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
㈡ 定安的历史人物
王官
【元】王官,元代南雷峒人,海南省定安县岭口镇九锡山村人,系南雷峒主。至治元年(1321年),元文宗图帖睦尔因宫廷内争,被元英宗放逐来琼州,居琼时图帖睦尔曾到南雷峒,王官待他很好,并处300金买回图帖睦尔所爱恋之琼州元帅府侍婢青梅,图帖睦尔非常感激王官的好处。三年后,宫廷政变变化,图帖睦尔被召归,于天历元年(1328年)登帝位,称为文宗,元文宗为报答王官礼遇之恩,将定安县升为南建州,封王官为世袭知州,任职十多年。王官辞世后葬在今岭口镇下山村东南,墓尚在。
胡濂
【明】胡濂(1463—1542),字宗周,号一斋,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中街人,幼而好学,10岁能文,明朝成化丙午(1488年)科考中举人,弘治癸丑(1493年)科考中进士。系著名理学家王阳明的门生,初任户部广西司主事。任满升山东司员外,转调云南司郎中。正德辛未(1511年)年,流贼刘六做乱,胡濂在平乱中督运粮饷有功,朝廷赐金牌文币,并加四品官衔,提升贵州参政。任上革除政弊,严厉法纪,并平息了当地苗、彝少数民族的一次叛乱,因此升任江西右布政使。正德已卯年(1519年)春,兑运粮饷于吴城返归时,恰逢宸濠宫廷政变,胡濂受累被捕入狱。政变平息后,当时任都御使的王守仁(王阳明)、陈琳,保奏胡濂无罪,不曾参与政变,始获释放。归家后以泉石自娱,杜门教训子孙,卒年80岁。
王弘诲
【明】王弘诲,(1541—1617),字绍传,号忠铭,广东定安人,现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人,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他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奏考回琼、流芳千古。王弘诲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20岁时乡试中举人第一名,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登进士。
王弘诲中进士不久,恰逢海瑞因上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忤逆了嘉靖皇帝,被捕入狱。王弘诲仰慕海瑞为人,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前往探望,并为海瑞送物送药,虽遭狱吏危言威吓亦不畏避,表明了他坚持正义的高尚品质。王弘诲任会试考官时,精心挑选,秉公取士,为国家选择了许多有用之才。他在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到明朝廷腐败,他数次不断上疏劝谏,并写了类似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的奏章,痛陈朝廷之大病。因屡上疏诤谏不得采用,他数次托病乞休。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58岁的王弘诲获准辞官,回乡后在定安县城创建“尚友书院”,并资助修建澄迈的“天池书院”,文昌的“玉阳书院”等。他还亲自到这些书院授课,大力宣扬文教。另外,王弘诲还设置义渡,筑桥修路,建塔挖井,为家乡办了不少公益事业。
莫魁文
【清】莫魁文,字起梧,号印山,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排坡村人。少孤贫而勤学,清康熙丁酉(1717年)科考中举人。辛丑(1721年)科考中进士,是清代琼崖考中进士的第一人,最初在吏部观政(见习)三年,后改授直隶庆和知县。任上非常关心民间疾苦,疏浚该县颊河以消除水患,创建月阳桥,使当地百姓来往便利。因监督治理黄河工程劳碌过度而染病,因而告病归家,归时清风两袖。巡按御史王之畸对他很看重,赋诗为其送行。《庆云县志》也记载他的清廉事迹。归家后从未入公门,唯读书吟诗而自娱。
梁汉鼎
【清】梁汉鼎,定安县人,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陈德华榜进士,曾任山西沁原知县。
莫陶
【清】莫陶,字柳眉,号绿岩,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排坡村人。少年时就喜欢读书,精于小楷书法。年轻时就考中了雍正癸卯(1723)年科举人,丁未(1727年)科考中进士。授任四川铜梁知县,任上颇有政绩,为上司所赞赏,但仅数年便因病告休在家,归家后专以养病训子为事,不久华年早逝,时人哀之。今定安县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字画真迹等文物。
莫绍德
