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标方是哪里
中标方是哪里
等招标活动结束了
招标的单位
他们就会
把他们选定的
那个中标的单位
告诉所有参加竞标的人
『贰』 授予合同时招标方和中标方的注意事项
中标通知如何发送合同的签订的生效合同变更数量权利拒绝投标的权利增加订货的选择权
『叁』 中标后中标人不签合同招标方应发什么文解除
中标人无正当理由不签合同应受处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国家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制定《招标投标法》。依法必须进行招标投标的项目主要是下列三类: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肆』 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中标后怎么赚钱是由招标人付费吗还是中标人建设工程后自己盈利
LZ的问题问得好乱。
招投标的项目一般分BT和BOT两种模式,视招标人和项目本身定。
(招标人:甲方 投标人:乙方)
BT模式:(buil—transfer 建设-转交)
招标人支付招投标服务费,在投标人中标后,甲乙双方签订合同,乙方垫资,按合同完成工程建设后,甲乙双方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甲方接管项目。甲方按合同约定支付乙方验收结算后的工程款。
(招标人:甲方 投标人:乙方 项目公司:丙方)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转让)
招标人支付招投标服务费,在投标人中标后,甲方按招投标中的要求在项目地成立项目公司(丙),由丙方与甲方签订《BOT协议》,丙方全额投资建设,按合同期完成工程建设后,甲乙双方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公司(丙方)接管项目,运行管理一定期限(BOT项目一般规定为30年),丙方从30年的运行管理中收回成本和取得收益。特许经营期30年满后,丙方将项目整体无条件转交给甲方(需保证项目可正常运行)。《BOT协议》就此结束。
『伍』 招标采购以确定但无钱购买,想融资租赁方式采购。如何与融资方签订合同。
融资租赁是三方协议,产品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租赁期满产品所有权才转移回。如果使用单位是答政府部门,产品价值又比较大,可以考虑找一家租赁公司具体谈。
但是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产品折旧是在出租人,承租人是否同意;
2、融资租赁的发票不是增票,涉及承租人的账务处理;
3、融资租赁会产生利息、手续费等费用的额外支出,这个是在中标价格中不包含的,费用的承担问题你还要考虑;
你的信息不全,我能想到的也就这么多了。祝你成功!
『陆』 工程招标中中标方与投标方关注的有哪些不同
上海有形建筑市场,从初创阶段发展到目前的涵盖所有专业,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利、民航、港口等,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对规范建筑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全国有形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建设部纪检组监察局、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上海建设交通纪工委共同对上海有形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上海有形建筑市场十年来的发展情况
(一)有形建筑市场成为规范建筑市场的载体
1、上海有形建筑市场初建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的基础建设和市政建设进入高潮,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区域性建筑市场。由于施工力量快速聚积大于施工任务,投资渠道多元化,出现了部分市场主体行为随意,建筑领域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阻碍了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发展。上海市建委因势利导,构建了有形建筑市场(即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以规范建筑市场。
2、初建时期的机制建设
1996年,上海市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场,为工程项目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组织招投标活动,从体制上解决工程承发包中的问题。为加强对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管,上海市建委、市监察委、市检察院三家联手,连续三年,每年召开建筑领域反腐倡廉大会进行反腐败宣传教育,推出一系列制度措施,集中打击地下炒卖工程建设信息、施工单位行贿业主泄漏标底等违法违规问题。通过教育和制度双管齐下,把建设工程纳入场内进行交易,使建筑市场从无形走向有形,从隐蔽走向公开,从无序走向有序。1998年起,以工程项目总包、分包管理为基础,打破市、区两级分割围墙,实行建设工程IC卡闭合管理,用“机”管人,并通过不同方式,将公路、市政、民航等一些专业工程纳入监管范围,形成了有形建筑市场的格局和体系。
3、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前后对比
2003年,我们对上海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前后,建筑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对比。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前,一是没有工程交易的公开场所,缺少公平竞争机制,使得招投标活动难以公开、公正地进行,政府监督也难以实施。二是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尽管于1984年前后制定了有关招投标管理规定,特别是1992年建设部又颁布了《工程招标管理办法》,但由于缺乏使这些规定得以贯彻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上海招投标率很低,到1996年的十余年间,工程招标覆盖面始终在40%左右。三是工程质量没有保证,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行业形象。
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后,为公开招投标活动提供了场所,促进了招投标制度的实行,直接效果:第一,促进了建设工程交易的公开化、程序化,保护了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促进了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进场集中办公,也改变了以往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弊端。第二,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上海相继开放了建筑市场,外省市企业只需办理备案手续就可以参加本市招投标活动,公平竞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第三,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一是工程招投标率明显上升。1996年前,工程项目招标率在40%波动。目前,依法应招标和应公开招标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的招标率和公开招标率均达90%以上。二是违法违纪案件下降。三是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有形建筑市场成为规范建筑市场的有效载体。
(二)有形建筑市场在贯彻招投标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有形建筑市场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为目标,认真执行《招标投标法》和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履行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手段,为规范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
1、构建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形成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环境
近年来,上海建筑生产力发展迅速,建造能力不断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大跨径桥梁设计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施工技术等专项技术,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大型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管理创新,促进了工程建设水平迈向新台阶。
