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托作为国内最大的信托公司,管理规模长期居于全国第一,信回托公司全国仅答有68家,每家信托公司都管理着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资产规模,是值得托付的资产管理人。
2018年后,信托刚兑打破已成常态,陆续出现信托公司不再刚性兑付的案例,这既是迎合监管层的口味,也是释放管理人的风险积聚,既然打破刚兑,管理人的首要性质已经突变为资产才是最重要的,选择对的资产,防范资不抵债。有更多疑问,可以咨询我,或者私信。
Ⅱ 信托行业怎么样
信托资产随着理财市场的繁荣而增长,在国际上是可以得出相关增长数据比例的。信托机构版是中国权具有搞成长特性的金融子行业,但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在中国信托机构发展所遇到问题的背景往往都是异常复杂的,行业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
Ⅲ 我国信托业的监管机构是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或银监会;英文: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英文缩写:CBRC)成立于2003年4月25日,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中国银监会系统在全国有四级组织机构,其中:银监会机关在北京市金融街,内设27个部门。除会机关外,银监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会城市以及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5个计划单列市设有36家银监局。
在全国306个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设有银监分局,在全国1730个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设有监管办事处,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层级行政区域,全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
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3)2018我国信托资产规模扩展阅读:
主要职责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
四、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
五、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六、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
八、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九、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十、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十一、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十二、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
十三、对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撤销;
十四、对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予以查询,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十五、对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予以取缔;
十六、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七、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Ⅳ 中国信托规模已降至了25.61万亿吗
据报道,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源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为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增速较2017年四季度末的29.8%进一步放缓至16.6%。
分析人士表示,下一步在防风险、严合规、稳转型、提质效的指导思想下,传统房地产与政府融资平台信托业务合规风险提高,展业难度增大,信托公司的展业范围将逐渐从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扩展至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新兴领域。
Ⅳ 关于信托行业的问题
刚毕业到信托公司做研发能拿到6000还是可以的,写写材料,偶尔分析一下行业动态,也没什么苦活累活,遇到棘手的问题就去中国信托法律网(TrustLaws.Net)查阅资料就可以了。好好干!
Ⅵ 中国哪些信托公司是A类,哪些是B类,哪位大神有信托公司分类,请赐教,感谢,在线等
2018年初评中斩获A类的公司包括,百瑞信托、华能信托、华润信托、江苏信托、交银信托、民生信托、平安信托、厦门信托、山东信托、上海信托、外贸信托、五矿信托、兴业信托、粤财信托、中航信托、中融信托、中铁信托、中信信托、中原信托、重庆信托及紫金信托等21家。
2018年信托公司行业评级结果定为B类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光大信托、国联信托、国元信托、湖南信托、华澳信托、建信信托、云南信托、中江信托等等。
所谓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是中国信托业协会从行业角度对信托公司做出的综合评价,由协会自行组织,每年评一次,信托公司会被划分为A、B、C三个等级。
2015年末,《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下发,将信托公司划分为:A(85分(含)~100分)、B(70分(含)~85分)、C(70分以下)三级。
(6)2018我国信托资产规模扩展阅读:
信托公司营销信托产品,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遵循风险匹配原则、审慎合规原则,加强信托产品、营销行为合法性、合规性审查管理,加强信托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在有效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的基础上;
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信托产品,不得误导投资者,不得通过对信托产品进行拆分等方式,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信托产品,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信托公司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
信托公司向自然人委托人首次推介信托产品或与其签署信托文件之前,应当告知投资者如实提供身份证明文件,要求其填写包括调查问卷、风险揭示书等形式的书面文件或在身份认证后通过法律认可的电子形式等方式;
评估其风险承担能力,并要求其在信托文件中或者以其他书面形式承诺信托财产来源的合法性。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新闻中心
