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西部信托瑞盈

西部信托瑞盈

发布时间:2021-04-18 14:07:24

⑴ 外资金融的大量进入将对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是我国经济受外部影响变大,甚至受控于他国。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现状政策趋势
一,中国金融业当前对外开放的进展
(一)外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银行业
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在2002~2003两年在中国银行业中的总资产占比呈下降趋势,盈利情况不稳定,信贷风险突出,分支机构收缩.但其后在中国银行业中的总资产占比稳步提高盈利上升且不良贷款率稳步下降,营业性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图1,图2).
从整体上看,外资银行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业务经营较为活跃,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在信贷市场上,人民币外汇存贷款增长速度均相对较快,市场份额在近两年也逐渐增加,不良贷款率逐步降低.特别是在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如上海,外汇贷款占比已达54.8%,人民币业务资产总额5年增长253.6%.在业务开拓方面,外资银行在规定的12项基本业务范围内,经营的业务品种达到100多个,特别是在银团贷款,贸易融资,零售业务,资金管理和衍生产品等业务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2,保险业
从不同领域的比较看,中国的保险业则是中国金融行业中开放力度最大的一个行业.到2004年12月11日,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资开放,对外资的地域限制和业务范围限制取消,中外资保险公司基本上处于同一平台进行竞争,因而保险业也成为在开放推动下竞争最为活跃的金融市场.
2005年,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52%,而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48.45%,增幅明显高于同期中资保险公司的增长速度;从市场份额看,2005年外资保险公司的寿险保费和财产保险保费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9%和1.3%,各自比上年增加了6.3和0.1个百分点(参见图5,图6).在北京,上海等外资公司相对更为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中,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广东地区,外资寿险的份额分别为51.86%,19.79%,12.24%.
3,证券业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进程的制约,中国在证券业开放上的力度相对要谨慎一些.到目前为止,共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华欧国际,长江巴黎百富勤,海际大和,高盛高华以及瑞银北证等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获准成立.与证券业的谨慎开放相比,合资基金公司的建立则成为证券市场上一大亮点.自2002年10月首家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以来,2年半的时间内,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了22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远远超过了合资证券公司的数量.合资基金公司利用其品牌优势,技术能力,全球网络和资金实力,正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中的重要力量,共同推动了中国基金市场的快速成长(图7).
另外,中国在2002年底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提供了外资直接参与中国A股市场的机会.2003年7月9日,瑞士银行完成QFII第一单,QFII正式进入中国A股市场.截至10月27目,共有51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QFII总额度已经达到126亿美元.
(二)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金融业的形式趋向多元化
从投资形式来看,随着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外资参与国内市场的模式日益多样化,除了设立分支机构以外,合资,独资,参股等形式也日益为外资金融机构所采用.另一方面,早在2001年底,国内银行业就曾掀起一场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浪潮,随后在特定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引下,外资参股中资机构成为国外大型金融集团进入中国的首选方式,特别是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为外资参股创造了有利的监管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加入到这一特殊的并购市场中.
截至2006年6月底,26家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了中资18家银行,入股的总金额为179亿美元,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达到22家,并且建立了23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和8家合资证券公司.(参见附表).外资金融机构对参股目标的选择范围扩大,除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国有银行也[FS:PAGE]随着股改上市的完成而成为外资新的争夺热点,地域上也不仅限于东南沿海,开始涉足西部地区.
(三)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即由"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金融业.其中,银监会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统一监管全国保险市场.
在过渡期内,中国根据入世承诺和外资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多次的修改和补充.在银行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自1994年2月25日发布以来,已进行了两次修改,特别是从2004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在维持原框架下进一步突出了审慎监管的原则,简化了审批程序,并按照国际惯例,使其尽可能与中资监管的要求相配合,因而,这一条例成为现阶段中国对外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最主要依据.另外,《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及2006年起实施的《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共同构成了对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监管的法规体系.在证券业中,2002年发布并开始实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2006年9月开始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以及新修订的《证券法》成为对外资证券基金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主要依据.在保险业中,主要针对外资监管的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同时,随着开放的推进和监管对象的多元化,中国的监管技术标准不断进步.入世后,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将由以前的过多强调的市场准入监管转向市场运营的监管,寻求建立一整套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化的操作程序.比如在银行业的监管方面,中国沿用国际惯例,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外资银行实施并表监管,对外资银行分行的业务进行风险和资本充足性管理.银监会目前对各家外资银行在华分行分别制定了ROCA评价体系和并表风险评价体系,对分行进行合并的考核评价,对其总行及其在全球的业务安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外资银行颁发3类不同的营业执照,在监管手段上包括了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同时,监管部门加强了沟通和协调,通过签署备忘录和监管联席会议的方式加强监管当局之间的信息传递,此外,中国还重视国际协调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中发挥的作用,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二,后过渡期各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政策取向
(一)银行业
1,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承诺
根据WTO有关协议,中国将逐步取消对于涉及到外资银行"商业存在"的保护性措施,即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即由目前开放的25个城市扩展到全国;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对象限制,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取消现有的限制所有权,经营及外国金融机构法律形式的任何非审慎性措施.
2,政策焦点
(1)法人导向政策
中国正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预计将在12月份正式颁布.该条例的初稿中明确指出,"适应外资银行在华机构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允许外资银行自由选择在华商业形式的前提下,实施当地注册法人银行导向."该条例初稿中明确:对于法人银行与外国银行将实行差别政策.①允许法人银行从事全面人民币业务,外国银行分行只允许吸收中国居民个人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定期存款;②允许法人银行从事银行卡业务,外国银行分行由于非法人主体,不能发行信用卡;③法人银行及其下设分行注册资本和营运资金的要求[FS:PAGE]与中资银行保持一致,外国银行分行人民币营运资金充足率继续保持单家考核等.
虽然目前该条例仍然没有正式颁布,但法人导向的监管政策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在全面开放时代对于外资银行监管的主基调.对于外资金融机构来说,设置独立法人机构意味着必须接受与中资银行同等严格的监管.按目前《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关于银行运营的一些具体要求,例如存贷比率,外债额度,同业拆借金额,资本充足率,大客户集中度比率等标准,外资银行现有水平与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可能在一定阶段会制约其业务发展.比如,按照国内监管要求,中资银行的存贷比率不得高于75%,而外资行目前的存贷比平均水平是46%.另外,法人机构的设立将会增加外资金融机构一定的成本.按条例初稿的要求,法人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下设分行运营资金为1亿元,资本充足率本外币合并考核.对于外资金融机构来说,增加资本等事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序.
(2)人民币业务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初稿中指出:根据承诺中国将在2006年底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可自动获得人民币业务的许可.对法人银行,允许其从事全面的人民币业务,其总行初次获得人民币业务许可仍需满足"开业三年,连续盈利两年的条件",对其下设的分行,可在总行获准的业务范围内授权,在满足营业网点,专业人才配备,制度建设等审慎性条件后,经批准可经营人民币业务;而对于外国银行分行,开展人民币业务除需满足"开业三年,连续盈利两年的条件",还需单家审批,另外,扩大外国银行分行人民币资金来源,允许其吸收中国居民个人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定期存款.
从目前的政策趋势来看,外资金融机构大面积开展人民币业务还需要做一段时间的准备,并将设定了一定的门槛.银监会此前也提出要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和其允许的审慎原则,对向外资银行开放中国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设置审慎性条件,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从国际情况来看,各个国家对于外国银行开展零售业务都有相应的限制.例如在美国,大多数外国银行分行只能吸收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从事批发业务,外国银行要在美国从事零售业务,首先要加入联邦存款保险,而加入联邦存款保险必须是法人银行.
在实施法人导向政策以前,外资银行的实质风险往往都在母行,一旦成为本国独立的法人机构后,母行除了可能提供注册资本金外,没有其他责任和义务,假如银行遭遇经营危机,承担后果的将是当地的存款人.在中国当前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将外资银行的存款门槛提高,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这和中国的国情是相适应的,与对外开放的原则并不相悖.
(3)投资入股中资银行股份比例限制
根据现行规定,单个外资机构在一家中资银行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一家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25%.当然,25%的比例上限只是针对非上市银行的,上市银行不受此限.
由于入世承诺中并未对此做出规定,因而何时放开外资在非上市银行中的持股比例上限,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政府将会坚定的保持对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绝对控股,对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做适当程度的放宽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参照国际经验,中国政府可能仍然会对外资持股国内银行比例上限做出规定,慎用自主开放政策.
(二)证券业
1,证券业对外开放承诺
根据有关协议,中国证券业的开放包括以下内容:(1)允许外国证券机构直接从事B股交易,加入后3年内,允许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以及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外资比例不超过1/3.(2)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比例在加入时不超过33%,加入后3年内不超过49%.
2,政策焦点
(1)设立合资证券公司
中国目前不允许外资通过建立独资证券经营机构进行经营,因而通[FS:PAGE]过建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成为外资进入证券业的主要方式.到目前为止,共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华欧国际,长江巴黎百富勤,海际大和,高盛高华以及瑞银北证等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获准成立,但瑞银重组北证的方案虽然在2005年9月获批,但是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开业.
从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在中国证监会2005年7月开始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政策以来,为了防止一些质量较差,风险较大的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合资来躲避责任等行为,停止了批设新的证券公司以及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事宜.从目前形势来看,2007年10月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后,中国重新开启合资证券公司的审批事项.但是,在后过渡期,中国证券业的开放的步伐仍然将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中国证券公司行业的治理与运行的状况循序进行.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具有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的特征,虽然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完成,但诸多基础制度的建设仍然在推进之中,规范化,市场化的进程要先于国际化,国际化的进程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与资本市场的改革相伴而行,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仍然会设置一些保护性条款.
(2)交易和买卖A股
中国尚未承诺开放A股市场,外资进入A股市场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QFII,即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二是允许外资直接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股权分置改革后的A股市场.可以看出,由于受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制约,中国A股市场开放仍将是个渐进的过程,这几条路径仍然一段时间内外资介入A股市场的主要渠道.

