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最关心的有两点,第一是团队人员,第二是商业模式。但对于大多数创业团队来说,团队人员名气都不大,这时候我们就要写好商业计划书了。下面是商业计划书的核心内容:
1、摘要
摘要是整个商业计划书的“凤头”,是对整个计划书的最高度的概括。从某种程度上说,投资者是否中意你的项目,主要取决于摘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好的摘要,就没有投资。
2、项目介绍
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要设施和设备、生产工艺基本情况、生产力和生产率的基本情况,以及质量控制、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研究和发展等内容。
3、市场分析
主要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情况。包括目标市场基本情况、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目标客户的购买力等。
4、行业分析
主要介绍企业所归属的产业、行业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整个产业或行业中的地位。和同类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做SWOT分析,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等。
5、市场营销
主要介绍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计划、实施步骤、整体营销战略的制定以及风险因素的分析等。
6、管理团队
主要介绍管理理念、管理结构、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顾问队伍等基本情况、员工安排、薪金标准等。
7、财务分析
主要对未来5年营业收入和成本进行估算,计算制作销售估算表、成本估算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计算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
8、资金需求
主要介绍申请资金的数额、申请的方式,详细使用规划等。
9、资金退出
主要告诉投资者如何收回投资,什么时间收回投资,大约有多少回报率等情况。
10、风险分析
主要介绍本项目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对这些的风险的具体措施。
11、结论
对整个商业计划的结论性概括。
12、附件
附件是对主体部分的补充。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不宜于在主体部分过多描述。把这些内容,或需要提供参考资料的内容,放在附录部分,供投资者阅读时参考。
商业计划书相关知识你可以去中哲·咨询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B. 新成立的企业(还没有财务流水),如何做第一次融资
对于新成立的企业来说,如果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话,融资会相专对容易很多;但如果一穷属二白什么都没有的话,那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点,一种新的产品,或者一种全新的运营和盈利模式,总而言之,就是打动投资者。
C. 新美大的首次融资
“新美大”完成全球O2O领域最大融资。
“美团·大众点评”1月19日宣布新公司已完成首次融资,融资额超33亿美元,融资后新公司估值超过180亿美元。此次融资不但创下中国互联网行业私募融资单笔金额最高纪录,同时也成为全球范围内O2O领域规模最大的融资。2015年10月8日,大众点评与美团宣布合并,被视为资本寒冬下抱团取暖之举。
D. 上市首次融资金额怎么算是IPO吗
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来确定,不超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募集资金专数额和投属资项目应当与发行人现有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状况、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适应。如果一个净资产为1个亿的公司,募集资金3个亿(加上当地银行配套的几个亿),同时开工若干个项目,要考虑其管理能力能否跟上以及投产后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容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证券法》已取消了两次融资相隔一年的限制,公司在上市后可以根据资金的需求情况随时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因此,首发募集资金不宜过多。
E. 创业公司在第一次融资时如何确定自己应该融多少钱
第一次融资:别激动得找不着北
早期创业公司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精确的“估值”方法,你和VC去讨价还价看着办吧。这样吧,换个角度来看,先让我们限定讨论的逻辑假设:
1.万事有一个起点;
2.钱是在时间过程中增值的(金融风暴暂且忽略不计);
3.我们吃饭是一口一口吃的,爬楼梯是一节一节地爬上去的,融资也是同样的道理;
4.公司的规模等于公司创造收入(包括利润)的能力;
5.卖方永远希望以最高的价格出售;
6.买方(理论上)永远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购入(奢侈品牌除外);
创业者们心急火燎地寻找钱,就算你运气好,一出门就撞上了一个肥头大耳的VC,他问你需要多少钱,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给我20万吧……不对不对说错嘴了,是200万……不不不,又错啦,还是给我2000万吧。”
VC轻松地一笑又诡异地转转眼睛:“钱嘛,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你得告诉我,出这笔钱能买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如果这是你有生以来第一次找VC要钱,我猜这时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听到一个女孩对你说“我爱你”那样,会顷刻间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创业者们,要是此时此刻的你一无所有、只有一个idea,请原谅我,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帮助你找答案。
不过,假如换了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绝对不会连20万和2000万都搞不清楚……我会精确算计好我未来6到12个月内必不可少的资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后这样地对他说:“如果你能给足我6到12个月的运营资金,我可以给你1/3的公司股份,这是我的底线,绝对不会超过;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辈子的经营给全部包下来的话,你我肯定应该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讨价还价:买方确认估值价格
早期创业的公司,尤其是还没有成型的、没有现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实在是很难确定出一道公式的。无论是创业者还是VC,可以看好未来的发展潜力,相互谈判公司的估值和定价,应该客观、理性、适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让,寸土必争。
创业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设法搞定“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来确认你公司的估值。因为专业的投资人通常不会莫名其妙地拍脑袋叫价砍价,他们会根据分析和判断来对你的公司进行估值,其依据包括但并不限于:
1.你的公司目前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如何?
