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年5月1号增值税率的调整由17%降低到16%企业怎么过渡
财税2018第32号:
一、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0%。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10%。
三、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16%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2%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四、原适用17%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7%的出口货物,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6%。原适用11%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1%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0%。
五、外贸企业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条所涉货物、销售的第四条所涉跨境应税行为,购进时已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生产企业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条所涉货物、销售的第四条所涉跨境应税行为,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
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出口货物的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调整跨境应税行为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销售跨境应税行为的时间,以出口发票的开具日期为准。
取得17%或11%专票,不是必须要在5月1日前认证,只要在自开具之日起360日内认证或登录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进行确认,都可按规定抵扣17%或11%的进项税额。
如果含税价不变的话,相当于5月1日开始货物涨了一点点价,购买方如果将其销售的话,税率也是16%,价格也会涨一点点。双方通过合同的约定,确定销售方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销售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4月,就适用17%,发生时间在5月,就适用16%。
销售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取决于收到货款时间、合同约定付款时间、开发票时间,哪个时间点早,就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只有双方会计参与进来,把税率定下来,业务端的价格谈判才有意义。
❷ 关于税率调整17%至16%,你们有没有客户要求调整价格 解释了半天解释不通 求各位大侠评论 [流汗
1,如题所述,一般来说,购销双方已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合同约定交易价专格为含税价、双方均属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则涉及价格方面的协商事项。
2,以上,作为采购一方,会主动要求补充协议结算价格,通常情况下,会要求销售方以原不含税价按照16%税率计算出含税的结算价。
3,可见,购销双方应通过密切沟通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
4,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❸ 税率下调到13%后,该怎样跟供应商谈价格
很多调整税率是按照价格除于1.16然后剩于1.13,一般是这样计算的,但是国家实施这个政策,其实并不版是这权个意思,国家的意思只是给予企业增值税率的优惠,其实与价格是没有关系的,按照国家的政策来说,价格是不变的,只是增值税率进行调整,就是说,10000的卖价,9000的成本,这中间增值了1000,这1000的税率从16变成13,并不是10000这个来计算的,其实按照这个计算,10000的销售额税率只是少了30块钱而已,不是300,所以应该来说不能调整价格,但是上下游一起调整或者一起不调整,这样才能平衡,否则平衡不了。
❹ 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6%后,结算金额=原金额 / (1+17%)*(1+16%)是什么意思
因为计算增值税的金额应该是不含税的,所以增值税的应交税金=不含税金额×税率。一般说金额没有特别强调,就是不含增值税的金额。
按照题目的意思,原金额是包含增值税的,所以计算增值税时,应该换算为不含税金额。换算方法就是:不含税金额=原金额÷(1+17%)。
现在增值税税率由17%变成了16%,所以要换算为含税金额,就是: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16%)
属于新的含税的结算金额=原金额÷(1+17%)×(1+16%)
增值税税率是指增值税应税产品的总体税额与销售收入额的比例。由于增值税以应税产品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同时又必须保持同一产品税负的一致性,因此,从应税产品的总体税负出发来确定适用税率是增值税税率设计的一大特点。
增值税税率一般与增值税扣除税率同时使用才能按增值税“扣税法”计税。现行增值税实行产品比例税率,分为8%,12%、14%、16%、18%、20%、21%、23%、26%、30%、43%、45%12个档次。
多数产品的税率是在原工商税、产品税税负基础上换算确定的,部分产品的税率,在原税负的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
小规模纳税人
年销售额达不到前述标准的为小规模纳税人,此外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以及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也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在达到标准后经申请被批准后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
对小规模纳税人实现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其进项税不允许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增值税税率为3%。
❺ 税率下调价格调整
15.83×500=7,915
只不过后一个算法没有保留两位小数
所以结果相差几块钱
❻ 税率调整下调3%,产品价格不变。客户要求降价,怎么合理解释这个问题
如果是在4月份国家确定税率降低3%以后,可以考虑客户降价即价税合计降低的要求回,在以下公式范围内降低答含税价,对销售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含税价÷(1+16%)×3%
因为这个公式并没有降低不含税价。而增值税本身就是按照不含税价为计税依据征收的。
❼ 税率问题(17%改为13%,单价怎么变)
如果抄签订合同时与厂家签订的单价为1000元是不含税的,那么你就按发票面的金额付即可,即1130元。
如果1000元是含税的,则换成不含税的单价,即=1000/1.17=854.70元,加上按13%的税来付款=965.81元。
❽ 4月增值税由16%降到13%,采购如何调整价格!
原含税价100元(不含税价是86.21元,增值税额为13.79元), 代表应付款是专100元, 成本价是86.21元, 交给国家的属销项税是13.79元.国家降税率,只是降的税金部份, 你的成本价是不变的,当然还是86.21元, 那么交给国家的税金就是11.21元(100/1.16*0.13), 你的应付款就是97.42元. 如果供应商还是以100元的价格,开13%的税金发票给你, 那么成本价变成88.50元(100/1.13), 由原来的86.21元上涨到了88.5元, 等于变相涨价了. 所以新含税价为86.21+11.21=97.42,是正确的
❾ 关于税率调整后的计算方法
100/1.17*1.05=89.74
❿ 最新税率是怎么调整的
最新税率调整如下:
一、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10%。
三、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16%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2%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四、原适用17%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7%的出口货物,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6%。原适用11%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1%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0%。
五、外贸企业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条所涉货物、销售的第四条所涉跨境应税行为,购进时已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
生产企业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条所涉货物、销售的第四条所涉跨境应税行为,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
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出口货物的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调整跨境应税行为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销售跨境应税行为的时间,以出口发票的开具日期为准。
六、本通知自2018年5月1日起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税率、扣除率、出口退税率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七、各地要高度重视增值税税率调整工作,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分析、宣传解释等工作,确保增值税税率调整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如遇问题,请及时上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
八、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10)税率调整贵金属价格怎么调整扩展阅读:
增值税征收范围
一、一般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销售(包括进口)货物,提供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
二、特殊项目
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货物期货交VAT,在实物交割环节纳税;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业务;寄售业销售委托人寄售物品的业务;集邮商品的生产、调拨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集邮商品的业务。
三、特殊行为
视同销售:以下八种行为在增值税法中被视同为销售货物,均要征收增值税。
1、将货物交由他人代销
2、代他人销售货物
3、将货物从一地移送至另一地(同一县市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对其他单位的投资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税率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