⑵ 个人经营中的税收筹划与企业经营中税收筹划有什么不同急用 高分!!!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企业实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平台,但同时这些企业也将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并获得全球竞争优势,是跨国经营企业的当务之急。积极借鉴西方跨国公司的经营方法,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国各地的税收政策及相互间的税制差异进行国际税收筹划,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是我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经营策略之一。

字串8

一、国际税收筹划

字串3

国际税收筹划是指跨国纳税义务人运用合法的方式,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减轻或消除税负的行为。国际税收筹划是国内税收筹划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其行为不仅跨越了税境,而且涉及到两个国家以上的税务政策,因此,国际税收筹划较国内税收筹划更为复杂。

字串2

对国际税收筹划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是国际税收筹划既包括国际节税筹划又包括国际避税筹划。国际节税筹划不仅合法,而且纳税人筹划行为的实施是符合东道国立法意图的;国际避税从表面上看也是合法的,但纳税人是通过钻税法的漏洞来实现减税目的的,违背了东道国的立法意图。狭义的理解是国际税收筹划仅指国际节税筹划。从实践来看,国外不少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避税行为,实施的是广义上的国际税收筹划策略。由于我国的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晚,规模小,竞争力弱,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尽快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在对外经营中,除了开展狭义上的国际税收筹划外,还应适当地使用某些国际避税行为。

字串1

“国际税收筹划”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但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企业投资、理财和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税种、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千差万别,为跨国企业开展国际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都为国际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在科技进步、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的条件下,跨国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资料的流动更便捷,这为国际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大型跨国公司往往专聘税务专家为本公司进行税收筹划。如以生产日用品闻名的联合利华公司,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面对着各个国家的复杂税制,母公司聘用了45名高级税务专家进行税收筹划。一年仅“节税”一项就给公司增加数百万美元。 字串7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税收筹划的概念有相当程度的弹性,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各国法律标准不同,差异较大,且各国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某一跨国纳税者所进行的某种减轻税负的合理税收筹划行为,在另一个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时间,有时会被认为是应禁止的避税行为,甚至是逃税行为。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反避税作为本国税收工作的一个重点,并加大了反避税的力度,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反避税法规,这无疑给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国际税收筹划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应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并随时关注东道国的税收法规,从中发现不足,寻求筹划空间,并避免有可能遭到的处罚。 字串5

二、国际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字串8

(一)利用投资地点的合理选择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字串4

1.充分利用各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选择税负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 字串5

在跨国经营中,投资者除了要考虑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金融环境、技术和劳动力供应等常规因素外,不同地区的税制差别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税收负担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且各国也都规定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加速折旧、税收抵免、差别税率、亏损结转等。我国的跨国投资企业如果能选择有较多税收优惠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必能长期受益,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常,这些企业可通过计算,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收负担率后,选择税收负担率低、综合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目前,世界上有近千个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性特区,这些地区总体税负尤其是所得税税负较低,是跨国投资者的投资乐园。

