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下的“资本宠儿”:20家车企获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火热
[亿欧导读]?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此外,从融资金额上来看,在全行业20家完成融资的企业中,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仅在本月便完成3笔融资,并凭借共计159亿元融资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来累计公开总融资额已超500亿元。如今,迈入2020年的蔚来,正设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02部分企业融资情况简介
吾众汽车科技获600万元投资,深耕江浙汽后市场
2月7日,吾众汽车科技宣布,2020年1月获得杭州泰方投资的6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料显示,吾众汽车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聚焦服务于5-30万辆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镇,主要业务涵盖洗车美容、维修保养、钣金喷漆、车辆改装、车险代办、事故车维修等。自创始之初,吾众汽车科技便重点探索区域连锁经营模式,目前已经构建由标准社区门店+钣喷中心组成的服务连锁层级和体系。
Turo获3000万美元融资,数位名人股东加注P2P共享汽车
2月7日,P2P共享汽车独角兽Turo宣布,已从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ManhattanVenturePartners)和Allen&Co.那里获得3000万美元的F轮融资。不过,Turo的扩张计划却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营销官AndrewMok表示,只有将重点放在那些租车至少一天的客户身上,公司才有利润可讲。
作为新一轮融资的部分“代价”,这家公司增加了几位名人股东,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杰拉德(LarryFitzgerald)、NBA球员维克多·奥拉迪波(VictorOladipo)和说唱歌手Chainz。对此,Mok表示,“让这些人加入进来,将真正有助于品牌推广,使品牌变得更具有知名度。”
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获8.56亿美元融资
2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从日本投资者处获得融资8.56亿美元,其中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投资7.06亿美元,日本IT服务公司TIS投资1.5亿美元。Grab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为东南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以及理财产品。
仅1个月完成3笔融资,蔚来开启“疯狂”融资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领导均出席签约现场,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据悉,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
就在本月,蔚来曾宣布完成2笔累计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仅在2020年2月,蔚来便已获得3笔融资,融资额共计159亿元。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小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关系的加深,有利于双方将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平台及技术更加深入进行融合。未来,二者将利用双方技术、知识及服务,为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吴甘沙表示,驭势科技为物流、出行两大领域提供无人驾驶技术,与博世合作将帮助公司实现产品和服务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驭势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专注研发无人驾驶关键技术,曾获创新工场、真格基金、青山资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机构的投资。目前,公司还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浙江设有创新试制中心,在深圳、广西、成都、郑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2019年新造车融资额超268亿元,仍依赖资本救火
[亿欧导读]?风口在变,不变的是价值创造,不变的是暗流涌动,资本趋利。
(来源/Unsplash)
风口在变,不变的是价值创造,不变的是暗流涌动、资本趋利。从2019全年投资行为来看,资本市场对于汽车赛道越来越谨慎,投资将更为精准,耐心关注长线的成熟投资人将沉淀下来,更高瞻远瞩、不拘泥于短期效益。
技术驱动产业变革,下一站,资本的机会将同样站在推动汽车全产业链的升级的一端。汽车生态的细分布局中,用实力说话的硬科技领域资本仍将高潮迭起,裸泳者谓谁?潮水褪去后将一目了然。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理想汽车完成5.3亿美元C轮融资,李想的理想究竟有多“不一般”
理想汽车作为“后来者”,能够在众多造车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的围追堵截,以及中国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并获得互联网行业巨头的个人融资,必定是有着其独特的一面。这就是李想的理想为啥能“不一般”。
另一方面,在造车进程层面,理想汽车并没有玩“代工模式”,早在去年,理想就收购了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双生产资质的重庆力帆,进而把量产的事情提到了日程上来。
据悉,理想汽车的首款产品增程式智能电动车理想ONE将于10月份实现量产,11月份实现交付。可以说,理想汽车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前进速度慢了不止一两步,尚未实现量产,更别提交付。但实际上,想想之前蔚来出现的各种产品质量问题,小鹏出现的公关危机,“慢一慢”,反而不失为一个好的运营策略。
Ⅳ 计划融资5亿美元,小鹏汽车海外IPO再提速
