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到底应该如何搞异业合作
异业合作通俗点讲就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因为相同的营销目标,寻求产业链以及周边行业合作的方式。
说到具体怎么去找合作伙伴,怎么去谈,那主要以各个公司里面自身的行业脉络和你自有的联系渠道作为基础。像你是做建材类的,如果你之前跟万科合作过,那你以后还可以再联系他们寻求异业合作。比如说你认识万达的某某某,那你可以通过他去联系市场部的同事寻求异业合作。但是异业合作是由双方的条件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要你有需求的时候别人也要有这个需求,双方的目标客户是重合的,而且你能提供的资源和别人提供的资源能够形成互补,等等等等。异业合作为的是互利共赢,不然谁愿意白带你,吃力又不讨好。
② 想找异业合作有哪些渠道
做为一个做了很久市场的人,谈谈我之前找合作有哪些渠道
一般来说做市场或者做BD常见找合作渠道的方式有四种:
1、社群
关于社群这个太多了,你可以加一些你合作区域内的异业合作交流群,这是比较快积攒渠道的方式之一,缺点就是有的群质量比较低,乙方很多,打广告的也多,所以要能找到一些优质的社群
我这边可以推荐几个:
(1)企合邦—有自己的社群平台,管理比较严,会定期把社群里发的异业合作信息收集共享在各个群里,方便群里的朋友合作)
(2)市场部—老牌社群,以培训起家,全国群质量一般,但是地域群质量比较高
(3)比推—以流量为主,如果你需要找流量、找线上渠道可以进他们家社群
2、多参加一些线下的市场人或者互联网BD人聚会,我上面说的几个社群都会定期组织线下活动,也可以认识不少人,谈合作也方便
3、如果有明确想找的人可以使用脉脉这类职场人的APP,不过想要充分联系需要付费
4、异业合作线上平台,可以说是找异业合作最方便也最快捷的方式了
我这边可以推荐几个:
1、企合邦
2、市场部网
3、BD沃客等
各个公司的市场、BD会在上面发布异业合作信息,可以直接联系。
比如企合邦的界面
这就是常见的互联网BD寻找渠道的四种方式,希望能帮到你
③ 有哪些异业合作的经典案例异业合作要注意什么
京东钱包 +健力宝 这个主要是为了拉动销量和用户量 彼此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且 也增强了自己的品牌 知名度
④ 保险公司异业合作方案
从国内目前的市场人文环境看,本文认为集团内部纵向一体化式的银保合作也是最优模式,主要原因:其一,银行强、保险弱的市场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改变。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银行与保险强弱不平衡的两极关系,在这种前提下,银行与保险若作为独立的主体两者间没有平等合作的基础,而利益不均衡的合作是难以持久的。本文认为包括现在市场较为热衷的银行与保险成立合资保险公司其实也会受制于目前的这种现状难以达到持久合作的目的。因为在现阶段的合资公司中一定是银行占居绝对话语权的,而正处于发展壮大中的保险方必然会寻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从而使合作缺乏持久长期的基础。其二,消费者与市场的成熟度。与发达市场上成熟的消费者习惯利用中介进行产品的最优选择不同,国内的消费者目前更习惯选择自己认为可靠品牌的产品,而银行比保险拥有更可靠的品牌度与信誉度,因此将银行保险产品进行同一品牌下的一体化设计,既有利于市场开拓,又有利于加强银行的责任,强化风险的控制。其三,市场与政策风险的规避。任何突破目前单一柜面形式的银保合作模式都将意味着双方客户信息资源的深度合作,而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容易引起客户权益纠纷,而同一集团品牌下纵向式银保的合作由于保险销售人员也是银行业务人员,客户的资料始终是在银行内部使用,可以有效避免这方面的风险。综上所述,虽然随着市场的成熟银行保险的各种合作模式将并存,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宜将集团内部纵向一体化式的银保合作模式作为国内的主要模式给予支持和发展。。2.银行在银行保险合作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不管银保合作采取什么形式,银行保险最基本的实质是利用银行的渠道及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银行的作用也就至关重要。所以要取得银行保险合作的成功,银行的作用远不是给保险提供销售便利以获取手续费收入这么简单,应该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就国内银行而言,目前要作到以下几个转变:(1)变“短”为“长”即从目前着眼于短期利益转变为着眼于长期利益的合作。由于前述银行强、保险弱的现状,银行从获取短期最大利益的目标出发,导致目前内地的银保合作更像是银行的选秀,选秀的标准就是手续费,结果银行保险合作演变为保险公司间的手续费竞争,合作协议也是朝三暮四,最终是银行保险合作难以持续,并在短期内就面临发展瓶颈。这里并不是说银行不应该基于利益关系进行合作对象的选择,而是说这种选择应该是基于长期合作关系的选择。除了利益关系考虑外,以下两个因素也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首先:品牌因素,即合作的对象是否与你的品牌匹配,或者有助于你的品牌提升。因为客户到银行买保险,买的不是保险公司的品牌,而是银行的品牌和信誉,所以如果合作对象的品牌会损害到自身的品牌信誉,手续费再高也是不能考虑的。