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客户属于谨慎型,理财经理能不能推荐谨慎型以上的理财产品
你好,银行理财客户,购买的产品风险评级不能高于该客户的风险耐受类型。如果是谨慎型,购买更高风险评级产品,需要重新做风险测评。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纠纷。
❷ 广发银行理财稳健型和谨慎型是啥区别
就是一个简单的评估而已,银行对购买理财产品的人做风险测试,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论上允许你购买相应风险等级的产品。其实只要是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没事的,偶尔有出问题的,都是银行代销的。
一、信托审慎义务涵盖的范围肯定比谨慎投资义务要大。但谨慎投资义务是其核心内容。
简单举个例子:在信托财产的种类上,它的范围限定在可以合法流通的财产。按照信托的性质,信托财产应当是可以流通、可以转让的,但又并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在这个范围内。因此,信托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不得作为信托财产;法律、行政法规限制流通的财产,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作为信托财产。
上述是从不同角度在法律上界定了什么是信托财产,什么财产应当依法归入信托财产,什么财产可以依法作为信托财产,目的是明确信托财产的范围,也就是依法划定信托的标的物。因此,对信托标的物,受托人就有审慎审查的义务,显然这还没有涉及到投资呢。
二、受托人如果未能尽其应当履行的审慎义务,就应当对信托财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信托法》第25条规定:受托人应当遵守信托文件的规定,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
《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8条也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管理或者处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
这里的“谨慎”就是审慎。但审慎义务的标准是什么,是普通人的谨慎义务?是同等谨慎义务?还是采取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另外,审慎义务的具体的要求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现时的法律框架下还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他国的有益做法。
美国1995年通过的《谨慎投资者法》,因得到全美大多数州的采纳而成为确认审慎义务的主要规则,其主要标准:
首先是客观标准:受托人应根据其专业技术水平尽相应的注意义务。比如专业受托人(如信托公司)应尽比一般受托人(如家庭成员信托中的受托人)要高的谨慎义务。
其次是考虑相关因素:包括一般经济条件,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税收结果,每一个投资行为对投资组合的作用等。
再次是分散化投资规定:首先明确受托人在遵循谨慎标准的前提下,有权投资于任何形式的资产;同时明确除非受托人能合理证明不利于信托目的实现,否则有义务采取分散化的投资方式。
另外还有投资成本最低要求,当时判断要求(以决策时的情形,而非事后的结果来衡量是否尽到审慎义务)等。
综上可见,在美国,审慎义务规则已相当完备。而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确立审慎义务的客观标准。信托公司作为“代人理财”的信用单位出现,其自身已表明他“应比一般人拥有更多的技术和能力”,“法律便创设一种更高的审慎义务标准来要求他,而不问他事实上是否拥有这种能力。”
在确定判断是否存在审慎过失时应当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受托人客观拥有的技术条件;
二是其向公众所做的陈述。
总体上,信托公司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委托人相信在专业理财机构中,信托财产的运用会比在个人掌管下更具安全性。基于对这个因素的依赖,审慎义务应要求受托人尽到条件允许的应尽的注意和技术,并在这些条件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为其过失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在向公众所做承诺方面,一项与买卖法中隐含担保有几分相似的原理在这里是十分恰当的,即当服务达不到承诺的标准时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结论: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乃是现代信托法制的核心。对谨慎投资义务的内涵宜从法律属性、根本特点、核心内容和理论背景等方面进行诠释。在美国,谨慎投资义务属于默示条款,并引入资产组合投资理论来指导受托人投资时应考虑的相关因素,要求受托人对可能招致信托财产价值变化的信息尽严格审查义务。而对受托人在进行投资时是否履行了谨慎义务,应当根据受托人作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当时的情况和环境来判断,并采用一种“总体回报”标准来衡量受益人对与信托投资战略所带来的损失和收益的合理预期。参考美国等信托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将谨慎投资者规则引入我国的信托基本立法是非常必要的。
❹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社会,你是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如题 谢谢了
a
满意请采纳
❺ 理财项目包括哪些
一、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银行类理财产品包括在银行的存款和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两回部分,银行作答为传统的理财机构,安全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随着国家的降准降息,银行理财的收益也逐渐在降低。
银行定期存款:根据定存的时间长短,利率各不一样。基本在3.5%左右,存款期限一般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你可以根据闲置钱的多少进行选择。
特点:风险低,收益少,期限相对较长
二、债券,国债
国债,即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募捐资金的形式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信用评级很高的债券。国债投资的好处是稳定、安全,缺点是收益相对比较低。如我国发行的3年国债的票面年利率在5%左右;5年期的票面年利率在5.4%左右。
