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的架构下,为什么一般而言我们都会忽略可贷资金市场,不对该市场进行分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热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性事件不断爆发,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安。日前,备受关注的网贷机构资金存管政策终于落地,银监会发文要求网贷机构对自有资金、存管资金分开保管、分账核算,防范网贷资金挪用风险,安全保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那么,网贷平台风险有多大?投资者应当注意哪些“陷阱”?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利率下行成趋势,P2P投资人更谨慎
“这些平台这一刻看着好好的,下一秒钟就不知道会怎么样,钱放在那儿,心里很不踏实”
北京某公关公司员工刘丽莹,是一名P2P网贷平台投资“常客”。P2P刚兴起时,她就开始关注,陆续在一些平台上试水,到2015年网贷市场最火的时候,她至少在10个平台上辗转投资。最近,她明显感觉到各个P2P平台都在降温。“P2P火爆时期,行业平均收益率为10%左右,现在收益率普遍下行。年前我投了一个平台,算上春节额外赠送的部分,总的收益率是7%左右。”
说降温,不仅是指平台上的投资收益率在下降,还包括各个平台似乎都比较“沉静”,不像以前那样大打促销牌、送各种礼品。刘丽莹曾在一个平台投了一款3个月期的标的,投资额只要到80万元,可免费得到一部苹果手机,而现在能这样豪气送礼物的比较少见。年前,她在几个熟悉的平台上“转悠”,都没看到送礼品的活动,促销力度也比以前小了很多。
作为资深P2P投资人,刘丽莹选择平台有自己的标准。“收益率太高的平台不能选。借款人既要支付投资人的收益,还要掏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如果利率太高,哪个行业的收益率能覆盖这个融资成本?感觉像随时拿了钱要跑路的。”
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月报显示:今年2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51%,同比下降235个基点,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平台占比为53.16%。
“随着网贷行业持续整改,P2P网贷平台在信息披露、风控措施和产品创新上逐步完善,吸引了一些新的投资人加入,但借款人数小幅下降,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推动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下行,2016年底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已跌破10%。未来行业会逐步走向规范,市场化竞争相对充分后,利率水平还会有所下降,但降幅不会太大。”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石鹏峰说。
虽然收益率下降,但相比其他投资方式,目前P2P网贷平台还有一定的优势。比如,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只有5%,P2P平台的收益率不会高太多,但是期限短一些,1—3个月就能赎回。选择较短期限的产品,也是不少投资者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可以拿到收益就走。
平台风波不断,也有不少投资人开始“撤离”。
某网络公司文员王宁曾经在几个排名靠前的平台上投资过几笔,但从去年底起,她就把资金撤出来了。“这些平台这一刻看着好好的,下一秒钟就不知道会怎么样,而且利率也没多高,还不如把钱踏踏实实放在银行里,更省心。现在政府正整治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整治好了再看看吧。”王宁的想法代表了不少投资人的心态。
网贷行业开始洗牌,问题平台浮出水面
“歇业停业平台占比达到35.7%,重大风险事件增多,808信贷、e速贷等平台相继出事”
监管政策密集出炉,不少网贷平台变得“低调”起来。有网贷平台坦言,现在看不清政策和行业的风向,干脆“窝着”,静观其变。数据显示:今年2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043.41亿元,环比降了7.53%,成交量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