【清】莫绍德,字衣堂,号云庵,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南山村人。清乾隆己酉(1789年)科举人,嘉庆丙辰(1796年)科进士,辛酉(1801年)殿试后,考选授任内阁中书,派充实录馆校对官。任满议叙候选员外郎,因奔丧守制而不赴任。三年后,出游名山,结交众名流,擅于书法,尤精金石,其小楷名噪一时。曾在琼台书院任教。晚年致仕归家,修族谱,创建莲井寺。著有《石经堂集》,定安县博物馆收藏有他手书《波罗密多心经》经幢碑拓片一张,海口市府城的琼台师范学校也有出土他手书之碑石一块。
张岳崧
【清】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瀚山,号觉庵,广东定安人,现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上祖籍福建莆田县,宋嘉定年间迁琼,其祖为琼山尹,故落籍琼山。后迁定安。张岳崧自小聪明好学,十二岁应童子试,十六岁补弟子员,嘉庆辛西年(1801年)优引举质。嘉庆甲子(1804年)科中广东省举人,嘉庆己巳(1809年)恩科进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官、会试正考官、文颖馆篡修官、武英馆篡修、都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阁校理、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湖北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
张岳崧饱才博学,涉猎很广,业通书画、法律、经济、水利、军事、医学,一生著有《筠心堂文集》10卷,《筠心堂诗集》4卷、《运河北行记》1卷、《训士录》1卷。现今各大图书馆多有收藏。 张岳崧一生对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岳崧关心民疾治水防患,他任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时,奉旨治水,他乘小舸,冒风雨,渡扬子江,亲自巡察江海,冒险坚持督率官民护堤。张岳崧是当时一个“明镜高悬”的青天老爷,任大理寺少卿去任的时候,“耆老遮道,焚香路送”。张岳崧为禁烟运动劳苦奔波,与林则徐交谊深厚,同是查禁鸦片的严禁派。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广州查禁鸦片,首先摇旗呐喊,撰写禁烟奏疏与其有关文章。张岳崧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家乡病逝。享年70岁,他的棺葬于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毛头村前。可惜墓地在“四清”、“文革”时期遭受破坏,其石柱、石栏、石牛、石羊、翁仲都荡然无存。在张岳崧前,明清两代,琼人登进士第者甚多,但尚未有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者。故当朝清嘉庆皇帝仁宗颙琰,为张岳崧这样高的名次骄傲地说:“何地无才!”后来在张岳崧直接熏陶下,他的次子张钟彦中了进士,三子张钟秀和孙子张熊祥也均中举人,他和儿子张钟彦为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三代功名,堪称海南第一家。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一位难得的人才,他有功于国于民,历代海南人民都把他同丘浚、海瑞、邢宥、王佐、王弘诲等一起引以为荣。
张钟彦
【清】张钟彦,张岳崧次子,张钟秀胞兄,字仲升,广东定安人,今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其妻符素文乃文昌县符其珍(曾任知县)之女,负才名,张钟彦受其诲教颇多。钟彦曾在林则徐门下读书,得其教诲栽培,由监生考中道光己亥(1839年)科举人,继而父丧归家守孝三年,道光乙巳年(1845年)应礼部会试,考中进士,签分河南即用知县。由于他性好诗赋,授例改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兼稽勋司郎中,后调任户部江南司郎中。后擢升浙江道兼监察御史,未几奉特旨补任直隶知府,次年调任补任宣化知府。总督谭廷襄深重其才德,以品学兼优,才能干达,奏请调河南任职,但不成功,总督便因事调任他处。张钟彦于任上索与所辖盐司意见不合,被调任山西,忿郁得病,死于河北唐县,时年54岁。县博物馆收藏有他的手迹遗物,与其父张岳崧是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
王映斗