为适应这一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把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作为重要工作,充分利用有形建筑市场这一平台,结合《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实施,将本市域内的所有工程项目纳入了有形建筑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并加强监管。监管领域涵盖了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水利、电力、电信乃至部队的房屋建设项目,并与政府采购办就政府采购中的工程采购达成一致意见。监督管理的服务范围涵盖了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乃至建设全过程。上海市招投标办与19个区县招标办以及7个委托管理单位全部联网,形成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强化监管手段。至此,对建筑市场实行了“监管领域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监管全覆盖”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了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具体做法,一是把工程建设全过程纳入统一的市场服务体系,提供“一门式”服务,集中办理相关行政审批。包括项目报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招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建筑节能,合同备案和质量安全监督,项目竣工验收备案。二是把专业领域工程项目纳入统一的市场竞争体系。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利、民航、港口等,近年来,还把招投标制度延伸到社会招商等工程项目中。三是把上海行政区域工程项目纳入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功能,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将区县管理部门信息汇集到全市工地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中存储了项目建设参与方信息以及现场情况,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市建筑业监管情况,实现了对上海市域范围内的全部建设工程的统一管理。从而避免了政府监管方式和规则因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地域出现较大差异。
2、以创新精神,不断完善招投标活动
有形建筑市场围绕推行公开、公平竞争方式,以创新的精神,针对在招投标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招投标方式,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第一,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上海实行招标投标制度以来,围绕评标办法的科学合理性,不断改进评标办法,经历了3个阶段。1988年至1996年,评标办法主要以标底为基准,由此,标底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产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影响了部分项目招标的公平公正性。1996年至2003年,上海推行“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的办法,该办法对反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又因过于强调社会的平均消耗量,使内定中标人、串标现象有所蔓延。2000年起,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政府投资工程基本采用此办法。同时,有关部门编写了《上海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实务》,开发了工程量清单招标软件,规范了工作程序。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编写电子投标文件,评标专家对商务标进行电子评标。目前,已在3201个招标项目(标段)实行了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践证明,工程量清单招标增加了招标投标的透明度,为规范招投标活动奠定了基础。
第二,针对评标关键环节,加强工程评标专家管理
随着招投标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招标范围的不断拓展,评标工作已成为招标投标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而评标专家作为评标工作的主体,其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等因素直接影响到评标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在技术标的评审过程中,由于专家个人的主观因素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往往直接影响到评标结果。因此,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评标专家队伍,对保证评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对提高投资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评标专家缺乏管理,资深专家评小标、普通专家评大标、区县自建专家库等现象,2003年后上海市相继改进了对工程评标专家的管理:一是实行政府指导和专家自律相结合的专家管理模式,建立了评标专家管理委员会,对评标专家进行指导性和自律性管理,弥补了以往对评标专家只重使用、缺乏管理的漏洞。二是建立了“分类分级分片”评标专家库,将区县片评标专家纳入全市统一的评标委员会,统一管理,形成了全市20大类60分项的专家专业分类。还通过电脑测试和评委面试程序,公开选拔了两批共32名经济类评标专家,保证了评标专家选取工作的公开、公正。三是试行标后评估。即评标结束后,专家管理委员会对随机抽取的项目进行标后评估,对评标专家的评标意见是否科学、公正,评标专家行为是否规范等问题进行评估。上述措施在形成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同时,也调动了评标专家的积极性,提高了评标专家的自律和责任意识。
第三,实施公正度评价制度
针对虚假招标问题,2003年起,经上海市监察委、市建设交通纪工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取消了招标人推荐投标人的老办法,实施了建设工程招投标公正度评价制度。即向被抽查项目的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和评标专家发放公正度评价表,监察部门对反映招投标不公正的项目,组织或督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形成了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方式。从2005年11月起,所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招标都推行公正度评价。迄今,全市进行公正度评价项目总体满意度为80%以上。公正度评价的推行制止了招标人蓄意压价、虚假招标等现象的蔓延,规范了招标投标各方的行为。
『柒』 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垫资中标后建设方要求中标单位垫资合法吗
没有,不可能先垫资,最多投标时多提交一些信誉保证金,那也是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的同时,没有看到招标文件投标企业怎么知道这个垫资项目有没有利润?有没有比较去参与投标?购买招标文件后投不投是投标企业的权力。投标人没有义务先给钱再看文件,当然除了招标文件的工本费是要给的,先垫资是违法的。
『捌』 中标和投标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我是一个公司,我公司里的办公室需要一批办公桌椅,现在我可以通过一些媒体等方式把我这个需求公布出去,希望有公司接这个单子,当然了,接单子的肯定不止一个,我就要这些接这个单子的公司里根据一定的规则选一个单位,这个过程就叫“招标”
假如你是办公家具公司,你现在发现了我这个公司需要办公桌椅,你可以向公司提议,提议的时候你肯定需要给我公司一些你所在公司的基本资料、资质什么的,这个过程叫“投标”
通俗说:
招标:就是公司要搞项目,拟定相关要求等等后向社会招能完成此项目的单位或个人。类似学校要招生。
投标: 有能力完成招标单位招标项目的单位或个人,拿相关资料去“揽活”。类似学生的投档。
竞标:几家投标单位争取资格。
中标:通过竞标取得了资格,“揽上了活”。 类似学生被录取了。
招标人的含义招标人是依照本法规定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中标人是拿到投标工程的人(单位)
『玖』 关于招投标法当中确定中标人的两种条件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投标的项目主要是下列三类: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而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中标人就在所有的投标人当中产生。
『拾』 中标方与中标人的区别是什么
中标方是公开招标的项目,中标方是经过评标委员会评审之后推荐出几家单位由业主决定的、或者是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的中标人,一般是推荐后业主确定中标人。
中标是指投标人被招标人按照法定流程确定为招标项目合同签订对象,一般情况下,投标人中标的,应当收到招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