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际利息收入是按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还是按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后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计
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后实际利息按如下方法计算:
1、当公允价值变动时,不需要调整摊余成本,还是按没有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时该怎么计算投资收益就怎么算;
2、当发生减值时,是以减值后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摊余成本*原实际利率计算投资收益。这样产生的利息调整是因为按面值计算的应收利息和按减值后的价值*原实际利率计算投资收益的差,该利息调整在后期处置该项投资时一并转出
㈡ 2019年新金融工具准则,债权投资的利息到底是计入投资收益还是利息收入,中级教材上是利息收入
您好,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工具由以前的四分类调整为三分类。其中债权投资核算的是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不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的的金融资产,类似于旧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故以摊余成本进行会计处理。
债权投资初始计量的注意事项
交易费用:计入初始计量金额。
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计入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款项)
2.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债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①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②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利息调整摊销=①-②(挤)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收回的本金-(收到的利息-投资收益)-减值损失
期末计息并摊销利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债券持有至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记)(计算)
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最后挤出来)
对于金融资产的运用,收益和损益一般都是通过“投资收益”进行核算。您说的“利息收入”应该是“财务费用”的下级科目,我们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在涉及摊余成本计量时运用到”财务费用“:
自己发行债券确认费用化利息支出时确认”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以融资方式出售商品,每期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时确认”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㈢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计算实际利率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什么不计算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分应该是在使用这个资产的目的上的。如果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那就算在持有至到期投资里面。如果是准备随时可能交易的,那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个应该是取决于企业的吧。其次,既然是持有至到期的,那当然要计算利率,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利率计算只是为了体现货币的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应该是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区别于名义利率,也就是央行每过一段时间会调整的利率。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算实际利率可能是因为随时准备出售,所以无法计算。一般可能都是用市场价值来计算的,买入时候的和卖出时候的,所以就不需要计算了吧。
㈣ 金融资产的合同利率为什么会和实际利率不同
1、因为合同利率是双方协商的,而实际利率是市场利率,是使现值等于终值的利率,随着市场而变化的,不是合同约定的。所以金融资产的合同利率和实际利率是有差别的。
2、实际利率又称“实际利息”,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3、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实物资产的对称。单位或个人所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无形的权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
㈤ 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如何计算求答案
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YZ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XYZ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XYZ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计算确定该债券的实际利率: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列出如下等式: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
(1+r)^-1表示(1+r)的-1次幂回答:
这是一个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的计算问题。计算r要用到数学上的导数,实际工作中一般是查年金现值表。
㈥ 实际利率详细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和不同金融资产计算的区别
利息计算公式:
本金×利率×年限 = 利息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㈦ 关于金融资产实际利率的问题
是的,
如果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话,特别是债券的话,我们入成本的时候是按照债券的票面价值确定的。即: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而折价买入的话,我们把多出来的钱(溢价)作为利息来调整,就是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中处理。
所以我们要确定一个实际利息(也就是把溢价的那部分也当成利息)
㈧ 求讲解“实际利率”。
2.6730是利率6%、期数3年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0.8396是利率6%、期数3年的复利现值系数。具体可参阅《中级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中的讲解。
希望采纳
㈨ 财务会计中 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是什么意思
实际利率,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因为存在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的情况,这时的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不同的。
例:X公司支付价款1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X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X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计算确定该债券的实际利率:
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列出如下等式: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
采用插值法,可以计算得出r=10%
㈩ 金融资产中为什么分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
实际利率就是换成现金的利率.票面利率就是票面上摊算的利率,票面利率如果换成现金利率,可能因为发行量的问题引起价格波动,具体利率不可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