字串6

同时,还应考虑投资地对企业的利润汇出有无限制。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以低所得税甚至免税来吸引外资,同时又对外资企业的利润汇出实行限制,希望以此促使外商进行再投资。此外,在跨国投资中,投资者还会遇到国际双重征税问题,规避国际双重征税也是我国跨国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为了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现今国家与国家之间普遍都签订了双边的全面性税收协定,根据协定,缔约国双方的居民和非居民均可以享受到许多关于境外缴纳税款扣除或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因此跨国投资应尽量选择与母国(母公司所在国)签订有国际税收协定的国家和地区,以规避国际双重征税。目前,我国已与63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而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签订的双边全面性税收条约已有1000多个。 字串4

2.尽可能选择国际避税地进行投资当前世界各国主要存在三种税制模式,即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和低税制模式。实行低税制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称为“避税地”,主要有三种类型:(1)纯国际避税地,即没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净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国家和地区,如百慕大、巴哈马等;(2)只行使地域管辖权,完全放弃居民管辖权,对来源于国外的所得或一般财产等一律免税的国家和地区,如瑞士、香港、巴拿马等。(3)实行正常课税,但在税制中规定了便利外国投资者的特别优惠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荷兰等。显然,如果投资者能选择在这些避税地进行投资,无疑可以获得免税或低税的好处。通常跨国纳税人可以在避税地建立基地公司的方式达到国际税收筹划的目的。较典型的是在避税地建立总部公司作为母公司和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中转销售机构。通过设在避税地的总部公司中转,整个公司将利润体现在免税或低税的避税地,从而达到总体税负减轻的目的。 字串7

设立国际控股公司、国际信托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受控保险公司、国际投资公司等也是当今跨国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途径之一。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在缔约国、低税国或避税地设立此类公司,可以获得少缴预提税方面的利益,或者能较容易地把利润转移到免税或低税地。同时还由于子公司税后所得不汇回,母公司可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此外还可以较容易地筹集资本,调整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如用一国子公司的利润冲抵另一国子公司的亏损。我国首钢集团通过在香港设立控股子公司就发挥了其卓著的筹资功能,同时也达到了减轻税负的目的。 字串9

(二)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方式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字串4

跨国投资者在国外新办企业、扩充投资组建子公司或设立分支机构都会涉及企业组织方式的选择问题,不同的企业组织方式在税收待遇上有很大的差别。(1)就分公司和子公司而言,子公司由于在国外是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出现,因而可享受所在国提供的包括免税期在内的税收优惠待遇,而分公司由于是作为企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派往国外,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另外,子公司的亏损不能汇入国内总公司,而分公司与总公司由于是同一法人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亏损便可汇入总公司账上,减少了公司所得额。因此,跨国经营时,可根据所在国企业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所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例如,在海外公司初创期,由于亏损的可能性较大,可以采用分公司的组织形式。当海外公司转为盈利后,若能及时地将其转变为子公司形式,便能获得分公司无法获得的许多税收好处。(2)就股份有限公司制和合伙制的选择而言,许多国家对公司和合伙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应在分析比较两种组织方式的税基、税率结构、税收优惠政策和投资地具体的税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选择综合税负较低的组织形式,来组建自己的海外企业。

字串6

(三)利用关联企业交易中的转让定价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字串5

转让定价是指在国际税收事务中,有关联各方之间在交易往来中人为确定价格,而非独立各方在公平市场中按正常交易原则确定价格。转让定价的制定过程是一项十分机密和复杂的工作。跨国企业转让定价策略的具体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通过控制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的交易价格来影响子公司成本。(2)通过控制对海外子公司固定资产的出售价格或使用期限来影响子公司的成本费用。(3)通过提供贷款和利息的高低来影响子公司的成本费用。(4)通过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厂商名称等无形资产转让收取特许使用费的高低,来影响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润。(5)通过技术、管理、广告、咨询等劳务费用来影响海外公司的成本和利润。(6)通过产品的销售,给予海外公司以较高或较低的佣金和回扣,或利用母公司控制的运输系统、保险系统,通过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装卸、保险费用,来影响海外公司的成本和利润。 字串5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占有很大比例,因而可通过利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高低税收差异,借助转移价格实现利润的转移,以减轻公司的总体税负,从而保证整个公司获得最大利润。目前,各国都将出于避税目的的转让定价作为反避税的头等目标,并制定转让定价税制,这为跨国经营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税收筹划带来了难度。但各国为了吸引外资,增加就业,发展本国经济,转让定价税制的规定和具体实施往往松紧不一,从而又为跨国经营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来进行税收筹划创造了较大的弹性空间。 字串3

(四)通过避免构成常设机构来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字串2

常设机构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作业场所等。目前,它已成为许多缔约国判定对非居民营业利润征税与否的标准。对于跨国经营而言,避免了常设机构,也就随之有可能避免在该非居住国的有限纳税义务,特别是当非居住国税率高于居住国税率时,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因而,跨国企业可通过货物仓储、存货管理、货物购买、广告宣传、信息提供或其它辅助性营业活动而并非设立一常设机构,来达到在非居住国免予纳税的优惠。例如,韩国不少海外建筑公司在中东和拉美国家承包工程,这些国家规定非居民公司在半年内获得的收入可以免税,所以,这些韩国公司常常设法在半年以内完成其承包工程,以免交收入所得税。又如,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兴建了许多海上流动工厂车间,这些工厂车间全部设置在船上,可以流动作业。这些流动工厂曾先后到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进行流动作业。1981年,日本的一家公司到我国收购花生,该公司派出它的一个海上车间在我港口停留27天,把收购的花生加工成花生浆,把花生皮压碎后制成板又卖给我国。结果,我国从日本获得的出售花生收入的64%又返还给日本,而且日本公司获得的花生皮制板的收入税款分文未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我国和其它多数国家都对非居民公司的存留时间作了规定,日本公司就是利用这一规定来合法避税的。

字串9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方式。电子商务的诸多特点,更为国际税收筹划提供了便利。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也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特点来合法避税。 字串5

(五)通过选择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字串6

会计方法的多样性为税收筹划提供了保障。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一方面起到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不同的会汁方法,为企业在这些框架和各项规则中“自由流动”创造了机会。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熟悉东道国的各种会计制度,并巧妙地使用各种会计处理方法,以减轻税负或延缓纳税。例如,适当地将收益和费用的结算日期滞后数日或提前数日,可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而在免征或低于所得税率征收资本利得的国家,海外企业应及时调整财务决策和会计政策,尽力将流动性收益转化为资本性收益,就会获得相当可观的效果。平均费用分摊是最大限度地抵消利润、减轻纳税的最佳方法,企业可把长期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尽量平均分摊在各期中,使其所获利润平均,不会出现某阶段纳税过高的现象;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中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有效地减轻纳税负担;在对于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时,采用加速折旧法,可达到早日收回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同期利润,延缓缴纳所得税的目的。