国外的银行保险合作中对合作对象选择都非常慎重,会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对象,但一旦确定了合作对象,又会一心一意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持续的合作。也就是说,选择的功夫要作在前且要非常慎重,但选择后就要从共同发展的角度追求长期的合作。其次:经营理念与文化,合作都有沟通磨合成本,要使这种成本降低到最小,使合作产生双盈而不是相互抵消的作用,就需要找经营理念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合作对象,这样的合作容易持续。(2)变被动为主动首先是业务推动的主动性:变由保险公司推动销售到由银行自身推动销售,包括培训、激励和考核等,都成为银行体系内的组成部分,才能产生最大效应。其次是销售的主动性:银行与保险的服务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通常银行是坐等客户,而且客户的需求是明确的,而保险则是要主动推销的,且客户的需求是要挖掘的。香港汇丰的保险在近年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作法就是通过各种激励和考核方式,将保险业务内化到银行产品中成为银行每一级销售人员的任务,从而使银行的销售人员改变销售习惯。只要有客户到银行柜台或者打电话到银行办理相关银行业务,销售人员马上就会从电脑中查找客户的相关资料,电脑系统会显示该客户已购买的保险种类,或可能需要的产品种类,销售人员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推荐。(3)变单一为多元:银行保险的合作必然要求银行从单一的银行类业务变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为此银行的产品体系、培训体系、销售人员的知识甚至叮支持系统都需要向多元化转变。3.如何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形式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内地企业提了很多年,但大部分都还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上,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在经营理念上还不能摆脱规模至上的粗放式经营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仅仅成为口号,其二是从技术层面看还不知道如何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而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关键是经营理念的转变,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市场成熟度、产权制度和企业治理以及行业评价标准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不作详细探讨,这里仅探讨几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其一,IT系统的升级:如前所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没有盯的支持是难以实现的,而目前内地保险企业的IT系统有以渠道为基础开发的,有以保单为基础开发的,鲜有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开发的,所以无法分析客户的完整需求,并形成相应的服务,因此保险企业的IT都将面临升级问题。同时要实现银行与保险的充分合作,银行与保险的I丁对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否则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就只能停留在浅层无法深入。其二,客户细分:资源的有效性决定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满足市场上所有客户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以集中资源为公司选定的客户群进行优质到位的服务。目前内地企业没有明确的市场细分,尤其银行保险方面客户同质,产品雷同严重,银行保险方面基本上是一个产品面对所有客户,根本谈不上客户需求,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银行保险面临瓶颈也就很自然了。4.如何看待银行保险对保险业传统渠道的冲击?香港汇丰的寿险业务超越友邦表明银行保险对传统的寿险销售渠道有相当的替代作用,因而银行保险的大发展必然使现有营销渠道受到冲击。从保险业来说,要正确看待并且积极应对。首先,目前内地保险企业最为担忧的无疑是银行建立保险公司形式的银保发展,因为目前银行的强势地位会使保险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如果从保险业整体来看,银行保险的发展无疑将有力的推动保险业再上新的台阶,是银行与保险共同将保险的蛋糕作大,它将有效的扩大保险业的影响和覆盖面,对于保险业而言是增加了一个有力的销售渠道,所以保险业要以积极的心态支持银行保险的发展。