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大家推荐一下理财方面的杂志
《理财周刊》是复比较大制众化的理财杂志,里面的分析评论很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期期都这么有价值。楼主可以每周都留意一下,如果本周的主题有兴趣的华话,可以买一本。另外,这本杂志办的第一理财网都很好的,有时间去看看。
《钱经》也是不错的,但其信息比较滞后,没办法,一个月才出一期。
那本《投资有道》都不错的,不过贵一点,主要是高端一点的。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Ⅱ 现在国内比较权威比较好的财经类报纸杂志有哪些
《中国经营报》是中国社科院直属的、《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周刊》都还不错。
Ⅲ 有哪些金融财经类的报刊杂志值得推荐
南方报业下属,和《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系出同门。每日一期,时效性极强,几乎可以和网络媒体媲美了,比网络媒体报道要深入一些,但是和《经济观察报》比还有差距。报道鲜活、趣味性故事性强,移动客户端做的好。
Ⅳ 理财周刊杂志哪个报社集团的
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主办.
创刊于2001年3月18日的《理财周刊》,是国内第一本实用型个人投资理财专业杂志,逢周一在上海出版,全国发行。杂志在北京、广州、香港等地派有常驻记者,其广告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深入人心。杂志内容主要包括股票、基金、保险、贷款、不动产投资、集藏、创业,以及各种经济趋势分析与理财规划方法等。它擅长透过新鲜生动的文字,深入浅出的介绍,图表化的视觉呈现,让理财信息不再晦涩难懂。
作为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投资理财类专业杂志,《理财周刊》拥有包括平面媒体、网络平台、教育培训、会展服务、手机无线服务在内的专业、立体的传媒资源。《理财周刊》主办了国内第一个理财博览会——上海理财博览会;兴办了国内第一所理财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财专修学院;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大型综合理财门户网站——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评选了国内第一批理财明星——上海“十佳理财之星”。2002年,《理财周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4年被国际权威独立品牌评估机构——英国的SUPER BRANDS评为中国财经理财类杂志第一个“超级品牌”, 200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中心、中国广告协会等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十强品牌期刊”。
Ⅳ 谁知道> 《投资与理财》杂志社
《投资与理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国际财税研究会协办,北京华夏财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承办。是集引导投资为导向、传播大众理财为资讯的大型综合性月刊。《投资与理财》杂志以专业的水准为大众提供投资理财的咨询服务为办刊宗旨,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带着浓厚的商机气息,及时、全面地传达经济市场中新颖的投资理念和理财策略,更是初次创业者与投资人最为理想的资讯整合体。 为进一步满足读者要求,《财税前沿》《环球工商》《投资与理财》杂志将联合推出“个税筹划”、“企税筹划”、“税务IT”、“信用企业”、“企业家天地”、“投、融资案例分析”、“农业投资”以及“大学生投资课堂”和“优秀经济学术成果展示”等专刊,希望财税界、工商界、投资界、金融界、学术界及各行业学会与协会积极参与,共同为中小企业、大中院校及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最具权威的专业文章和实用资讯。 另外,为了充分发挥本刊的资源优势,分享专家智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学术界、商业界、金融界、投资界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企业家及广大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本刊将开展各种论坛、企业培训、专家咨询、信息库建设等服务项目,同时委托本刊独家运营商北京华夏财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全面组织实施(此外,本刊将联合筹建各地工作站,诚邀各界人士及企业团体加盟合作)。 诚邀合作,欢迎垂询!