2.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公司被VC投资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么范围?
3.算算看如果根据计划发展,你的公司多久后要进行下一轮融资,在那时候,我投入的钱,至少会有几倍增值?
看出来了吗?估值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拍拍脑袋就可以搞掂的。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
1.盈利能力是硬道理,在你的盈利基础上双方讨价还价讨论倍数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2.和同类被投企业比较估值是危险的,因为一旦发现市场上还有你的竞争对手,大多数VC就会把自己已经伸了出来的头又缩了回去,人们不是都说VC只投老大、老二的吗?你要是老三的话,机会很小,即使有VC愿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会比老大高;
3.VC其实算计得最多的,并不是你的估值,那是你最关心的事情。VC心里有他们自己的一本帐,那就是在下一轮投资人进来时,或者在自己投资退出的时候,他们现在投入的钱到底有没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几倍?
别总想着“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融资就像我们平时吃饭要买米,你知道自己创业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饭,预测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辈子要消耗的大米等于25550斤。但是你不会把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买好,而是会每过两个礼拜出去买一次,吃完了再买。实际一点吧,别老是白日做梦搞定你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
初创的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机构投资人的“认价”,等于万事有一个起点。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后,你公司再融资时就容易很多。
VC投资的游戏就是:在我投入资金以后,这公司就要增值,换句话来说,当下一个投资人进来时,他理所当然要花更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地引入更多的资金,所以会有一批又一批的VC愿意一轮轮地把钱投入到你的公司里来。每经过一轮融资,股价就相应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早进来的VC的持股不断增值,后来的VC不断对公司重新溢价认价,公司的价值也就不断地翻倍。
融资规模越大,风险越高,下一轮融资越难,因为投资者们需要不低于投资成本十倍回报的收益,早期的投资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数据表明,投资人更愿意为一两亿的收益投资,而不愿意为四五亿的收益去冒险,因此设置低一点儿的资金额度更容易完成融资。
假如你在估值2000万美元时融资500万美元但没能成长进入到下一轮估值的话,你会陷入困境,因为风险投资人厌恶“流血融资”(down round,即下调估值)。这将严重破坏你与之前投资机构的合作关系,VC管理团队可能会出于无奈接受下调估值但他们会因此丧失继续帮忙的动力! 切记,切记!
F. 上市公司首次融资是首次发行股票,如果没有发行过股票,发行债券叫什么
真的来不存在你说的这个现象自。一级市场买不到,但是刚到二级市场的时候也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得到的,首先有些机构或者大户再劵商处是有特殊通道的,散户可能买不到但是那些机构或者大户都会赚不少!等到真正散户能买到的时候也就时开始套人的时候了!
