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府谷融资

府谷融资

发布时间:2021-07-13 06:49:17

① 有谁认识一个叫吴松的人。初中是的白沙中学上的,是九七班的,有谁知道告诉我一下,老家是安徽的,

吴松,白沙中学,老家是安徽的,濉溪县的,当时的班主任应该叫邵春燕。

② 府谷县银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府谷县银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是2009-01-19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新区财税中心九楼。

府谷县银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8226847537827,企业法人王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府谷县银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主营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业务及其他法律、法规许可的融资性担保业务。兼营范围为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以及与担保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业务和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以上经营范围凡涉及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从其规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府谷县银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府谷县银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③ 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建议

陕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近几年煤炭生产规模骤增,煤层气涌出量增大,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同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开发新的能源,为此,如何加快煤层气开发,已成为当前煤炭生产中一件突出而紧迫的大事。

1 陕西省煤层气开发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煤层气是一种以甲烷为主的多组分气体混合物,地面抽采的煤层气甲烷含量大于90%,热值约33.5kJ/m3,与天然气相当,是一种热值很高的能源。一立方米煤层气按终端利用率计算,相当于1.8~2.0kg标准煤。陕西省煤层气蕴藏量位居全国第三位,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1.0886亿m3,相当于16亿~19亿t标准煤,潜在经济价值8708亿元。2000m以浅的资源量13355亿m3,潜在经济价值10684亿元。按抽采率60%计算,每立方售价0.8元,其实际经济价值将达5225亿元。

煤层气和天然气一样,是世界公认的洁净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天然气占22%,我国仅占2.8%,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测算,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若以7%~10%计算,天然气供需缺口将达588亿~900亿m3。煤层气作为潜在的后续新能源,加快开发利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将起到重大作用。

煤层气是与天然气一样的气体能源,但煤层气若不很好开发利用,它对大气层又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煤层气甲烷含量大于90%,甲烷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0~24倍,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力是二氧化碳的7倍。煤层气俗称瓦斯,无色、无味,易爆、易燃。井下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5.5%~16%就会遇火爆炸,历来是矿难频发的罪魁祸首。1974~2009年的35年间,陕西省煤炭行业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7起,死亡1026人,其中就有30起是瓦斯爆炸事故,死亡达941人,占总死亡人数的93%。

开发煤层气可以化害为宝,既可以大幅度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而减少瓦斯事故,使煤矿生产安全得到根本改善,又能得到大量可利用的洁净能源,从而降低煤炭生产成本,还可以有效保护大气层环境,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

2 陕西省开发煤层气的条件已经具备

开发利用煤层气是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认识的升华。过去,由于受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制约,未能大量开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技术已经突破,世界许多国家已对煤层气进行开发利用。我国确定的开发目标是:到2010年,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2000亿m3,建成5至8个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煤层气年产量将达到32.5亿m3;到2015年,煤层气年产量力争达到100亿m3,2020年要达到200亿m3。并正式拨出了开发基金。全国主要产煤省已纷纷行动起来。河南省已投入12亿元资金专项治理瓦斯,开发煤层气。贵州水城矿业集团开发利用瓦斯发电,使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徽淮南煤矿10年前瓦斯事故频发,将瓦斯抽放出来变成洁净能源后,企业成了安全生产典型。山西阳泉等地开发的煤层气,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燃料之一。今年山西省又投资20.65亿元人民币,实施煤层气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准,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

陕西省的煤层气具有稳定性好、渗透性强、吸附性高、埋深较浅等特性。开发煤层气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1)开发技术可行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通过参与国家“六五”至“十五”煤层气攻关项目及国家973煤层气项目、原煤炭部瓦斯治理项目和煤层气参数井项目等,陕西省在煤层气研究、资源评价和勘探试验等方面已基本掌握了煤层气的形成、赋存特点、分布规律、资源评价和储层测试技术,初步建立了煤层气资源数据库,试验了开采技术。特别在煤层气的选区评价、高渗透率区的预测,以及钻探、完井、增产强化措施和气井管理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经验,为开发煤层气打下了技术基础。