【清】王映斗(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官至大理寺卿(二品),是清代有名的教育家。藏有许多书籍作品,但遗世至今却寥寥无几。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王映斗考进县学,成为县学生员;稍后,再考入府学,成为府学生员。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由府廪膳生员,进补拔贡,接着参加会朝考名列前茅,获一等,被安排在户部江西司当小京官,管理户口、财赋。但几个月后因慈母与世长辞请假归里守丧3年。后赴京擢任户部额外主事,任职6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二甲第14名进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户部云南司主稿转为陕西司主事。翌年,另任陕西司员外郎(司的副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晋升为司的正职四川司郎中。一直在京户部任职25个年头。清文宗奕詝(咸丰帝)即帝位后,对王映斗的才华和为人颇为赏识,特令他随相国前赴祖国东南沿海省份,在浙江省清理仓库、校阅营伍,还趁机查检东南两河节浮费,裁减冗员。因为他人尽其职,成绩卓著,声名大震,被提升为鸿胪寺少卿,负责礼仪方面的事务。在这期间,严父丧亡,回里守丧3年。其间有一年的5月,粤督徐广籍知晓王映斗学富五车,教学有方,乘他奔丧在家,特聘他出任省城掌管越华书院,时间长达7年之久。在其掌教期间,他发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教学经验,运用独特的教学技巧,谆谆善诱,培养出不少名望很高的社会名流。广东籍的梁耀枢中状元、李文田中探花,潘衍、潘桐兄弟竞官至太史。这些充分体现了王映斗教学的才能和成绩卓著,为世人所爱戴。
迄至咸丰八年(1858年)5月间,王映斗复官京城,经过投递奏折请求,蒙皇上的召见,并于同年10月,补原官职鸿胪寺少卿。翌年11月,擢升为给皇上讲学的内阁侍读学士。咸丰十年(1860年)充任恩科会试同考官、皇帝的后勤长官光禄寺卿。一段时间后,先后授太常寺少卿和掌管刑狱、处理重大司法案件的大理寺少卿。清穆宗载淳于同治二年(1863年)元月,调奉天府丞,提督奉天学政,负责管理教育方面的重任。6年任满,秋季返回北京复职。然而,奉天(今辽宁省)乃满洲民族的发祥地,王映斗能获满清朝庭的信任,有机会到这些地方去担任教育工作,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其间,王映斗大胆对这里的文教所存在的时弊,进行严厉的改革,促进其文风的发展,深受社会的赞许。1864—1865年的两年中,王映斗历任太仆寺卿、太堂寺卿、大理寺卿。同治九年(1870年)3月,因年老多病,祈归。途经省城,抚军李福泰知晓,热情地把他挽留再次主持越华书院,时年已七旬了。在年迈力衰之时,勉强坚持了两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坚决要求归里。王映斗人老志不衰。他为发挥人的价值,在家居4年中,人格高尚,全心全意为人类多作奉献,在有生之年写了不少诗文、公牍和家谱,但都没有编成专集,亦没有付印,因而荡然无存,仅是由他主持编纂的《定安县志》传世。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王映斗在家逝世,享年81岁。他的次子王器成在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乡人为表达对他们父子俩的深情厚意,尊称他们俩为“父子进士”,为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
王器成
【清】王器成,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王映斗次子,字公辅,号晚愚,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少年随父在北平(北京)生活,聪明好学,颖慧卓然,写诗作文,落笔成章。清咸丰壬子(1852年)举优贡。戊午年(1858年)中举人,当时就职刑部福建司主事。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科进士。年近古稀卒于北平。与其父王映斗是为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今定安县博物馆有他的墨迹。
孙衍吾