G. 上市公司首次融资是首次发行股票,那如果没有发行过股票,发行债券叫什么
公司债券。
证券法第十六条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二)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
(三)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四)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五)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买公司债券要谨慎,公司债券不同于国债、地方债、可转债,这三者有保障,公司债虽然也是受法律保护,但是毕竟一般公司的可信度没有政府和上市公司高。
公司万一破产违约了,只能认赔,风险还是有的。
H. 首次创业融资如何做有什么好处
1、 投资机构领域阶段符合、给钱多的机构不一定是好机构。对于第一轮融资,投资机构能给项目带来的价值更重要:上下游资源、行业经验、品牌影响力等等,以及公司的价值观,是否对创业者友好,投资机构是否愿意陪伴创业者一同成长等等,直接决定项目能不能活下去。不过也是因项目而异,如果你只缺钱,那没什么讲的~投之前先看下这家机构已经投过的项目,除非铺赛道打法的投资机构,一般机构不会投与已投项目竞争激烈的项目。最重要的,是看这家机构的投资领域,例如绿天使创投主投环保领域,投资机构一般都会在官网标明其投资的行业方向,如果你是医药企业,去找只投文娱类项目的投资机构就是浪费时间了。
2、融资时间融资讲究良辰吉时。有数据有数据有数据。强烈建议有数据之后再融资,没有数据的时候不要浪费时间撩投资人。数据要好看,不能有任何虚假成分!实在不行,种子用户测试反馈这种也凑合。
3、 融资途径直接联系:查机构邮箱、电话、地址,联系投资经理或直接上门拜访;第三方对接:投融资平台、FA、路演、朋友同学等介绍。个别牛逼的项目是机构主动来砸钱的~,前提是你得在平台上曝光。虽然途径没有优劣之分,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好的FA虽然收费,但能提供梳理项目等增值服务。
4、 融资额通俗点讲,需要多少钱可以让项目活到下一轮,或者达到盈亏平衡。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比如团队建设、产品开发、客户推广等等。拿这笔钱可以让项目发展到一个什么状态?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量化。
5、 出让股份融资额=估值*出让股份。估值是谈出来的,一般来讲,不会超过20%。第一轮融资如果没有数据,只能依靠和投资人画大饼来谈估值;然而如果有了运营数据就能通过行业横向比较,做到部分的有据可循。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钱不是越多越好,满足需求即可。初创企业的估值往往不高,所以拿到的钱越多,出让给投资机构的股份就越高。所以第一轮融资,估值不妨稍低点,好处是后续融资会很容易。比如第一轮估值是1000万,稍微做一点成绩,就能用三五千万的估值去融下一轮,下一轮进来的人相对比较容易。
6、 期权池提前预留一部分期权,用来激励员工,或者吸引人才。如果不预留,等到分股权的时候,则会稀释原来创业团队以及投资机构的股份,会相当麻烦。一般在10%-20%。
7、 股东持股比例在融资前,要确定好股东的融资比例,并经过工商局登记。股权有问题的项目往往走不远。几个非常敏感的数字:1%知情权,否定决议;5%举牌线;10%股东会的召集权等,申请公司解散权;34%否决重大事项 ;51%相对控制权;67%绝对控制权。详细解释自行网络,不多赘述。
8、 速战速决融资过程不宜太过漫长,没必要花太长估值谈判,早做决断不要犹豫,切勿因为估值谈判耽误了占领市场,得不偿失。妥协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9、 BP已经融第二轮的项目,还可以由投资机构来做背书。相比较而言,第一次融资的BP需要特别突出几个问题,不赘述了,翻我之前的回答。
10、面谈准备在面谈前,准备好投资人会提问的问题,请别人一起情景模拟一下最后说明一点,融资时投资人可能会给到各种意见,考虑这些意见时不要太认真~要从项目的长远发展考虑,创始人要有自己的主见。
I. 马云首次创业融资是多少
50万,18个人共同出资
J. 什么是第一轮融资
第一轮融资也就是第一次融资或首轮融资,只是一个称呼。
专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属漫长的过程,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投入,在自身资金匮乏的情况下,需要引进外来投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投。企业第一次引入外来投资,就称为第一轮融资(可是一家或多家),在后续发展中,再次融资就称为第二轮融资,以此类推,后续只要企业有需求而又有愿意投入资金的个人或机构,就会有第三轮、第四轮......;因此X轮融资只是一个称谓,有的媒体报道也习惯将第一轮融资称为A轮,第二轮称为B轮......
在企业发展成熟以后,通往上市之路的快走到终点时候,此时还有人想投资,一般叫做Mezzanine Capital,夹层投资、Pre-IPO Capital;
上市之后还可以融资进行公司私有化,叫做Buy-out capital等等。
这些不同的阶段的不同名字,也只是约定俗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