(2)积累有探采经验

截至2004年底,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中联煤层气公司、石油天然气公司、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三普查大队等单位在渭北、陕北矿区共打了14口地面勘探井,进行地面抽采。韩城矿区的试1井已经抽排4年,单井平均日产稳定在800~1000m3,甲烷浓度90%以上。另外,截至2004年陕西省已有17套井下抽放系统,2004年总抽放煤层气4606.05万m3。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建立了4000kW煤层气发电站一座。

(3)技术队伍较强

有我国较早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专门机构——煤科院西安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三普查大队、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等,有一批专门从事煤层气研究、并在国外考察学习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专家,有专门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的专业队伍。

(4)可采资源丰富

特别是韩城、焦坪、吴堡等矿区的煤层气含量较高,勘探开发条件比较优越。韩城矿区,面积1120km2,煤层气资源量1289.10亿m3,相当于一个大型天然气田。焦坪矿区,面积180.8km2,煤层气资源量可达137.94亿m3。吴堡矿区,面积93km2,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72.62亿~226.64亿m3

(5)有可供利用的外部条件

当前有两个外部有利条件可以利用。一是《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确定的一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合作机制,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购买发展中国家“可核证的排放消减量”,以履行规定的减排义务。山西晋城煤矿已同世界银行排放交易基金达成了总体协议,出售该项目提供的450万t二氧化碳温室气体10年减排额,仅此一项就回收资金1900万美元。这个条件陕西省完全可以利用。二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省内天然气管网。这既可节省管网建设投资,又能及时向省内外开拓市场。

3 对陕西省煤层气开发的建议规划

建议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先按十年进行规划,大体分为两期:2006~2010年为近期;2011~2015年为中期。

第一期为探采示范阶段。主要选择有利区块作为试验探采区,通过探采,摸清资源,为以后的大规模开发积累经验。这一期重点抓好两个试验区。第一个是,韩城矿区南部地面抽采试验区。该区煤层气丰度高,可以在已打3口探试井的基础上,扩大探采范围,布置一个探采试验区,打井30口,单井产气平均按1500m3/d计算,日产气总量为45000m3,年产气1640万m3,可供9万户居民生活用气,或供6000kW的燃气轮机发电,年发电量4800万kW·h,估算总投资1.15亿元。第二个是,井下抽采试验区。在总结下石节煤矿井下抽采瓦斯发电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到陈家山煤矿。按年产煤200万t计算,吨煤含煤层气5m3,抽采率60%,每年可抽采煤层气600万m3,建燃气发电2000kW电厂一座,年发电量1600万kW·h,需投资2500万元。另外,对现已开采的30个高瓦斯矿井均可采用井下抽采、采前预抽、高位裂隙抽等方式进行煤层气抽采,用于发电或民用。与此同时,要加大煤层气勘探力度。尽早在全省主要矿区拿出一批煤层气探明储量,为以后大开发打好基础。需打勘探井50口,约投资1.2亿元。可以采取探采结合的办法,以节省投资。

“十一五”期间,全省年采煤层气约8740万m3,共需打井100口,约投资4.9亿元,平均每年需投入1亿资金。

第二期为大开发阶段。在“十一五”取得经验基础上,“十二五”扩大开采区域和开采量,使年产煤层气达到3亿~5亿m3,需打井410~685口,约投资12亿~25亿元,平均每年需投入2.4亿~5亿资金。第二期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矿区的开发:

1)韩城矿区。1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882.49亿m3,按30%探明储量为264.75亿m3,抽采率为60%,可产气158.8亿m3;打井365口,需投资8.2亿元,建成年产气2亿m3的能力。除就近民用外,可将1.5亿m3煤层气并入关中天然气管网。