Ⅶ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近年来,信托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信托行业信托资产总额持续攀升。前瞻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房地产信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信托行业资产总额达到了7.47万亿元,相比上年提高55.27%。伴随着信托行业快速发展,信托行业兑付危机频频爆发。
2012年以来,信托行业信托产品兑付风险的暴露日渐频繁,尤其是在房地产信托领域,信托兑付危机频频出现,数家大型信托公司接连曝出信托产品兑付危机,涉及金额都非常大,反映出信托产品市场风险积聚比较严重,部分风格激进、业务集中、兑付时间集中的公司面临着较大风险。
信托业频频爆发的兑付危机折射出了信托业发生的深层次困境。从我国信托行业业务结构变化情况来看,融资类业务占比近年来虽然有所下滑,但是依然占据主要部分,截至2012年末,信托行业融资类业务占比依然高达48.87%。
由于我国信托行业业务结构以借贷融资为主,所以信托公司在经济周期波动和转换过程中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管理压力,借贷融资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兑付(偿付)风险日益突出。
融资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缺乏流动性,缺少风险定价、风险转移、风险缓释机制,所以一旦经济下行,信托行业融资类业务将面临很大的兑付风险。而且,由于信托行业面临着刚性兑付的“潜规则”,所以融资类业务的兑付风险全部转入了信托公司内部,一旦出现兑付问题,信托公司就要想办法进行兜底处理完成兑付。
在不健康的业务结构和“刚性兑付”的双重压力下,信托行业发展显得“异常脆弱”,一旦经济下行,很多信托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兑付压力,事实上,很多兑付风险依然没有暴露,而且在不断集聚。
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3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5243亿元,同比增长20.7%,不良贷款率0.99%,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这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不良贷款余额连续六个季度反弹,未来一段时期不良贷款规模可能还会继续攀升。商业银行尚且如此,作为风险承受程度更高的信托行业,面临的兑付危机可想而知。
信托行业步入了调整期,行业发展亟需转型。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信托公司发展空间依旧广阔,尽管要经历转型期带来的痛苦,以及承受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但是转型也是信托行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前瞻网认为:信托行业需要寻求经营战略的重新定位,未来可选的经营战略转型方向包括:专业私人财富管理信托公司、专业的金融信托服务机构、以投资管理为主的专业信托公司、综合性的信托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
信托公司都应该选择自身的转型道路,尽管转型道路选择可以不同,但是无论如何,信托公司都应当在专业投资(资产)管理能力和高净值客户的服务能力方面寻求提高和突破,从而实现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Ⅷ 我国信托业进入20万亿元时代
中国信托业协会今天发布的2016年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继三季度突破18万亿元后,达到20.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01%,信托业跨入“20万亿元时代”。
各项指标显示,2016年,我国信托业经营业绩步入平稳增长期,逐渐回归信托本源,主营业务凸显,信托业利润总额持续上升。
具体来看,2016年年末,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1116.24亿元,较2015年年末同比下降5.09%。其中,利息收入与信托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比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投资收益占比则呈现下降趋势;信托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比例从2015年的58.61%,增加到2016年的67.16%。
利润总额保持增长势头。2016年年末,信托业实现利润771.82亿元,较2015年年末增长2.83%。2016年4个季度的利润分别是一季度139.84亿元、二季度199.43亿元、三季度179.37亿元、四季度253.18亿元。
人均利润指标下降。2015年年末人均利润为319.91万元,2016年年末则下降到316.1万元,同比下降1.19%。
受托管理成效,就清算信托项目为受益人的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而言,2016年3月份8.18%、6月份6.35%、9月份7.59%、12月份7.60%,相对于2015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资金规模自2015年第四季度持续快速增加以来,2016年第四季度实现双双回落。2016年末,信托业的风险项目个数为545个,较第三季度减少61个,资产规模为1175.39亿元,较第三季度末减少243.57亿元,环比下降17.17%。在1175.39亿元的风险项目中,其中集合类信托600.71亿元,占比为51.11%,较第三季度降低21.12%;单一类信托556.92亿元,占比为47.38%,较第三季度降低12.52%;财产管理权信托风险项目资金规模为17.76亿元,占比为1.51%,较第三季度降低14.71%。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教授认为,对应20.22万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不良率为0.58%的中国信托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2016年,信托财产的投向依旧是在工商企业、基础产业、证券投资、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五大领域。2016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投向工商企业占比24.82%,基础产业占比15.64%,证券投资占比16.2%,金融机构占比20.71%,房地产占比8.19%,其他占比14.44%。相较于2015年四季度工商企业占比上升2.31个百分点,证券投资下降4.1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上升2.78个百分点,基础产业下降2.25个百分点。
对于这些观点,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
喜欢我就关注我哟!
Ⅸ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中国信来托业从1979年恢复至今,经源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奠定了信托行业的法律基础,2007年银监会颁布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托公司作为财富管理机构的功能定位,为信托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