近日,据36氪报道,中国新势力造车小鹏汽车接近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金额5亿美金,整体上市计划预计会在今年7月至9月之间完成,并且已聘请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其中摩根大通为主承销商。同时,对于小鹏更为有利的是,其现任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曾担任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行主席。
对于此消息,小鹏汽车官方回复道:“我们不会评论市场传言,小鹏汽车会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动态,以把握有利企业发展的融资机会。”其实,就在几天之前,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
其中,广州鹏行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云锋新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夏珩、何小鹏等共计27位股东退出公司股东行列。
对此,小鹏汽车官方表示:“本次变更仍属于此前集团海外重组操作,得到了所有股东的大力支持,是董事会和股东基于集团业务发展和长远战略的一致决策。”换言之,本次股东退出也可理解为小鹏汽车正在为搭建离岸构架赴海外正式IPO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短短几日之内,随着各方消息不断露出,足以证明小鹏汽车最终位于海外上市只是时间问题。而当下,后者如此急迫的推动进程,原因或有两点。其一,资金问题。众所周知,“黑天鹅”过境之下,国内资本市场对于新势力的态度已经开始变得愈发谨慎与冷淡,融资渠道的丰富程度远不及从前。
而小鹏作为目前新势力头部梯队中的一员,融资状况相对较好,2019年年末刚刚完成了总计4亿美金C轮融资。不过相比公司整体所需的运营费用、整车生产制造费用以及研发费用,这些融资仍显“捉膝见周”。同时,有相关人士表示,其C轮融资中,何小鹏个人出资接近半数。
上述现象,在同为头部新势力车企的蔚来、理想中也会存在。以蔚来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其累计融资金额已达到450亿元,李斌个人出资超过2.5亿美元,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为公司注资也已达到2亿美元。对比之下,何小鹏曾经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个人投入公司的资金最多,已达到3亿美元。
因此,如果能够最终海外IPO,对于小鹏汽车与何小鹏个人而言,都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资金层面的压力。至于海外上市的第二点原因,还是由于特斯拉此刻身处美国资本市场的强势表现,截止今日收盘,其每股股价已达到898.10美元,总市值为1664.82亿美元。
同时,根据特斯拉公布的Q1财报数据显示,当季度再次盈利6800万美元,并连续三季度实现盈利,汽车业务总毛利率达到惊人的25.5%。而前者的发展逐渐向好,再次向外界证明依靠纯电动智能汽车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逻辑是可行的,资本市场对于这类汽车公司的信心也在增强。而小鹏作为与特斯拉有着相似模式的中国新势力车企,此刻开启IPO就时机而言还算恰当。
但是无法回避的一点在于,不久之前瑞幸咖啡的“暴雷”事件(财务造假),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概股的口碑与估值,加之中美近来连续不断的贸易摩擦,也为小鹏汽车远赴海外上市蒙上了一层阴影。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百度新品牌度小满为何能融资超19亿美元
度小满钱包(原名:网络钱包)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第三方支付应用和服务平台,由网络所创办,度小满钱包提供连接包括网络APP、网盘、地图、贴吧、爱奇艺等各大消费场景的商户与海量用户,让用户在移动时代轻松享受一站式支付体验。
Ⅵ 拼多多再融资10亿美元,重投农产品上行等项目,近两年它还有哪些“扩张”
“农业项目是以需求为基础的新体系“,促进了流通侧和供给的转变。通过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和商品流模型,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需求,快速消化大量当季农产品。拼多多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员解释。
然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仍面临着标准难以统一、物流效率低下的困难。可以预见,本轮发债后,投资重点仍集中在农村市场。据拼多多内部人士透露,未来转型仍按照平台化的思路,从物流领域入手。
Ⅶ 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估值超百亿
6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本轮投资者合计增资人民币8亿元,其中人民币3202.11万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7.68亿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本轮投资者合计将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7.84%股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8亿元。
本次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股权,比亚迪半导体仍纳入比亚迪合并报表范围。
比亚迪于2020年4月中旬宣布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并拟引入战略投资者。5月下旬,比亚迪半导体即完成A轮19亿元融资,首轮投资方涵盖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红杉资本、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此次A+轮8亿元融资的投资方则涵盖韩国SK集团、小米集团、招银国际、联想集团、中信产业基金、ARM、中芯国际、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战略投资者。