2)焦坪矿区(玉华、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煤层气开采规模,使其年总产气达到1亿m3。除供发电外,可将部分气(5000~6000万m3)并入靖边—西安天然气输气管线,以补充关中天然气不足。按单井产气1000m3/d计算,需打井275口,建输气管线50km,需投资6.5亿元。

3)吴堡矿区。在地面抽采试验的基础上,扩大抽采规模,再打150口井,使年产煤层气达1亿m3,需投资5亿元。

4)府谷矿区。该区测定煤层气吸附参数为10.49~12.38m3/t,可采煤层气按5m3/t计算,单井日产气1500m3,年产气1亿m3,需打地面抽采井184口,投资5.5亿元。煤层气主要用于氮肥厂原料、发电和城镇居民及商业。

按照以上规划,十年内投入30亿元资金,可开发煤层气30亿m3。按三分之一民用,三分之一发电,三分之一用于化工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1.5,总产值可达45亿元,创造利税16.8亿元,利税率为37%。另外,10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9600万t,按照山西晋城煤矿同世界排放基金达成的协议计算,还可收回4.03亿美元的资金,约32亿人民币,仅此一项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4 加快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煤层气开发的统一领导。组建由主管省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陕西省煤层气开发领导小组,对省内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实施统一领导。不另增设办事机构,仅给省发改委增加相应职能,作为其办事机构。

2)组建国有控股的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公司。建议由省煤业集团公司牵头,省天然气公司入股,并吸收社会法人参股,抓紧组建国有控股的陕西省煤层气开发股份公司。其主要职能是:受政府委托,研究编制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并列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力量勘探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制定省内外企业来陕开发煤层气的准入条件、资质审定以及招投标事项;组织实施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项目;负责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气田登记等基础工作。省煤层气开发股份公司组建后,要通过财政支持方式,由其负责组建省煤层气开发工程中心和省煤层气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全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技术支持平台。

3)积极争取国家煤层气专项治理资金的支持。尽快争取把陕西省列为国家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提前做好规模开发煤层气与天然气输送管道统一共用的前期各项工作,以及其他有关基础设施建设。

4)抓紧制定《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条例》,并由省人大颁布实施。依法实施“先抽后采”方针。陕西省所有新建的高瓦斯煤矿,从2006年起一律实行“先抽气、后采煤”的基本建设程序;正在生产的煤层气富集矿井,既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也要严格执行“先抽后采”方针。加快绿色安全煤矿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在国家确定的煤矿区内,实行采煤权与抽气权相统一,以调动煤炭生产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的积极性,确保采煤、抽气、利用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安全监测监控。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加快煤层气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针对煤层气开发初期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明确地方政府对国内外企业来陕开发煤层气的环境支持和有关政策。(编者注:《陕西省煤炭条例》已列入陕西省人大2009年重点立法计划,预计2009年底可颁布实施)。

5)尽快制定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煤炭局等部门,抓紧制定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优惠政策措施。建议对煤层气开发企业免征煤层气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免征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增值税按5%缴纳;从企业盈利之日起,所得税可实行“免二减三”等等。利用煤层气发电的上网价应享受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上网优惠政策。通过地方财政贴息、银行贷款、优先担保、上市融资优先等政策扶持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6)建立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基金。依据陕西省今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陕政发[2005]10号文)精神,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涌水量大的矿井,从省上规定提取的吨煤20元安全费和其他煤矿按财政部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费中,建议将省财政集中的安全基金由吨煤1元提高到1.5元,吨煤增加的0.5元作为陕西省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基金。并改由省煤炭局统一管理、省财政厅监督,专款专用,有偿使用,滚动发展。主要用于煤层气开发、瓦斯治理的技术研究、勘探开发、管理建设以及煤矿专业人员培养、煤矿重大安全课题研究等专项支出。

