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墨矿产涉及石墨烯概念股有哪些
石墨烯龙头股复及石墨烯概制念股一览:
龙头三只: 中国宝安000009 中钢吉炭000928 方大炭素600516 其他: ST东碳600691 南风化工000737 维科精华600152 新华锦600735 博云新材002297 黑猫股份002068
❷ 专业人士,石墨矿
看来你还是个石墨新手,石墨分很多规格,但是大致上也要写明你需要的目版数和碳含权量呀,185的和595的就差别很大,内蒙古和青岛的以及东北的也有很多差距,不过大概都在5000----8500之内,具体的还要看具体指标了.
❸ 石墨矿的规模要求多少万吨
中国石墨矿的规模以大、中型为主,保有储量的矿产地中,大型矿占23%,中型矿占44%,小型矿占33%。
其中:晶质石墨矿的规模以大、中型矿居多,占矿产地总数的70%(大型矿占26%、中型矿占44%),全国晶质石墨保有矿物储量约88%集中分布于大型矿中,其中: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勃利县佛岭、鸡西市柳毛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坝4处为世界罕见规模特大的矿床,各矿保有储量为大型矿规模下限的15~40多倍,共计保有矿物储量占全国晶质石墨保有矿物储量的66%,其他中型和小型矿的保有储量只占11%和1%;隐晶质石墨矿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中型矿占38%、小型矿占54%),但唯一的湖南省桂阳县荷叶大型矿却集中了隐晶质石墨保有矿石储量的57%,其他中型矿的储量占39%,小型矿的储量只占4%。
❹ 石墨矿的发展
中国发现和利用石墨的历史悠久。古籍中曾有不少关于石墨的记载。如《水经注》载“洛水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从考古挖掘出来的甲骨、玉片、陶片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就有用石墨书写的文字,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年(公元220年),石墨作为书墨才被松烟制墨所取代。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湖南郴州农民开采石墨做燃料,称之为“油碳”。
20世纪初期,用石墨制造电池和铅笔的技术传入中国,当时称为“电煤”和“笔铅”的石墨,开始用于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石墨采掘业的发展。兴和、南江、磐石石墨矿于1916~1928年相继开采,1929年湖南耒阳、郴州、宜章等地办起7个石墨矿山,1932年湖南桂阳发现优质石墨,十余家笔铅公司参与开采或收购矿砂。陕西眉县1936年成立笔铅矿业公司,年产石墨矿砂约3000t。
1931年9月后磐石、柳毛、兴和矿和1937年7月后南墅、定安等矿,曾遭受日本侵略者掠夺开采,估计掠走石墨5万t以上。当时抗战后方四川南江坪河地区有9家矿山和2家公司采掘石墨和碾粉,年产量200t,1947年停产。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人民政府于1948年接管柳毛、磐石、南墅矿并恢复生产;国民党统治区曾有20余家笔铅公司,至1949年只剩郴州、眉县两家,共计年产石墨5915t。
随着石墨矿山的开发,中国石墨矿床地质工作自本世纪20年代起,一些学者就曾进行过石墨矿地质调查,如梁津对福建南屏笔铅矿的调查,侯德封、曾世录、南延宗、廖友仁、卢衍豪、高俊西、李均衡、王曰伦等人对四川、河南、福建、陕西、甘肃等地的一些矿点的调查。但是,1949年以前开采矿山都未做过正规的地质勘查工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石墨矿投入了大量地质勘查工作。早在50年代初,华东工业部就派地质队开始勘查南墅石墨资源。其后,建材和地矿等系统的地质队,在60年代勘探南墅、兴和、鲁塘、磐石等矿,70年代勘探南江、北墅、什报气、三岔垭等矿,80年代勘探柳毛、金溪等矿,90年代勘探穆棱、赤城等矿。40多年来,不仅查明扩大老矿山储量,而且还新发现大批矿产地,探明了大量可供工业利用的储量和丰富的后备资源,全面掌握了中国石墨矿产资源特征和分布规律,丰硕的地质成果为中国石墨矿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冶金、机械、电气等工业发展的需要,石墨生产得到蓬勃发展。1950~1952年国家投资建设南墅、柳毛、兴和、鲁塘、南江等矿,1952年生产石墨1.22万t。1953~1957年经过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填平补齐,初步改变石墨矿山落后的面貌,1957年全国8个矿山生产石墨4.33万t,开始有产品出口。1958年新办21个小矿,全国产量15万t,但出现采掘失衡,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经过1962年的调整,产品质量好转,但产量有所下降,至1966年年产量为8.9 t,1970年起才有提高,并有漳平、冷水江、穆棱、麻山、灵宝等矿相继建设,1977年全国产量达到20.6万t。1978年以后,石墨工业出现4年徘徊,全国年产量保持18万t左右。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后,石墨工业出现新的生机。80年代恢复发展了莱西、武川、伍园、西峡等矿,广东佛冈煤矿和鸡西磷矿兼有石墨生产矿场。至1985年全国县属以上的大、中型石墨企业有25家,乡镇小型企业200多家,全国年产量27.9万t,出口量从1978年的1.37万t增长至8.1万t,成为非金属矿中的大宗出口产品。1990年中国石墨生产出现高峰,年产量67.9万t,出口量14.1万t,1992年降为50.8万t,出口量15.5万t。1995年又出现新的高峰,年产量达216.3万t,其中鳞片石墨产量54.9万t,出口量15.4万t。目前共有国有骨干矿山9座,地方国有矿山15座,集体及乡镇采选厂矿187家,各种加工厂180余家,形成以黑龙江柳毛、山东南墅、内蒙古兴和为重点的晶质石墨生产基地和以湖南鲁塘为中心的隐晶质石墨生产基地,国有骨干矿山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8%,集体及乡镇企业产量占62%。
