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足球队靠什么盈利、赚钱
在职业足球发达的欧美国家,俱乐部的收入一般是通过门票、会员费、电视转播费、广告、赞助费、商品销售及特许经营、转会费、发行股票、彩票及经营第三产业等渠道。在欧洲的足球俱乐部中,门票是最基本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平均占总收入的38% ,电视转播费次之,占29%,其他的商业开发共占33%。在重视对传统资金来源渠道的挖掘(如提高对票房价值和主场经营的重视)的
同时,通过发行股票改制上市及销售电视转播权是国外足球俱乐部目前最重要的两大融资手段。
品牌型盈利模式
将俱乐部的品牌推广到其它产业领域,典型就是曼联。通过经营范围的扩大,经营额一直在各大俱乐部间名列前茅。曼联所涉足的领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和足球有关的领域,也不单是销售俱乐部球衫和纪念品等产品,其业务已经扩展到储蓄及抵押贷款等金融和住宅保险、汽车保险及旅行保险等领域。
偶像型盈利模式
以巨额资金网罗绿茵巨星,从而拥有了球星肖像权,在出售偶像球员产品的同时,从广告中提取大量的资金,还可以吸引赞助商,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创造了足坛上的奇迹。皇马力推偶像球星:从劳尔、菲戈、齐达内、卡洛斯和罗纳尔多,到贝克汉姆、C罗、贝尔,个个身价数千万美元,但俱乐部仅凭卖他们的球衣就能把成本收回来。如2000年以6750万美元的天价引进法国人齐达内,该赛季俱乐部仅球衣收就达8520万美元。
融资型盈利模式
通过股市筹集资金及集体出售电视转播权是目前国外足球俱乐部融资的两大手段。而一贯以财务制度审慎著称的德甲球队对俱乐部经营模式开始了新的探索,在多特蒙德股份上市后,拜仁正在积极领导一种全新的“赞助商融资经营模式”。拜仁俱乐部与阿迪达斯公司将签署协议,阿迪达斯投入资金为6950万美元,占有拜仁慕尼黑股份公司10%的股份,合作年限35年。此外,还把同拜仁的赞助合同延长,这意味着每年还会给拜仁带来2000万马克收入。
销售型盈利模式
有着“绿茵兵工厂” 之称的阿贾克斯俱乐部以善于培养年轻球员而闻名于世界足坛,将有潜力的球员出售给豪门球队以赚取巨额转会费是俱乐部的重要收入来源,类似的还有意甲的亚特兰大、佩鲁贾、切沃等中小俱乐部。国外足球俱乐部的盈利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利弊。
2. 中国足球前景该怎走
当国足能做好以下几件事的时候,出头之日指日可待:
1、净化环境 没有一个好的行业环境,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不过这个在中国做起来比较难,这需要各方面的体制改革进行配合,必须要下很大的决心。而恰恰就是这个决心,在中国包含的太多的暧昧;
2、正视自己,戒骄戒躁 每当有一点成绩,不但行业自身膨胀,媒体也煽风点火,牛皮吹的满天飞,似乎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一战成名、功成名就。一直抱着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中国足球谈何发展?
3、合理分配,论功行赏 例如不进球就从上到下不发奖金,只有底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象现在这样勇夫懦夫、有功无功一律乱赏,人人皇帝,日日笙箫。长此以往,国足一定会把原始的那一点点上进心也消耗殆尽,剩下的只有球迷的眼泪;
4、善待球迷,知恩图报 没有球迷,足球连个屁都算不上!球迷才是足球的衣食父母、才是足球存在的唯一理由。好好善待他们,让球迷高高在上吧,把自己的不可一赶紧收起来。另外,足球这个行业如此富裕,在物质上也好好回报球迷们吧,该免票就免票,哪怕发给现场球迷每人一瓶水,他们的心也是甜的。因为,最可爱的球迷是最容易知足的,而不知所谓的“球星”才是最贪婪的。国足啊,快醒醒吧,球迷们会回来的,你们也会强大起来的(很遗憾,这里无法用“再次”这个词语)!到那时,世界杯的大门才会真正向中国打开,而中国的球队和球迷,也才能真正的昂首挺胸站在世界的面前!