其他债券,要看债券方是谁,只要公司不倒闭,基本上都会给你利息的。通过银行购买,这种方式风险比较低,收益也低,一般年利率在5%左右。
特点:风险低,收益偏低,但高于银行
❻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保本保息。
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金融管理部门对刚性兑付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理财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务的保值、增值为目的。“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
(6)审慎理财扩展阅读
理财途径有以下:
1. 银行理财
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
2. 证券公司理财
证券理财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资偏好选择不同理财工具。
3.保险理财
保险理财更加倾向长期性,着重解决较长时间后的教育规划和养老规划,同时解决意外、医疗等保障问题。
4. 投资公司理财
投资公司理财一般包括信托基金、黄金投资,玉石,珠宝,钻石,第三方理财等,需要的起步资金较高,适合高端理财人士。
5. 电子商务理财
21世纪除了能在线下的网点理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财产品进行风险收益的多方对比之后再投资。
❼ 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哪几个风险等级
理财产品风险由低到高分为R1(谨慎型)、(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五个级别。
1、R1级(谨慎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一般由银行保证本金的完全偿付,产品收益随投资表现变动,且较少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的影响。产品主要投资于高信用等级债券、货币市场等低风险金融产品。
2、R2级(稳健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但本金风险相对较小,收益浮动相对可控。在信用风险维度上,产品主要承担高信用等级信用主体的风险。
3、R3级(平衡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有一定的本金风险,收益浮动且有一定波动。在信用风险维度上,主要承担中等以上信用主体的风险。
4、R4级(进取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本金风险较大,收益浮动且波动较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
5、R5级(激进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本金风险极大,同时收益浮动且波动极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
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7)审慎理财扩展阅读:
非保证收益理财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1)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
(2)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
非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不承诺理财产品一定会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为零,不保本的产品甚至有可能收益为负。
在银行推出的每一款不同的理财产品中,都会对自己产品的特性给予介绍。
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多是对本金给予保证的,即使是打新股之类的产品,尽管其本金具有一定风险,但根据以往市场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还是较低的。
❽ 都说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那这怎么理解呢
都说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那这怎么理解呢?
都说投资有风险,理版财需谨慎,那这怎么理解权呢?
在金融投资市场,盈利和风险
并存。炒白银要想赚钱,必须
了解影响白银价格的各种因素
都说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那这怎么理解呢?
,学会技术分析,调控风险。
另外,自控能力也很重要,必
须做到以下几点:1.顺势操作
都说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那这怎么理解呢?
,逆势单要快进快出。2.严格
控制仓位,绝不重仓。3.严格
设置止损,绝对不能心存侥幸。
❾ 什么是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什么是表外理财业务
2015年12月29日央行宣布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内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容系。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这除了表明中央将加强对宏观金融风险的评估管理外,也似乎预示着以央行为中心建立综合监管体制的方向更加明确。
MPA体系的主要构成: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balance sheet))、流动性、定价行为(pricing behavior)、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外债风险(foreign debt risk)、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其中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是评估体系的核心。
MPA关注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等纳入其中,以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同时利率定价行为是重要考察方面,以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
MPA按每季度的数据进行事后评估,同时按月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