字串3

三、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的注意点 字串5

跨国纳税人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气候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税收环境制定国际税收计划,其根本目的在于谋求全球规模的纳税负担最小化。因此,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观点安排经营活动,筹划税务,进行全球范围的税收筹划。 字串1

1.要深入了解各国税收制度及相关信息。当前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千差万别,税种、税率、计税方法各种各样,课税关系相当复杂。此外,在各国的经营形态、收益的种类、经营内容、税收地点以及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民俗等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和税务安排。

字串6

2.要有多个备选方案。跨国经营企业应全面分析情况,审时度势,从各个角度尽可能设计多个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

字串4

3.要有全局观念。跨国企业应站在全球宏观角度看问题。追求每项税负最小化并不等于整体纳税负担最小,追求税负最小不等于收入一定最大。比如为了减少预提税税负去硬性挂靠某国,企图利用该国与他国的税收协定,不料该国却有沉重的所得税税收。又如某国税收情况于已有利,但该地的经济环境和地理环境却很糟糕,利用它反而因小失大等等。

字串2

4.要有长远观念。税收筹划应具有前瞻性,不能杀鸡取卵,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有较长期的总体税务计划和经营计划。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⑶ 国泰君安货币增强集合理财管理计划------君得利二号

这收益率是固定的吗?

⑷ 世界500强第一位是什么公司

根据2018年7月20日《财富》(Fortune)杂志发布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名单,沃尔玛位于第一位。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即沃尔玛公司(WalMart Inc.)(NYSE:WMT),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

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

(4)西部信托瑞盈扩展阅读:

2018年7月20日,《财富》(Fortune)杂志发布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名单,中国公司上榜数量连续第15年增长,从2017年的115家增至120家,美国以126家仍居第一,日本52家位列第三。

与2017年相比,2018年上榜的500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3%;总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同比增加23%;销售收益达到6.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9%,都超过了去年,显示这些全球最大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世界500强的总榜单衡量的是营业收入,沃尔玛连续第五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它和三家中国企业——国家电网、中石化和 中石油继续分列榜单前四位,位次没有变化。壳牌石油上升至第五位,将丰田汽车挤至第六位。

从利润榜上看,苹果仍高居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今年重新进入世界500强的英美烟草集团。利润榜前10位的四家中国公司仍然是工建农中四大银行。

从利润率来看,最高的是英美烟草集团,其利润率高达185%,远超第二位的卡夫亨氏。中国大陆公司中,利润率最高的是腾讯控股,超过30%。

在净资产收益率榜上,波音公司位居首位;而中国公司中排位靠前的是腾讯、碧桂园、华为、美的。

⑸ 海航投资与海航集团有没有关系的

有关系,海航投资是海航集团下属的子公司

⑹ 什么是基建股

基建股就是指基本建设上市公司股票

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发展生产面进行的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即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面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称。

例如公路、铁路、桥梁和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以及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的购置安装及与之有关的工作,,都称之为基本建设。

A股中基建股有很多,例如成都路桥(002628),重庆建工(600939),山东路桥(000498),三一重工(600031),常林股份(600710),西北轴承(000595),攀钢钢钒(000629)等等。

(6)西部信托瑞盈扩展阅读:

九大重点领域补短板逾3亿元资金抢筹10只基建股: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聚焦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九大重点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基建补短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会影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企业的投融资、生产经营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而囊括了众多各行业优秀企业的A股市场,也将成为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在此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据统计数据发现,二级市场方面,昨日基建板块整体涨幅达0.73%,板块内67只基建股中,共有36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中迪投资、佳讯飞鸿两只个股纷纷涨停,新北洋(4.65%)、远望谷(4.57%)、内蒙一机(3.41%)3只个股上涨3%以上。

此外,新筑股份、华东数控、广哈通信、广电运通、高争民爆、中国中车、南方汇通等个股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涨幅均逾1%。板块的良好市场表现离不开场内大单资金的追捧。据统计数据发现,板块内共有37只基建股昨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

其中,中国中车(6388.25万元)、内蒙一机(5547.93万元)、中国交建(4776.39万元)、中国中铁(3032.48万元)、东方雨虹(2955.66万元)、佳讯飞鸿(2237.10万元)、远望谷(2018.15 万元)。

中国铁建(1904.29万元)、福鞍股份(1830.72万元)、大秦铁路(1280.75万元)10只基建股受到1000万元以上大单资金追捧,合计吸金3.20亿元。此外,马钢股份(989.68万元)、广深铁路(916.16万元)、银江股份(899.12万元)。

中迪投资(883.95万元)、利源精制(790.59万元)、通鼎互联(720.58万元)6只基建股大单资金净流入逾700万元。业绩方面,上述67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3家公司2018年三季报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64.18%。

值得注意的是,世纪瑞尔(534.33%)、天业通联(151.74%)、新筑股份(116.29%)、马钢股份(103.79%)4家公司三季报业绩均实现同比翻番。进一步梳理发现,已有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家数达11家。

其中,博深工具(140.00%)、高盟新材(123.90%)、辉煌科技(119.77%)3家公司年报净利润有望实现同比翻番。此外,新北洋、铁龙物流、轴研科技、新筑股份、东方雨虹5家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0%及以上。

对于博深工具,公司预计2018年1月份至12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05.08万元至12259.0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90%至140%。业绩变动原因说明:上年度本公司仅合并了金牛研磨2017年11月份至12月份的净利润。

本年度金牛研磨已完整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机构评级方面,共有21只基建股近期受到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东方雨虹、铁龙物流、马钢股份、广深铁路、大秦铁路、新北洋6只基建股期间被机构联袂看好。

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5家及以上。对于机构看好评级家数最多的东方雨虹,平安证券表示,作为建筑防水行业龙头企业,受益于管理层的超强执行力与高效管理,业绩将维持稳健增长。此外,在防水行业整合提速的背景下,未来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

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5元、1.39元和1.71元,维持“推荐”评级。

⑺ 什么是A类A级证券公司

A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内最高,能较好地控制新业务、新产品方面的风险。

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评价计分的高低,将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

1、A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内最高,能较好地控制新业务、新产品方面的风险;

2、B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内较高,在市场变化中能较好地控制业务扩张的风险;

3、C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其现有业务相匹配;

4、D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低,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

5、E类公司潜在风险已经变为现实风险,已被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7)西部信托瑞盈扩展阅读:

证券公司评价指标

1、资本充足。主要反映证券公司净资本以及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情况,体现其资本实力及流动性状况。

2、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主要反映证券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情况,体现其合规风险管理能力。

3、动态风险监控。主要反映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及各项业务风险的动态识别、度量、监测、预警、报告及处理机制情况,体现其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

4、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反映证券公司IT 治理及信息技术系统运行情况,体现其技术风险管理能力。

5、客户权益保护。主要反映证券公司客户资产安全性、客户服务及客户管理水平,体现其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6、信息披露。主要反映证券公司报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体现其会计风险及诚信风险管理能力。

⑻ 富通地产的发展历程

1998年,深圳市富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成功开发第一个楼盘——富通苑。
1999年,成功开发富瑰园。
2000年初,富通董事会确立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从项目研究向产业研究、从树项目品牌向树企业品牌的两大战略转变。
2000年,成功开发富盈门。
2000年6月,提出“富通地产,一诺千金”的营销理念;创建宝安第一个专业房地产网站;创办《富通》杂志。
2000年9月27日,深圳市富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成功开发富通苑的姐妹楼盘——富佳苑。
2001年8月,深圳市富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成功开发富通·蟠龙居。
2002年4月,《富通人》报创刊。
2002年5月12日,富通·好旺角工地正式开工。成为首家进驻宝安新中心区的楼盘,标志着新中心区建设的正式启动。
200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资质排名第30名。
2002年6月,开发富通·天骏。
2002年8月10日,富通混凝土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2002年9月,成功收购深圳西部创业投资公司。
2002年11月8日,以1.88亿的价格成功竞得沙井地王。
2003年,富通工业园动工兴建。
2003年3月,富通·丽沙花都破土动工。
2003年4月25日,富通地产向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经济困难的“非典”患者捐赠了人民币100万元,成为深圳首家为防治“非典”捐款的企业。
2003年5月29日,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公布“深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2002年资质年审排名”。富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2002年的综合排名第30位升至第17名。
2003年7月3日,公司投资成立深圳市云灏智诚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2003年7月25日,以1.6亿元竞得宝安区坪洲开发区为A103-0058商住用地。
2004年1月1日,投资成立深圳市城市策略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2004年1月,富通物业公司管辖的富瑰园、富盈门两小区双双获得“广东省优秀物业管理小区”荣誉。
2004年2月,富通·丽沙花都获深圳建筑业协会颁发的“2003年下半年度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
2004年2月,富通·丽沙花都入选中国住宅100强第25名。
2004年2月26日,成立东莞市富通新家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东莞。
2004年2月27日,参股浙江省嵊泗洋山经济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成为嵊泗洋山经济联合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股东,并代表当地政府为开发洋山深水港项目作配套项目。
2004年4月,富通建筑公司成功申请增营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
2004年4月10日,以浙江省嵊泗县县长、河北信托公司董事长领衔的嵊泗县政府和河北省信托公司组成的联合代表团一行17人对我司进行考察与访问,并与公司高层就联合开发洋山深水港配套项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4年4月29日,富通物业获得深圳市住宅局授予的“先进物业管理企业”称号。
2004年4月,富通物业公司通过资质审核,升为物业管理国家二级资质单位。
2004年4月底5月初,集团总部组织拍摄公司专题片,并以《富通》杂志“形象特刊”形式推出公司画册。
2004年5月24日,由富通建筑公司修建的宝源路正式通车。
2004年6月2日,东莞富通办公楼正式启用。
2004年2004年6月22日,深圳市“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启动,富通集团为“明天计划”捐助善款15万元。
2004年6月26日,在宝安区民营工委召开的“七·一”表彰大会上,富通集团陈治海董事长被授予“积极支持党建工作企业家”的称号。
2004年7月6日,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公布2003年度房地产公司综合排名,富通在全市600家合格房地产公司中排名第九位。
2004年8月20、21日,《富通》杂志获评“中国百佳优秀企业内刊”一等奖,富通集团被授予“2004年度中国百佳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04年9月6日,总建筑面积60万平米的富通城开始打桩。
2004年10月30日,富通集团—海尔家居战略联盟签约仪式举行,富通集团总经理刘润球先生和海尔集团副总裁梁海山先生分别代表各自公司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
2004年12月,经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专家委员会评定,富通城入选“2005年深圳典型地产指数样本项目暨2005中国百强典型住宅指数样本项目”。
2005年1月1日,60万平方米海滨公园生活社区——富通城举行“PARKHOUSE新人居模式发布会暨VIP认筹盛典”活动,场面火爆。
2005年1月10日,富通地产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得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级资质证书。
2005年5月,富通物业“富盈门”小区荣获“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此为富通物业公司的首个国优小区,标志着富通物业公司管理又上了一个台阶。
2005年5月26日,富通房地产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集团下辖房地产开发投资、富通建筑、富通物业、东莞富通新家园、城市策略、云灏智诚等7个子公司。
2005年8月,富通城在搜房网、网易联合主办的中国房地产网络排行榜的评选中,荣获“中国最具网络人气楼盘”称号。
2005年10月9日,富通建筑召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推行发布会,旨在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增强建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05年10月11日,我国住宅产业最高荣誉奖2005年度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天津举行,富通城荣获“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之“住区绿色生态技术优秀奖”。
2005年10月29日,富通物业第一届业主运动大会隆重举行,来自富通物业所管理的8个小区组队参赛。
2005年12月,富通建筑公司荣获2005年度深圳市建筑施工百强企业总承包类品牌企业银奖。
2006年3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评选”结果揭晓,富通地产在全国排名第58名,荣获“2006中国地产百强企业之星”称号;富通城获“2006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突出贡献项目”称号。
2006年4月15日,由富通集团出巨资为东莞万江创业者打造的与百年名校合作的“东莞市黄冈理想试验学校”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学校定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开学。
2006年5月,富通物业公司荣获“国家物业管理企业一级资质”,同时,又有一个其所管理小区蟠龙居荣获“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
2006年5月,富通地产荣获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主办的“2006晶报传媒奖”地产类“最具美誉度地产品牌”称号。
2006年5月27日,由富通集团投资建设的东莞市图书馆理想0769分馆正式投入使用。为华南首个互动式社区图书馆。
2006年6月8日,富通集团被深圳市宝安区地方税务局授予“2005年宝安区纳税百强”称号。
2006年7月9日,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公布2006年度房地产公司综合排名,富通在全市600家合格房地产公司中排名第七位。
2006年8月,富通地产集团为遭受台风“碧利斯”侵袭的受灾广东灾区捐款50万元人民币,协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2006年8月18日,富通物业当选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理事单位。
2006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中国纳税百强2005年结果,富通地产荣入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行列,显示了富通地产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富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贯作风。
2006年9月,由世界著名企业联盟、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世界品牌组织、全球华人名牌网联合推选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民企百强诚信品牌”和“中国最具价值诚信地产品牌500强”结果揭晓,富通集团均榜上有名。
2006年11月,富通物业荣获“2006年度深圳市先进物业管理企业”称号,同时丽沙花都、好旺角小区荣获“广东省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称号。
2007年1月,富通地产集团总部以及子公司迁入新办公大楼。
2007年3月23日,富通物业公司被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评为“2006年度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优秀会员”。
2007年4月20日上午,由浙江嵊泗县人民政府县长周艳带领的珠三角考察团莅临富通集团,参观了富通城和东莞理想0769等一系列富通具有代表性的楼盘产品。
2007年4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评选”结果揭晓,富通地产在全国排名第52名,荣获“2006中国地产百强企业之星”称号。
2007年6月,富通以3.13亿元的价格拍下东莞市万江区一块占地面积37217平方米的商住用地。该价格创下了万江土地拍卖史上最高单价。
2007年7月12日,由东莞市文明办主办的东莞城市精神“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百杰人物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拉开帷幕,富通房地产集团独家赞助了该次活动,再次为东莞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力量。
2007年9月,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2007年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富通地产荣获“中国华南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称号,富通的品牌价值评估已达8.59亿元。从2005年起,已经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2007年12月9日富通会升级启动仪式圆满成功。历练三年,富通理想会在沉淀中蜕变。为了能更好地集中富通地产的客户会资源,为富通的业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平台,富通理想升级为富通会。
2008年3月31日,富通地产集团及其旗下的深圳市新光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向深圳市福利中心、深圳市救助站、深圳市离退休干部捐赠药品——板蓝根共60000袋。
2008年3月,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四家权威单位连续5年共同主办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结果发布,富通地产再次获得中国房地产百强殊荣,并首次荣列“2008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运营效率TOP”第6名,荣列“2008中国房地产百强之星”第15名,与万科、中海等从深圳走出来的房地产行业领航者一并走在全国地产开发企业的前列。
2008年5月17日至5月18日,富通房地产集团召开了战略规划宣讲与研讨会,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此次会议上做集团战略规划宣讲。
2008年9月,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2008年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富通地产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华南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
2008年11月,富通地产十周年庆隆重举行。

