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市场迎来哪些变化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迎来历史性时刻,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这是2020年4月27日以来,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至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仅历时4个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推进速度超预期。
在注册制改革之后,截至8月22日,深交所受理365家企业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其中29家已注册生效,还有303家处于受理问询状态。除此之外,创业板还能够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截至8月22日,深交所共受理161起再融资申请、9起并购重组申请。这些改革都会引起市场的新变化。
㈡ 创业板注册制来了吗
2020年6月12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创业板注册制落地6月15日起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IPO申请。随着第一只新创业板新股上市,创业板交易制度也将发生剧变,交易方面比如涨跌停限制将扩大到20%,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停牌情况、被ST、退市等。
㈢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首日,己经连续两年亏损的原来的创业板股票会加注st吗
在交易制度方面,创业板效仿科创板实行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其后为20%涨跌幅限制,明确了交易制度落地实施的时间。除此之外也放宽了对于单笔交易申报的数量限制,把20%的交易制度也推开到两类创业板基金。
伴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传统的打板策略或将将“失效”。
新规则实行后,创业板的股票风险会更大,每天可以下跌20%,而股票的振动幅度则变成40%,如果在涨停板买入遭遇个股大幅回调时将会遭受较大损失。而有些投资者习惯运用的“涨停战法”,也将承受更大的风险。
另外,涨跌幅放宽至20%,先前A股适用的操作环境就会失效,也就是说需要更多的资金才能制造个股的涨停,且由于20%的涨停收益较大,许多投资者会选择兑现落袋为安,这样就加剧了封停的难度。
短线炒作的难度会变大,其表示,创业板交易制度改革前的一些投机性策略有效性会降低。放宽涨跌幅限制后,创业板个股涨跌停发生的数量、频率以及连续涨跌停板数量都会下降。“投资者应尽量避免沿用过去交易制度下的一些投机策略,比如常用的‘打板’策略。”
㈣ 新股上市多少天才可以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至少需要三个月。
根据沪深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融券标的应该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满三个月;
除了上市时间规定,交易所还有其他规定针对融资融券标的。
㈤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股价是否上涨
8月来24日,A股迎来历史性一刻,源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式落地。创业板首批18家实施注册制的新股今天集体上市,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盘面上看,今日上市的18只创业板新股全线大涨,8只个股涨幅超100%,涨幅最高的卡倍亿涨超500%。
存量个股方面,坚瑞沃能盘中涨幅达20%触及涨停板,截至发稿回落至18.18%。苏交科、天山生物盘中涨幅超10%。
(5)实施注册制创业板首日融资扩展阅读
创业对存量投资者与增量投资者作了差异化安排:
在融资融券方面,创业板注册制首发股票自首个交易日起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当日可供投资者融券卖出。考虑到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创业板特地对存量投资者与增量投资者作了差异化安排。
存量投资者签署新的风险揭示书后可继续参加交易。增量投资者要求在申请开通权限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与证券),且参与证券交易需在24个月以上。
㈥ 创业板首次发行股票上市日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
创业板首次发行股票上市日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融资融券交易关键在于一个“融”字,有“融”投资者就必须提供一定的担保和支付一定的费用,并在约定期内归还借贷的资金或证券。
融资交易,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证券公司借入资金用于证券买入,并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多”。
融券交易,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证券归还券商并支付相应的融券费用;投资者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
(6)实施注册制创业板首日融资扩展阅读
融资融券业务本身对证券市场可发挥积极的影响。
首先是可以发挥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即当市场过度投机或者坐庄导致某一股票价格暴涨时,投资者可通过融券卖出方式沽出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下跌;反之,当某一股票价值低估时,投资者可通过融资买进方式购入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涨。
针对香港市场的研究表明,在开放融券卖出机制以后,股指期货偏离现货的幅度与次数均明显减少。如果融券机制的缺位,将使反向期现套利几乎不能进行。而投机者更有可能利用这个制度缺陷,借助利空消息全力做空期货进行逼仓,而不会受到套利交易的阻力。
推出融资融券,将对促进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交易、平抑过度投机,进而保证套期保值功能、促进股指期货乃至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㈦ 创业板注册制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创业板注册制从2020年8月24日开始实施。自4月27日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至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仅历时4个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推进速度超预期。8月24日,创业板迎来历史性时刻,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上市的18家企业已经全部完成发行,市场化定价机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18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在19.1-59.7倍之间,平均值39.3倍。
其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为康泰医学,最低的为卡倍亿。发行价最高的为锋尚文化,发行价为138.02元/股,其也是首批企业中唯一一家发行价超100元的企业。另外,还有南大环境、安克创新、捷强装备三家企业的发行价在50元/股以上。发行价最低的为康泰医学,为10.16元/股。
(7)实施注册制创业板首日融资扩展阅读
创业板交易机制的变化
8月24日起,创业板交易机制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并且,新的交易机制同时适用于增量公司和存量公司,投资者需要注意其中的变化。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包括涨跌幅限制、申报价格范围限制、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单笔最高申报数量等方面。
在涨跌幅限制方面,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此后日涨跌幅限制为20%;创业板存量股票、相关基金日涨跌幅限制由10%放宽至20%。根据深交所公示名单,共有22只基金自8月24日起涨跌幅限制提高至20%,包括“创精选88”、“浦银创业”等18只ETF,以及3只分级基金和1只LOF。
创业板引入了申报价格范围限制。创业板股票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需要注意的是,超过上述申报价格范围的订单,将暂存于交易主机,此时订单不在行情中显示,也不会撮合成交,待价格波动使该笔订单进入申报价格范围时,会自动参与竞价,成交前投资者可随时撤单。
在申报数量方面,创业板股票限价申报的单笔买卖申报数量不得超过30万股,市价申报的单笔买卖申报数量不得超过15万股。如投资者提交的单笔申报数量超过要求,交易系统将直接拒单。需要注意的是,创业板单笔最小申报数量及变动单位没有变化,仍为100股或其整数倍,卖出时余额不足100股的,应一次性卖出。
在盘中临时停牌机制方面,创业板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股票盘中临时停牌的触发阈值为涨跌30%和60%,停牌持续时间为10分钟,在警示交易风险的同时,保障交易连续性和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在盘中临时停牌期间,投资者可继续申报或撤销申报。复牌时,交易所对已接受的申报进行复牌集合竞价。
除此之外,创业板优化了两融及转融通机制,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转融通出借券源扩大,战略投资者可出借配售获得的股票;新推出转融通市场化约定申报方式,增加交易灵活性,提升交易效率,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当日可供投资者融券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