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滴滴得丰田6亿投资,两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丰田与滴滴除2018年1月公布的围绕e-Palette领域的合作以外,从2018年5月开始在丰田的示范经销店面向网约车司机开展车辆租赁业务,同时提供多种车辆相关服务。在租赁车辆上搭载丰田开发的 “TransLog”系统,利用丰田构建的智能互联车辆信息系统“移动出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MSPF),通过智能互联服务辅助车辆进行养护,并且向网约车司机提供安全驾驶指导。
总言:此次合作滴滴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洪流联盟,现已达30余家。在不断强大的实力背景后,安全依旧是大众最为关心的一面,自从顺风车一件接着一件的的负面新闻传出后,现在滴滴打车已停止顺风车功能,并启用安全机制。广传的负面舆论亦让滴滴公司感觉到前所未有之压力。最后希望滴滴打车能加强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B. 滴滴打车合法吗国家承认吗
滴滴平台一直都是合法的。
只不过有些司机和车不合法,跑车需要有三证,缺一个证都是违法运营。
1、驾驶人准入标准
(1)年龄:22周岁至60周岁。
系统强制:加入平台的所有驾驶员,年龄超出标准后系统自动解约退出。
(2)驾龄:
快车:3年以上驾龄。
(3)准驾车型:
C2、C1及C1以上,且注册车辆(分配代驾车辆)符合驾驶人准驾车型。
(4)驾驶人背景审查:
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在驾驶人准入审核时进行以下严格审核与筛查,剔除可能威胁乘客安全的人员进入平台。
①三证验真
核验申请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真伪。
②犯罪记录筛查
不能通过犯罪记录筛查体系筛查的,不予准入。该项工作将于3月份实施。(犯罪记录筛查体系见附件)
③吸毒、精神病筛查
申请人吸毒、精神病,且未治愈的,不予准入。
④交通违法记录、重大责任事故筛查
申请人1年内有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或3年内有重大交通责任事故的,不予准入。
⑤体检
拟对全职专车司机实施入职及年度体检制度,并给予体检补贴,体检合格后方可准入。
2、车辆准入标准
(1)车辆年限(车龄)要求
快车:需满足车辆注册期限未满8年方可准入。
系统强制:加入平台的快车,车龄达到9年后系统自动封禁退出。
(2)车辆注册信息要求
申请加入平台的快车,均需提供车辆行驶证照片、车辆带牌照照片、车辆识别码。
(3)车辆保险要求
申请加入平台的快车,需按国家规定投保交强险,专车还需按平台要求的险种和额度投保商业险。
滴滴为平台快车的用户,额外提供单人保额最高120万元人民币的综合意外险,保险包含滴滴驾驶员和所有乘客。
3.驾驶人、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1)岗前培训制度
申请升级专车时,申请人须参加线下审核与岗前安全服务培训。
(2)月度安全培训
对专车常规安全知识普及、典型案例分析、重大事故通报等
安全整改
1、滴滴出行将于2018年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
2、9月4日起,乘客端原“紧急求助”功能升级为“一键报警”;9月13日起,司机端上线“一键报警”功能;
3、9月4日起,乘客端上线“安全中心”快速入口,方便用户快速使用一键报警、行程分享等功能;
4、9月4日起,乘客端陆续提示添加紧急联系人,有助于亲友在需要时与警方迅速联动并及时获取行程信息;
5、9月8日起,在加密保存数据、保障司乘隐私的前提下,在网约车业务(快车、优享、专车等)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 ;
6、9月13日起,升级全平台司机安全培训计划,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并在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
7、在5月份启动的人车不符清理计划基础上,持续开展犯罪记录筛查、每日出车人脸识别等行动,持续配合警方坚决打击犯罪;
8、全平台8月份日均客服咨询及投诉进线212万通,其中智能处理151万通,1.5万名客服(5000名自建及1万名外包)仍然无法保质保量承接其余61万通进线。滴滴将持续投入最优资源到客服体系,年底前自建客服团队将增加至8000人,持续建设安全高级客服团队的力量。
9、2018年9月14日,滴滴发布公告称,9月15日起将恢复深夜出行服务,但快车和专车司机需满足注册超半年、安全服务超1000单才能在深夜接单。
10、2018年9月26日,滴滴发布安全功能升级进展,称9月27日起将在司机接单间隙随机抽查人脸识别,通过后才能继续接单;9月30日起,警方调证流程将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加速,用户如假冒警察身份套取用户信息,将承担法律责任。
C. 2019年新造车融资额超268亿元,仍依赖资本救火
[亿欧导读]?风口在变,不变的是价值创造,不变的是暗流涌动,资本趋利。
(来源/Unsplash)
风口在变,不变的是价值创造,不变的是暗流涌动、资本趋利。从2019全年投资行为来看,资本市场对于汽车赛道越来越谨慎,投资将更为精准,耐心关注长线的成熟投资人将沉淀下来,更高瞻远瞩、不拘泥于短期效益。
技术驱动产业变革,下一站,资本的机会将同样站在推动汽车全产业链的升级的一端。汽车生态的细分布局中,用实力说话的硬科技领域资本仍将高潮迭起,裸泳者谓谁?潮水褪去后将一目了然。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滴滴打车合法吗
这个问题基本上算盖棺定论了,专车不算违法,但前提是来自正规租赁公司或者是正规劳务派遣司机的正规操作,否则依然是违法。不过和专车违法相比,其实还有6个现实问题,摆在滴滴、快的们面前。专车那些逃不掉的红线
1.没有发票。滴滴专车是不能直接提供发票的,如果乘客想要发票,滴滴打车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邮寄来快递给客户,而不能像出租车那样下车打票,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乘坐专车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外出公干,不能提供报销凭证,如果是在专车上丢失东西,也增加了找回的可能性。