⑼ 现代经济信息的最新目录

宏观调控趋紧背景下的房地产项目风险探究 陈仪福
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程雪芳,鲍芳
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制约 唐晓丽
从经济学再到政治经济学:理解包容性增长 李晳瑶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宋婷婷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分析 何玲玉
城乡发展二元化困局的突破 李家瑞
浅析国家财政收入的时间序列变化 王旭鹏
绿色物流: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铺路石 徐强
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赵海燕
论农地制度变革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付佳佳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看产业结构调整 史高艳
基于截面数据的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余建
试论政府采购制度功能的经济学分析 王骏
浅析弗里德曼与凯恩斯微观货币需求理论 赖颖
对业务流程符合性监察的思考 张燕
浅析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李荣安
住房公积金实行绩效考评管理必要性和具体实施策略 茆爱华
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 费彬彬
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龚雪萍
论高等数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黄文质
基于稳定视角的国企改革刍议 李青,李朝华
内部控制制度与ISO的衔接探讨 梁子红
军品研制生产过程中如何贯彻国家军用标准 龙兴刚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 宋冀疆
关于油田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思考 王云英
关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程序的一些思考 许雨婷
地铁运营效益管理探讨 曾政
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与柔性管理 赵子芳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杨艳文
厉行节约,严格管理,精打细算出效率 张财明
基于公平与效率角度的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探讨 赵萌
企业在战略并购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文化冲突性视角 朱明明
驾驶员人性化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黄东文
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环境公平的主导作用 于少青,刘霞
思想政治工作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张惠琴
供应链规划下的货期控制 胡淑荣
政行校企合作群落的个体移动及“活性”演化 胡炜,祝宝江
长庆油田矿区供暖节能改造浅析 黄虎,刘元甲
“以病人为中心”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探讨 黄离团
我国以房养老制度的可行性路径初探 贾玉洁
医院医疗经济运行分析方法研究 金家鑫
论新形势下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 万婧
物流配送管理中的车辆路径分析 杨芃博
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关系浅析 张喜广,王海,王硕
房地产销售管理系统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张晓娟
浅谈当前政府采购工作的瓶颈与对策 周栋伟
绿色品牌顾客价值、关系质量和重复购买意向的实证研究:--以绿色消费知觉控制为调节变量 吉秋月,郝晓彤
浅析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设备资产的管理 林秀明
浅谈建筑的工程管理 石中华,王长江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影响 王沛宏
美国高层次人才发展策略及启示 徐志宏
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系统分析 周述民
国有外向型文化企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宋文君,毛云聪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蔡贞
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任海军
如何做好天然气公司的经营管理 邵东
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 王卯萍
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网络信息化的创新 杨建军
好孩子品牌国际化的渠道策略分析 宋玲玲,张伯玮
企业职能战略研究 张启海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研究 弭伟
试析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顾晨,昂慧,赵辞瑶,开喆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分析 贾晓刚,王静
房产测绘管理机制的建立 杨建军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 王玢
ERP系统风险防控 王龙
改善企业医保规章以提高员工忠诚度 吴秋雷
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余俊鸿
试析如何做好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时期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周隽
浅谈内部控制在地勘单位的作用 陈晓英
浅谈如何合理控制电力企业工程造价 刘琪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袁芳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社会属性和价值取向 王秀芳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许华玉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张倩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之我见 章建锋
基建项目施工阶段管理效益最大化之我见 曾雪芳
施工企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崔战修
建材家居卖场服务营销浅析 张小伟
小议如何对棉花公证检验专项经费进行管理 高江梅
浅析我国政府采购行为中的寻租问题--以“字典门”为例 兰舟
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磊
浅谈做好国企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王忠起
物资供应“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张宝丽
谣言传播与当前社会风险的关系研究综述 李静
探索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张宁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研究 范平
电子信息时代会计档案管理的探讨 刘妍
浅析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建议 刘彦
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策略 明杰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探析 孙俊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用及建设途径浅析 王秋香
浅谈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魏桐明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吴双双
浅议淮北矿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流程 章建光
以创新的形式培养优秀的企业政工干部 赵媛媛
浅谈酒店业成本管理存在的误区 李彩霞
高校周转房可持续性探讨 马昆龄,冯慧,左文
探讨建立政府购买污水处理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谢晓蓉
浅谈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应以人心为本 张利峰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娟英
工程档案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分析 郭贵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秘书职业道德建设 李仁杰
基于中国特色的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 李雪莱
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展望 万钰
浅谈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管理 王玲
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王震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初探 翟大伦
县级供电企业(子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研究 张连耀
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赵晓峰
关于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调研和思考 郑兴宏
提高医疗器材管理水平途径的初探 程端
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根本在人才 富红玲
关于中式管理与西式管理的区别 艾雪峰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加强企业工会建设 何勇
对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思考 李志方
关于工程造价与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分析 梁谦
内部控制对企业的意义研究 魏永涛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吴飞
浅析激励与报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刘莉
国有贸易企业的改革和升级 伍超
中核运行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建设及其应用规划 詹应武,李燕麟
关于土地与房产抵押问题的研究 郑红雨
浅析如何做好房地产开发的风险管理 鲍雄亮
浅析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困境与改革措施 丁峰
财务人员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丁晓洁
试论新时期垃圾发电厂的宏观管理 房华
压力管道评审换证事宜及简要注意事项 郭春玲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经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赖晨捷
影响安全疏散若干因素的思考 石岩峰,刘媛媛
基于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方法的改进研究 夏继平
浅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周云仙
浅析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问题以及改革机遇 王小驹
ERP直运业务执行与生单模式分析 宋景娥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缘起及影响 段静静
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的弊端及其改革 邢志敏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合理注意义务分析 袁嘉笳
