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光伏融资难

光伏融资难

发布时间:2021-08-07 08:09:55

① 为何说光电行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尚待解决

据报道,太阳能光热发电可以提供连续、可靠的电力且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版,不仅可以替代化石能权源发电,还可以发挥调峰和储能作用,提高电力系统接纳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能力,但是行业发展融资难等问题待解。

网友纷纷表示,希望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光电行业的发展!

② 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三大难题,如何破解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弃光限电问题。数据显示,2016年西北地区弃光电量70.42亿千瓦时,弃光率19.81%。其中,新疆和甘肃弃光率均超过30%。
其次是政府补贴拖欠问题。我国光伏发电起步较晚,目前投资光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补贴。
第三是融资难度大。由于电站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光伏产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分布式电站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十三五”规划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受益于储能技术发展以及电网输配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光伏发电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弃光率也将有所下降,因此长期来看,中国光伏发电发展前景较好。

③ 如何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还是得先谈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因,然后再谈各方面的解决措施:

从外部因素看,我们国家金融体系发展本身有缺陷,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的设计还不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非常高,有很多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我们会做一个他山之石的系列)。不够发达的金融体系,资金提供方通常是供给关系的强势方,可以按自己的风险偏好设定门槛、挑选业务做。资金渠道在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时,往往被调侃为只会做锦上添花的事而不会干雪中送炭的活。

虽然近年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产品已经很多,但实践的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资金提供方在设计融资产品时,通常只关注风控,不关注服务;在企业融资申请过程中只提供门槛,不提供帮助。导致企业融资过程总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管走传统机构还是创新渠道,申请失败乃至成功融资,最后产品对企业来说还是觉得雾里看花,搞不明白。导致大部分的融资渠道融资创新也不被中小企业知晓。

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看,企业法人自理结构不完善、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决策短视、管理能力不强导致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暂;企业自身行为不当,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有的设置几套账目、有的甚至没有建立会计账目,资金管理较为混乱、融资不按约定使用和偿还,这些不当行为导致企业信用水平低下。企业作为融资主体透明度低,不确定因素多,信息不对称抑制了资金提供者的放贷意愿,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提供者为了减少风险提高融资成本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融资贵。

了解了原因,我们来看看各方面已经在采取的解决措施:政府近年大力加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加紧出台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同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认可普惠金融、允许互联网金融创新都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传统金融机构也做了很多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业务创新,如加强信用贷款的发放,尝试各种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集合信托产品等等。很多中小企业页认识到自身问题,开始努力提高经营能力,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维护好企业信用,甚至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企业发展规划。

④ 我是做光伏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很大,银行又不给我们这种民营企业贷款。请问如何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用你自己的资产去抵押贷

⑤ 为什么美国的光伏企业无融资之忧

美国2009年颁布的《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引入了税务投资人概念。税务投资人在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时,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获得政府30%的税收返还。这种返还又分为ITC(投资税收抵免)和PTC(生产税收抵免)两种形式。前者指由税务投资人投资并且在2016年底前投入运行的太阳能、燃料电池和风能项目,建成后政府将提供30%的税收抵免。而后者则是针对2013年前投入使用的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项目,运行发电后每度电可获得2.2美分的税收抵免,可持续十年时间。
一般说来,在美国缴纳一定数额税金的企业,都可以作为税务投资人。但由于大型电站项目投资金额较大,税务投资人往往是具有非常庞大纳税基数并且熟悉美国税务规则的大型金融机构,例如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通用集团金融公司等是目前市场上较为活跃的税务投资人。税务投资人通过设计的投资结构投资进入能源项目,并利用其庞大纳税基数使得能源项目产生的税收减免可以充分利用。
根据《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的ITC政策,拥有一套3万美元的屋顶光伏系统的家庭可以获得约1万美元的税收抵扣。此外,根据美国税务局(InternalRevenueServices)发布的纳税指引规定,2005年12月31日以后的光伏系统可以采用成本加速折旧法MACRS,即固定资产折旧额按照设备年限逐步递减。对于家庭而言,前述税务优惠政策难以应用,而资产以光伏系统为主的开发商则可充分利用ITC和MACRS带来的税收抵扣和税项资产,为了充分利用上述两项政策,以SolarCity为代表的光伏系统以租代售模式便应运而生。
反观国内市场,由于缺少ITC和加速折旧税盾等政策环境,国内目前难以完全复制SolarCity的融资方式。但可以借鉴其思路,将光伏电站视为金融产品,期初可借助融资租赁、与信托/产业基金合资、定增等方式快速做大规模,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资金池,在蓄势阶段奠定行业地位;随着产业对电站金融属性认识的加深、行业配套政策的完善,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更加快速扩张。因此,从光伏运营商的成长路径来看,对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是企业把握行业快速发展机遇的关键。

