10日,公司与中国石油其他金融企业在A股整体上市。昆仑信托是中国信托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
入股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全国债券市场准入、同业拆借市场成员、以固有资产从事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和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公司依法开展债权、股权、标品、同业、财产、资产证券化、公益/慈善和事务等八大类信托业务,广泛筹集和融通资金,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金融服务,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
昆仑信托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拥有一支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精于投资、严于管理的信托基金经理人队伍,公司坚持“低风险偏好”的风控理念,建立了“三纵三横”的风险控制体系,风格稳健、收益稳定、资产优良、业绩突出,累计发行信托计划900多支,累计管理资产近万亿元。
昆仑信托视信誉为生命,建立了以“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公司“以诚树人,以实立业,以信兴企”,倡导员工做“金融街上的石油人”,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资产管理平台、财富管理平台和战略共赢平台,树立了“信誉无价,托付有道”的品牌形象。
公司先后荣获“浙江省优秀企业”“宁波市纳税50强”。 2016年,公司在“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风险管理信托公司”荣誉称号。
法定代表人:肖华
成立日期:1992-10-20
注册资本:1022705.891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浙江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00144067087R
经营状态:存续
所属行业:金融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英文名:Kunlun Trust Co., Ltd.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和济街180号1幢24-27层
经营范围: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债券承销业务;办理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等业务;代保管及保管箱业务;以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贷款、租赁、投资方式运用固有财产;以固有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从事同业拆借(上述范围为本外币业务)。
② 开国上将肖华简历
肖华1916年生,曾用名肖以尊,江西省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营政治委员,第十师三十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③ 肖华上将简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肖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男,又名肖以尊,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肖华谱写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④ 肖华的人物履历
曾任福建省闽侯县委党校教师,闽侯县人事局专技股股长,闽侯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闽侯县甘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闽侯县白沙镇党委书记,福建省周宁县委副书记,福州金山工业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福州市金山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2005.08—2008.07挂职先后任新疆米泉市委副书记、米东新区党工委委员、米东区委副书记)。
2011年6月任中共闽清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2011年7月任闽清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2015年9月任福建闽清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
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编制、人事、监察、财政、审计工作。
⑤ 肖华的人物简介
肖华他出生于贫苦工人家庭。其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他家是中共兴国县地下党组织的交通站。其父母后来都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生命。肖华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代投身革命,经常担任送信任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20日参加兴国暴动。在暴动的头一天晚上,他邀集几名共青团员悄悄摸到全城反动分子的门前,在门上用木炭画了记号。暴动时,暴动队伍按记号把全城反动分子一网打尽。伪公安局长肖敬安被抓获。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城,肖华第一次见到了他。毛泽东在潋江书院崇圣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肖华是年龄最小的学员。同年12月,年仅13岁的肖华便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他奔走区乡,发动青年参加共青团组织,还以共青团员为骨干,组织少年先锋队。他的组织才能深得毛泽东称赞。1930年3月被调入中国工农红军,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33年夏,肖华主持全军青年工作会议,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扩大红军,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不久,在中央苏区掀起扩红高潮,组建起“少共国际师”,17岁的肖华被任命为师政治委员,他率领这支年轻的队伍投入反“围剿”激战。1934年,在广昌驿前高虎脑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少共国际师同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格斗,与兄弟部队一起挫败了敌军三个主力师的进攻。长征中肖华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治委员。1935年3月21日,他指挥抢渡乌江先遣部队,冒着风雨,勇猛果敢再渡乌江,巩固和扩大乌江渡口阵地,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了乌江。在越过大凉山时,他率先遣队向彝民耐心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协助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在强渡大渡河战斗中,他带领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入敌阵,速战速决。到达陕北后,他参与指挥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在东征的兑久峪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左腿负伤。