监管压力之下,问题平台逐渐浮出水面,行业前期积聚的风险开始爆发。零壹财经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新增问题平台多达1106家。风险事件主要呈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歇业停业平台占比仍然较大,占35.7%;二是重大风险事件增多,比如808信贷、e速贷、四达投资、国诚金融等平台相继出事。
“P2P网贷行业存在四大风险,首先是平台欺诈经营的道德风险。其次是流动性风险,如果投资用户大量提现,很可能导致一些平台运作的资金池被抽光。还有政策风险和借款人不还款带来的信用风险。”积木盒子首席执行官谢群说。
怎么才能不“踩雷”,避开风险平台呢?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政策已明确网贷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质,规范的P2P网贷平台不吸收任何存款,也不参加同业市场。筛选时可以看几个重要标准,比如注册资本、平台背景、高管团队等。还要看平台产品和标的真实性,判断是否具备纯线上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以及是否触及网贷监管的12条红线,即是否自融、是否设立资金池、是否平台本身提供担保等。
“目前普通投资人还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投资不够理性,跟风投资的多。通过这次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那些经得起检验的平台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而经营不善的平台也会被大浪淘沙,退出行业。这种变化对投资人来说,是难得的投资教育机会,帮助投资人改变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心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说。
有银行资金存管,投资并非进了“保险箱”
“P2P平台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不向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销售不适当的产品”
专项整治结束后,监管并未放松。厦门、广东、上海等地日前相继出台了网贷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备受关注的网贷机构资金存管政策也已“落靴”。
存管政策出台前,投资人投入平台的钱直接进企业账户,和企业的自有资金混在一起,而每次选择投向具体项目时,投资人其实并不知道钱到底有没有进借款人账户。不少问题平台就是利用这一点玩起自融的把戏,设定一个虚假的借款标的,说是投资者的钱借给了某家企业或个人,实际上还是在平台自己的腰包里,并没有投向具体项目。比如之前出事的快鹿集团、“中晋系”就是这种情况。
存管政策出台后,每个投资人会在银行有自己的专属账户,每笔资金的去向都要得到本人确认、授权,类似股票账户的资金划转,银行和网贷平台每天还要核对投资人的账户,保证每笔资金有迹可循。这就相当于银行给投资人的资金上了一道保险,能杜绝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2. 中晋合伙人是做什么的,煤矿传送带项目能到投融界找资金吗
是一家从事投资理财的大型公司,其公司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你的项目我觉得还是去专业做投融资的平台吧,你说的投融界还是不错的。
3. 中晋投资人的钱拿得回来吗
挺难的,可能能拿回部分,但也是个漫长的过程,还是要劝劝投资人,投资最重要的就是项目是否能穿透,融资主体到底是谁,投向在那里,收益是否合理,产品有没有金融机构监管.
4. 中晋融资把我银行卡里钱扣了怎么找回
融资把你的银行卡里的钱扣了,怎么找回来?你上他那银行卡里问问为什么扣钱?有什么说法?
5. 最近那个融资平台崩盘了
中晋,出问题的快鹿,多了,网上搜搜就行了,很多
6. 2015网贷暴雷不断 2016哪些平台不能投
无资金托管,风控不严不可碰,最好找安全保障系数强点的,有资金托管风控流程高点的像乐享宝这样的。
7. P2P平台投钱风险有多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热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性事件不断爆发,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安。日前,备受关注的网贷机构资金存管政策终于落地,银监会发文要求网贷机构对自有资金、存管资金分开保管、分账核算,防范网贷资金挪用风险,安全保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那么,网贷平台风险有多大?投资者应当注意哪些“陷阱”?
