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资融券具体操作
按现行的融资融券试点办法,融资买来的证券卖出后所得资金是自动转入证券公司名下的融资专用账户(即自动还款),因为利息是按天计算的,这样对你有好处,可以减少利息成本,你要买股票就再融资(选择融资买入就可以),操作很方便。信用账户内的资金只能用来买标的(股票),所以你也没必要保留融资资金。
2. 交易技巧之融资融券怎样操作
融资融券交易通常被称为证券信用交易,股票融资融券操作方法:①先开立信用证券和资金账版户权:想要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必须先通过有关试点券商的征信调查,有重大违约记录等,都不得参与融资融券业务。②融券卖出价不得低于成交价:比如,当天还没有产生成交的,融券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前收盘价。③卖出证券资金须优先偿还融资欠款: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后,可以通过直接还款或卖券还款的方式偿还融入资金。
3. 融资融券具体怎么操作
什么是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通俗来讲,融资就是投资者用手头的证券作为抵押,向证券公司借钱买证券,投资者到期还本付息。对于手头有大量资金被“套”又不甘心“割肉”的投资者来说,融资的好处在于变相解套资金,再次进入股市,可以把原来的一潭死水变成流动的泉水,解决了股票大幅下跌之后带来的流动性枯竭问题。
与融资的概念恰好相反,融券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证券来卖,到期之后投资者归还的也是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同时还要支付相应的利息。当股价停留在高位的时候,原本不敢介入市场的投资者就可以利用融券的方式向证券公司借一定数量的股票抛售,并在股价回调的时候重新买入,来实现套利。这也是有别于一般证券买卖的“卖空”手段。
五大“规则”
1.须开立信用证券和资金账户。
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必须先通过有关试点券商的征信调查。投资者如不能达到试点券商的征信要求,都不得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这些要求包括:在试点券商网点从事证券交易不足半年、交易结算资金未纳入第三方存管、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有重大违约记录等。
在通过以上调查之后,投资者需要按规定与券商签订融资融券合同以及交易风险揭示书,并委托券商开立信用证券账户和信用资金账户。投资者只能选定一家券商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在一个证券市场也只能委托券商开立一个信用证券账户。
2.须按比例缴纳保证金。
投资者必须向证券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也是融资融券过程中所产生的债权的担保物。同时保证金的比例也决定了投资者可以通过融资融券将投资收益放大多少倍。
由于此次证监会宣布融资融券试点业务启动的同时,并未推出相关细则,因此保证金的具体缴纳比例还没有定论。根据2006年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实施细则,融资和融券的保证金比例都不得低于50%,也就是说杠杆效应为2倍。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测算,那么以投资者要融资来举例说明,其投入的保证金为5万元,该投资者可从券商处融得10万元资金。同样,如果投资者要融券,其现有的作为保证金的证券市值为5万元,那么该投资者可融得的证券市值为10万元的证券。另外,融资买入ET F和国债的初始保证金率为125%,维持保证金率为115%;融券卖出ETF的初始保证金率为125%,维持保证金率为115%;融资买入其他证券的初始保证金率为150%,维持保证金率为125%。
据悉,在今后的试点阶段,初始保证金的比例会适度提高。在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下,各试点证券公司根据各自情况,有可能把最低保证金比例从50%进行适度提高。至于具体比例,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60%、70%甚至100%都有可能。提高该比例后,融资融券的杠杆作用就不会很明显。
需要提醒的是,除了初始的保证金以外,融资融券业务的交易中还有一定的保证金维持比例。实施细则规定,客户维持的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该比例是证券公司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投资者应该随时关注。否则,一旦没有及时追加保证金,券商将会强行平仓。举例来说,投资者拥有5万元资金或证券,融得了10万元的资金或证券,融资融券后的市值为15万元,那么按照130%的客户维持担保比例,如果其总市值减少到13万元以下,该投资者就需要追加保证金,否则就会被强制平仓。而且,试点期间不同的证券公司也会根据自身情况提高追加的保证金比例,预计该比例有可能达到140%或者150%。而据某券商人士透露,对申请融资业务的客户资产要求会比较高,“预计会在50万元以上”。
3.融券卖出价不得低于最近成交价。
投资者融券卖出的申报价格不得低于该证券的最近成交价;如该证券当天还没有产生成交的,融券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前收盘价。投资者在融券期间卖出通过其所有或控制的证券账户所持有与其融入证券相同证券的,其卖出该证券的价格也应当满足不低于最近成交价的要求,但超出融券数量的部分除外。
4.卖出证券资金须优先偿还融资欠款。
对于融资,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后,可以通过直接还款或卖券还款的方式偿还融入资金。投资者以直接还款方式偿还融入资金的,按与券商之间的约定办理;以卖券还款偿还融入资金的,投资者通过其信用证券账户委托券商卖出证券,结算时投资者卖出证券所得资金直接划转至券商融资专用账户。投资者卖出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所得资金,须优先偿还其融资欠款。
对于融券,投资者融券卖出后,可以通过直接还券或买券还券的方式偿还融入证券。投资者以直接还券方式偿还融入证券的,按与券商之间约定,以及交易所指定登记结算机构的有关规定办理。以买券还券偿还融入证券的,投资者通过其信用证券账户委托券商买入证券,结算时登记结算机构直接将投资者买入的证券划转至券商融券专用证券账户。
5.期限6个月。
为了控制信用风险,证券公司与投资者约定的融资、融券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风险有多大?