④ 陕西榆林绥德县经济与发展前景

在计划经济时期,绥德为南北物资的储备、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以来,绥德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山川秀美建设、扶贫开发步伐,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奋斗目标,改革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使经济社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全县实现GDP8.28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亿元,是2000年的2.5倍;财政总收入是2000年的2.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0年的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1.9倍。今年1-9月份,全县实现GDP6.2亿元,同比增长19%;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1%。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绥德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近几年以来,绥德县结合自然条件和农民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引导群众按照“近抓羊草、远抓枣桑、常抓劳务”的战略思路,重点发展劳务输出、红枣、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在以黄河沿岸枣林坪、河底两个乡镇为中心的黄土丘陵土石山区发展红枣加工企业150多户,年加工红枣3000多吨;在薛家河、吉镇、赵家砭等丘陵沟壑区重点发展种草养畜、种桑养蚕业,目前已建成以薛家河镇为中心的舍饲养羊示范基地,舍饲养羊近17万只,桑树种植面积20万亩,养蚕近100张;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2005年共输出剩余劳动力5.9万人,其中有序输出2.9万人,直接经济收入2亿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生态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相继建成了辛店乡龙湾、义合镇和合峁、中角流域等八大综合治理区,治理区内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21.2%提高到45%,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每年减少入黄泥沙量236万吨,生态体系正趋向良性循环。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水、电、路、讯等为重点,通过实施水窖、水井建设以及防氟改水工程和城乡电网改造等项目,有效解决了广大城乡居民的饮水用电问题。全县农村公路在榆林市南六县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战略目标,成为全市第三个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县区。

(二)城市经济建设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绥德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市场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探索出了穷县财政不拿钱搞建设的路子,2002年8月被省科技厅列为“陕西省城镇化建设科技示范县”。绥德县先后投入5亿多元,对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建成了7段总长为7650米的防洪河堤和集防洪、交通、商贸、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滨河、神龙、学子、永乐四条大道;完成了白家湾小区开发建设工程、体育场和旧城改造工程,以及五一小区的大部分建设工程,扩大了学子小区和雕阴小区的建设规模,启动了永乐小区建设工程,并对部分社区居委会的公共设施进行了维修、疏通和硬化,增添和改良了部分市政设施。

与此同时,绥德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把抓项目作为抓绥德经济的重头戏,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招商局,指定一名分管副县长专门负责项目工作,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力度。针对不同的项目,制定出了不同的优惠政策,确定了100万吨纯碱、20万吨电石、5万吨氯酸钠“一大两小”项目为近期主攻目标,完成了5万吨氯酸钠的项目申请报告、20万吨电石项目的申请报告和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包装了一批较有前景的项目。绥德县先后签订大小项目25个,引进了华龙洗煤厂、鸿武洗煤厂、恒源洗煤厂、能源洗煤厂、天和长大酒店、心康酒店、富源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远大商贸服务公司等18个项目,到位资金2亿多元。

(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县城教育为中心、以高中教育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学校为骨干、以中心村小学为网点的教育新格局,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连年来,全县高考及名牌大学录取率始终位居全市前列;文化事业以建设文化大县为目标,挖掘整理了大量民间艺术资源;计划生育建成自治示范村70多个,正向综合示范县的目标迈进;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就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8%;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节目传输质量进一步提高,电视普及率达到95%;“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对象达9018人,农村27185个低保对象也落实了低保措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得以落实。

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十一五”时期,GZ35高速公路、太中铁路将全线贯通,榆绥高速公路、西包铁路复线开工并建成,区域铁路网络绥德枢纽站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绥德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绥德县将充分利用“井”字形交通优势,发挥绥德作为呼、包、银、榆经济带向东向南最近出海通道的优势,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

