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平安理财事件

平安理财事件

发布时间:2021-07-11 17:05:19

A. 平安银行理财都是骗局。本人去年朋友为干保险为了完成任务,推荐买了平安银行,理财。当时理财经理和保险

平安银来行温馨提醒:在源购买理财产品前,您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审慎评估产品的资金投资方向、风险类型等基本情况,在慎重考虑后自行决定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管理需求匹配的产品。
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金融-理财,搜索您需要查询的”产品名称“,查看产品说明书详细了解。应答时间:2020-06-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B. 我也是,平安理财太坑人了,一天亏几千

你好,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您最好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财产品,不要被推销员所误导。

C. 理财的理财事件

重仓茅台基金经理“裸奔”
创业板的牛市,成就了2013年超80%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取得飘红的业绩,可是否极泰基金却以超50%的跌幅成为2013年的亏损王。
据否极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其核心持仓的只有贵州茅台一只股票。被誉为A股价值投资典范的贵州茅台,自去2013年上半年起便被机构投资者集体抛弃,全年股价跌幅达到37%。
钱景财富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真正让其亏损严重的是,该基金是以高位融资买入的方式重仓贵州茅台,成本非常高,随着贵州茅台股价下跌,否极泰的净值会以更大幅度下跌,净值仅有0.46元。媒体曾报道该基金经理董宝珍2013年9月与人打赌,若茅台市值跌破1500亿元将裸奔30分钟,2013年中秋节他也践行了这个承诺。
白发股民展“遗书”
2013年12月19日上午,昌九生化的十多名投资者代表与赣州市国资委、赣州工投、昌九集团、昌九生化方面召开交流会,希望昌九生化股票能长期停牌,直至重组方案出台。小股东们因未被允许进入会场,在会场外口号不断,一度引发肢体冲突。据南京的陈女士介绍,此次来赣州的170多位昌九生化投资者,持有昌九生化股票约3000万股,以跌停一天计算,所持昌九生化股票市值缩水就超过4000万元。一位满头白发、濒临绝望的昌九生化股东在现场向与会记者展示了其写的“遗书”:“赣州做局让我们昌九股民倾家荡产!我愿以死唤醒中国证券市场的公平正义!”
“中国大妈”每克浮亏60元
2013年4月15日和16日,黄金出现断崖式跳水,成为年度跌幅最大的两天。市场有消息称中国内地投资人狂购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作为普通投资者的代表,“中国大妈”一词登上黄金舞台,并使抢金潮从国内向国际蔓延,其抄底黄金的成本价每克大约为307.01元,此后金价持续下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菜百投资金条回购价格为243.6元/克,每克至少浮亏60元。
高位入市三天亏6万
网友“我是技术专家”慨叹:“希望朋友们远离比特币,别想着一夜暴富!”据他介绍,其投资10万元亏损了6万多。当时他在6500元的高位买了20个比特币,没想到遇上暴跌,仅仅两三天价格狂跌到3000多元一枚。“没别的选择,只有清仓了。太惊心动魄了,不敢玩了,”他说,“辛辛苦苦赚的钱烟消云散,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太贪心。”
分级债基月亏38.96%
2013年4月至5月份,海通证券[0.09% 资金研报]资管成立了多只分级债基,均为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不过,截至12月2日,这些产品的亏损幅度均在40%至60%之间。亏损幅度最大的海通年年升风险级的净值仅0.365元,海通年年鑫风险级、海通半年升风险级、海通半年鑫风险级、海通季季升风险级、海通月月升风险级、海通季季鑫风险级的净值均在0.47~0.58元之间。而海通月月赢风险级和海通月月鑫风险级的净值分别为0.6元和0.75元。从这些分级债基风险级净值走势来看,2013年11月以来的亏损幅度最大。数据显示,这些风险级产品一个月的亏损幅度均在30%左右。其中,海通年年升风险级一个月的亏损幅度高达38.96%。
20万元炒白银只剩8毛8
年过古稀的李先生2012年经由天津全唐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业务员刘先生推荐而对贵金属投资动心。在得知需上网操作后,不懂电脑的他打算作罢。“但当年小刘打保票说他帮我弄,当时行情也好能赚钱。”当年9月28日,李先生签完《客户协议书》便拿出20万元积蓄投资白银。
李先生几个月后因用钱要求退资,但直到2013年8月仍未能拿到钱,此时他才发现账户余额成了8毛8分钱,“20万元几乎全赔了,小刘跟我承认是他做亏了。”随即李先生向全唐提出赔偿要求。
全唐方面表示,刘先生代客操盘确系违规,公司已和其解除劳动合同。对于李先生的索赔请求,全唐的答复内容是:“客户损失主要因为没有妥善保管账户密码,公司正常履行合同义务,没有过错,所以不承担赔偿;其次,如果李先生要通过诉讼向刘先生追讨损失,公司愿提供交易明细等证据。”
200多万元投资折损近半
浙江湖州投资者王先生2013年10月开始投资网贷,其投资的网贷平台有四家相继宣布经营难以为继,他投入的200多万元难以追回,而其中有100多万元是向身边朋友借来的。王先生正在做最后的尝试,跟受损投资者一起,一方面找平台协商回款,一方面找警方介入调查。平安银行理财师对外界表示,从曝光的一系列案例来看,一些P2P平台不过是将此前的民间借贷换个P2P马甲搬到了网上而已。民间借贷市场曾经出现的问题,在P2P上同样会出现。投资者要想从已经关门的P2P平台上拿回自己的全部本金,恐怕机会不大。
信托产品抵押物被法院拍卖
2013年5月3日,“中信—舒斯贝尔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的抵押物——青岛舒斯贝尔地产、青岛乾正置业项下土地使用权在山东省法院司法拍卖厅进行第三次拍卖。原因很简单,中信信托认为,舒斯贝尔对信托资金进行挪用,多处违规。于是在中信信托申请下,山东省高级法院对信托计划中的上述两个地块进行查封,并作为中信信托产品抵押物进行首次拍卖。这一事件再次警醒信托的风险。

