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克的退出钉住汇率制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芬兰在钉住汇率制度下,全面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外资的过度流入造成商业银行信用膨胀,最后酿成银行危机。银行危机造成了芬兰马克的贬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稳定,芬兰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等方式进行市场干预。1992年9月,在外汇储备耗费殆尽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出钉住汇率制度。
典型的欧洲国家,非欧的退出方式。
芬兰是典型的北欧国家,其政治、经济制度都带有浓重的北欧色彩:世界上最典型的高收入、高税收和高福利国家,政府为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社会保障,包括免费教育,高额医疗补贴和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等。同时,芬兰却作为北欧国家的代表在世界竞争力排名中笑傲群雄,2004年10月,芬兰再次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国际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不仅高于第二名的美国,更远远高于第9位的日本和第11位的英国,第13位的德国。然而,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不同,芬兰是绝无仅有的在金融危机中被迫退出钉住汇率制度的北欧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芬兰既没有像西德、英国那样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也没有像波兰和捷克那样主动采取一些过渡性的制度安排,逐渐退出钉住汇率制度。并且,芬兰退出钉住制度的方式也与欧洲国家大相径庭,而与拉美国家(比如,巴西和墨西哥)和东南亚地区(比如,泰国)几乎如出一辙,它们都经历了以下过程:钉住制度→本币高估→出口下降→经济项目赤字→货币贬值压力→政府干预失败→发生金融危机→被迫退出。只是这一危机是从资本的过度流入开始的,确切地说,是从在钉住制度下全面开放资本项目开始的,并以银行危机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
在钉住制度下全面开放资本项目,会引起外资过度流入。
芬兰的市场经济发展较晚。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芬兰才成为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
二次大战以后,芬兰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冶金和机械工业,以及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保证该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芬兰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和钉住汇率制度。
具体讲,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芬兰选择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即芬兰中央银行根据芬兰的贸易加权货币指数确定芬兰马克的汇价。1991年,芬兰马克与欧洲货币单位埃居(ECU)挂钩,由于西德是芬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所以,芬兰马克实际上钉住德国马克。与此同时,芬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管制、汇率管制、贷款规模管制和外汇管理等措施,严格管制国内金融市场。
B. 今日芬兰马克/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目前芬兰法定货币是欧元,根据今日北京时间18:32分更新的外汇牌价:1欧元=7.4309人民币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请采纳!
C. 欧洲货币危机中芬兰中央银行什么时候宣布实行自由汇率
货币危机中,首先出现麻烦的是芬兰马克。当时,由于承受不住货币市场的压力,芬兰中央银行自行宣布芬兰马克切断与欧洲货币体系的联系,实行自由汇率。
D. 芬兰货币对人民币汇率
芬兰目前使用欧元,按今日汇率
1欧元=7.3877人民币
E. 芬兰使用英镑还是欧元汇率
根据网络中国外交部-芬兰国家概况
芬兰使用货币:欧元。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芬兰语:Suomi, 瑞典语: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国土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在1999年加入欧元体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欧元的北欧国家,在未来几年芬兰将更快地与西欧经济一体化。
芬兰1999年加入欧元区,2002年正式流通欧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芬兰经济长期陷入困境,仍没有走出低迷的迹象。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14年芬兰经济增长率为负0.4%。2012年和2013年芬兰经济已连续两年萎缩。
在国内,科技巨头诺基亚衰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在国外,乌克兰危机升级,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大战愈演愈烈。这些因素对尚未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影中走出来的芬兰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2013-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度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三。受全球经济形势和欧债危机影响,芬经济增长滞缓,企业倒闭增加,失业上升。
F. 一个关于汇率的问题谢谢
你的理解很对!
自动挂钩指的是固定汇率。
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如果德国马克专提高利率,属芬兰马克必须相应提高汇率以维护汇率稳定,否则在黑市上汇率肯定波动。
芬兰政府(或央行)可能考虑本国的经济状况,比如担心提高利率会引起通货紧缩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拒绝利率变动。也就是说,芬兰的经济状况使它没有能力继续同德国马克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