试论在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刘梦楚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孙艳艳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李可隆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杨盛花
新时代背景下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沈源
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及其实现机制 时浩淞
基于两业联动的新亚欧大陆桥物流通道发展研究 邵辉,唐向华
中美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应对策略 边丽娜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张菲菲
交易特征、缔约环境与公司和农户的契约选择 喻卫斌,徐忠爱
我国劳动密集产业的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袁芳
大庆油田海外市场开发品牌国际化战略分析与策略研究 姚少军
“营改增”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分析 代军
中小企业会计诚信的建设研究 郭勇
浅议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刘萍
论房地产股债权投资的风险管理 杨新林
浅谈借壳上市 刘丽聪
浅析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金昌,田文美
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几点思索 魏艳如
论项目工程中成本核算的对象和任务 夏睿
探析财务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谢江宏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对规范财务会计行为的重要性 张慧
关于高校财务审核工作量激励方案的探析 李彩霞,罗晓铠
价值链管理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高瑛
房地产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 刘怡
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鲍依梅,朱欣欣,傅银芳
计算机在银行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高文国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对策 雷彦俪,林晶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娜
浅析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利弊 李琼香
新形势下“营改增”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王玺凯,王正,王义茹,孙铭泽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傅银芳,鲍依梅,朱欣欣
水利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崔永霞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冯春莉
浅谈地质勘查单位预算管理 杨晓冰
检察机关司法会计工作的科学发展 张晓静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资产核算管理 陈泓
财务分析在银行信贷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任杰
ETL在新疆油田财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张蓉
浅谈信息系统审计 牛婧
旅游上市公司税收筹划及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孙阳泽
浅论预算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审计对策 秦忠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研究 樊静薇
关于国有企业集团财务制度执行的思考 高建勇
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 韩晓庆
公司管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姜娣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负影响分析 金任茜
省级直管下的财务保障机制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汤春娇
对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思考 杨纪汉
浅议如何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 郭世英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姜滢
浅析现金池模式在资金集中管理中的应用 何海军
分析电力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郭英男
完善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医保基金合理运行 侯晓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措施 徐明彦
浅谈采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管控 张毓芳
浅谈信息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俞泽青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赵子越
试析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若干思考 高小平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分析 纪超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应用框架研究 吕涛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俊,杜欢
企业预算管控问题及策略探析 王鹏
公路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方法探讨 冯国艳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解读 李慧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究 刘昱彤
现代财务会计发展趋势浅析 孟瑞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 王玲
关于铁路运输费用营改增后对企业的影响 王晟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娟
论电算化发展对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张筠
浅析财务内部控制 朱爽
反倾销成本会计问题研究 鲍琳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雯
公司投资项目利润率的估算方法 陈颖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风险管理研究 郭茵琳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和分析 李瑞红
探讨企业合并报表理论的比较及实务选择 林亚文
对企业现金流量数据优缺点的分析与研究 童雪玲
浅析监狱财务信息化建设 王惠
探讨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会计财务处理的异同 韦佩舒
节能服务公司税收筹划设想 杨华
谈营改增对监理服务业的影响和建议 张荣
交通运输行业内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重要性 王涤飞
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税收筹划的应用 安宇宏
浅析中石化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 刘亚丽
浅析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风险防范 邢桂云,张艳平
思考企业在工作实践中的预算管理 衣华
解析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周文清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报废资产的处置 董晓娟
论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吴伟文
充分发挥财会职能作用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黄琴
浅谈新形势下的邮政企业财务管理 潘小红
邮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探析 王虹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综述与启示 吴佳佳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形式选择问题浅析 徐超
关于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思考 张小云
社会保险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张星
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问题探究 祝福冬
企业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及对策研究 高驰
浅析集团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刘华伟
“数字遗产”税收征管的初步探究 白方红
关于铁路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思考 耿煜
“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利弊影响及对策刍议 胡淑红
加强基层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刍议 史明霞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新准则下的应用--以万科集团为例 谢瓅,林婉滢,王聪,史尧磊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许亚军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探究 闫红
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的风险及其应对 角家能
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分析 王星懿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探讨 张艳秀
我国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路径探析 雷茜,陈斌,赵鸿鑫
浅谈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 陈静
论企业供应链资金管理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构建 王志龙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财务全面预算管理 章凯琴
关于我国基金管理与审计监督研究 孙映英
关于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郑东华
从“中国大妈”被套论我国黄金投资理财市场发展策略 唐红亚
浅谈小微企业银行信贷融资困境原因与解决措施 严逸舟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何驰
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何昕
村镇银行代理清算业务发展瓶颈与建议 何燕
当前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 常军
我国当前金融协调问题及改进措施 吉香丽,田珍荣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探讨 李健平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李明军
金融全球化下金融功能的认识 田珍荣,吉香丽
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控制要点 冯印
电子银行的风险与控制 邹德娟
浅谈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韩爱武
现代支付系统运行下基层国库潜在风险及防范策略 邹晓云