D. 中国平安出事了,60亿不翼而飞是真的吗

中国平安出事了,60亿不翼而飞是真的。

2015年9月28日,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资人向平安集团维权。

投资者对新闻记者表示,投资者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但很多理财产品都遭遇了兑付危机。其中投资者投入金额最大的650万元,最小的12万元。多数人投资额在60万元左右。总额接近60亿。

这些投资者汇总了向各自销售产品并签订合同的平安保险业务员的名字及工号,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地区也分布广泛,这些业务员分散在西单、通州、延庆、昌平、丰台等多个平安保险的区域营业部。

(4)平安理财事件扩展阅读: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金赛银产品投资者表示,投资人们中有一部分人是在平安人寿的营销活动上,从代理人手中购买的产品。

另外,一些投资者表示,平安银行作为金赛银相关产品的托管行,没有尽到责任。平安方面则表示,根据托管法规和托管合同,银行的责任主要在于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资金清算以及监督资金投资对象是否符合托管协议约定的投资范围等服务。

托管行不承担基金的投资风险,不对投资收益的收回承担责任,对已划出托管账户的资金投资状况不承担监督职责。对于该基金,银行已经完整、合法、合规地履行了托管人的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60亿难题待解 金赛银事件多方见面取证

E. 平安理财出事了吗 最好和最坏的都来自平安银行

感谢您对我行的关注,如果您需要了解我行理财业务,可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理财界面详细了解。
应答时间:2020-06-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F. 金赛银出事了,平安金赛银事件是怎么回事