由于存在保证金“放大”作用,在投资者盈利放大的同时,一旦出现亏损,其亏损的金额也会放大。投资者熟知的一般证券交易,如果出现损失,损失的只是本金,但如果采用融资融券,那么损失的除了本金之外,还有融资融券的部分,这极易使得投资者陷入爆仓的危险。
以上内容来自悟空说财经,仅供参考
4. 怎么操作融资融券
1.先去券商那里开户。资金50万起。2.购买国家指定的可以做融资融券的股票。3.融券:认为某支股票价格高估,可借券商手中的股票卖出,等价格低时,买进股票还给券商。融资:认为某支股票价格低估,可借券商手中的资金买入,等价格高时,抛出股票变现还资金给券商
5. 融资融券操作规则
融资融券操作规则主要有3种,分别是融资融券保证金规则、回融答资融券裸卖空规则、融资融券报升规则;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在融资融券交易规则中明确指出了初期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的比例,初期保证金的比例不低于50%。
在融资融券操作时融资买入、融券卖出的申报数量应当为100股(份)或其整数倍,投资者卖出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所得价款,须先偿还其融资欠款。融资融券暂不采用大宗交易方式。在买卖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面临的风险。
投资者想要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时必须先在证券公司已经开户,证券账户开户的期限要在18个月以上,托管的资金要在50万以上,客户资产已经纳入了第三方存管的业务,客户资产没有任何的抵押或者担保。
融资融券其实分为“融资”和“融券”两个方面,而且这两者的定义并不同。融资指的是资本借入,通俗的理解就是借钱。交易的双方:借出方为证券公司,借入方为客户。也就是说客户(投资者)拿着向证券公司借的钱到市场上买股票,同时需要向证券公司还本付息。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融资融券操作规则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建筑界分享更多干货
6. 如何操作融资融券
开通融资融券你就可以有备用的资金(融资所能借到的钱),应该对你是有好处的。而且开通融资融券以后你还可以做空(先融券卖出,待股价下跌再买回)。不过你有一利必有一弊,你资金大了,如果你满仓的话,挣钱比例是大了。但赔钱的时候比例也一样大。举个例子,比方说你10万资金,开通融资融券后可以最多借到5万元,你如果都用了的话,下跌10%你就赔1万5,上涨10%也挣1万5。如果不开通融资融券的话,你10%的比例就是1万。利息是一年8.6%左右,也就是你用5万用1天的话也就12元左右的利息。融资融券买卖股票和正常买卖股票时一样的,当天买也得第二天以后卖。如果第二天卖就收1天利息。第三天卖就收两天利息。就是说利息是去掉第一天的。周六周日也收利息。你融券先买出的话,当天就可以买回还券。是不收利息的。你开融资融券的时候要问清楚,有的券商特别黑的话,他就第一天都收你利息。融资融券买卖股票的佣金,过户费和印花税都是和正常买卖股票一样的。
7. 融资融券 操作流程
如果融券卖出的资金不够买回,就需要转入资金或卖出x股票得到10万。
8. 融资融券怎么操作
融资融券业务实际上只有实力大机构和股票高手(而且是一种赌的行为)才能操作。理论上,假如你没有一点资金而向券商借一定数量的股票在高位卖出套出现金,然后在股票下跌后在低位用更少的资金(高位时变现的)买入同样数量的股票还给券商,而剩下的现金则是你空手套白狼得到的。但是你没有办法的问题是你无法控制它下跌,如果有实力的阻止它下跌甚至让它涨,那么你不得不融资才能买到同样多的票还给券商。要做到不亏必须要有非常强的短中线趋势的判断能力(向券商融券肯定会有时间限制,如果到时你判断失误券商就可以将你的股票强行平仓并强行扣除你的资金以补偿券商的股票),而实力机构最有可能通过作空低市盈率的大盘股(目前)来实现盈利,因为这类股票下跌有较强的买盘,同时也不容易被别人操纵。总之,实力机构只有把融来的股票卖给别人再通过打压在低位买入同样多的股票才能实现做空盈利,或者该机构主力或和同谋者联手必须高度控盘才能实现盈利的做空操作。 如果你手中的票不是融来而是你自己的就不存在做空的问题,跟现在的情形是一样的。尽管你可以在低位买到更多的股票,但以后还得靠做多把理论上的做空套利变成实际的盈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