两轮投资后,比亚迪半导体在投前估值75亿元的基础上,合计估值已达102亿元。后续,比亚迪半导体仍将积极推进分拆上市相关工作,尽快形成具体方案,以搭建独立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完善公司独立性。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其中,作为电动车“CPU”的车规级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比亚迪半导体也是国内最大的IDM车规级IGBT厂商,产品覆盖乘用车领域与商用车领域,累计装车量稳居国内厂商第一。
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是比亚迪子公司独立市场化的“开局之作”,对于比亚迪开放供应体系并加速汽车供应链市场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比亚迪方面表示,分拆上市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快速完成两轮引战融资,也显示出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半导体发展前景的信心。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对IGBT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将对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在内的新能源供应链企业形成利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绿米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准备干什么
绿米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将建立智能家居4S服务体系。
2015年发布首款产品“小米智能家庭套装”,让智能家居成为了普通人都能使用的大众消费品,不到一年内,销量达到百万级。此后,绿米又不断围绕“小米智能家庭套装”增量式发布了智能插座、智能墙壁开关、空调伴侣、智能窗帘电机等十多款产品,与其他小米生态链产品互联互通,建立了以低功耗、高稳定性、高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统。
从单款精品,到适用于某一场景的小套装,再到目前整套的智能家居方案,绿米正逐步将旗下产品整合、打包作为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千家万户,不仅仅是单个产品或特定场景的使用,而是通过真正实现各个智能家居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形成1+1>2的系统,从而提供给消费者完整的智能家居体验。
“过去绿米的产品安装主要靠用户自己DIY,但这部分用户依然是小众的,为了实现‘让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给用户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家’的愿景,绿米计划未来三年和500家绿米服务商合作建立行业首个智能家居4S服务体系。”绿米创始人、CEO游延筠表示,“绿米的智能家居系统不仅仅应用于家庭,而且正在应用于酒店和公共建筑。据统计,安装了绿米智能家居产品的酒店和公共建筑,通过自动化设置有人自动亮灯,没有人自动关灯和关空调,可以节能20%到40%。而下一阶段,绿米将依托智能硬件和数据平台,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社区服务、商业与公共建筑等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连接+数据+服务”物联网战略生态。”
凯辉基金创始人及董事长蔡明泼先生表示:“中国正在成为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市场,相关技术也不断成熟,在智能家居、零售、出行、工业转型升级、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与想象空间。我们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而绿米在智能家居与物联网方面技术上的领先和落地的扎实推进及完善的生态系统是我们投资的最大信心。我们将充分发挥凯辉在欧美的资源与网络优势,帮助公司积极拓宽海外市场,并在数据服务业务开发方面,推进绿米与凯辉生态圈的其他大数据公司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澜亭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刘炯表示:“近两年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类型的物联网家居、家电产品,我们认为只有在系统性整合,产品级工业设计,技术先进性等领域做到面面俱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让消费者喜欢并愿意买单的智能家居,绿米无疑是这些方面的佼佼者,我们非常看好绿米能够在未来更加广阔的商用智能家居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也愿意通过我们在人工智能产业中的投资布局和产业资源,为绿米进行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对接。”
Ⅸ 重磅:华为汽车业务推独立品牌「HI」,下一步对外融资或造车
?北京时间10月30日,是好日子,两家自动驾驶公司宣布融资信息:
1、专注低速自动驾驶的上海追势科技宣布获得云启资本、北汽产投等基金投资的数千万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为主机厂量产交付;
2、专注于矿区无人驾驶运输的北京踏歌智行宣布,完成前海母基金和战略投资人宝通投资联合领投的2亿B轮融资,是迄今为止矿区无人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单轮融资,并计划在未来2年内登陆科创板。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宣布融资,整个汽车行业更为重磅的信息,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华为车BU),借着华为Mate40中国区发布会的舞台,在上海东方体育馆,正式宣布推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
但是,对于华为而言,独立融资可能也会对其他业务产生示范作为,虽然旗下业务独立融资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甚至汽车产业链的公司而言,都不是新鲜事,例如,比亚迪旗下的IGBT业务独立融资、电池业务独立,均胜电子旗下的均胜车联独立融资等,但,对华为来说,这是个新鲜事,需要评估其影响,或者是,思考做战略调整,旗下业务都可以独立融资发展。对于华为而言,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些动作都需要仔细推敲、再三思考!
