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地产信托违约是什么意思
呵呵,你问的就不清楚,回答清楚也就不容易了。我试着说两句供你参考。
1、你怎么定义“房地产信托”?
(1)以房地产相关权益,如房屋、土地的所有权或建成物业的租售权,为信托财产所设定的信托?
(2)还是以集合信托方式募集信托资金,并以债权或股权方式投资于放房地产领域的,也即信托财产管理运用和处分方式为投资于房地产领域,并以投资形成的资产、物业等的出租、出售或实物或权益分配,为信托资产本益回收方式的集合信托产品?
2、你怎么定义“违约”?
我们假定你所问的“房地产信托违约”是目前市场上、网络上、媒体上所说的最常见的“房地产信托违约”的,那这个“房地产信托”实质上指的是上述1(2),即以以集合信托方式募集信托资金,并以债权或股权方式投资于放房地产领域的,也即信托财产管理运用和处分方式为投资于房地产领域,并以投资形成的资产、物业等的出租、出售或实物或权益分配,为信托资产本益回收方式的集合信托产品。
“违约”所谓的“约”,实际上包含了整个信托资金募集、投放、过程管理、信托本益实现等整个信托财产管理运作流程的所有交易环节中,所需书面法律文件载明的事宜。广义上除了资金信托合同外,还应该包括基于信托财产的投放所签署的贷款/投资合同等、基于信托财产投放所对应资产的运作所需签署的营销策划、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工程建设等等合同。
在不同的阶段,违不同的约,所引致的法律、财务后果各不相同。你问的是哪一样?
3、我们再次假定你所问的“房地产信托违约”是目前市场上、网络上、媒体上所说的最常见的“房地产信托违约,那么这个是情况实质是指,一个以房地产相关行业、领域投资为信托财产管理、运用和处分方式的集合信托产品,在信托期限届满时,无法按时或足额按照相关资金信托合同的约定,返还信托投资本益的问题。
出现了这种情况,
(1)首先要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判定责任承担主体。目前市场已知的房地产相关集合信托产品到期不能兑付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托公司(受托人)缺乏事前的有效尽职调查,无法判别项目风险或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等,以及由此引致的所谓“受托人承担责任”而带来的“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问题。
(2)其次要看信托资产投资运营期间,形成了什么样的资产,比如房子盖起来了吗?土地拆平了吗?等等。如果有房有地,且权益完整的,就属于“资产价值和时点现金流不匹配”的问题了。比较有利于资产转让并回收现金。如果连有效资产都没有,那就糟糕了。钱白花了,啥东西没捞着。如果信托公司也是个没实力的,只能干干的诉讼处置,投资者就有得等了。
大体就是这些了。供参考。
❷ 房地产信托是什么
房地产信托是指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专业理财的优势,通过实施信托计划筹集资回金。用于房地产开发答项目,为委托人获取一定的收益。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不动产信托就是不动产所有权人(委托人),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将所有权转移给受托人,使其依照信托合同来管理运用的一种法律关系;二是房地产资金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将资金投向房地产业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❸ 房地产信托现在还能买么有没有风险
购买信托主要是看信托公司 项目,质押 担保 质押率等等。
并不能因为一个地产信托内项目,就否定所有容的地产信托项目。
任何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地产类信托是属于收益型信托, 如果投资者是稳健型投资者,建议考虑其他信托的。
信托 欢迎详细了解。
❹ 房产如何信托
目前抄信托市场负面报道太多,袭投资信托产品时需要慎重选择产品,房地产投资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能说房地产信托不好,要从交易对手方实力、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和市场前景来分析,建议投资者选择一二线城市优质地区的房地产项目,不要盲目选择。
❺ 为什么房地产信托有432原则
“4”是指该项目在信托项目发行时需要保证至少四证齐全: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3”是该地产类项目的总资金中必须至少有30%的资金来自于融资方
“2”是该地产类项目的融资方至少拥有二级以上(包括二级)的开发资质
四证齐全是国家对房开贷的统一规定,基础条件,硬条件。30%自有资金是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规定,基础条件,硬条件。二级资质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底线要求,保证贷款投向项目的工程质量不产生大概率上的危害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风险事项。总的逻辑都是贯穿着信贷管理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历经多年银行房开贷经营管理经验教训验证,上升为部门和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经得起考验,容不得突破。至于有一证拿不到,事件本身可能包括着当地行政审批部门的惰政、推诿、吃拿卡要,也或者是项目本身确实存在主观问题,但那都不是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力,是他们自己没有切实做好监管或被监管,银行不冒这种风险,有能力自己单挑,银行是不会在底线下开闸的。
话说回来,这年头,房开贷的审批和放款本身就难之又难了,还缺证,基本是靠边站了。目前的监管约束高压下和经济下行周期内,没有银行会同情达不到硬底线的房开贷企业的。银行不是慈善家、它也是企业,是企业就必须守法遵章、稳健经营,否则同情别人、自己违规甚至可能犯罪,就不值得了,所以不会出现冒险干的事啦。
❻ 房地产信托目前是否还能发行成本一般多少啊
目前银监会虽然加强了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监管,但并没有叫停房版地产信托业务,因此权,只要项目好,风险可控,还是可以找到合适的信托公司来发行。