2.用户信息有泄露风险。滴滴专车的每一单生意,从预约开始,司机的信息和打车人的信息就在滴滴公司的系统上做了备份——专车是哪位司机接送客人在滴滴公司内部的系统上一目了然。这样的好处是将用户和司机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对方,但作为提供信息的平台滴滴等公司,一旦遭遇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将会令所有的信息暴露,此前滴滴等公司并未对这些保护用户信息的服务单独做出表态。
3.专车司机无法被约束。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官方表示,与“专车”司机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专车”司机自己就承认,“专车”其实就是自己的私家车。一位“专车”司机甚至承认,他退休后比较清闲,就跟滴滴公司合作,签一份合作协议后,就把自家奥迪车变成了“专车”。滴滴公司会从专车司机的订单中抽取20%的提成。如果“专车”司机和乘客真遇到矛盾,乘客的利益并不能得到保障,此外专车司机因为大部分使用的是私家车,出现爽单等行为,滴滴专车们的约束力并不强。
4.“专车”安全性谁负责?如果专车如果遇到事故或者安全性问题,谁来负责?滴滴打车工作人员称,由于专车一般都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出现事故应该首先联系汽车租赁公司处理。但是另一方不这么看,多名专车司机称只是与滴滴公司签订合同,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专车司机表示,只能以“车”为单位来负责,专车一般也都有保险,负责赔偿;而滴滴一般不会承担安全责任。双方的表示,又将问题推向了对方。
此外,私家车主开着自己的车兼职“专车”,也很普遍。滴滴等的专车培训非常简单,私家车主又不像出租车司机那么专业,因此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肯定会提高很多。
5.政策风险一直存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类应用软件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是各地监管部门对电招平台的重重保护。曾经一度传出,某个城市计划要将滴滴打车等APP都接到当地监管部门的平台上去,现金流等也要都从该平台上走。而那样的流程将彻底从技术上扼杀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滴滴打车模式,当然,也就此破坏了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但这种政策性风险,一直伴随着专车,国内也并未有相关法律和规定,能够为专车服务的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障。
6.怎么应对垄断的出租车公司。专车服务的车辆需要是在正规出租车公司的汽车,但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来说,带来的冲击相当大。以北京出租车司机为例,每位出租车司机每月的车份钱超过5000元,而“专车”司机显然没有这部分支出。因此对于提供汽车的正规出租车公司,必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那部分收入被取消,而一般私家车因为没有运营资质问题,不能成为“专车”。这种供需双方的矛盾,成为专车在应对垄断和创新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此前,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6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管理规定里首次提出了鼓励和发展预约出租汽车。该规定虽然明确了预约出租汽车属于出租汽车范畴的定位,但还缺乏一些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因此这个过程任重道远。
E. 滴滴打车公司属于合法经营吗
1、滴滴属于合法 ,最近的转车行为有点钻空子的行为,属于违规。
2、有的地区政府不支持滴滴打车,不给办理营业执照,所以就不能合法经营
3、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部门不好做工作,所以闹得纠纷较多
4、国家虽然没有说它合法,但是目前国家还没有承认其违法。
5、现在滴滴打车的客户群体很多,专车的司机群体很多,法不责众。
F. 滴滴得丰田6亿投资,两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合作又有怎样的目的
此前关于滴滴出行,社会上的负面新闻不少。还记得在不久之前,曾经爆出过滴滴的司机,迫害了一位乘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滴滴出行也确实解决了,消费者打车难的问题。而最近关于滴滴出行又爆出了一个很大的新闻,7月25号,丰田汽车宣布将与滴滴出行在智能出行服务领域展开合作,丰田汽车会给滴滴出行投资6亿美元。
2.2 推广自己的e-Palette平台
丰田汽车发布了自己的e-Palette平台,它是丰田全新开发的移动平台,将为未来提供出行和各种需求。新平台有四大特点:纯电驱动;自动驾驶;多种变形车;移动服务平台。
而与丰田的合作商可以安装自己的自动驾驶子系统,就跟现在的智能手机,安装APP一样便捷。而丰田的角色更多是作为平台提供者和背后的数据服务商出现。滴滴出行,如果想在共享出行上有所建树,有丰田的技术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而目前,虽然汽车还达不到自动驾驶的水平,但丰田依然可以利用自己的互联网汽车信息基础设施,为司机的安全驾驶进行指导。
3. 自主品牌汽车纷纷布局出行市场
在国内,汽车厂商和出行公司合作的先例也有不少了,比如说神州租车通过收购宝沃汽车,就实现了出行公司和汽车厂商的深度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包括汽车可以更多的销售自己品牌的汽车,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而出行公司也可以通过更低的价格获得品质更好的汽车。
G. 私家车用滴滴打车做生意违法吗
专车不算违法,但前提是来自正规租赁公司或者是正规劳务派遣司机的正规操作,否则依然是违法。不过和专车违法相比
H. 滴滴出行亏损百亿为什么还在坚持
真傻啊!想一想司机一个星期多少钱在滴滴手里攥,如果每个滴滴司机罢工一星期同时同行,滴滴就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