抗日战争开始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1937年11月,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与陈光一起指挥了广阳、义棠镇、午城、井沟等战斗。
1938年6月,年仅22岁的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于1938年7月中旬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晓行夜宿,渡过汾河,穿过同蒲路,横跨太行山,越过津浦线,深入敌后的冀鲁平原,于1938年9月27日抵达山东乐陵县城。国民党委派的乐陵县长牟宜之没想到肖华如此年轻,说还是个“娃娃”,从此,八路军“娃娃司令”的名字便在冀鲁边不胫而走。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后,肖华深入发动群众,迅速打开了局面,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肖华出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员,加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鲁西的政治、军事力量。由于肖华所部英勇善战,当地群众称之为“肖华支队”。1940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讨逆军,肖华任华北讨逆野战军政治委员、鲁西行政公署主任。他和司令员宋任穷一起,发动讨伐汉奸石友三战役,共歼石军2万余人,铲除了石友三顽固派的社会基础,粉碎了敌人妄图挤走八路军的企图。1943年3月,中央批准成立新的山东军区,肖华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了日寇的频繁“扫荡”。抗战胜利后,肖华奉命率山东部队4个师横跨渤海,进军辽东,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在东北,他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歼灭日伪残余2万余人和难以计数的小股土匪。1946年1月5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军空袭沟帮子、盘山地区,夺取营口。肖华指挥部队奋起还击,歼敌1759人,取得保卫营口首战胜利。从营口撤出后,又与号称“国内无敌”的国民党新六军及五十二军大战沙岭子,三战本溪,击毙敌五十二军副军长郑明新、二十五师师长刘世懋。撤出本溪后,肖华又指挥部队发起鞍(山)海(城)战役,歼敌一八四师五五一团和五五团一个营,毙伤敌人1200余名,俘敌团长以下官兵2100余名,迫使敌师长潘朔端率2700多人起义。党中央、毛泽东专门致电表扬:“鞍山战斗打得很好。”1946年10月,杜聿明亲自指挥8个师计10万之众再次进攻辽东,与肖华较量。肖华成竹在胸,选择杜聿明号称“千里驹”的敌二十五师开刀,主动放弃安东城,诱敌二十五师孤军冒进,在新开岭打伏击。肖华亲赴前线指挥。战斗结束,共毙伤敌团长以下3150人,俘敌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以下5877人,敌二十五师8000余人全部被歼。新开岭战役,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战争中首次歼灭敌人一个师的先例。1946年11月后,肖华出任中共南满分局副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最早的领导人之一。在围困长春战役中,他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积极展开政治攻势,争取了国民党六十军和新七军先后起义和投诚,和平解放了长春。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肖华任“四野”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3月3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北平香山接见并宴请各位“四野”师以上干部。当肖华给毛泽东敬酒时,毛泽东笑着说:“肖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
新中国成立后,肖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他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参与领导制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1954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他创作的《长征组歌》,周恩来生前一共看过7次演出,能一字不漏地唱下全部歌词,在弥留之际还提出再听一次《长征组歌》。“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了“总政阎王殿”大冤案,对他进行恶毒诬陷和残酷迫害,使他身陷囹圄达七年之久。1975年恢复工作后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书记。他努力探索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总结新时期部队建设的经验,写出了《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论文。生前著作还有《铁流之歌》、《艰苦岁月》等。1977年4月肖华出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韩先楚在为肖华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说:“肖华同志在很长时间里担任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是我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肖华同志文武兼备,军政兼优。论武,他有统军之才,当过纵队司令、军区司令;论文,他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从红军的青年部长一直到人民解放军的政治部主任;论才,他能诗善文,《长征组歌》早已家喻户晓。因此,周恩来总理说肖华人才难得……”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35年,曾被选为国际共产主义青联第六届执行委员。1949年7月,被选为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
1985年8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肖华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
肖华之妻:王新兰
后代:肖华和妻子王新兰共有5个孩子。1944年在沂蒙王新兰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肖雨。1945年肖华率部挺进东北后,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男孩下面,又是3个女孩。分别是肖雨、肖云、肖霜、肖露、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