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很难统计得到,但行业的一半说法是在20%左右,这个数据也是一个估计值,仅供参考。
❼ 房地产信托是指什么
说全面一点:房地产信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房地产法律上或契约上专的拥有者将该房地属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按照委托者的要求进行管理、处分和收益,信托公司在对该信托房地产进行租售或委托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经营,使投资者获取溢价或管理收益。由于房地产的这种信托方式,能够照顾到房地产委托人、信托公司和投资受益人等各方的利益,并且在《信托法》目前已颁布实施的条件之下,其必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经推出,必然会受到各方的欢迎。二是房地产资金信托,即委托人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将资金投向房地产业并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这也是我国目前大量采用的房地产融资方式。
其实现在房地产信托风险有点高了,从去年开始,房地产信托违约事件时有所闻,这时候再投资房地产信托是不明智的。建议你投资其它信托产品吧。
❽ 银监会下发了《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为什么这么急啊
展恒理财认为以上监管政策均在情理之中,投资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理性地对待。
首先,我们要了解监管部门出台新的监管精神的真正内因。我们先看一组数字,据统计,截至2010年10月31日,全国信托公司自营资产合计1351.4亿元,负债合计179.96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171.44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合计30103.71亿元,已经跨越3万亿元大关,与2004年末2102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相比,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增长近15倍。显然信托业这几年快速发展,但与其相对应的风险管控却相对滞后。与此同时信托行业经营模式多属粗放型,有些规模较小的信托公司为寻求发展,积极扩张业务,对投资项目审核不严,滥竽充数的情况时有发生,极大扰乱了信托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比较复杂,通胀压力较大,流动性相对过剩。在这种内外部共同作用下,监管层出台以上措施,主要目的也是规范信托业健康发展,防范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这也符合当前国内经济政策大方向,无可厚非。
其次,对于信托业中的房地产信托来说,监管层的调控力度更大。监管部门不仅把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资本计提比例提高到3%(最高级),还专门发通知要求信托公司针对房地产信托的合规性风险检查和自查。仔细想来,也能理解。自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新政以来,房地产公司的银行融资渠道被掐得很死,众多资金量紧张的地产公司纷纷涌向信托产品,为房地产公司赢得了一口喘息的机会。由于房地产信托产品收益率较高,接受范围较大,因此发行速度很快(房地产信托产品规模占信托产品总规模的比率由年初的10.3%激增到三季度末的13.4%),但如此高的发行速度必然导致产品鱼龙混杂,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在这个时机,监管层出台针对房地产信托的相关政策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配合国家调控房价的措施之一。
如此一来,我们是否能理解为监管层确实要掐死房地产信托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承认监管层确实在打压房地产信托,但却并不是叫停,只是限制。投资者针对房地产信托保持谨慎的态度是必要的,房地产信托的整顿甚至整个信托业的转型势在必行,也许转型过后,房地产信托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❾ 监管加码 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下滑至5100亿
随着监管政策加码,对于房企通过信托渠道融资的审核越发严格。根据用益信托最新统计显示,今年来,截至记者发稿时止,我国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了3858款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规模总计5118.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099款6352.6亿元的规模,在融资额度上同比下滑了19.4%。
7月份以来,整个房地产信托发行延续了下滑态势。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7月全行业共发行241款416.1亿元的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相较于上月的481款794.2亿元的规模,在发行只数上下降了50%,在融资规模上则下降了47.6%;而与去年同期的516款755.56亿元的规模相比,在发行只数上更是同比锐减了53.3%。
事实上,我国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多个季度下行。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末,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总额为2.58万亿,较2019年末下降1249.87亿元。
“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监管趋严,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经历了多轮窗口指导和调控;二是一季度新 冠疫情冲击使得楼市停摆,房地产开发也全面暂停,房企融资需求萎缩的同时信托业务的开展也短期内受限。”对此,有信托分析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