其次,要作好传统渠道与银行保险间的市场细分。即今后的保险企业最优先服务的将是银行接触不到或接触较少的客户群以及银行渠道无法销售或销售较少的产品。银行接触客户的主要渠道还是柜台和电话及网络,因此营销员在面对面的销售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在明确市场细分的前提下再进行共同市场的竞争将是今后的趋势。最后,现有营销队伍的转型。银行保险的发展将使现有营销员渠道失去相当部分的大众客户即简单产品客户,因此及时进行现有营销员队伍的转型非常重要。具有销售复杂产品和综合理财产品技能的营销员将更受欢迎,这就需要保险公司从现在开始在营销员队伍的建设方面从招聘选择、培训到销售习惯和产品开发甚至营销员的管理定位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准备,为即将到来的银行保险大发展作好应对的准备。综上所述,在内地金融业日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金融混业经营正成为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银行保险将得到快速的发展,香港汇丰银行保险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选择合适的模式使保险内化为银行产品链的一部分从而使银行成为推动保险发展的主导,并最大程度的体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是银行保险成功的关键因素。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⑤ 什么叫异业渠道合作啊
一般来讲,异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营销策略。“异业”是与“同业”相对应的概念,代表不同行业。因此,异业合作的核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营销主体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其二是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营销。
其实所谓“异业合作”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总结,就是取长补短和强强联合。由于不少传统行业在形成了固有的盈利模式之后,市场空间和营销渠道相对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和营销点。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参与到新兴的行业也就成为这些行业的共同想法。
在异业合作方面,首先要考虑合作的目的,是要销量还是要做品牌推广,目的不同选择的行业方向肯定也不相同。比如软件行业,更好的合作就是与硬件厂商的捆绑,会在销售上取得明显的效果。
除了捆绑产品资源外,渠道资源的捆绑销售也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所谓渠道之间的合作,就是合作双方通过开放各自的渠道资源,或者是开放销售渠道让合作企业的产品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或者是开放产品展示渠道,为合作企业的产品提供更加宽广的展示平台,通过渠道资源的共享实现自我产品的销售。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合作途径。
一般来讲,目标消费者部分或者全部重合,是异业合作的基础,若没有交集,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在现行的案例中,IT行业和快速消费品的异业合作算是比较多的。比如Acer曾经和康师傅,联想与可口可乐的合作等。
异业合作和SCDP的概念基本一致。SCDP是英文缩写,SC- the Same Customer ,也就是“同一客户群”,DP-Different Procts指“不同的行业或产品”。
⑥ 有哪些异业合作的经典案例异业合作要注意什么
一般来讲,异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营销策略。“异业”是与“同 业”相对应的概念,代表不同行业。因此,异业合作的核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营销主体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其二是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营销。
异业合作有一细分的合作领域是:双方用户流量资源的互换合作。当你已有一定的活跃用户数,你愿不愿意去和别的商家对等互换?基于场景的互换可以带来真实的高转换率。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个旅游APP,用户购买成功某个旅游产品后,在订单支付成功页面出现某个酒店机票的APP产品推广页,用户感兴趣就会很自然地点击导入到对方的页面,同样的,酒店机票APP用户在订机票或酒店时看到了你的旅游产品推广页,这个用户可能正好要出去旅游的,自然会被转换,双方就可以基于对等的原则欢快的互推起来了。再进一步,还可以三方或更多方组团一起互推,如场景A导到B,场景B导到C,场景C再导回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