中国石墨矿业历经70多年沧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也有几次曲折,但总体发展显著,至1995年不仅年产量为1949年产量的365倍,而且已形成为采矿、选矿、加工、质量提纯和石墨制品一系列配套的综合性产业。年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居于首位。产品品种20多种,产品牌号272种,产品质量、粒度分级及粉碎加工方法达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由于不断开拓深加工产品,产品结构也发生较大的改善,已能生产代表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彩电管石墨乳,GRT节能减磨添加剂、可膨胀石墨、石墨板材、石墨密封件和石墨耐火材料等6大类近1000种深加工产品。长期以来,石墨一直是中国非金属优势矿产之一,今后仍将继续稳步发展。
❺ 石墨矿和煤矿有啥区别
石墨矿和煤矿外观看都是黑色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但石墨矿一般为鳞片石墨,矿石亮片比煤矿更多更亮。
❻ 哪些上市公司有石墨矿
石墨(Graphi吨e)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单一的碳(C)元素(和金刚石的成分相同),是一种自然元素矿物。因为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所以说它非金属矿物;但是却有金属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还具有象有机塑料一样的可塑性,并且还有特殊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润滑和能涂敷在固体表面的等等一些良好的工艺性能,因此,石墨在冶金,机械,电气,化工,纺织,轻工,建筑及国防等许多工业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石墨制品的应用领域1、冶金工业,主要用作耐火材料;2、铸造业,用作铸模和防锈涂料;3、电气工业,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电极碳棒,电池,制成的石墨乳可用作电视机显像管涂料,制成的碳素制品可用于发电机,电动机,通讯器材等诸多方面4、机械工业,用作飞机,轮船,火车等高速运转机械的润滑剂;5、化学工业,用于制造各种抗腐蚀器皿和设备;6、核工业,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和防护材料等;7、航天工业,可做火箭发动机尾喷管喉衬,火箭,导弹的隔热,耐热材料以及人造卫星上的无线电连接信号和导电结构材料。8、轻工业中玻璃和造纸的磨光剂和防锈剂,制造铅笔,墨汁,黑漆,油墨和人造金刚石的原料。三、石墨的资源分布1、全球石墨资源分布石墨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广泛,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石墨矿床的存在,但亚洲产出的石墨最多。除中国等少数国家有大型矿床外,一般多为中,小型矿床。世界石墨资源分布国:中国,墨西哥,韩国,原苏联,马达加斯加,巴西,加拿大,奥地利,挪威,德国,斯里兰卡,捷克,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南非,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瑞典,美国。石墨矿产相对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中。晶质石墨矿主要蕴藏在中国、乌克兰、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巴西等国,其中马达加斯加盛产大鳞片石墨,斯里兰卡盛产高品位的致密块状石墨;隐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于印度、韩国、墨西哥和奥地利等国。多数国家只产一种石墨,矿床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只有中国等四五个国家晶质和隐晶质石墨都有产出,大型矿床较多。中国的石墨储量居世界第1位。截至1996年底止:全国累计探明B+C+D级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701万吨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853万吨,共计22554万吨;2、我国石墨资源状况我国石墨矿山资源丰富。石墨成形地质条件好,分布广泛、储量大、质量好,是我国有优势的矿产之一。截至1996年底止,中国已发现石墨矿产地200多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106处,保有储量的石墨矿产地分布于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中国石墨矿产这种分布既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既便于各地兴中、小型石墨企业,也为集中建设大规模石墨生产基地创造了条件。四、石墨上市公司1、方大炭素(600516):公司是目前国内能够生产Φ500mm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仅有的几家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唯一掌握成熟的微孔炭砖和半石墨质炭砖的生产技术并拥有相应的装备条件,具有一定的配套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主营炭素制品和铁矿石,其中炭素制品包括石墨电极、炭砖、等静压石墨,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企业,产能近2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石墨电极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公司的炭新材料品种齐全,盈利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冶金、军工、航空、核电等领域,其中公司在炭砖已有多项专利,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2、中钢吉炭(000928):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际炭素四强企业,具有15万吨以上的炭素制品生产能力,产品销往国内300多家企业,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墨制品生产企业,研制成功的700mm大型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打破了国外对大规格超高功率市场的垄断地位。目前我国军用碳纤维唯一定点生产企业是中钢吉炭全资子公司吉林神舟碳纤维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炭纤维科研和生产基地,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较高的科研水平。