二是资源优势。在盐岩资源方面,据地质资料表明,绥德县位于陕北石盐矿床的中心地带,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9.8%,其他有害元素含量甚微;在天然气资源方面,通过实地勘探证明,绥德县境内储藏着天然气资源;在焦煤资源方面,根据府谷、吴堡石炭——二叠纪煤资源勘查成果,结合东部山西省河东煤田的地质特征和该区地震勘查解释成果,在收集并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的基础上,测算出绥德河底和佳县螅镇一带预测资源量为21.57亿吨,可初步证明该区域有焦煤资源。因此,绥德县将以盐岩、天然气、焦煤开发转化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榆林的盐化工中心,形成框架牢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在省内外有重要位置的新型现代化盐化工及载能工业基地,力争上马120万吨真空制盐、100万吨纯碱以及配套3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电石、5万吨氯酸钠、2万吨金属钠、100万吨煤焦化厂等产业项目,加快石油、天然气、焦煤勘探开采步伐,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是人文优势。绥德是陕北地区惟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是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乡,不仅有被称之为“三大宝”的扶苏墓、蒙恬墓和汉画群,而且有居陕北馆藏文物之最的商周青铜器。同时,陕北民歌、唢呐、剪纸、刺绣、石雕等民间文化艺术也极为丰富,“黄土地艺术团”、“绥德汉唢呐团”多次在海内外巡回演出,使陕北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广泛传播。绥德县把人文资源作为一项产业来进行开发和利用,建设黄土文化传承传播基地。一方面做好红色旅游等三项规划,强化“黄土地艺术团”、“陕北民歌演唱团”和“绥德汉唢呐团”三个团体,建设“三十里铺”民俗生态文化村、陕北石雕文化专业市场、龙湾生态示范建设等三个工程;另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绥德中学和绥德一中创建成全国和全省示范高中。同时在学子小区新建绥德县职教中心,使其成为榆林南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的教育基地。

三、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未来的几年,是绥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绥德县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为发展总思路,着力加强陕北的物流中心,盐化工中心,南部县区教育中心和区域中心,以及黄土文化的传承、传播基地、陕北轻工、化工、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等“四大中心两大基地”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一是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在县城北部地区尽快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配套设施,逐步形成与国内各大物流区紧密衔接的物流体系,使绥德成为陕北地区的物流中心。

二是以盐岩、天然气、焦煤开发转化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榆林的盐化工中心,形成框架牢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在省内外有重要位置的新型现代化盐化工及载能工业基地。

三是把人文资源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和利用,做好旅游景点、文艺团体、民俗生态文化村、陕北石雕文化专业市场等文化工程的规划建设。同时,继续整合教育资源,逐步把绥德打造成以高中教育为旗帜、职业教育为品牌的陕北教育名城。

四是以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为战略思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产之县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西部强县。