Ⅵ 推荐一款好的理财类杂志(针对个人家庭理财)。
国内的财经杂志很多
但专为家庭理财设计的杂志还很少
大概属于此类的有 《理版财周刊》权、《私人理财》、《大众理财顾问》
但这些往往只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发售
楼主可以去邮局看看
我个人觉得《私人理财》很不错(我买的就是这个) 其他两个也挺好
Ⅶ 新理财的杂志目录
(4)ABC的中国门徒晓平
(14)编读往来无
财富指数
(17)国际财经无
(17)CFO行踪无
(18)动态无
(19)声音无
(19)数字无
(20)债务式“稳增长”王海
(22)谁来掌控欧元区缥缈
(24)英国“世界工厂”的沦亡梅新育
(26)视野之美(章海贤)译
(28)全面预算管理引入记周俊玲
公司金融
(73)五种最优活法比鉴王大力
(75)上市公司“读心术”张铭
(76)内控实战组合出击滕琳
(78)集团预算改进思路陈再明
(81)增值税虚开免于二次征收张铭
(82)加入“移动革命” Gavin Hinks 孙远(翻译)
CFO伙伴
(84)何愿平:“我不是精英”周红玉
(90)敢于坐上那张烫椅钱自严
(92)财务决策e平台郑美华吴江龙
(截取部分目录参考)
Ⅷ 《理财周刊》这杂志如何
给你转载个他们主编的话语,自己评价。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站在《北京商报》更名3周年的时间窗口上,回头看看这三年来我们倾心打造的《理财周刊》,作为她的执行主编,我对上述格言深信不疑。
最初,我们做《理财周刊》的目的,仅仅是觉得财经新闻中心旗下应该有一个周刊,因为从财经很容易过渡到理财上来。至于能办成多好的刊,能不能“发光”,我的主编、我以及我的同事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
但是我们经常问自己问题。
比如理财是什么。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写稿子,我都先问自己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要给读者写点什么。每一次报选题前,我们财经新闻中的记者们都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再比如我们的文风是什么。每一次在签版付印前,我们的主编都会重新问自己一遍。
结果,在商报改版后的第三年,我们的周刊走过了近150期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仅借助了《北京商报》人性化的发行方式,还借助于我们成熟读者的不断指点,他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追求的。在这种与时俱进中,《理财周刊》“发光”了。
我们坚信——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有钱存到银行嘛,理什么财?”即便是到了21世纪第9个年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享受金融业提供的以钱生钱的理财生活。
诚然,靠双手努力劳动换得金钱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获得财富也是“人情”。而我们更相信,一个国家的金融业需要人气,人多了,这个市场才完整。
理财是什么?这是我们提过的一个问题。在周刊的记者看来,理财就是使你生活变得更有乐趣、更为精致的工具。比如有人认为买基金就是理财,用钱买一款基金,基金就能为自己挣钱。其实,买什么样的基金、在什么时候买,甚至在什么时候赎回,这些都是有据可循的。
比如,2007年6月,上证指数在冲上4300点后出现回调,《理财周刊》就针对当时一部分投资者的心理,写了《震荡市 基金是避风港吗?》这篇文章。文章披露,号称“理财专家”的基金在调整中战绩各不相同,但进取型基金在市场回调时风险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证指数已经跌到2868.8点,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基金加仓的好时机,但记者在对比后发现,股票仓位较高的基金风险过大,因此写了《暴跌中选择中低仓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证指数涨到3000点以上,一时间指数基金这个熊市中的“破落户”变成市场新宠,记者从指数基金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预期出发,报道了《指数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财方案,同时提示风险。
这是《理财周刊》“解剖麻雀”的一个例子。平时,我们关注各种理财产品。保险怎么买最划算、普通投资者如何买投连险、退保需要什么手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怎么读、保本产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银行理财师的能力怎样、房贷转按揭手续费多少、国债提前赎回怎么算利息、银行卡手续费如何计算、哪家银行信用卡积分最值钱、怎样买黄金最划算、挂钩葡萄酒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甚至,我们向读者传达这样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钱,也要计算一下怎样存是最划算的。
到了节假日,我们给读者的理财建议就多起来。比如在今年春节前最后一期周刊1版,我们财经新闻中心12名编辑记者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出发,简短盘点一年来的理财市场,并对投资者在牛年中的理财生活进行了规划(详见本报2009年1月23日理财周刊A1《牛年到 商报祝您Happy牛Year》),这是财经新闻中心记者一次集体亮相,目的是让读者看到,平时理财精打细算的这些人,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惟一不同的,是这12个人都戴眼镜。
我们坚持——
早于读者发现理财陷阱
《理财周刊》的另一项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财市场,或者是市场中的怪现象,以帮助读者成功绕过鲜花装饰的陷阱。
