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计入哪里
书上说的没错呀,一个是公允价值变动,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他的销售时间是不确定的根据会计谨慎性的原则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到当期利润,而减值准备就不一样了,因为减值是你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得到的数据,为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减值损失都需要计入当期损益的,你想想存货、应收账款皆是如此。
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哪里
书上说的没错呀,一个是公允价值变动,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他的销售时间是不确定的根据会计谨慎性的原则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到当期利润,而减值准备就不一样了,因为减值是你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得到的数据,为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减值损失都需要计入当期损益的,你想想存货、应收账款皆是如此。
Ⅲ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什么科目
进“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具体计算时,股票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直接当期末公允价减上期末公允价;
债券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先对摊余成本进行摊销后,再进行公允价值变动计算
Ⅳ 请教一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分录
题目没有错。购入价是10,但是相关税费60万元是要计入成本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成本为20060。9月30日暂时损失2060转成正式减损,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资本公积。
另: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科目,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是资产类科目,而不是损益类科目。
Ⅳ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 应当计入
交易性金资持有目的为短期内交易,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即归于利得或损失。
可供出售持有期限相对较长,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正常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若出现减值迹象的,应计提减值准备,并将之前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出。
持有至到期顾名思义,要持有至到期,比如国债。按成本计量,期末用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计算投资收益,并根据票面利率确认应收利息,据此计算期末摊余成本。
Ⅵ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什么科目是计入资本公积吗
当然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交易性金融资产才是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Ⅶ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有什么不同
前者将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当期损益,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投资收益
后者将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本公积
Ⅷ 为什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
可供出来售金融资产持有源并非为短期获利,但又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因此其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就允许先计入权益,只有当处置时才影响损益;但是如果公允价值大幅下跌不影响损益,又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因此准则规定此时要计提减值准备,计入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当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当期利润。
(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
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应记为什么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不能记入到当期损益中去的,应记入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的。所以正确的处理如下: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由于税法对公允价值的变动不作为计税依据,所以这就会导致会计账面价值与税法上的计税基础出现了100万元的差异,从而就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即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假定所得税率为25%,则有涉税处理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10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