孙衍吾,男,中共党员,定安县定城镇多校村人。自1980年创办“知海书屋”以来,孙衍吾30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助人为乐,被当地群众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上世纪80年代,农民对文化科学的需求十分强烈。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及青少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利用图书报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孙衍吾节衣缩食,于1980年自费创办“知海书屋”。30多年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购书订报及添置阅览设备。目前,“知海书屋”藏书7.2万多册,报刊380多种,接待读者1000多万人次,已经成为广大乡亲求知、求富、求乐的场所,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和乡亲们文化活动的中心。孙衍吾2003年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06年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授予2001年—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㈢ 杭州市近西湖河坊街南宋御街定安路地铁站柳浪闻莺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精品推荐 核心地段:西湖柳浪闻莺西湖银泰南宋御街河坊街出门就是高银美食街;后市街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惠民路,游西湖,逛西湖银泰和河坊街,吃美食。 更干净的民宿,专业保洁,保证一客一换;独立设计师设计,住进生活美学的家;精选服务用品,大牌好物,精心定制。 专职管家,热情靠谱,24小时贴心服务;安全智能,50万高额保障,安装智能安防系统。房源介绍 黑白极简,舒适大方,由专业设计师亲自设计操刀,房东的精心配置,创造一种宾至如归家的感觉 我家是三居室格局,有独立的洗手间,厨房,适合闺蜜和情侣居住? 客厅提供小米电视;厨房提供苏泊尔套装,小米电水壶周边配套 500米内:有美食新白鹿绿茶龙翔臭豆腐哥老官南宋胡记一点点;附近停车场有三个以上;交通便利 步行5分钟到河坊街;南宋御街就在旁边;骑行西湖8分钟;近定安路地铁站街区特色文化 杭帮菜:楼外楼,新白鹿,绿茶,哥老倌;特色菜:兄弟小龙虾打车起步价网红餐饮休闲推荐:一点点,民宿故事主人嫣然希望自己的客栈“出则繁华,入则宁静”,入住的人都能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在这里放下一切,感受自然的魅力。温馨提示 入住前需做好入住登记,获得免费高额住宿保险保障,安心出行。 维护和谐的社区环境,不要影响邻居或社区居民。 出门请随手关灯关空调,请节约用电。 禁止携带宠物入住,禁止搞轰趴派对。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近西湖河坊街南宋御街定安路地铁站柳浪闻莺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㈣ 从杭州西湖南宋御街定安路到达杭州宋城要多久
宋城在转塘那边的,打车得40多分钟吧
㈤ 网易贵金属,如何才能把资产变成现金(之前进行全部卖出的操作了啊),脑残小白,望指点
单子上面持仓盈亏是负数,即为亏损状态,等盈利之后点击相同数量(16手)相同规格(白银10g)的买就完成交易了,然后等到停盘资金结算之后再点击转账即可。分析师宋定安为你解答,祝您投资愉快!
㈥ 定安县的人物
王官
王官,元代南雷峒人,海南省定安县岭口镇九锡山村人,元文宗为报答王官礼遇之恩,将定安县升为南建州,封王官为世袭知州,任职十多年。王官辞世后葬在今岭口镇下山村东南,墓尚在。
胡濂
胡濂(1463—1542),字宗周,号一斋,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中街人,幼而好学,10岁能文,明朝成化丙午(1488年)科考中举人,弘治癸丑(1493年)科考中进士。系著名理学家王阳明的门生,初任户部广西司主事。任满升山东司员外,转调云南司郎中。正德辛未(1511年)年,流贼刘六做乱,胡濂在平乱中督运粮饷有功,朝廷赐金牌文币,并加四品官衔,提升贵州参政。
王弘诲
王弘诲,(1541—1617),字绍传,号忠铭,广东定安人,现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人,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
莫魁文
