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理财保险不合情理如何维权
银保产品问题较多,历来是纠纷的重灾区。
就此情况,可以向保险公司投诉,要求合理版退保,承权担因误导或欺诈行为造成的自身损失。
也可以直接投诉到当地的保监部门,要求对其监管……
总之,处理起来,要有耐心,比较麻烦。
② 保险理财产品能不能出现比预期收益低
随着2012年的落幕,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浮出水面。数据显示,受市场持续波动影响,理财型保险2012年整体收益均出现下滑,投连险受市场波动影响,收益全面下滑,平均收益仅为2.67%;由于银行降息,部分分红险4%左右的收益尚可跑赢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但万能险结算利率下滑至3.9%附近,却是难以匹敌其业绩比较对象5年期定存利率。
进入2013年,手持年终奖的不少市民又要着手新一轮理财,部分保险公司顺势力推理财型保险,不少更打出了“高收益”以及高分红招揽客户。这种理财型保险该不该选?如何投保更靠谱?保险专家表示,保险应回归保障本质,过于看重保险理财收益并不可取,按需投保,做好长期持有打算,方能发挥保险的最大作用。
八成投连险账户获正收益
来自财汇数据显示,已经计入统计的266只投连险产品中,有217只产品在2012年取得了正收益,所占比例为81.58%。收益率方面,投连险2012年平均收益率为2.67%。
具体来看,投连险账户中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太平智选动力增长型投资账户,主要投向为基金,2012年取得收益20.35%,也是2012年唯一一只收益超过20%的投连险产品;泰康积极成长型投资账户,主要投向为股票,收益为15.57%;海康稳健型投资账户,主要投向为债券,收益为11.48%;平安精选权益投资账户,主要投向为股票,收益为9.96%;生命增强货币投资账户,主要投向为货币产品,收益为9.68%。投连险账户表现最差的五只产品分别为,中意积极进取投资账户,为混合型账户,2012年以来收益为-25.04%;国寿精选价值投资账户,亦为混合型账户,收益为-21.87%;光大永明稳健型投资账户,投向主要为基金,收益为-13.37%;太平均衡收益型投资账户,投向主要为基金,收益为-13.08%;太平精选平衡型投资账户,投向主要为债券,收益为-10.01%。
【专家支招】投连险是一种将投资功能复合在保险之上的险种,虽然投连险面世时间较晚,但是增长迅速,目前市场上投连险为热门保险之一,但是专家提醒购买投连险需掌握技巧。首先,投连险要有长期持有打算。不少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念比较薄弱,而且往往只注重保费和投资回报率高低,却不能接受由于股市波动而造成的保险资产价格的波动。买投连险要充分认识到投连产品的投资账户不保证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低于本金,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投连险适合那些有保障需求且有充足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且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购买。其次,善用投连险账户转换功能。投连险多设置了多个投资账户,每个账户主要投资的方向不同,风险、收益也各异。如果投保人认为投资风险过高,可运用账户转换功能,将资金暂时放至低风险的固定收益账户;市场状况好转时,可以转向偏股型账户,以获得预期较高的收益。但在进行账户转换时,投保人还需全面掌握市场状况,客观、科学地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度,再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度和目标投资期最匹配的账户。
分红险长期收益险胜定存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分红险2012年的情况还算差强人意。截至目前行业统计,保险分红险产品的收益率平均在4%左右,跑赢了银行存款和部分理财产品。一直以来,分红险产品的收益都不在高额的范围之内,但相对来说收益却比较稳定,前几年资本市场较好的情况下,收益不高的分红险还一度遭遇了退保潮。2012年,在股市、基金全年疲弱不振的情形下,主要投资于大额协议存款的分红险依然维持了4%左右的收益,有的甚至更高。为给保险产品升级,不少保险公司将分红险的投资方选择为大型重点工程,提升了分红险的收益率。
以目前市场热销的某款“双高”升级版分红险为例,按照10年期、年缴保费3000元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除去支付475元的固定收益之外,每年还根据分红险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决定红利分配(以公司过往的盈利水平计算,1到2年按保费的红利分1到2个点分红)。此外,如果利息不取出来,每一天都在产生利息,保底结算利率是2.5%,合计结算利率在4个点左右,比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高出1个点左右。
【专家支招】目前,分红险的主要投资渠道为国债、存款、基金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日益扩宽,保险公司的新增投资收益有望提高,分红空间可能会有所提高。对收入稳定且短期内没有大笔开支计划的投保人来说,分红险是不错的选择。但分红险的流动性较差,若中途需要套现,就相当于退保,投保人只能按保单的“现金价值”退钱,损失绝不只是利息,可能连本金都难保,因此它不适合收入不稳定和在短期内有大笔开支的投保人。