❼ 拥有石墨矿产资源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石墨(Graphi吨e)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单一的碳(C)元素(和金刚石的成分相同),是一种自然元素矿物。因为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所以说它非金属矿物;但是却有金属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还具有象有机塑料一样的可塑性,并且还有特殊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润滑和能涂敷在固体表面的等等一些良好的工艺性能,因此,石墨在冶金,机械,电气,化工,纺织,轻工,建筑及国防等许多工业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石墨制品的应用领域
1、冶金工业,主要用作耐火材料;
2、铸造业,用作铸模和防锈涂料;
3、电气工业,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电极碳棒,电池,制成的石墨乳可用作电视机显像管涂料,制成的碳素制品可用于发电机,电动机,通讯器材等诸多方面
4、机械工业,用作飞机,轮船,火车等高速运转机械的润滑剂;
5、化学工业,用于制造各种抗腐蚀器皿和设备;
6、核工业,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和防护材料等;
7、航天工业,可做火箭发动机尾喷管喉衬,火箭,导弹的隔热,耐热材料以及人造卫星上的无线电连接信号和导电结构材料。
8、轻工业中玻璃和造纸的磨光剂和防锈剂,制造铅笔,墨汁,黑漆,油墨和人造金刚石的原料。
三、石墨的资源分布
1、全球石墨资源分布
石墨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广泛,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石墨矿床的存在,但亚洲产出的石墨最多。除中国等少数国家有大型矿床外,一般多为中,小型矿床。世界石墨资源分布国:中国,墨西哥,韩国,原苏联,马达加斯加,巴西,加拿大,奥地利,挪威,德国,斯里兰卡,捷克,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南非,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瑞典,美国。石墨矿产相对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中。晶质石墨矿主要蕴藏在中国、乌克兰、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巴西等国,其中马达加斯加盛产大鳞片石墨,斯里兰卡盛产高品位的致密块状石墨;隐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于印度、韩国、墨西哥和奥地利等国。多数国家只产一种石墨,矿床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只有中国等四五个国家晶质和隐晶质石墨都有产出,大型矿床较多。
中国的石墨储量居世界第1位。截至1996年底止:全国累计探明B+C+D级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701万吨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853万吨,共计22554万吨;
2、我国石墨资源状况我国石墨矿山资源丰富。石墨成形地质条件好,分布广泛、储量大、质量好,是我国有优势的矿产之一。
截至1996年底止,中国已发现石墨矿产地200多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106处,保有储量的石墨矿产地分布于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中国石墨矿产这种分布既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既便于各地兴办中、小型石墨企业,也为集中建设大规模石墨生产基地创造了条件。
四、石墨上市公司
1、方大炭素(600516):
公司是目前国内能够生产Φ500mm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仅有的几家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唯一掌握成熟的微孔炭砖和半石墨质炭砖的生产技术并拥有相应的装备条件,具有一定的配套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