怎么才能不“踩雷”,避开风险平台呢?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政策已明确网贷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质,规范的P2P网贷平台不吸收任何存款,也不参加同业市场。筛选时可以看几个重要标准,比如注册资本、平台背景、高管团队等。还要看平台产品和标的真实性,判断是否具备纯线上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以及是否触及网贷监管的12条红线,即是否自融、是否设立资金池、是否平台本身提供担保等。
“目前普通投资人还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投资不够理性,跟风投资的多。通过这次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那些经得起检验的平台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而经营不善的平台也会被大浪淘沙,退出行业。这种变化对投资人来说,是难得的投资教育机会,帮助投资人改变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心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说。
有银行资金存管,投资并非进了“保险箱”
“P2P平台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不向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销售不适当的产品”
专项整治结束后,监管并未放松。厦门、广东、上海等地日前相继出台了网贷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备受关注的网贷机构资金存管政策也已“落靴”。
存管政策出台前,投资人投入平台的钱直接进企业账户,和企业的自有资金混在一起,而每次选择投向具体项目时,投资人其实并不知道钱到底有没有进借款人账户。不少问题平台就是利用这一点玩起自融的把戏,设定一个虚假的借款标的,说是投资者的钱借给了某家企业或个人,实际上还是在平台自己的腰包里,并没有投向具体项目。比如之前出事的快鹿集团、“中晋系”就是这种情况。
存管政策出台后,每个投资人会在银行有自己的专属账户,每笔资金的去向都要得到本人确认、授权,类似股票账户的资金划转,银行和网贷平台每天还要核对投资人的账户,保证每笔资金有迹可循。这就相当于银行给投资人的资金上了一道保险,能杜绝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存管一直被认为是网贷行业的‘生死结’,而对投资者来说,是根本的安全保障措施。”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说,网贷资金存管政策出台后,客户资金与平台账户完全隔离,杜绝了网贷机构在整个业务过程中触碰和支配用户资金的可能,防止网贷机构“跑路”。据统计,目前已完成资金存管业务的平台仅占平台总数的4%。“今年8月24日过渡期结束,行业可能会发生一轮大洗牌。”杨东说。
网贷平台进行资金存管,是否意味着就没有风险了?其实不然。
拍拍贷总裁胡宏辉特别提醒投资者,存管只是使交易过程更透明,存管银行并不对交易负责,只监管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否一致、银行的账目和网贷机构账目是否一致,至于平台背后是假是真,银行不过问。网贷机构本身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还需要投资者自己去仔细判断网贷机构和项目。
“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同样适用于网贷行业。黄震建议,应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权利保护,特别是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不向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销售不适当的产品。
有些平台已经尝试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比如登记时,要求填写收入状况,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量。投资过程中,对不同收入状况、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分级分类提供投资标的,并进行动态调整,或是要求投资人投资比例不能超过收入的一定比例等,使投资人不至于非理性地追求过高的投资回报。
“投资人也要根据个人资产状况、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等,正确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力,设定合理的目标收益。”胡宏辉说,一个合适的目标收益至少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符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二是在行业平均水平合理范围内浮动。同时P2P网贷投资一定要坚持小额、分散的投资原则:在平台上的标的足够小,避免大的不可控风险发生;每笔投资的金额足够小,降低发生大损失的可能性。可以在多个平台分散投资,长短期标的匹配,高低收益产品组合,将多数资金分配在收益稳健的低风险产品上。
8. 满兜理财安全不
没投资过,P2P这一类都有一定风险,中晋系、融资城……近两年来,非法集资跑路的太多了。
望采纳!一起牛,投资咨询服务平台
9. 有哪些有关于互联网金融骗局的事件
随着80、90后对网络的深度应用,互联网投资越来越普遍。俗话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一些非法、坑爹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啥招都往上用了。今天,作为研究员的一姐查了渣浪、度娘排出了目前为止史上最坑爹、最恶心的互联网金融骗局,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1.e租宝事件非法融资500亿,掀起P2P跑路大潮
