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银行贷款进行炒股属于违规操作吗
用银行贷款进行炒股属于违规操作。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对贷款资金的用途是有要求的,申请人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明令禁止的生产、经营、投资领域,借款人需要提供资金用途证明或者用途声明。
几乎所有的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都会明令贷款流入股市,也明文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自己的贷款,拿去炒股。你铤而走险,势必做假,弄出一个虚假材料,骗取贷款。那么,银行一旦发现,拒贷是一定的,如果贷款已批复,还能收回,严重的话,还会以骗取贷款罪将你起诉到法院。
银行在放贷款的时候审批都是根据用户的申请项目来定义放款。所以一般如果申请人以炒股为名义,银行肯定是不会审批同意,自然申请人的贷款肯定也是以其他名义的形式贷款,然后银行审批同意了,这个也就是违规了。不过一般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基本上都是个人自行安排,所以即便是违规银行也不会知道,只要定期偿还利息即可。
随着股市的火爆,越来越多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纵身股海,赚得盆满钵满,不仅是打算满仓操作,甚至不惜贷款炒股。那么,贷款炒股会有怎样的不良后果呢?
按照现在的无抵押贷款年利率加月费等,大部分银行折合年化利率都超过15%,虽然当前股票市场看似火爆,但贷款炒股的最终收益率未必比这一利率高。而且,由于贷款是有固定期限的,如果归还贷款的时候,正值股市低谷,那么投资者也只有低点抛售,这样一来既没有得到额外收益还容易造成贷款逾期,反而增添了个人信用记录的污点。
⑵ 银行工作人员借壳套取信贷资金该如何处理
开除,情节严重判刑。
⑶ 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又转借给他人,已还清,属什么行为
只要还清就没事,如果还不上就属于犯罪行为。
⑷ 贷款资金转入内部员工账户违反什么规定
银行要遵守相应的法规等制度,要坚持“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的原则,贷款资金属客户的贷款,应该转入客户账户,否则就违反了金融相关规章制度,如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
⑸ 银监会要求银行自查是否有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房市
从盘面上看,银行,证券两大权重板块今日双双大跌,重挫了市场的人气,但可喜的是今专日下跌的行业板块仅属有十家左右,而且是清一色的权重板块,并且高送转概念板块今日表现大放光彩,高达10只左右涨停,大大的提振了近期在权重板块踏空的投资者的失落心情,踏空资金的涌入使得几乎所有题材板块都处于上涨之中。
⑹ 如何防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或利用资管计划绕道进入股市
只要我复们认真观察一下欧美日也制包括港台等法制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就会发现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多反反复复的违规,违规后又来监管,总把投资方当猴耍的事呢?看来,还是我们的体制有问题,说白了“好”事“坏”事都是他们在干的。他们只有一件事不干:向民众承认错误!
⑺ 银行信贷人员挪用客户资金发生纠纷,银行人员负刑事责任吗
是的,要负有刑事责任。
⑻ 银行工作人员以虚构事实的方式从银行套取信贷资金的问题。
现在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信贷员每天都操作贷款,自然就知道如何套取信贷资金。
面对这样的问题,1.尽量招聘文化水平高的人才 2.经常开展法律法规学习3.对信贷员的资金账户和借款人帐号实时监控
⑼ 9、当前我国股市、房地产过热过程中,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将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哪些风险
银行做为资金的信用中介,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法中要求三性原则,既,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安全性:某一行业过热,资金大量向其集中,势必更其不正常发展,一旦受国家或市场调控,回到正常状态时,银行冲入行业中的资金会受到损失。银行自有资本少,经不起风险,商业银行属负债经营,一旦风险过大,引起储户恐慌,损失银行信誉,甚至产生大量挤提存款。2008年7月12日关闭的美国IndyMac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过量投资房地产,当房价暴跌,储户13天提走13亿美元,最后倒闭。
流动性:做为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以支付需要,流动性是负债经营的基础。一方面吸收存款,一方面放出贷款。存贷比失调时,就得引入更多的长期资金来做提款准备,长期资金的来源多以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拆借,国际货币融资等,但这种保证流动性的方式,会提高资金成本及有损银行信誉。资金大量集中某一行业,会造成资金大量长期被占用,迫使银行提高成本去引入资金。
效益性: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当行业受到冲击时,贷款客户别说付利息了,本金能否追回都是个问题,更谈不上效益性。
商业银行的管理就是协调三性原则的平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分为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防止违规的管理,主要是操作风险管理。银监会提出的加强监管力度,监管结构。如工行的统筹管理,分工控制。操作风险主要分5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管理效果。
主要说风险控制
一:对于银行可以采用风险承担的方式,既依靠银行本身的财务能力承担损失,将损失计入成本,通过产口定价获得操作风险准备金,通过操作风险准备金吸收损失。再就是预提资本吸收损失
二:采用风险转移方法控制。就是将此类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但此类操作风险计量困难,损失巨大,是风控中的薄弱环节。操作方式常用的是保险和业务外包。
三:风险规避,在发现一些高风险的业务时,应该降低或撤销此类业务。同时保持谨慎态度,因为高收险带来的是高收益。
四:损失控制方式,也就是对于那些无法回避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如员工培训、拟定规则。建立风险报告机制等。
对于违规操作,银行内部加强监管,分级负责,分级监管。人是最不可控的风险,没有规矩可循。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同时,消息瞬间满天飞,结果在十分钟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竟然还向其即将冻结的账户转入了有去无回的3亿欧元。就是因为人的因素。有兴趣你可以在网上找找,看看这个过程,很搞笑的。德国国家发展银行被德国销量最大的图片报,称为德国最蠢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