公司主营炭素制品和铁矿石,其中炭素制品包括石墨电极、炭砖、等静压石墨,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企业,产能近2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石墨电极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公司的炭新材料品种齐全,盈利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冶金、军工、航空、核电等领域,其中公司在炭砖已有多项专利,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2、中钢吉炭(000928):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际炭素四强企业,具有15万吨以上的炭素制品生产能力,产品销往国内300多家企业,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墨制品生产企业,研制成功的700mm大型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打破了国外对大规格超高功率市场的垄断地位。目前我国军用碳纤维唯一定点生产企业是中钢吉炭全资子公司吉林神舟碳纤维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炭纤维科研和生产基地,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较高的科研水平。
❽ 石墨矿多少钱一吨
石墨矿一般在5000—8500左右/吨。分材料和含量,天然的比较纯的5000左右,人造的碳回含量98%以上比较纯答的,价钱在4200。
产品品种20多种,品种不同,价钱也会有差异。产品质量、粒度分级及粉碎加工方法达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不断开拓深加工产品,产品结构也发生较大的改善,已能生产代表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彩电管石墨乳。
(8)石墨矿融资扩展阅读
一、品种分类:
通常按其赋矿岩石的岩性划分,各类矿床有其专属的石墨矿石自然类型。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石在区域变质矿床中,主要有片麻岩类、片岩类以及大理(透辉)岩类、变粒岩类、混合岩类等矿石自然类型。
在岩浆热液矿床中主要发育花岗岩类及闪长岩类、长英岩类等矿石自然类型。隐晶质(土状)石墨矿石在接触变质矿床中主要发育板岩类和千枚岩类矿石自然类型。
二、石墨矿应用:
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作耐火材料,在铸造业中用作铸模和防锈涂料,在电气工业中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电极碳棒、电池。
在机械工业中用作飞机、轮船、火车等高速运转机械的润滑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各种抗腐蚀器皿和设备。
❾ 石墨矿有开采前景吗
石墨是一种战略资源,素有“黑金子”的美称,其所特有的金属和非金属双重工艺技术特性决定了石墨产品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现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机械、体育器材、医疗器械、能源、航空航天、核工业和军事等领域,是我国继稀土之外的又一优势矿产。
我国石墨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5%,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2%,均位列世界首位。不过,当前我国石墨产业也面临和稀土一样的命运——由于行业门槛低而导致的资源开采过度,产业低端化、深加工技术滞后、少数公司垄断控制、缺乏统一规划和监管等诸多问题,正严重影响着石墨资源保护和产业升级。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石墨及碳素制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黑龙江鸡西柳毛、山东南墅石墨矿就开始了石墨的生产加工。当时选矿工艺流程简单,工人劳动条件差,生产率极低,年产量仅有几千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石墨及碳素制品行业产量快速上升,2011年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达2556.17万吨,2004-2011年,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22.12%。
虽然近几年我国石墨企业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生产总量不断扩大,但由此应带来的收益却被行业内部无度、无序的竞争给消耗掉了,并没有给石墨行业带来什么利润。相反,由于总量过大,低档次的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各自为政,竞相降价,有的甚至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致使石墨行业生产经营秩序混乱,整体效益连年下滑。
与此同时,我国石墨技术明显滞后。在内蒙古、山东、黑龙江、湖北、湖南等石墨盛产地,石墨产业基本上仍停留在采选工艺生产初级原料阶段,虽然是石墨生产大国,但我国在氟化石墨、浸硅石墨、核石墨、超纯鳞片石墨和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等一些高技术含量的高端石墨产品领域,却需从缺乏石墨的发达国家进口。
据海关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天然石墨出口日本价格仅每吨326美元,而我国要从日本以每吨超过1.1万美元的价格进口高端石墨,期间差价达到30余倍。
此外,石墨的无序开采,则是行业的另一隐患。 由于效益不佳,所以整个石墨行业在资源开采上普遍存在着剥离欠帐,采富弃贫、采浅弃深等现象,导致许多矿山已难以进一步进行深层开采了,矿产资源浪费极其巨大。
不仅如此,许多企业排放"三废"也都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有的石墨选矿厂连尾矿坝都没有,含有大量油剂和大量悬浊物以及泥沙的尾矿随意地排进了河流,甚至流向了耕地,企业所创造出那些微薄的价值根本无以弥补其对环境所造成损害。
前瞻产业研究院石墨行业研究员欧阳凌高认为,随着准入制度的实施,上述现状有望得到改善。准入制可以有效杜绝滥采乱挖、保护石墨资源,同时,相关标准可有效地将储量技术落后的企业淘汰出局,有助于调整产品结构,延长石墨产业链,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使石墨行业脱离与稀土相似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