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平安财富宝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平安财富宝的核心优势在于,借助平安信托过去几年积累的产品优势和客户资源,为客户筛选出高质量的投资产品。
『贰』 私募基金有什么优势呢
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具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
『叁』 平安公司与太平洋公司比较综合来看哪个好
我看都行。复总和潜力太平洋好些,国有制控股参与很多大型基础项目投资收益很高。平安的投资受到很多股东的限制。像国内的大型基建投资国家给股东也未必同意,最大股东汇丰不想把钱砸到中国固定资产上。渠道保险保费规模大,费用赔付少,平安难以企及。企业的盲目的多元化扩张势必会导致像中国大多数企业一样不能自拔的地步。从2007年开始净收益一开始落后太平洋。虽然万能险收益很高目前。但传统险分红利率远低于太平洋。
及我个人看法:平安再走盲目扩张人海亚健康灭亡之路。太平洋太过故步自封,太保守合规。比较长远。
从险种看太平洋真正的做到客户价值最大化。平安是股东价值最大化。
各有利弊,短期平安好,长期太保行。平安像国民党,太包像土八路。综合实力相当。(保监会网最真实)
『肆』 我老婆最近迷上TOT投资了,我就搞不懂TOT投资有什么优势吗,有实例吗能否详解一下谢谢了
来自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从2009年5月份东海证券成立第一款TOT产品以来,包括弘酬投资、光大银行、邮政储蓄、华润信托、平安信托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均陆续发行了TOT产品。为什么TOT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从TOT产生的背景或许可以看出一二。
第一,阳光私募基金在过去两年表现非常抢眼,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中高端投资者的首选。然而,根据相关规定,单个阳光私募信托产品,300万以下的个人投资者不能超过50人,这导致了个人投资者难以购买到优秀的阳光私募。TOT的出现使得这以问题迎刃而解。因为TOT讲募集的资金以机构的名义投向特定的子信托,不受这一规定的限制。
第二,虽然这两年来,阳光私募基金整体上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但是从内部来看,业绩分化相当明显。以今年以来的业绩来说,彤源2号以26%的正收益傲视群雄,而同期恒复趋势1号则以28.09%的跌幅排名垫底,两者相差54%!而个人投资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投资产品,有时候很难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而TOT的出现
第三,阳光私募风格明显,单个私募产品在市场不适合的情况下风险较大。以新价值为2期为例,该产品非常激进,在09年小牛市中,取得了辉煌的192.57%的收益,远远超越华夏大盘同期的116%!然而惊人业绩背后则是2008年大跌中超过40%的亏损,如果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投资于该产品,在2008年将是非常痛苦的一年!再比如,星石系的产品在2008年的大跌中,表现非常优秀,星石3期更是逆市取得了正收益,然后其稳健保守的风格在09年小牛市中的表现难以让投资者满意。而TOT由于具有资金和研究优势,可以在不同风格的阳光私募基金中进行组合投资,这极大的减少了业绩的波动性,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第四,2009年7月中登公司暂停了信托公司在中登公司开设证券账户的业务,为解决开户问题,TOT应运而生。
通过以上几点,大致可以看出,TOT将是未来阳光私募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问题又出来了,随着TOT发行机构的不断增多,产品数量的不断扩展,投资者必将面临着选择难的问题。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弘酬系的TOT具有更多优势。
第一,目标信托优势。弘酬系列TOT产品的目标信托选择不受发行信托公司限制,可以站在客户立场在300多家私募公司管理的近1000只信托计划里精选目标信托。而信托公司只能在自己发行的平台上选择产品。现在国内发行最多的信托公司是华润深国投,目前平台上的私募公司不到70家。其他如银行等代销渠道则只会选择自己代销的产品。这意味着那些没有在自己平台上发行的产品,包括那些优秀的私募基金,将不会进入他们TOT组合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第二,费率优势。弘酬优选系列TOT产品只收取1%的认购费和0.7%的管理费,而近期好买发行的一款TOT产品,除了收取1%的认购费和1%的管理费外,还收取3%的业绩提成!投资者若是购买该产品,要多支付3.3%的成本!以100万的认购额算,弘酬系产品只需要1.7万的成本,而好买的产品需要5万的成本!
第三,专业研究优势。弘酬的研究和管理团队成员均具有金融或数理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和著名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熟悉各种估值理论和方法,具备对经济现象独立判断能力,具有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和实体行业的专业研究经验。并创造性的设计了基金仓位模型和行业配置分析工具,在震荡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事实胜于雄辩,表一是目前能查到的几款TOT产品的业绩表现。东海盛世1号虽然有14.3%的正收益,但是一年多的时间仅仅超越大盘14%,并没有体现出作为阳光私募的优势。而弘酬优选1期,虽然下跌5.21%,但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超越大盘12%,而同期成立的平安财富?黄金优选1期5号几乎与沪深300的跌幅同步,两个月的时间,仅仅跑赢指数1%,与一般的指数型公募基金无异,远不如东海盛世1号!
更难能可贵的是弘酬优选2期,在5月沪深300大跌10.46%的情况下,取得了0.62%的正收益!而同期成立的平安财富?黄金优选4期3号则跌去了2.43%!如表一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展恒理财认为,TOT将是未来阳光私募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弘酬系TOT凭借自己的优势,必将走在行业的前列!
