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比较好用的低代码开发平台
“低代码”是 Forrester Research 于 2014 年提出的概念,指一种主要应用于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快速开发技术。借助低代码,开发者无需编码即可生成企业应用的常见功能,少量编码能开发出更多扩展功能。凭借着更低技术门槛、更高开发效率等优势,低代码开发技术备受行业和投资界的追捧。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网联合全球领先的开发工具厂商葡萄城发布了《2020 中国低代码开发平台十大发展趋势》,对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发展表示乐观。报告中认为,企业用户对低代码开发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型企业用户应用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成功案例日益增多随着低代码应用场景不断拓宽,2020 年会有更多企业或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将采用技术门槛更低、开发效率更高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为自己量身定做企业核心系统以满足个性化的企业管理需求。
本文将带您回顾低代码开发领域国内外的主流玩家,希望能对您的技术选型起到帮助作用。根据低代码厂商的关注点和盈利模式,笔者将低代码产品分为六大类。
原生低代码厂商
这部分是指专门为低代码行业而生的厂商,这部分厂商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凭借着融资能力,正在快速发展。这一类别中,投资方性质和关注点的差异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发展方向,如国外的OutSystems投资方为KKR(大型私募),更关注成本和现金流,所以产品发展上更突出产品力,推广也是以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为主;而国内的氚云主要投资方是阿里系(互联网基金),更关注流量和市占率,所以产品发展上倾向于在降低门槛、与钉钉等流量平台整合,走的是互联网的路线。
开发工具厂商
这部分是指以前专门做软件开发工具的厂商,整合自身的开发工具资源后推出了低代码产品。这部分厂商的产品技术能力很强,编程扩展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竞争力也有保障。考虑到开发工具市场的头部效应较明显,推出低代码产品的开发工具厂商并不多,但是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厂。典型产品有Progress(代表产品有Telerik、KendoUI)的Kinvey和GrapeCity(代表产品有Spread、ActiveReport)的活字格。产品发展方向上以产品力提升、应用场景扩展为主,在技术门槛和扩展性中间会更倾向于后者。所以,用户主要集中在初创型软件开发团队、做定制化交付的行业软件代理商、系统集成商和中大企业IT中心,而不是一线业务人员。运营模式为传统的toB,给企业客户更多信心,而不是争取更多普通用户使用。
云平台厂商
做云平台的厂商,希望借助低代码吸引更多用户购买其云服务。低代码在产品线中并不在核心位置上,大多专注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代表性产品有Microsoft的PowerApps和阿里云的宜搭。依托于云平台厂商的研发能力,这些产品的易用性有较强的竞争力。考虑到其定位于“引流”,发展方向上以深度整合自家云资源,降低门槛为主,互联网路线是这些厂商的共同选择,当然如果您希望使用这些产品与来自第三方厂商的企业系统进行集成,可能会遭遇不容忽视的挑战和风险。
行业软件厂商
行业软件厂商,希望利用低代码技术降低实施、特别是实施中客户化开发环节的工作量,提升行业软件自身的竞争力。典型产品有Salesforce的Customer 360(原Lightning)和用友的iUAP。这些产品严格意义上属于行业软件的一个模块,与主干产品同步,通常不会单独销售和运营。这就意味着,您只能使用这些低代码开发平台为其主干产品做客户化开发,开发出来的系统通常无法独立部署和运行,也不具备迁移的可能性。
BPM厂商
专注于流程和表单的BPM厂商在自身软件的基础上增加可视化设计器,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后,就实现了向低代码的转型。典型代表有国外的K2和国内的炎黄盈动AWS PaaS。这部分产品的核心优势是强大的工作流引擎,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集中于提升页面定制程度。但是,这种基于表单而不是数据模型的架构,更像是“零代码”,在应对复杂应用场景时会遇到诸多障碍,这也是限制这类厂商发展的主要原因。
数据处理软件厂商
与BPM厂商类似,数据处理软件本身可以归入零代码,厂商为产品追加编程接口、增强界面控制能力后即转型为低代码。这类软件在国内比较多,如魔方网表、云表等。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产品的架构设计依然倾向于数据处理而不是开发工具,在白标、页面定制、移动端支持、系统集成等领域通常存在较大差距,更适合在企业内部使用,解决信息化的“有无问题”。如果您是相对独立运营的IT部门或者第三方软件服务提供商,这类产品的可交付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被网友戏称为“梦幻开局”的2020年,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注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如果您正在为企业信息化寻找一个更具创造性的方案,以达到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交付周期的目的,请千万不要忽略了低代码技术。如果您不知道如何下手评估这六类厂商产品,作为软件行业的老兵,笔者的建议如下:
如果您是企业内部使用,应用场景较简单,建议从“云平台厂商”着手。更低的技术门槛和更低的启动成本会让您的应用快速落地;如果您是系统集成商,或者应用场景较复杂(不限于当前阶段的需求,而是可预期的未来您希望开发的全部功能),笔者更推荐来自“开发工具厂商”的产品,更强大扩展能力可以保障开发工具不会成为您项目交付的技术瓶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后,笔者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开发工具,在这个特殊的一年中,为软件开发和企业信息化工作提速!