莫魁文,字起梧,号印山,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排坡村人。少孤贫而勤学,清康熙丁酉(1717年)科考中举人。辛丑(1721年)科考中进士,是清代琼崖考中进士的第一人,最初在吏部观政(见习)三年,后改授直隶庆和知县。
梁汉鼎
梁汉鼎,定安县人,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陈德华榜进士,曾任山西沁原知县。
莫陶
莫陶,字柳眉,号绿岩,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排坡村人。少年时就喜欢读书,精于小楷书法。年轻时就考中了雍正癸卯(1723)年科举人,丁未(1727年)科考中进士。授任四川铜梁知县,任上颇有政绩。
莫绍德
莫绍德,字衣堂,号云庵,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南山村人。清乾隆己酉(1789年)科举人,嘉庆丙辰(1796年)科进士,辛酉(1801年)殿试后,考选授任内阁中书,派充实录馆校对官。任满议叙候选员外郎,因奔丧守制而不赴任。著有《石经堂集》,定安县博物馆收藏有他手书《波罗密多心经》经幢碑拓片一张,海口市府城的琼台师范学校也有出土他手书之碑石一块。
张岳崧
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瀚山,号觉庵,广东定安人,现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上祖籍福建莆田县,宋嘉定年间迁琼,其祖为琼山尹,故落籍琼山。后迁定安。张岳崧自小聪明好学,十二岁应童子试,十六岁补弟子员,嘉庆辛西年(1801年)优引举质。嘉庆甲子(1804年)科中广东省举人,嘉庆己巳(1809年)恩科进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官、会试正考官、文颖馆篡修官、武英馆篡修、都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阁校理、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湖北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
张钟彦
张钟彦,张岳崧次子,张钟秀胞兄,字仲升,广东定安人,今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其妻符素文乃文昌县符其珍(曾任知县)之女,负才名,张钟彦受其诲教颇多。由监生考中道光己亥(1839年)科举人,继而父丧归家守孝三年,道光乙巳年(1845年)应礼部会试,考中进士,签分河南即用知县。由于他性好诗赋,授例改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兼稽勋司郎中,后调任户部江南司郎中。后擢升浙江道兼监察御史,未几奉特旨补任直隶知府,次年调任补任宣化知府。张钟彦于任上索与所辖盐司意见不合,被调任山西,忿郁得病,死于河北唐县,时年54岁。县博物馆收藏有他的手迹遗物,与其父张岳崧是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
王映斗
王映斗(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官至大理寺卿(二品),是清代有名的教育家。藏有许多书籍作品,但遗世至今却寥寥无几。
王器成
王器成,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王映斗次子,字公辅,号晚愚,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少年随父在北平(北京)生活,聪明好学,颖慧卓然,写诗作文,落笔成章。清咸丰壬子(1852年)举优贡。戊午年(1858年)中举人,当时就职刑部福建司主事。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科进士。年近古稀卒于北平。与其父王映斗是为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今定安县博物馆有他的墨迹。
孙衍吾
孙衍吾,男,中共党员,定安县定城镇多校村人。孙衍吾2003年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06年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授予2001年—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㈦ 定安的历史沿革
1、立县定安