这里要提一点,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中所有成员,对于理财市场的“负面报道”其实都心怀抵触,原因是作为市场中的一员,我们不愿意向读者传达过多的负面消息。但有些时候,监管层的触角无法伸向异常隐秘的地方,这时,我们的笔就变得很有分量。
2007年4月11日,商报《理财周刊》头版头条刊登了由现任周刊主编刘杰、商报《老周侃股》专栏作者周科竞和那时仅仅是一位新记者的我共同写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询机构赚钱伎俩曝光》。这篇稿子一发布,其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角以及大量采访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网络转载数量上百条,链接留言数不胜数,既以内容警示了投资者,也使我们看到了读者的诉求。这篇稿件后来被评选为2007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一等奖以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之后,几乎每隔一个阶段,我们都会对理财市场中的黑幕或陷阱进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针对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银行销售者误导投资者现象,我报道了《揭秘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该文后来被评为2008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二等奖),直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复杂到连金融博士都读不懂的怪现象。
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访之后,记者陈洁在周刊发表了《原始股骗局卷土重来》一文,揭露了骗子利用投资者“贪小”的心理弱点骗取钱财的全过程;随后周刊再次发文《熊市中股民谨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资者切勿上当;今年1月,为提示投资者在进行消费时谨防银行卡被复制,或者被山寨钓鱼银行网站骗去钱财,我和记者黄竞仪写作《理财消费防骗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针对市场上泛滥的假保险理赔单,记者崔启斌在周刊发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单”》;4月,A股股指“龙抬头”,我与记者王丹写作《股市投资的四大圈钱陷阱》,提示投资者要谨防炒股次生风险;而在信用卡滥发背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于今年6月在周刊1版写作《信用卡“馅饼”背后的六大陷阱》,供投资者参考。
长长的一串稿件名称背后,是记者们通宵达旦写作的辛苦。但每当新一期《理财周刊》印制出来,我们手里的这份报纸带给我们的快乐都无法形容。
我们期冀——
下一个三年更精彩
过去的三年里,《理财周刊》循着市场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沿途我们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
时不我待。今后三年,我们的目标是在理财行业内部得到更多的认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创新元素外,我们还希望能够与市场中的各方建立广泛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题材。
另外,虽然三年来《理财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发展,对市场热点也能准确捕捉,但并没有举办过任何大型的论坛或者发布任何理财消费指数报告。事实上,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
因此,我们几位周刊同志都认为,下一个三年,我们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频率,不仅让读者和市场记住周刊,同时也要使大家认识我们,了解我们,鞭策我们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
《理财周刊》执行主编 崔吕萍
Ⅸ 请推荐下关于个人或家庭投资与理财类的较实用的杂志,谢谢~
看杂志之前建议你先读几本书。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财务报表是企业的语内言,是投资容的前提。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看看高手的是怎么做的。
郎咸平说---你要知道你要投资的经济真相如何。
看好了之后,可以读
《理财周刊》,很全面的,第一理财网是他们的官方网站
《理财周报》,南方报业主办的,势头很猛的报纸
《财经》比较深,但是会有好的效果。
我是做金融的,你可以加我msn,呵呵
Ⅹ 有什么理财类的电子杂志推荐吗
那些都很空洞的 而且就高不就低 也就是说是给专业的人看的 新手根本就不适合
理财是一项回宏大的 复杂的 漫长的答工程 和您的投资态度,价值取向,风险承受能力 家庭可支配盈余都有很大关系
把我要求的问题都说清楚我给您建议 每个人的理财观念都会不同的 有人偏爱高风险高收益 有人热衷旱涝保收
本人中行理财经理 求满意答案 求悬赏 您可以参看我给别人回答的问题 只是从侧面反映了我的专业水准和业务能力
理财也有通用的工具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比如下载记账软件 增加你收入支出的存在感 学习理财理念 合理分配您的资产 一般分为四份 一部份存活期用于应急
一部分稳健保本的低收益投资 一部分高收益的风险投资 一部分保险 比例就因人而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