目前问题我觉得有:
1、选人机制不完善;
2、国民热情不够高;
3、国民体质因素不适合;
4、联赛制度弊病太多;
5、人多不代表精英多,只是出现精英概率高而已
3. 国内足球俱乐部上市融资是否可行
我对股票是不太专业,但我感觉你对中国足球圈的性质也不清楚啊。
中国所有的回足球俱乐部都答是赔钱的,怎么可能上市啊。一直都是各地方大企业在赞助俱乐部运营,但这些企业也不是傻子,多数都是地产商,恒大,富力,绿城,投了几个亿让俱乐部烧,然后地方政府在划地时给他们“照顾”,一来一去就平了。
根本办法还是市场化,完全推向市场,由市场机制管理。但政府迟迟不肯这样做,足协抓着权利不放,外行领导内行。其实阻碍足球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环境问题,足球不过是个缩影,只是由于曝光率大所以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4. 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变强
估计不行吧
5. 请问在足球经济方面都有哪些著作
书名:《足球经济》
ISBN:711112487
作者:(英)史蒂芬.多布森(StephenDobson);约翰.戈达德(JohnGoddard)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48
页数:358
出版日期:2004-2-1
版次:
开本:16开
包装:精装
简介:本书第一次在俱乐部层次上对职业足球进行了很全面的经济分析。研究范围包罗了职业足球运作的方方面
面,从联赛组织者、俱乐部球员一直到球迷,甚至足球博彩业也在本书的视野之内。对所有这些足球经济的研
究使得本书堪称足球经济研究的网络全书。它将给浮躁、功利的中国足球圈带来一股踏实的研究风气,同时为其他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指引方向。
??*足球超级明星的薪水
??*足球主教练的角色
??*对足球观众的经济分析
??*教练变动的决定因素
??*管理转变和球队成绩
??*产权、金融和英格主足球
??*职业足球的未来
目录:
专文推介
前言
第1章导言
1.1团队运动经济学:三篇著作的巨大贡献及其带来的发展
1.2本书概要
1.3本书中计量经济学的作用
第2章职业足球:历史发展与经济结构
2.1欧洲五大足球联盟的商业结构
2.2英国足球联盟:竞争结构和团队成果
2.3比赛观众
2.4入场费与门票收入
2.5英国足球和传播媒体
2.6其他收入来源和各种补助金
2.7足球劳务市场:球员工资和转会系统
2.8职业足球的历史发展:国际间的对比
2.9英国足球俱乐部门票收入的收敛性和离散性
2.10结论
第3章竞争平衡和结局的不确定性
3.1体育联赛中竞争平衡的经济理论
3.2足球联赛赛果的格局
3.3比赛结果归类和预测比赛结果
3.4结论
第4章劳务市场与转会市场
4.1英国俱乐部的球员流动性、移民以及职业结构
4.2职业足球球员的国际迁移模式
4.3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收入
4.4球员报酬的决定因素:实际数据
4.5足球转会市场
4.6结论
第5章足球主教练的贡献
5.1足球主教练的角色
5.2衡量管理的贡献:产出边界法
5.3衡量英格兰足球主教练的工作效率
5.4结论
第6章主教练变动和球队表现
6.1英格兰足球中主教练变动的模式
6.2主教练变动的决定因素:来自北美团队运动的证据
6.3离职危害函数的详细说明
6.4英格兰主教练的危害函数:在赛季内的时期
6.5英格兰主教练们的危害函数:以比赛场数计
6.6主教练变动对球队表现的影响:北美团队运动研究所得
6.7英格兰足球中主教练接任效应:以赛季衡量的表现
6.8英格兰足球中主教练变动效应:以比赛衡量的表现
6.9结论
第7章对足球观众的需求
7.1对足球观众的经济分析
7.2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足球观众人数的案例:巴塞罗那队、凯尔特人队和流浪者队
7.3对1947~1997年英格兰足球联赛观众人数的需求建模
7.4结论
第8章信息传播和效能:股票价格和固定赔率赌球
8.1所有权、融资以及英格兰足球股票市场的繁荣
8.2球队表现和股价变动:事件研究
8.3固定赔率赌球市场的价格效能
8.4结论
第9章职业足球:当前争议和未来前景
9.1英国足球竞争不平衡的来源
9.2职业足球的未来
9.3结论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足球经济的奥秘:足球、金钱、社会》
作者:(英)摩洛著,金艳丽译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8-1
字数:218000
版次:1
页数:201
印刷时间:2006-8-1
开本:
印次: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504940476
包装:平装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成长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新世纪体育科学书系)》
6. 中国未来的足球有希望吗,您愿意为中国未来的足球做些什么贡献
有的,总会进步的
对他们有信心
7. 中国足球,何日出头
中国足球体制不改,永远无救
足球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完善的青少年梯队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看看现在国内的足球事业,那个省有合格的青少年梯队。
上面的不提,就说个最现实的问题,现在想踢球,没有百万以上的身家别让小孩去学踢球,没钱塞给教练根本就上不了场,足球完全脱离大众,成了富人运动,你可想而知中国足球的将来会是怎么样,这些现象太让人疼心了。
还有13点的足协,中国足球遇到这些事怎么可能有救?