『伍』 平安怎么样
平安集团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 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为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601318。 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控股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平安银行。平安信托依法控股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平安海外依法控股中国平安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及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7,547.18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856.96亿元。按中国会计准则,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7,076.40亿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814.69亿元。 2009年4月,《福布斯》2009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公布,中国平安凭借稳固的业务基础、优秀的经营管理及综合金融的优势,第三度入围,排名第141,在91家上榜的中国内地企业中,排名第8,三度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2008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中国平安以2007年18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进入全球500强,位列第462位,并成为入选该榜单的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陆』 平安信托房地产基金是什么系列产品
由此不难看出,平安信托房地产基金这一个基金属于一个资金池类信托产品。
投的是一个项目池,并不是某个单一项目,这种产品的优势在于平坦了风险。
但是具体的标的投资人并不得而知,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实到项目上,投资人其实也是比较难知道的。
『柒』 我欲投身保险行业从事代理,不知中国平安与太平哪家更具优势,请在行朋友的赐教。先谢啦!急呀!!!!
从个人发展来看,我觉得太平好,你可以查一下太平的资料,2001年回过复业,内段段的几年,进了中国容500强,2003年至2005年,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惠誉国际(Fitch)连续三年为太平人寿做出BBB+评级,认为公司信用质量良好,面临的信用风险较低,这是国际著名评级机构首次为中国保险企业做出的最高评级。2005年初,太平人寿品牌荣获全球华人竞争力品牌大会评选的“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保险行业十佳品牌”称号。2006年10月,太平人寿被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创新发展论坛评为“十佳(中国)创新型杰出企业”。太平人寿也是中国金融保险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该奖项的企业。
秉七十余载专业精神,新太平人寿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正全力塑造金融保险业的杰出品牌。
股东名称:
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25.05%),简称为中国保险
中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50.05%),简称为中保国际
富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4.90%),简称为富通国际
『捌』 主动管理型信托7大优势 看完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好
1. (从法律层面)
信托法明确规定,信托公司因主动管理不善导致信托亏损,信托公司是要付全责的。所以主动管理型项目在任何一类信托项目里面,它的受重视程度是最高的。
2. (从实力背景层面)
主动管理型项目的融资主体就是信托公司,股东大多都是央企,国企,地方政府或者大型的金融机构,所以信托公司作为融资主体比任何一家实体企业都更具实力,您认为这么有实力的融资方去借钱,您觉得会出问题吗?
3. (从政策引导以及发展趋势层面)
主动管理型信托项目代表信托公司真正的资产管理能力。目前信托公司产品主要分投资类(主动投资管理类信托)和融资类(以信贷为主的被动型信托管理)两类,而目前信托公司绝大部分都是融资类产品。紧缩银信合作资产规模之后,银监会是有发文要求信托公司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融资的通道,要鼓励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积极倡导信托公司加大主动管理类信托产品的开发,培育核心资产管理水平和自主理财能力。 因为要做真正的投资型资产管理公司就必须要提高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的占比,信托产品从融资类向主动管理类转变是大势所趋。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是各大信托公司彰显自身资产管理能力的产品,项目的优劣直接考验一家信托公司的品牌,口碑和市场竞争力,这才也是信托公司存在真正的意义,他们是非常重视的。
4. (从收益的实际兑现层面)
相信大家也知道,如今信托行业快速发展,信托是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范围之内的,不仅受到银监会的大力监管,而且受到广大媒体和投资者的重点关注。超过10万亿的信托规模,确实存在个别项目出了问题,但是这些出问题的项目最后都是由信托公司本身采取风控手段实现刚性兑付了。您如果平时关注新闻的话,不难发现这些出问题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房地产信托为主。而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项目出问题,全部都是到期100%足额兑付的。因为这是信托公司的重点产品,信托公司责无旁贷。
5. (从投资策略层面)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除了投资大陆上优质的信托计划之外,主动管理类信托项下的闲置资金可用于受让银行信贷资产、货币市场投资、银行存款等短期且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品种。在保证信托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得长期稳定增值。信托公司通过自主管理,建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并设置了具体的投资限制,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式采用相应的风控措施,多元化投资,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采用长短期收益差价的盈利模,有效的保障了信托计划的如期兑付。
6.(从资产管理规模层面)
从2012年末的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排名来看,前五名分别是:中信信托(3341.94亿元)、中融信托(2825.33亿元)、兴业信托(2287.67亿元)、中诚信托(1772.26亿元)和平安信托(1747.28亿元)。其中排名第二的中融信托,其主动管理型资产在信托资产中占比高达30%以上。这些都是终合实力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从数据中不难发现,主动管理型信托项目已经成为主流投资方式了。
7.(从融资成本层面)
市面上的信托类型主要分几类,分别是贷款类信托,房地产类信托,主动管理类信托,政信类信托,以及股权质押类等。其中房地产类信托的融资成本是最高的,通常在16%左右。其次是贷款类信托,在15%左右,而主动管理类信托和政信类信托的融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低意味着项目的低风险,政信类信托依靠地方政府强大的政府信用,主动管理类信托依靠信托公司本身强大的实力背景和政策引导,所以市面上我们基本看不到这类信托项目出问题。
8.(从资金利用率层面)
主动管理类信托(投资类)是信托公司运用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主动找项目去投资,融资类信托项目是融资方找信托公司进行商业洽谈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信托项目,信托公司只是作为一个融资通道,赚取通道费用。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的信托经理大多数都是信托公司的财务总监,或者是副总裁,而且通常会邀请投资界的权威作为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