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税率下调至13%后,该怎样跟供应商谈价格比如,原来16%的税率时,购入物品的含税价格是900一个
商品不含税价格900/1.16=775.86
税率降为13个点后含税价格为775.86*1.13=876.72
㈡ 税率从16%降到13%,税降了,客户要求降价
只能说按合同执行,你跟客户合同签的很清楚,不含税价和税额,现在税率调整了,自然也应该按合同调整税额,进而调整总价
至于跟你的上游,一样,看合同怎么约定,然后去跟对方谈
如果合同约定对你们不利,对方也不让步,那没办法,做生意本来就是有赚又亏的,不行你就只能换供应商
㈢ 323000元为含税16个点改为13点是多少钱
323000不含税价为323000/1.16=278448.28元,13点的含税价为278448.28X1.13=314646.55元
㈣ 4月增值税由16%降到13%,采购如何调整价格!
原含税价100元(不含税价是86.21元,增值税额为13.79元), 代表应付款是专100元, 成本价是86.21元, 交给国家的属销项税是13.79元.国家降税率,只是降的税金部份, 你的成本价是不变的,当然还是86.21元, 那么交给国家的税金就是11.21元(100/1.16*0.13), 你的应付款就是97.42元. 如果供应商还是以100元的价格,开13%的税金发票给你, 那么成本价变成88.50元(100/1.13), 由原来的86.21元上涨到了88.5元, 等于变相涨价了. 所以新含税价为86.21+11.21=97.42,是正确的
㈤ 增值税由16降到13,含税价格工厂应该降吗
只能说是有可能稍微降一丁点,别指望降3个点,那是不可能的,也太不现实了。
李总回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答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很多人认为这下可好了,每个制造企业都增加了3个点的利润。都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啊。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增值税税率下降,如果是包括了零售行业,那就是整个产品全过程降低了3%。如果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说你税率降了,要给我少三个点。那这个3%就让给我们老百姓了。制造企业得了什么好处呢?
如果说只是制造企业降了,零售企业不降,那老百姓还是按不含税价加16%,这国家一点都没减少税收收入啊:超市从厂家1130买来,卖出去要交160元的税,加入不赚钱,不考虑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至少要卖1160元才能不亏钱。老百姓和制造企业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啊?
说白了【真相是】制造企业享受的其实是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费的减少。
㈥ 含税16个点.68000调整为含税价13个点应该是多少,怎么计算
68000元含税16个点,不含税价格是68000/(1+16%)=58620,调整为含税13个点的含税价是58620*(1+13%)=66240元
㈦ 增值税降为13%,客户要求含税价降3%,合理吗
第一感觉,没毛病。
当然,考虑到含税价和不含税价的计税有点差异,降价金额回/含税价可能略小于答3个点,还有,税负率下降后,城建税及附加的负担也会降低。
所以,降3个点可能不是那么准确,但降3个点基本是能维持利润不变的(采购价也要降)。
当然,销售方如果也想从降税中分得一杯羹收益,估计就不愿降3个点了。
举例:
以客户向企业拿货10万元/月计算:
销项税金=10万*16%=16000元
进项税金=9万*16%=14400元
增值税金=16000-14400=1600元
减税后:
销项税金=10万*13%=13000元
进项税金=9万*13%=11700元
增值税金=13000-11700=1300元
因此:
减免税金=1600-1300=300元
不等于≠总金额10万*3%=3000元
所以:
客户将货款降3个点不合理,税率降低3个点,不代表货款要少3个点。
㈧ 一号国税工业品续剧将16%降低为13%求助原来含税单价100元,税率降低3%后现在的含税价是多少
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
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
所以,不含税价=100÷(1+16%)=86.21
现在的含税价=86.21×(1+13%)=97.42
㈨ 税金16变13,那这个差价怎么办
按照增值税的设计原理来说,增值税是对增值部分征税,你说的很对。但还有一点,那就是增值税是价外税,即增值税不包含在价格中;增值税是生产经营者从购买方额外收取的,扣除购进时交给上一环节的税额,差额交给国家。再还有,增值税是由最终消费者承担的。
比如,你购买单价100元的货物(计算增值税是如果不额外提示含税单价或含税金额,都是不含税的),除了支付100元的货款以外,还需要支付17%17元的增值税款,共计支付117元,其中17元是国家的增值税。你再按照120元销售出去,除了收取120元的货款以外,还要收取120×17%=20.4元的增值税款,购买方需要支付140.4元。你挣了120-100=20元的差价,向国家缴纳增值税20.4-17=3.4元的增值税。
如果增值税税率由17%变为16%,你购进时支付货款100元,增值税款100×16%=16元,共计支出116元,其中16元是国家的增值税。你再按照120元销售出去,除了收取120元的货款以外,还要收取120×16%=19.2元的增值税款,购买方需要支付139.2元。你挣了120-100=20元的差价,向国家缴纳增值税19.2-16=3.2元的增值税。
按照上述相比,最终购买方少支付了140.4-139.2=1.2元,下降幅度达1.2÷139.2≈0.85%,但是你仍然挣的是20元。
所以,增值税由17%变为16%,可以促进消费,增加生产经营者销售量,让生产经营者挣得更多,从而使经济更加活跃繁荣。
㈩ 合同报的价格是16个税的价格,现在调整13个税怎么计算价格
你报的是价税合计,那就先把税和价分开计算,然后把16点的税再按照价款计算出13点的价税合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