体制不改,中国足球无救啊~
8. 中国足球能有出路吗
下面就谈谈国脚、足球整体水平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二 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
1 国脚存在的问题
2002年的《球报》,刊登了记者邱国栋关于米卢执教期间发现国脚存在问题的系列报道:
在标题为《控球是幼儿园水平》中说:米卢执教后最先发现中国球员控球能力低下,不得不想点非常手段以解控球燃眉之急,但不慎走进为控球而控球的误区,在世界杯上,几乎没有成功的进攻控球。
在《不会利用踝关节》中说:我们控球时身体重心降不下来,动作又大又硬,消耗体能,还经常被巴西队员的假动作晃倒。中国教练发现原来不会利用踝关节。
在《脚背传球少之又少》中说:中国队97%的传球是使用脚弓传球,它易掌握,但速度慢,易被对手做出截留判断。米卢为战术需要,曾严格训练速度快、变化多、球路隐蔽的脚背传球,最后只有中场队员出于自身需要勉强过关,而巴西队员使用率达45%的外脚背传球,还是真空。
在《只有李铁意识达标》中说:中国自测速度,曲波比罗纳尔多快,徐云龙比卡洛斯快,但,实际比赛中我们总比别人慢一步。回放录象发现,原来外国人总是意识在先,先跑几步。至关重要的“意识”只有李铁一人达标,所以李铁能够处处抢在对手前,把球截断或破坏掉。
在《视野狭隘贻误战机》中说:国脚习惯把球控制到脚下后再判断出球,因控球能力差,这一个时刻,失球率极高;此刻球若未失,但视野狭窄,出球方向判断偏差大,在世界杯上,被哥斯达黎加队攻进的哪两个球,都是队员出球直截传给对方所致。
谁能相信中国国脚连基本功还不掌握?“意识”竟然仅有李铁一人达标?邱文揭开了国脚的要害:基本功差,“天赋”低; 清楚说明:基本功差,有天赋也平庸;没有天赋,更“一世无成”。这两点就是解决臭球的本质问题,洋教练解决不了,必须自己解决,在球员开始踢球就应不断矫正基本功,不足处,联赛教练必须给予纠正。
然而,时隔6年后的今天,国脚屡战屡败,水平依然如故。
2 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低的问题
国脚的基本功差,又矫正不了,他们屡屡丢球、受欺受制,更不能有效执行战术。这客观反映出国脚成长路上遇到的教材、教练、训练都存在低水平问题,原来问题不是出自一家,至今,中国足球的正规教育还没走上正规,这是足球整体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足协本应优先解决基本功,据说韩国就是采用“魔鬼式”训练,优先解决新人的体能、基本功诸问题。但,足协失职,反而安排了频繁联赛赛程。在不掌握基本功和教练水平低的情况下,轰轰烈烈的甲A、甲B联赛,技术含量少,多的是比体力和运气,盲目的在低档次圈子里联赛,踢了这么多年,整体水平不能有效提高。这样的联赛已意义不大,应当彻底改革。
三 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建议
中国足球,不但是为国争光事业,更是亿万球迷“举国欢腾”“疯狂”的事业,具有无以伦比的商业投资价值。若想改变今天千疮百孔的颓势,必须推倒重来、重整足坛:彻底改革足协,清除其遗留弊端,建立科学发展的机制,制订“足球法”,以保障足球科学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1 对足协改革的建议
(1) 过去,足协官员,依仗“轮岗”,无知而独断专行,因此,首先改革足协,把“轮岗制”改为“目标责任制”。对失职,肆意妄为造成中国足球事业重大损失的谢亚龙、南勇、杨一民、薛立就地免职,降级使用,调出足协,并对足协财务进行审计。
(2) 足协要向“技术决策型并轨”,足协主席应主要由技术人才担任,建议: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任新足协主席;培养肇俊哲这样的球员委以重任。这样,足协才具有掌控全局的权威;技术决策能力;公正无私、可信赖的号召力。