转载自简书:低代码观察员
② 现在低代码平台很火啊,想来凑凑热闹,观察一下局势;主流的开发平台有哪些
您好,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愿意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过不少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在市场上口碑较好的有:简道云、氚云、百数等。
宜搭是阿里的新儿子,论成熟度没有其他产品那么高。因此这里面比较成熟的产品是简道云与百数,简道云作为帆软的旗下品牌,报表数据方面简直就是王者,占据了不错的优势。
百数侧重于对二次开发的探索,据了解他们有着一套完整的二次开发体系,不仅支持用Python脚本语言进行开发,还支持用功能模块进行下载安装来支持功能扩展。最新出来的数据助手在数据管理方面用起来也蛮方便的,对于企业而言也解决了不少麻烦。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就行了。
③ 现在好用的无代码零代码开发平台有哪些,求推荐
想要一款好用的无代码零代码开发平台?
百数低代码开发平台了解一下
这款低代码开发平台是由长沙异次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历经8年研发,别看是低代码开发平台,实际上拥有无代码或者零代码开发平台的所有功能。
零代码开发平台的优势其实搭建简单方便,操作小白也能上手。
但是百数低代码开发的操作方式也是通过托拉拽进行配置,与无代码的搭建方法其实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还支持后端Python脚本语言进行开发,这一点对于企业的开发人员就非常方便。一旦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对系统的需求要提高时,就可以让稍微懂Python的人直接进行扩展,并不需要重新去定制与依赖专业的开发人员才能进行,简单高效。
不仅如此,还提供web API接口,支持企业对接其他系统数据以及相关资料,便于企业数据共享与资源共享,提高了效率的同时还节省了成本。(PS:很多零代码开发平台如果需要对接第三方系统,则需要花大价钱去购买相应的接口才行)
总而言之,低代码开发平台从综合的角度来说更适合于企业发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试一试啊!
谢谢
④ 请问低代码市场发展如何
随着中国发展的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入,带来了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当前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竞争日趋激烈,新的业务和交易渠道不断涌现,企业需要不断快速交付和适应性调整。在这样一个不断创新、迅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大量客户本身的业务模式、市场定位都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相应的IT 应用也需要随之改变以适应新业务的需要。IT如何适应业务调整和变化的问题,使得信息技术部门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整个企业级IT 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着一系列艰苦的挑战:IT如何快速实现业务需求?IT如何灵活应付业务变化?IT如何管控和治理应用系统提升业务绩效?IT 服务于业务,为了提升IT 与业务一致性的能力,我们先分析一下我们是如何做业务的。为了增强IT 与业务一致性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以系统为中心的建设方式,按照做业务的方式去做IT,把活动和流程从系统中解放出来,也即以活动(又称为服务,Service)、过程(又称为流程,Process)为核心。基于服务,快速实现业务需求。服务成为实现业务需求的基本单位。服务可以新建,也可以既有封装,或者通过服务组装和流程编排的方式实现。服务的整合、复用和积累,加速了实现业务需求的过程。基于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服务之间能够快速进行集成,从而构成新的业务流程,当业务过程变化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服务的重新编排快速的响应。业务流程不再是僵化的,不再需要花费巨大的改造成本。基于服务,持续管控和治理应用系统提升业务绩效。IT 的服务、流程直接反映了业务经营的状况,服务、流程的管理和监控,为业务绩效的改进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它可以告诉我们在流程的那些地方存在改进的空间,并为改进业务绩效提供直接的信息支持。基于java语言进行开发,采用SOA 技术架构,进行服务化的分割包装,通过ESB 注册管理起来,ESB 主要完成消息转换、路由等通信机制,较后通过BPM 进行流程编排,从而把一些服务组装成一个新的业务。在业务需求变化的时候,只要通过上层的业务流程的调整,即可快速实现对新业务需求的支持。 SOA技术架构,是一种业务驱动的IT 体系架构方式,支持对业务的整合,使其成为一种相互联系、可重用的业务任务或服务。其核心就是把企业组织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划分为服务,并对外提供标准的接口,基于这些服务,组织内部的不同业务部门或是不同组织可以快速组合所需的业务流程。 FASNET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开发采用的是业务驱动的开发(Business-driven development , BDD)模式,它是一种由业务需求驱动的端到端软件开发方法。BDD 支持快速开发和部署能以较少的成本满足业务需求的灵活解决方案。它是一种用于实现 SOA 的机制。业务驱动的开发是用于开发 SOA 解决方案的基于角色的开发流程。它收集业务分析人员梳理的业务流程和确定的需求,所得到的流程模型和业务构件可以随后用于下游 IT 开发和实现,供架构师用于进行系统设计、供开发人员用于进行开发、供集成开发人员进行流程编排和部署以及质保工程师用于进行测试。 FASNET平台业务应用产品开发时序。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咨询SDP软件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