号称全宇宙最大的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台e租宝,火爆时扛起了国内P2P发展的大旗,吸纳资金额近500亿,牵涉投资人近80万人,客户遍布全国,牛逼到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底因设立假标、非法集资被查封,案子震惊全国,80万投资人的资金到现在也没有着落。“臭肉坏了满锅汤”,e租宝事件掀起了P2P的跑路潮。
2.空中巴士骗局刺破互金泡沫
未来某天,可能你正在路上开着车,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从头顶上飘来一片阴影。不要怕,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我们身边有可能真实发生的事情——“神秘的空中巴士终于试运行啦”视频。正当人们为空中巴铁闪亮的科技创新亮瞎眼时,背后饱受争议的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浮出水面。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早在今年3月就曾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公司中去,而年中却以空中巴士项目融资为投资者设坑。
3.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互联网众筹信任危机
2016年3月,电影业传来《叶问3》票房造假的消息,而有意思的时候,《叶问3》背后居然是一个金融产品,投资方快鹿集团从一开始就预期票房为保证,发行了多支与之相关的基金,还通过苏宁金融众筹平台做了众筹围绕《叶问3》的金融产品还做了各种衍生交易,把P2P,众筹,股市,基金联系到了一起。而一损俱损,票房造假引发连锁效应,快鹿集团随即陷入兑付危机。这件事情让原本就有争议的互联网众筹陷入现任危机。
4.一元购的无底洞骗局
“用一元钱,实现一个梦想”只需要花一元钱,就可以得到丰厚奖品,大到开走宝马、抢购手机,小到百元充值卡加油票,这种好事您相信么?大量互联网公司的一元夺宝游戏,邀请用户一元起投,然后抽幸运者,抽到谁,手机、宝马等大奖就归谁。大量用户越投越上瘾,有的人不知不觉就投了四五十万,还有的人倾家荡产也在所不辞。
专家表示:一元购这种商业模式,看似通过互联网平台在销售商品,而实际上却是打着电商旗号销售中奖机会,也就是类似网络售彩。而去年,国家就已经叫停了网络售彩业务,因而一元购是法律风险较大的商业模式,会破坏交易安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云在指尖被查处,引发微商大地震
云在指尖”是做什么的?只听名字很容易想到云计算,其实这是一家微商分销平台,名气还不小。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湖北省咸宁市工商局发布公告称,“云在指尖”涉嫌传销一案已结案,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950余万元,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微信方面也已将“云在指尖”相关公众账号封号。what?不是说好了可以月入10万、108天买奔驰、6个月买房的吗?! 微商套路深,轻易不要信 !
6.校园借贷逼男大学生吞农药,逼女大学生援交
长春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一新生,通过校园内的借贷广告,借了一万块钱,结果晚还6天,借贷公司让其还4.2万元,大学生被逼无奈喝农药自杀。女大学生李丽借贷款500块钱,周利息30%,利滚利目前已经欠款5.5万元。李丽还不起拍裸照抵押,借贷公司随后教唆李丽卖初夜、援交还款。
7.昆明泛亚空手套白狼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网上销售的产品“日金宝”,用新投资人的钱支付老投资人的利息和收益,不断引诱“接盘侠”,“日金宝”一直维持繁荣的假象,高达430亿元资金正中圈套。昆明泛亚在封闭的有色金属市场内拆东墙补西墙,前期不断引入流动性推高商品价格,后续投资资金难以为继时便即刻崩盘。20余万投资人和300多家机构像当年华尔街的那些富豪俱乐部成员一样深陷泥淖。
8.3M互助金融社区金字塔骗局
MMM互助金融社区打着科技金融的幌子,投资货币可选择人民币与虚拟货币(比特币、摩根币、百川币),这让它看起来无与伦比的牛逼。不要以为被骗的都是老年人,MMM互助金融社区的受害人主要是熟练操作互联网、网银、第三方支付APP等移动网络设备的年轻人。
而MMM实际上是熟人传销、高返利游戏。它并没有任何实际产品,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仅通过设立推荐奖、管理奖的方式发展下线,拉亲朋好友入伙。这个暗箱般运作的平台此前已经多次崩盘冻结,由于在国内没有注册实体,服务器安置在国外,公安机关甚至无从介入调查。
9.中晋340亿元兑付危机
2016年4月6日,上海警方对因涉嫌非法吸储和集资诈骗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进行查处。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超计划筹资2.6亿元。而另一项数据则显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
10.鑫琦资产19亿兑付危机
2016年2月,陕西鑫琦资产上海分公司被爆出兑付危机,遭投资人围堵。2月18日,鑫琦资产在官网发布公告,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资产兑付;资产兑付,并协助限期变现;投资人可成立债权人委员会,负责兑付资产。据报道,此案涉及5000位投资人,涉及资金19亿元。投资者反映,警方已经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