(3)足球发展问题将很多,足协应设“参谋部”,吸收足球的主体俱乐部等相关部门参加,广泛吸取各方意见,协商、共同面对问题,以减少重大失误。只有这样,才能平“民愤”,顺“民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实现和谐共建足球崛起的机制。
2 对足球球员、教练的改革的建议
前述,米卢执教期间,发现国脚的基本功差、天赋低,整体水平低,时隔6年,均没有改善。因此,按老套路踢下去,已意义不大。中国足球的崛起需要改天换地,建立科学的发展机制,当前唯一的举措就是“推倒重来”——停止国内联赛,拿出一定的时间,对全体教练、球员进行统一的基本功“再培训”。有了基本功,天赋才能得以发挥,球技才能迅猛提高。对哪些经过培训,基本功还不能提高的教练和球员全部下岗!,为新人的成长清出位置,为其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重新立法,包括教练、裁判、球员、足球法等法规,以规范有关的行为和保护他们的权益。要依法彻底整治赌球、黑哨、假球、教练受贿等相关人员,永不录用。
(2) 完善教练执教、基本功、战术、天赋引导等技术和训练方法,列入新教程和教练“应知应会”规范,使正规教育正规化,为提高足球整体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3)对全体教练、普通球员进行再培训
教练的培训:应急聘外教,实行网上培训。中国非常缺乏有天赋的教练,国内超龄球员要全部下岗,鼓励正派球员学教练,随同培训。并安排他们做俱乐部见习教练。
对于教练,要掌握足球的法规;孙子兵法列入必修课;掌握足球技术(含战术)和训练方法;要知己知彼,习惯研究自己和对手优劣势;参考解放军模拟实战演习的方法考核教练。再培训 期间,教练不离岗,兼对球员再培训,掌握自己球员的“基本功”的强弱点,要提出训练计划;对发现培养出天才,或培养优秀人才成绩突出的,将以“善于培养人才”的名誉列入考核成绩。最后,要重新对教练考核评级。
对于不掌握“应知应会”,不掌握自己及对手,应变能力差的,要全部下岗。
教练关乎俱乐部的成败,俱乐部要与教练签短期合同,增加流动,双向选择,减少教练受贿、不公的条件,使教练一进俱乐部,就要忙于评估队员,因材施教,早出成绩。教练必须具备适应今后快节奏的应变能力,中国足球将认“才”不认“人”。
球员培训:为使每个球员都有培训机会,每个俱乐部分为两套人马, 可结合网上培训。首先重点培训基本功,包括传、接球、抢、断球、控球、使用踝关节等等。体能要特别考虑,对疲惫球员不能强化训练。这一时期,重点可能要像米卢当年一样,要矫正球员顽固、错误的踢球技术和习惯;还要引导员的视野、意识。提高后,内部再比赛,以赛促练,不能以赛代练。希望教练能抓住这个重要机会,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这次再培训要力争使现有每个球员、教练都有位置和机会,使他们最大程度的把潜力发挥出来。对于很快就掌握基本功;或体能突出,视野、意识好的队员,列入有天赋的队员,将重点培养。
对有“位置”,基本功不能明显提高的球员下岗!年轻的,甲A转甲B;年龄大的下岗,鼓励他们转学教练、裁判、球校老师等工作。
这个时期,足协要会同俱乐部主持统一限薪;融资;避免球员,教练在国内无序流动;协商球员、教练考核办法及处理;教练外聘等,这是“非常时期”,尽力有序进行。
“再培训”选出的球员,教练将是当前足坛最好的,他们基本掌握基本功;提高了体能;天才崭露头角。有了基本功如盖楼基础好,球技会迅猛提高,新教练战术才会得到有力执行,联赛将成为初具技术型的联赛,水平将今非昔比!这时,国人会逐渐兴高采烈重新热爱足球,俱乐部财产不是缩水,是升值,随着足球投资价值的显现,中国足球会逐渐会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中国足球这才踏上了生机勃勃的科学发展之路!