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破解措施研究 李莉
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的策略研究 张健
浅析小微企业融资难 金小青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问题研究 湛承梅
我国政府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和维护 刘欢
商业银行间“钱荒”成因及其启示 陈云萍,卞泽阳
大力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打造资本节约型上市银行 麻莹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TSU BPO贸易融资浅析 郑耿
关于特变电工股票市值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检验 银建华
国内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比较及启示 李银平,于金海
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许坚,朱晓阳
浅析高速铁路BOT融资的问题及对策 林静远
浅析当代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关系 邓文君
浅谈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及创新 何静
银行业房地产信贷的风险与防范 周琳玉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与分析 周子凯
经济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金融危机 廖伟
互联网金融对建行的影响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赵越
地方性融资平台的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李连伟,颜廷亮
中国银行与民生银行并购后的经营绩效研究与比较分析 曹坤婧,薛明珠
基于微型企业贷款机制的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研究 邓永平
民营经济金融服务需求差异性问题研究 瑞启光
探讨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及应用 欧金
从经济角度看比特币 付子豪
北京市诚信体系建设法律规范研究 姚银银
论工伤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竞合的法律适用 姚秀盈
新形势下改革减免税备案制度的分析与探讨 丁海燕
探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法律规制 谢昆谕,刘玉兰,杨倩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依法治企的思考与探索 庞杰,郭文羽
汽车租赁企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胡燕玲
统筹城乡发展视域中大众体育长效实施机制及评价研究 兰健,徐彬,郭杰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王春霞
媒介体育的演化与作用机制研究 许晓峰
城市郊区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闫东梅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展望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应用 李楠
论黄河水利旅游发展策略 葛颖
省域经济的产业专业化集聚与产业多样化集聚研究 白玉洁
体育媒介奇观理论问题初探 许晓峰
新险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程金虎
浅谈如家快捷酒店服务营销战略 韩鑫,陶勇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宋玉娥
我国各地区商品房销售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宋晨静,赵卫军
维克里拍卖原理应用于网上拍卖的可行性分析 朱丽萍
基于开发药用经济价值的荞麦黄酮复合物急性毒性实验 姜妍,金玲,王妍,高福佳,韩淑英
试析创新视角下证券行业风险管理 张小松
我国绿色食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李伟
我国旅游产业创新与思考 张铭
陕北清涧红枣的营销与定位 杨娜
基于开发产业化的荞麦黄酮复合物对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评估 姜妍,金玲,王妍,高福佳,韩淑英
简论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 段俊
探索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 张林章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李聃,罗玉清
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的效果分析 孟书宇,刘鑫鑫,车尊岳
浅谈水利工程的环保设计 方大转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李慧
中石化并购雷普索尔案例分析 李彦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周桃志
水利投资的发展路径分析 邱浩
数字签名在4G系统中的应用及实现过程 叶书凯
一键控制方式在ZB45型硬盒包装机空车运行的应用 白波
浅析我国医药物流现状 王亚青
浅谈我国保险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杨可言,孔凌曦
YJ27接装机水松纸抬纸辊驱动气缸定位轴的改造 申飞
关于海外代购行业的几点思考 郭雨萌
应用科技大学建设下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薛智升
微观经济思想史学习心得--从马歇尔到凯恩斯 李文一
关于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朱欣欣,傅银芳,鲍依梅
关于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人文景观建设的几点思考 杨文超
新形势下人才“回炉”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柳兴国,吴娟
浅析计算机英语开放式教学方法 徐镱闻
以新公共艺术发展带动城市升级 王曜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岗位情境化形成要素分析 邹萍
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研究 于洪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向凯英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研究 郑华艳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探究 王昕
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优势与机遇 边莉娟
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所起的经济作用 高于
如何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吉丽芳
浅谈学好《审计学》的有效途径 史可
解析铜仁地区旅游文化经济圈的构建 龙建辉,彭虹
浅析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及其影响--基于公共选择视角 何娟,兰舟
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任立媛
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策略探究 李君艳
从粉条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县域经济发展 杨娜
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发展研究 张芮琪,蓝玉良,戴宁益,胡祎秋,陈宵雅
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探析 秦学春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创新研究 王洋,任艳
渝东南乡镇企业产品开发创新策略 周奇凤,张云逸
加强创业孵化器建设,推动海西经济发展 郭皓丹
郑州市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研究 张霞
四川人口老龄化研究 周力
浅谈番禺区加快时尚创意都会区建设的若干策略 王贤铮
山西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研究分析 曹文玉,宋晓晨
强化新疆地州署府城市功能的几点思考 谭永羡
影响内蒙古能源消费结构均衡程度的主成分分析 顿楠,徐杰
浅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与建议 郭海霞
基于产业升级背景下的虎门电商产业带模式的几点思考 李葆华
河北省城乡居民婚姻质量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马红霞,刘艳
经济下行压力下山西缓缴社保费的思考 陈健辉,李岩琼
襄阳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何珍
辽宁省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研究 刘芷杉
深度开发江西韩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 马鑫
宜兴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史雪霞,顾乐平
江苏省农民收入区域差距问题浅议 陈州
平顶山市城市居民住房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董亚琼
河南省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实证研究 李琰
陕西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展望及金融支持策略 张磊
浅谈尤溪县价格认证的现状及思考 林兴
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钱韵
浅议广东省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菊鲜
地方债务规模与地区生产总值及实际利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山西省1990-2012年数据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田鑫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青海清真食品产业研究 吴晓东,徐必维,朱婧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度的影响机制和提升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徐弼昉
化肥施用量对吉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张明旭,赵海英,王小禹
关于北碚区静观镇农户腊梅种植行为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罗俊
信息化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广西为例 覃冠玉
贵州民营企业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张潇淼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借鉴 朱珂宇
刍议加快发展修文农产品加工业 陈飞
基于LMDI方法的陕西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苏瑛,雷社平
实现本溪“调结构、稳增长”的现实思考 包书

阅读全文

与西部信托瑞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平台网 浏览:442
草甘膦原粉价格 浏览:460
期货指数里面没有多开吗 浏览:895
5千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637
证券投资二十四堂课在线阅读 浏览:235
蚂蚁集团公募基金融资额 浏览:633
新基建融资建议 浏览:45
理财讲座报告 浏览:563
快涨停股票 浏览:704
华中数控属于哪个基金 浏览:832
招商证券股指期货手续费调整 浏览:257
融资计划书模板怎么写 浏览:29
第一理财年化 浏览:637
基金净值公告方式 浏览:502
绿化贷理财安全吗 浏览:217
离婚后再供房贷款买房 浏览:805
今天千足金的价格 浏览:587
理财取款程序 浏览:183
信托百世物流 浏览:676
注册公司融资性 浏览: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