⑤ 分析自2019年以来山西省交通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绥德为南北物资的储备、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以来,绥德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山川秀美建设、扶贫开发步伐,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奋斗目标,改革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使经济社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全县实现GDP8.28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亿元,是2000年的2.5倍;财政总收入是2000年的2.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0年的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1.9倍。今年1-9月份,全县实现GDP6.2亿元,同比增长19%;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1%。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绥德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近几年以来,绥德县结合自然条件和农民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引导群众按照“近抓羊草、远抓枣桑、常抓劳务”的战略思路,重点发展劳务输出、红枣、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在以黄河沿岸枣林坪、河底两个乡镇为中心的黄土丘陵土石山区发展红枣加工企业150多户,年加工红枣3000多吨;在薛家河、吉镇、赵家砭等丘陵沟壑区重点发展种草养畜、种桑养蚕业,目前已建成以薛家河镇为中心的舍饲养羊示范基地,舍饲养羊近17万只,桑树种植面积20万亩,养蚕近100张;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2005年共输出剩余劳动力5.9万人,其中有序输出2.9万人,直接经济收入2亿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生态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相继建成了辛店乡龙湾、义合镇和合峁、中角流域等八大综合治理区,治理区内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21.2%提高到45%,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每年减少入黄泥沙量236万吨,生态体系正趋向良性循环。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水、电、路、讯等为重点,通过实施水窖、水井建设以及防氟改水工程和城乡电网改造等项目,有效解决了广大城乡居民的饮水用电问题。全县农村公路在榆林市南六县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战略目标,成为全市第三个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县区。 (二)城市经济建设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绥德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市场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探索出了穷县财政不拿钱搞建设的路子,2002年8月被省科技厅列为“陕西省城镇化建设科技示范县”。绥德县先后投入5亿多元,对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建成了7段总长为7650米的防洪河堤和集防洪、交通、商贸、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滨河、神龙、学子、永乐四条大道;完成了白家湾小区开发建设工程、体育场和旧城改造工程,以及五一小区的大部分建设工程,扩大了学子小区和雕阴小区的建设规模,启动了永乐小区建设工程,并对部分社区居委会的公共设施进行了维修、疏通和硬化,增添和改良了部分市政设施。 与此同时,绥德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把抓项目作为抓绥德经济的重头戏,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招商局,指定一名分管副县长专门负责项目工作,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力度。针对不同的项目,制定出了不同的优惠政策,确定了100万吨纯碱、20万吨电石、5万吨氯酸钠“一大两小”项目为近期主攻目标,完成了5万吨氯酸钠的项目申请报告、20万吨电石项目的申请报告和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包装了一批较有前景的项目。绥德县先后签订大小项目25个,引进了华龙洗煤厂、鸿武洗煤厂、恒源洗煤厂、能源洗煤厂、天和长大酒店、心康酒店、富源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远大商贸服务公司等18个项目,到位资金2亿多元。 (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县城教育为中心、以高中教育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学校为骨干、以中心村小学为网点的教育新格局,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连年来,全县高考及名牌大学录取率始终位居全市前列;文化事业以建设文化大县为目标,挖掘整理了大量民间艺术资源;计划生育建成自治示范村70多个,正向综合示范县的目标迈进;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就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8%;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节目传输质量进一步提高,电视普及率达到95%;“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对象达9018人,农村27185个低保对象也落实了低保措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得以落实。 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十一五”时期,GZ35高速公路、太中铁路将全线贯通,榆绥高速公路、西包铁路复线开工并建成,区域铁路网络绥德枢纽站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绥德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绥德县将充分利用“井”字形交通优势,发挥绥德作为呼、包、银、榆经济带向东向南最近出海通道的优势,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 二是资源优势。在盐岩资源方面,据地质资料表明,绥德县位于陕北石盐矿床的中心地带,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9.8%,其他有害元素含量甚微;在天然气资源方面,通过实地勘探证明,绥德县境内储藏着天然气资源;在焦煤资源方面,根据府谷、吴堡石炭——二叠纪煤资源勘查成果,结合东部山西省河东煤田的地质特征和该区地震勘查解释成果,在收集并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的基础上,测算出绥德河底和佳县螅镇一带预测资源量为21.57亿吨,可初步证明该区域有焦煤资源。因此,绥德县将以盐岩、天然气、焦煤开发转化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榆林的盐化工中心,形成框架牢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在省内外有重要位置的新型现代化盐化工及载能工业基地,力争上马120万吨真空制盐、100万吨纯碱以及配套3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电石、5万吨氯酸钠、2万吨金属钠、100万吨煤焦化厂等产业项目,加快石油、天然气、焦煤勘探开采步伐,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是人文优势。绥德是陕北地区惟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是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乡,不仅有被称之为“三大宝”的扶苏墓、蒙恬墓和汉画群,而且有居陕北馆藏文物之最的商周青铜器。同时,陕北民歌、唢呐、剪纸、刺绣、石雕等民间文化艺术也极为丰富,“黄土地艺术团”、“绥德汉唢呐团”多次在海内外巡回演出,使陕北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广泛传播。绥德县把人文资源作为一项产业来进行开发和利用,建设黄土文化传承传播基地。一方面做好红色旅游等三项规划,强化“黄土地艺术团”、“陕北民歌演唱团”和“绥德汉唢呐团”三个团体,建设“三十里铺”民俗生态文化村、陕北石雕文化专业市场、龙湾生态示范建设等三个工程;另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绥德中学和绥德一中创建成全国和全省示范高中。同时在学子小区新建绥德县职教中心,使其成为榆林南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的教育基地。 三、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未来的几年,是绥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绥德县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为发展总思路,着力加强陕北的物流中心,盐化工中心,南部县区教育中心和区域中心,以及黄土文化的传承、传播基地、陕北轻工、化工、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等“四大中心两大基地”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一是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在县城北部地区尽快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配套设施,逐步形成与国内各大物流区紧密衔接的物流体系,使绥德成为陕北地区的物流中心。 二是以盐岩、天然气、焦煤开发转化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榆林的盐化工中心,形成框架牢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在省内外有重要位置的新型现代化盐化工及载能工业基地。 三是把人文资源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和利用,做好旅游景点、文艺团体、民俗生态文化村、陕北石雕文化专业市场等文化工程的规划建设。同时,继续整合教育资源,逐步把绥德打造成以高中教育为旗帜、职业教育为品牌的陕北教育名城。 四是以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为战略思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产之县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西部强县。