3 关于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建议
(1) 建立足球科究所,科研天才球员身体条件:如,“意识”的前提是“视野”,古有蔡邕“走马观碑”说,因此,选球员要考核队员眼睛瞬间成象、并正确记忆和反映的能力,余光成象能力;还要研究“后天”引导、培育的效果;基本功、体能与人体关系都要研究。罗纳尔多17岁已入国家队打败阿根廷,青少年的天才将决定中国足球的未来,要调研巴西等国的发展框架,研究如何发现、考核、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天赋等等。
科研所设情报研究,重点研究国外足球的发展经验;各球队的优劣势、战术,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优化比赛等录像资料。科研成果要全面推广致用,以提高整体水平。
(2) 立法实行淘汰制。重点培养和淘汰教练;新球员要解决基本功和体能,成年队员要解决天赋,对预期不能达标的将下岗,以加快选拔天才的步伐。下岗的转学教练。
(3) 青少年培养的构架还有待最后认定,但,有些方针要开始筹备:要正式组建U17队;要立法,球校必须正规化,取缔非法办校;制订统一的青少年足球教程;协商教育部,中小学关注足球;待天才的研究结果成熟,办训练班或短训班,力争 “普查”。
(4)选拔与训练并重。足球强国踢球给我们什么提示?他们回防时,有的盯人,有的急撤,迅速形成铜墙铁壁,连巴西队也毫无办法;进攻时,千军万马压上,对手顾此失彼;凭着视野,意识,一脚球就兵临城下;门前混战,瞬息万变,抓住瞬间偶然机会一脚定乾坤。这些是天才球员完成的,是天才教练导演的。兵临城下、千军万马、瞬息万变、惊心动魄!这就是使“球迷”“疯狂”的足球魅力!而中国足球,大相径庭!
中国足球必须要培养出自己的天才。要选拔与训练并重,通过“选拔;培养;淘汰”,和联赛中教练、球员的全力以赴的努力,要逐步解决基本功、体能、视野、意识;逐步解决各种攻防战术的整体配合。经过6年的奋斗,中国足球必将与时具进,藏龙卧虎。
我深信:在2014世界杯上,中国足球将以咄咄逼人的气势,于世界争雄!“一雪前耻”,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现在,中国足球的颓势已积重难返。上述建议就是“快刀斩乱麻”,我想,只有有这样推倒重来、重整足球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举措,才能重新凝聚国人对足球的信心,热情和支持! 中国足球就会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崛起,有13亿人口的中国足球辉煌指日可待
9. 谁能准确分析目前中国足球的形势中国足球何时才能再次为国争光
国足目前已经与里皮分手,世界名帅时代结束了。花钱搞探索,以为世界名帅是“救世主”,事实证明他们根本瞧不起国足,是不可能帮助到国足的。这个教训是拿钱买来的,以后可别这么干了。国内教练水平再差,带队成绩也不可能比所谓世界名帅差,那何必花钱请他们呢?
找外教也可以,国人搞对象有门当户对一说,其实国足也一样,适合的外教才是最好的。比方说米卢。曾经率领国足进军世界杯,薪水也没里皮那么高,这才是咱们需要的外教。
10. 国内足球俱乐部上市融资是否具备可行性
既然你说别人不懂,自己可能会懂点东西。
足球俱乐部上市,几乎没有任何可行性。我才疏学浅,只知道英超曾经出现过足球俱乐部上市,其中以曼联和热刺最为出名,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最终退市。曼联也许不是欧洲最成功的球队,但是绝对是商业化做的最好的俱乐部,且美国人对于股票证券的了解应该很深。他们都以失败告终,就以事实证明,足球俱乐部上市根本不可行。
中国足球的相对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吸取先进足球国家的经验。我们搞联赛,还犯英超100年前犯过的错误,可见足球管理层的无知。抽签决定排名,这么业余的事情,也是足协能想得出来的,我倒是很佩服他们的智商。如果我们能够看一看现在的世界足球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看一看西班牙和英超是怎么踢的,怎么搞的,尤其是青少年建设和联赛组织,深入研究一支俱乐部或者国家队的成功经验,那么中国足球也会突飞猛进的。
在中国,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球队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他们根本没有上市资格。比如北京国安,中信银行已经在沪市和香港上市,如果北京国安再上市,那只有让中信银行退市,你觉得陈小宪会同意么?再比如广州恒大,恒大本身已经是上市公司,再出现一支广州恒大的股票,你觉得政府会同意么?所以,除了英超以外,意甲、西甲、德甲和法甲没有上市公司(我才疏学浅,没准有不知道的)。也基本上就是基于这个原因。而英超比如曼联,是美国老板,在英国上市也就无可厚非了。如果广州恒大愿意,可以去纳斯达克上市也行,不过估计也是以恒大地产的名义,而不是一个足球俱乐部的名义。
足球俱乐部,有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如果您对这个感兴趣,咱们可以多探讨探讨。足球俱乐部上市,基本可以认为是一条不可能实现的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