随着独立品牌的推出,华为汽车业务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对于行业来说,也是好事情,能够加快中国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毕竟,在车智君看来,中国也就只有华为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底层技术层面,可以与目前的领头羊特斯拉相提并论,并且,华为还有AIoT领域的优势。
嗯,又是见证历史的一天,开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Ⅹ 矿区无人化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慧拓获超亿元A2轮融资
[亿欧导读]?自动驾驶的融资浪潮,再次席卷至矿区场景。
作者丨曾??乐
编辑丨杨雅茹
自动驾驶的融资浪潮,再次席卷至矿区场景。
3月5日,矿区无人化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慧拓宣布,完成上亿元A2轮融资,由凯辉基金旗下汽车基金领投,山东省海创千峰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老股东方和资本和汉能创投跟投,汉能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据悉,该笔融资主要用于无人矿山整体解决方案的产品化、平台化和系统化,推进“煤炭井下矿”无人化解决方案的落地,推进矿山无人化设备的量产交付。
成立于2014年的慧拓,此前曾获得国科嘉和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并于去年7月获得由赛富投资基金领投,方和资本、汉能创投跟投的A1轮融资。截至目前,慧拓公开累计融资额已超2亿元规模。
据慧拓方面表示,去年4月,慧拓与大唐国际宝利煤矿、华威矿业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五个多月的上矿试运营,于2019年9月正式完成国内首个无人矿山整体解决方案,并在矿区的商业化落地运营。而慧拓提供的无人矿山整体解决方案中的无人运输系统,可在封闭式露天矿区稳定进行无人运输、挖卡协同、智能调度、应急接管等功能,并可稳定完成无人运输全流程作业。
现如今,慧拓正连接产业上下游,联合各产业方加速打造智慧矿山生态系统。
在主机厂方面,慧拓目前已经和徐工集团、三一重工、潍柴集团等国内主机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矿企及能源集团层面,慧拓已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大唐集团等能源公司达成深入合作,涉及矿种涵盖煤炭、有色金属、非金属等。
慧拓CEO陈龙表示,慧拓会积极参与智慧矿山生态联盟的组建,联手产业链各方,快速推进中国矿业生产无人化、智慧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慧拓正推进无人矿山的全球化布局。据陈龙介绍,早在去年,慧拓便已启动在北美、非洲的整体布局,而在今年,慧拓的业务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2020年,公司会在产品化、平台化、系统化持续投入,同时深入推进井工矿无人化解决方案的落地,并与合作伙伴一同促进各类矿山无人化设备的量产交付。”陈龙说道。
如今,在国内自动驾驶企业中,还有踏歌智行、易控智驾、伯镭科技、拓疆者、CIDI等同类玩家。赛道激烈竞争的同时,关于矿区场景的政策红利也进一步释放。2月2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要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
“2019年是值得被记录的一年,这一年是矿山无人化的元年”,陈龙表示,“未来三年内,在政策和产业变革的双重影响下,慧拓将进一步夯实技术基础,推动更多落地的进展,同时以矿山为中心,向外拓展完善的自动驾驶作业生态,赋能更多应用场景。”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