⑥ 榆林人公务员政府机关没事干啥呢要不炒股呢听说神木炒股府谷炒股炒房子的都很厉害。。

我榆林西沙的。这边就有证券公司,在实验中学和市政府附近,常乐路和柳营路十字路口,榆星大酒店对面。浦发银行对面。我家对面。。O(∩_∩)O哈哈~
网上看见评论说是西部证券是榆林市目前唯一一家合法经营的全国性大型证券公司,榆林炒股首选西部证券!
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⑦ 我所在的县城是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请问可以加盟肯德基吗加盟费多少

阶段KFC在中国市场进行"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方式,特许经营协议的首次期限至少为十年。未来的特许经营商必须自愿地从事肯德基特许经营十年以上。 每个特许加盟商初始投资是不同的 新的特许经营商将会被授权经营一家在营运之中的肯德基餐厅,每个餐厅的购入费将至少在800万人民币左右(包括餐厅所有的装修、设备、利润、租约及员工转让,但不包括不动产的购买)。 特许经营商可以自行安排融资。但是,特许加盟商在该项目中投入的自有资金的比例不少于70%。
对加盟者的条件:
· 认同肯德基的企业文化

· 有企业家的精神

· 在相关的行业中有很好的企业管理经验

· 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经营管理

· 愿意处理每天的日常经营事宜

· 没有犯罪及破产的记录

这些只是加盟初始阶段的一些要求,还有一些以后经营条件,总的来说比较严格,这也体现了KFC的企业文化。
目前在国内主要中小城市,已经有肯德基餐厅开业的地区提供一定的加盟机会,拿我们府谷来说,虽然府谷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消费也很高,但是贫富差距很大,收入低的群体占了多大部分,消费群体就不达标,而且kfc价格是统一,在府谷开肯德基没有优势。
只是借鉴,具体的你可以实际地了解。

阅读全文

与府谷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年10年指数基金 浏览:733
能反映主流资金的指标公式 浏览:734
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在哪看 浏览:912
混合股股票 浏览:589
众生药业定向增发价格 浏览:76
股票就像小三 浏览:144
外汇战法排行 浏览:639
南京什么宝理财 浏览:997
黄金的未来走势 浏览:616
cpa融资租赁 浏览:744
深股通流入资金周排名 浏览:759
通达信普及版带交易吗 浏览:911
至尊外汇 浏览:123
2019投资界大健康投资峰会 浏览:683
恒指期货一个交易日是几点到几点 浏览:606
个人质押贷款期限一般为 浏览:862
欧元汇率人民币即期 浏览:328
25日人民币兑换澳元汇率 浏览:497
紫金银行理财 浏览:55
中泽股票 浏览: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