⑥ 如何考量光伏电站融资隐患

并不算热门的融资租赁,却正成为光伏行业炙手可热的融资渠道和模式之一。
*ST海润近日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融资租赁业务,融资金额不超过1.9亿元人民币
作为另一家号称将打造吉瓦级光伏电站业务的上市公司,彩虹精化近日在其发布的中报中表示,公司已与中建投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中广核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光伏电站的融资租赁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以来,融资租赁业已经为光伏行业提供了约15亿元的融资支持。
“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在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传统领域做大做强,积极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
在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新能源则位列受鼓励的融资租赁项目之列。
不过,从一些业内人士的反馈来看,对于光伏电站而言,在发展融资租赁方面也包含着一些明显的弱势。其中,不利因素主要集中在限电、电价补贴拖欠等影响现金流的方面。这也导致融资租赁业务在具体的操作思路上,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无太大的差别。而这种仍然需要担保为主的操作方式,可能对整体改善光伏行业的融资困境并无太大的助益。
融资租赁大热
根据*ST海润的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拟用部分机器设备及产品为柯坪海鑫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与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融资租赁业务,融资金额不超过1.9亿元人民币,公司拟为全资子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为10年(如被担保人股权发生股权转移,则担保责任至股权转移完成后解除)。
此前,*ST海润已经为其另一全资子公司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融资租赁担保协议,后者拟将部分自有机器设备与安徽中安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融资租赁业务,融资金额不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拟为全资子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为3年。
资料还显示,除了海润光伏外,今年以来,通过融资租赁进行融资的还包括联合光伏、英利等。其中,联合光伏分别在今年的4月和6月为其旗下电站,签订了两笔各3亿元的融资租赁协议。
此外,科陆电子也为其旗下的电站通过融资租赁获得了4.5亿元的融资。
风控难题
进一步的信息来看,联合光伏在今年4月份为其下属电站订立的融资租赁利率为6.49%,而在6月份签订的同样是3亿元的融资金额的利率则为6.215%,较此前有所下降。
根据科陆电子发布的公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科陆能源的控股子公司杭锦后旗国电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拟将其设备以“售后回租”方式与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办理融资租赁业务,融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40000万元,融资期限为不超过8年,租赁名义利率6.3845%,租赁服务费每年1%,分期收取。
在今年八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并提出鼓励融资租赁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以来,融资租赁业已经为光伏行业提供了约15亿元的融资支持。
不过,对于光伏电站的融资租赁而言,也存在着一些困扰因素,尤其是在存在限电、补贴拖欠等情况下,寻找到较好的风险控制方式和手段,则至关重要。
华能天成融资租赁公司市场化业务总经理许飞表示,相对于银行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的融资成数(融资租赁款投放额与租赁资产账面净值的比例)更高,有的可达到9成以上因此对资产风险的管理要求也更高。
与此同时,具体到光伏项目而言,其回收期较长,但是融资租赁机构不可能实时去跟进项目。如果出现限电、补贴不及时或其他极端情况时,原有的风险收益测算模型未必能充分体现整个项目的收益情况。
稍作分析不难发现,不论是从上述企业的具体融资租赁合约来看,还是鉴于融资租赁本身的特殊性而言,在具体的业务开展中,都仍然在延续此前固有的操作思路,需要有实力的公司作为担保,并且在电站的融资评估中,也是以组件等设备的估值为主。
这种并没有任何突破的操作方式,可能仅仅是帮助光伏电站增加了一个融资渠道,对改善行业整体融资困境可能并无太大助益。

⑦ 光伏发展的弃光限电问题和融资难的问题将如何得到妥善解决

弃光限电问题看前期项目的勘察情况,这些问题都能避免的,输送条件好,有条件给你并网,何必给你限电;
融资还是安全和收益率的问题

⑧ 怎样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企业法人自理结构不完善、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决策短视、管理能力不强导致抗风险能版力弱、生命周期短暂;企业权自身行为不当,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有的设置几套账目、有的甚至没有建立会计账目,资金管理较为混乱、融资不按约定使用和偿还,这些不当行为导致企业信用水平低下。
企业作为融资主体透明度低,不确定因素多,信息不对称抑制了资金提供者的放贷意愿,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提供者为了减少风险提高融资成本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融资贵。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更改解决融资难题。