宋元改朝换代之际,海南黎酋符十九、符二十兄弟,集众作乱,活动猖獗。元世祖忽必烈夺得政权后的第十三个年头,至元28年,即公元1291年二月,由湖广总督府镇国元帅、琼州安抚使陈仲达、副帅朱斌,率领蒙古骑兵二百,汉兵二千,顺化兵五千,渡海到海南岛,再征集地方民兵一万四千,筹备草粮,准备大举讨伐黎蛮。在发兵之前,陈仲达突然死去,忽必烈闻讯,立即指令荣禄大臣、湖广中书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渡琼坐镇,指挥征剿。阔里吉思到海南后,提升朱斌为元帅,任命陈仲达之子,年轻的陈谦亨领万户总兵配合南征,当年的十二月擒住符十九,首战告捷。正在策划全面围剿的时候,阔里吉思被召回关,辞行前,阔里吉思向朱斌授略:“分委柔善,遍行招安”八字。第二年,至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广西都督府镇抚元帅高佑奉命与朱斌、陈谦亨会合于茶根,策划征剿,朱斌从南,高佑从西,陈谦亨从东北,以黎母山为目标,发兵挺进,翌年即至元三十年十一日,三路兵马在黎母山东侧,原镇州所在地会师,黎患平息,历史上认为这次战功归于阔里吉思“用武其神乎,推心其仁乎”。其实这都有是忽必烈的联黎策略,所以战事停止后,朱斌根据阔里吉思授意,立即实行招安,退出黎母山区,经乌蒙孙泽提议,阔里吉思奏准,至元三十年,即公元1293年,在黎母山区边缘地带,新寨县岭的麻山界,即现在中瑞农场的双灶岭建立定安县,同时在南弄界建立会同县,在北盈徒建立万全寨。然而会同也不万全,定安并不安定,双灶岭仍是深山老林,是黎苗所需要的地方,于是建县不足二年,至元三十一年,阔里吉思再作让步,后退六十里,定安县治所迁出丘陵地带南资都南坚峒,即今龙门镇西北的官衙、官井、官地村地方。
2、升州南建
元朝文宗天历二年,即公元1329年,琼州军民安抚司突然接到三道圣旨,一道是改琼州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军民安抚司,一道是召青梅回京为妃,一道是升定安县为南建州,封南雷峒主王官为世袭知州,佩带金符,迁治到琼牙乡,隶属北海元帅府。这一突如其来的圣旨,出处有因。原来英宗至治二年四月,即公元1322年,由于特门德尔挑拨,太子图帖睦尔被贬来海南岛,寓居在陈谦亨元帅府,正好府中有一待女青梅,能歌善舞,声色并丽,使图贴睦尔动了心,然而落魄太子一穷如洗,青梅不稀罕,于是太子闷闷不乐,自我叹息:“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银杏弄金桃,溟南地辟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亦高”。此事被定安南雷峒主王官知道了,通过王官为媒妁,又资助太子三百金为聘礼,娶了青梅。泰定元年十月图贴睦尔得召回京,封为怀王,天历元年登基当皇帝,念及前情,文宗皇帝,即图贴睦尔召青梅回京为妃,可惜青梅命薄,回到浙江就死在途中。 青梅姓陈,文昌人,死后其兄陈乾富得到任用和提升。为报答王官雪中送炭之恩,封王官为世袭知州,南建州之“建”字来自南坚峒之“坚”,州址设在现在定城南门外杨墩坡村之南边。
3、复县定安 延续至今
明朝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明兵入琼,琼州守将陈乾富投降,未经交战,元朝在海南岛的统治宣告灭亡。然而,世袭享受元朝福禄的南建州知州,王官之次子王廷金及其胞兄王廷燎,串通万宁黎酋王贤保,儋县峒主刘均胜,集结黎兵,洗劫南建州和万安军治所,然后遁兵母瑞山的南牛岭,企图东山再起。但是,不足三年,便被原潭榄翼千户总莫真成之嫡子莫宣宝和万宁峒主王丽珠所覆灭。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定安恢复县名,第一任知县吴至善。从那时起至清末止,整整两个朝代,历时542年,定安县名不变,治所不变,版图不变,隶属琼州府也不变。
1958年与屯昌县合并为定昌县,县治屯昌镇。1961年恢复定安县。
2002年,永丰乡、居丁镇合并,设立龙湖镇;仙沟镇、定城镇、龙州乡(除秀龙坑行政村)合并,设立定城镇;新竹镇、龙州乡的秀龙行政村合并,设立新竹镇;富文乡、坡寨乡合并,设立富文镇;龙塘镇更名为龙河镇。
㈧ 杭州 宋代 定安桥是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根据查询史料得知,杭州在宋代称临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
在这些属地中,有个地方在现今桐庐县分水镇,古称分水县。根据浙江通志分水县志可以查到些许关于定安桥的介绍。
定安桥旧名顺安桥在河头溪系东门孔道向建石桥圮于洪水后易石以木。意思是此桥曾于发洪水时倒塌,最后以木桥代替。
㈨ 请问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和万达复利理财有关系吗谢谢.
你好,好像是没有关系,投资朋友需谨慎,切勿上当受骗。分析师宋定安为你解答,祝您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