金赛银出事了!最近平安金赛银事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9月底,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资人向平安集团维权。国庆期间金融界非常火的三个词:“中国平安”,“60亿”,“金赛银”。涉嫌200多名平安员工。
近百名投资人进行维权表示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出现了兑付危机,投资的钱拿不回来!其原因是深圳金赛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陷入严重的兑付危机!同时他们称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
但购买合同,合同内容及落款均未有任何中国平安的表述和公章。据投资者爆料,销售、签合同从没见过金赛银等公司的人,都是只通过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先给钱,再给合同,见到合同的时候落款已经签好是金赛银。
一位姓赵的女士说:“我买了该产品,记得当时是平安的业务员,戴着平安的工牌,在法定工作日内,向我介绍该产品,并说是平安公司回馈老客户,只有VIP才能购买的产品,怎么转眼间性质就变了?这该怪谁?”
平安业务员:领导授意才敢销售
据界面记者表述,多位业务员说他们是在领导授意下才销售的上述产品,同时记者获得的证据也显示,在销售产品阶段,有平安保险营业部的负责人统一给业务员培训讲解上述产品。而且在7月,业务员向营业部的领导寻求解决办法,领导还给与回复称,“尽快约客户去尚都(金赛银北京公司所在地)谈延期补偿协议,由金赛银的人接待,减少业务员的压力。”
恐怖的金赛银,千名员工只剩20人
深圳金赛银是一家以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发行与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其官网宣称,其主要投资优质的地产并投项目、矿业并购项目,年化回报率可保持在50%以上,管理基金规模高达150多亿。据数据显示,金赛银在全国发行尚未兑付的基金产品共27只。
今年4月,金赛银就出现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的问题,紧接着上千名员工开始离职,目前仅剩不到20人,金赛银法定代表人王维奇也在9月份失踪。截至9月25日,根据金赛银委托的律师事务所统计,金赛银募集资金63亿元,尚未兑付的约30亿元。近期,深圳公安局罗湖分局已对金赛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中国平安:官方未销售金赛银理财
事情被大量曝光后,平安官方正式回应,称从未参与销售,公司正在和投资人一起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办案,尽快查清案件事实。
1、平安员工私自销售金赛银理财产品?
平安:一直以来,平安人寿都明确规定禁止员工和业务人员违规代销非平安的产品,经查实,平安人寿官方从未销售过与金赛银相关的理财产品。
2、金赛银产品由平安保险投保?
平安:金赛银确实为张家界项目在平安保险购买过投保金额为2亿9千万元的“建筑工程一切险”险种。平安承保的是金赛银公司相关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险、财产一切险等财产险险种,承保险种与理财产品毫无关系,也没有对其理财产品做任何担保。
3、平安银行作为金赛银的托管行?
平安:银行的责任主要在于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资金清算以及监督资金投资对象是否符合托管协议约定的投资范围等服务。托管行不承担基金的投资风险,不对投资收益的收回承担责任。
虽然这样的事情,平安再三表示官方并未销售该产品,但是这也暴露了其内控不力的问题,或难辞其咎!
挂羊头卖狗肉在银行里不足为奇
2015年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32910款,发行规模估计为19.75万亿元,然而产品信息披露数量严重匮乏,100余家银行在到期产品信息披露上得分均为零,这样的条件为“挂羊头卖狗肉的飞单”提供了温床。7月份,广发银行曝出767万“飞单”,后将其涉事员工开除。
警惕“理财顾问、业务经理”
据数据显示,受害的一般为中老年人,以来自中小城镇为主。据了解金赛银事件最大年龄受害人已达70多岁!他们的理财渠道很少,他们容易受到高收益、保本保息加上一些“大背景”的诱惑而踏入“飞单”陷进。警惕这些所谓的理财顾问、业务经理,遇到他们推荐的高收益产品,一定要多方咨询,如果信息不对称、官网查不到、合同落款不对劲,千万不要买,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G. 平安金赛银事件是怎么回事

平安金赛银事件:

2015年09月28日一些深圳金赛银私募产品的投资者走上北京金融街来到平版安大厦门前进行“维权权”,此外,还有投资者设法寻找金赛银公司相关负责人解决问题。据了解,这些投资者购买金赛银私募产品之后无法兑付,而平安银行为金赛银相关产品的托管行。

根据监管部门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内容,金赛银存在向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等多项违规问题。

随后,深圳公安局罗湖分局已对金赛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进行侦查。

(7)平安理财事件扩展阅读:

金赛银的主要违规事项

(1)金赛银将自有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投资。平安银行开立的托管账户显示,法人与托管账户之间出现了频繁的资金往来。

(2)单只基金的投资者超过了法定数量。该公司9只有限合伙基金的实际投资人超过了50人。

(3)向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H. 平安理财出事了吗

收益正常啊!它不像支付宝这样可以稳定的收益,平安是有可能亏得!没有那么稳定!理财本来就没有稳赢的时候

I. 平安保险真出事了吗投资商60亿血本无归

目前,我公司正在配合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如果个别业务人员确有违规销售行为,平安人寿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一直以来,平安人寿都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员工和业务人员违规代销非平安的产品,经查实,平安人寿官方从未销售过与“金赛银”相关的理财产品。

阅读全文

与平安理财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北农信理财 浏览:195
百家互联融资 浏览:60
p2b理财范 浏览:120
利丰集团融资 浏览:450
Abs双信托 浏览:877
温州融资经验 浏览:242
金融资金助力企业 浏览:939
思路融资 浏览:857
武汉期货女 浏览:948
理财知识篇 浏览:849
众筹融资被骗 浏览:709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问题 浏览:616
我国有哪些金融期货产品 浏览:986
为什么要研究过度融资 浏览:72
海银财富理财可信吗 浏览:828
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浏览:157
融资余额1亿 浏览:861
理财结存 浏览:374
什么是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浏览:331
a轮融资规模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