万能险结算利率持续走低
随着2012年的降息通道打开,不少公司连续调低了万能险结算利率。从最初的4%以上,在5至9月份逐渐调整至3.95%,11月份以来逐步调整到3.9%或以下的“基准水平”,低于银行五年期定存利率。目前,结算利率最高的是光大永明“稳保丰两全保险(万能型)”的5.25%,最低的是5家保险公司6只产品的2.5%,而据记者了解,2.5%是目前市场绝大多数万能险的保底利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这样接连下滑的万能险收益,不少投资者开始失去耐心,万能险的销售业绩也出现了下滑。对此,保险专家认为,投保者应该考虑到万能险的风险问题,不应该只考虑赚钱。一般来说,万能险的风险保额实行的是自然费率,而这种费率的扣除方式是随着被保险人的年龄增长而加速递增的。
【专家支招】消费者在购买万能险之前,要搞清楚万能险的产品设计特点。万能寿险主要投资方向为银行存款和各种债券,部分投资于基金和股票。目前,万能险年结算利率虽然普遍接近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投入万能险的保费要先扣除风险保险费、初始费用、保单管理费等费用之后,才能用于投资,计算收益的基础远低于本金。此外,万能险前几年扣除的费用相对于后期要多,利用万能险短期投资获取收益是不现实的。购买万能险要保证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交费,并维持中长期投资,一般在5年以上方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投资回报。同时,万能险的保障功能也不应忽视。消费者交纳的万能险保费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计入投资账户,由专家进行投资;另外一部分同传统寿险一样,为客户提供人身保障。除主险的保障外,一般还提供重疾、意外等多种附加险保障选择,而且由于万能险的保障成本收取的是净保费,且为自然费率,保障成本更低,可以使保障更全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③ 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有几只
银行类型的大部分都可以达到预期收益率,也有一部分少数达不到预期收益率,虽说比例小,但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加起来数量也是很庞大的,不只是有几只能体现的
④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未达到预期可以索赔吗(非保本浮动的)
不可以的,因为非保本浮动型理财顾名思义收益就是浮动的,甚至本金都有损失的可能,理财产品协议书上有明确风险提示,索赔是没有理由的,只能自己承担风险。建议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要贪图高收益,选择风险等级较低收益稳健型的。
⑤ 银行和保险公司理才顾客受益达不到该怎么办
银行理财是预期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的还真少见。
银行理财产品仍是避险资金的首选。每个月,界面新闻会根据自己制作的一个涵盖数万只理财产品的数据库,对当月理财产品进行评估与排行。该数据库可以在银行间比较,也可以在衡量流动性、宏观经济等风险后挑出性价比最高和最低的产品,其挑选范围是全国范围发售的信息披露充分的非结构类理财产品,最终形成当月产品红黑榜
⑥ 我在银行购买了一份理财保险,承诺给我三年后收益8%可我问了保险公司,公司说没有,我该怎么办
某位网友总结过 银行、邮储员工骗保术:
一是把保险解释成银行存款,卖保险是存款送保险,很多百姓到现在还稀里糊涂。
二是把十年期保险说成三年,五年六年期的说成一两年。
三是夸大意外险,大部分银行保险只能保意外死亡或者无意外保险,但银行员工都夸大为保意外(言下之意只要出了意外都保,故意模糊言辞)。
四是夸大收益,银行保险到期收益根本不能预期,但银行工作人员按照保险公司人员的授意,擅自夸大收益,基本都说比存款高,并将十年期的保底金额解释成一年,模糊客户视听。
五是保单上现金价值基本都打印在保单背后,并粘贴于背面,防止客户看见后明白真相而要求退保;
那些分红都是理论上的“预期最高”收益,是根据保险公司每年的盈利状况而定,可有可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合同内容没有明确说明其具体领取金额,仅凭人的一张嘴说是如何的高,都将是保险公司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到时候因为各种因素不兑现,也没有法律责任。
⑦ 保险理财被忽悠本金可以追讨回来吗
具体情况不详,建议拨打客服电话,进行投诉。
或者投诉到当地的保监部门或保险行业协会。
⑧ 我在五年前在邮政银行被忽悠买了一份理财分红保险,现在到期了利息比银行还少收入好几万,我要投诉邮政
维权艰难,银行理财本来收益就不高,一个老太存了几千元,买一套房子当时,最后到期一万块不到,我们有新三板股权承销,预期收益翻倍,有兴趣可以私信,起投50-100万,几万块可以参与的股权投资肯定有问题。
⑨ 客户购买理财收益未达到预期投诉怎么办
看合同是怎么写的,如果有标明一个具体收益值,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