⑨ 如何破解新能源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国经济由过去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新能源行业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行业。虽然中国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然而新能源企业建设与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如何较快较好地融资,成为摆在新能源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融资难在哪儿
新能源企业有巨大的投资需求,但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对外融资需求增长迅速。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利用程度低。此外,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的不断变化,新能源企业受到的融资待遇也冷热不均。因此,相当一部分新能源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1.融资需求快速增长
据美国能源基金会与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联合预测,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需求大约为7万亿元,单个新能源项目投资动辄都有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则提出要实现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国的新能源投资应需要41万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新能源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是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2.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从当前的实践看,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更多地是依赖股东出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以及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尤其是银行信贷融资。国外已广泛应用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融资租赁、风投、碳交易等融资方式,在中国新能源企业中应用还比较少。
3.融资待遇区别较大
符合国家产业导向且具有国企背景的新能源企业能够较容易的获取商业银行贷款,如事水电、核电的新能源企业;海上发电、太阳能薄膜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领域的技术尚不成熟,商业银行基于风险考虑,缩小贷款规模、剪短贷款期限、附加较高的担保条件或要求较高贷款利率等;对于产业链上游的中小民营新能源企业,普遍具有资产规模小、缺少有效担保物、市场竞争力弱等特点,往往较难获得贷款。
在当前供给侧改革和金融去杠杆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融资方式上,需要做一些调整。传统的仅靠银行信贷的方式,增加了新能源企业的债务负担,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为此需要政府以担保的形式,支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以政府担保融资、社会资本劣后、银行信贷优先、第三方专业评审服务机构的模式,共同为新能源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发型债券正在成为新能源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突破口。近期,经国家发改委审批,坚瑞沃能以及旗下全资子公司沃特玛与国开证券联合发行了第一支绿色企业债,总规模26亿元(国开证券承诺包销),国开证券是由国家开发银行直接控股的证券公司,按照进度,今年2月可拿到无异议函。同时,坚瑞沃能也与国泰君安合作发行公司可转债,规模也将达到30亿元。不仅如此,沃特玛倡导组建的创新联盟企业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配件、光伏发电微网储能、装备制造、整车制造等领域,以及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联的运营平台、金融服务、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目前已聚集了600多家核心企业,可由各沃特玛创新联盟企业抽出专家组成评审服务机构,为新能源全产业链提供专业评审服务。
第三方专业评审服务机构,可以基于新能源资源、并网及运行数据,对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技术水平、实际状态、补贴发放及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为项目融资、并购、资产交易提供技术保障。通过联合开展项目推介会等方式,加强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广大社会资本的对接,为新能源领域重大项目获取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创造条件。同时,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相关政策,协助对接政企资源,为新能源创新项目争取政策金融扶持,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双管齐下
要解决融资问题,还需要引入政府的积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直接融资方面,引导风险投资进入新能源企业,为风险投资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二是在间接融资方面,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一定的担保,或者为其提供低息贷款。政府作为中间人,将新能源企业、社会资本、银行与第三方专业服务评审机构有机联系起来。
而在现实运作中,一般在新能源企业发展初期,运用政府融资担保承担首期工程项目75%的融资额,银行和社会资本承担25%的融资额。如果项目顺利运行,产生盈利,此时在后期工程中政府承担60%的融资额,银行和社会资本承担40%的融资额。可见,新能源企业在初期的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如果新能源项目失败,银行和社会资本承担的损失也比较少。新能源项目一旦顺利运营,政府将退出并交由市场化运作。由于商业银行将控风险和资金安全性放在首位,因此“政府、社会资本与银行共同出资+第三方专业评审服务机构”的模式,适合新能源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在这一方面,深圳市政府担当有为、锐意创新,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随着新能源企业项目的成长期和成熟期,社会资本与银行的融资比例可以逐渐提高。社会资本作为劣后资金,为银行资金承担更多的信贷风险,往往获得的收益高于银行。银行仅作为优先资金参与,在信贷风险大大降低的同时增加了盈利,会更愿意进入新能源行业。同时银行还可针对新能源企业的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针对新能源设备制造商、生产商的特点推出特色金融服务方案,包括应收账款管理、网上信用证、现金管理等多种服务。(尚震宇作者系中邮证券董事总经理、国信证券财富管理博士后、美国佐治亚理工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阅读全文

与光伏融资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期货外汇公司 浏览:388
掌众金额小额贷款 浏览:502
华天科技股票分析 浏览:746
海星股票 浏览: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14
帮贷宝贷款靠谱吗 浏览:92
ADx融资 浏览:380
p2p理财图片 浏览:939
国元证券基金托管 浏览:578
今日菜百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浏览:29
速卖通外汇申报 浏览: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浏览:745
通达信资金分时净买入指标 浏览:277
北川币理财 浏览:319
df融资 浏览:462
手机版东方财富怎么看北向资金 浏览:26
一元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584
股票什么书好 浏览:722
eg1906合约最后交易日 浏览:401
ST岩石有投资价值吗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