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内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容90%; (2)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Ⅱ 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怎么确定
一般是来根据除权除息价相应调源整,确定了发行价之后一般不改,有计算规则。
根据《证券发行办法》的规定,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底价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实际发行价不得低于发行底价。实施细则对上述规定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定价基准日必须在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和发行期的首日这三个日期中选取,股票均价的计算应为充分考虑成交额和交易量因素的加权均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细则》对以重大资产重组、引进长期战略投资为目的的发行和以筹集现金为目的的发行采取了不同的定价机制。
Ⅲ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要如何定价,有什么新规定
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底价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实际发行价不得低于发行底价。
因为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比较接近定价时的股票价格,一般不须要进行除权。
但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后到实际发行前,上市公司股票发生除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也应该相应调整。
Ⅳ 中关村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是什么意思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作用:
一、提高公众的股票投资意识。就全国而言,人们的金融意识、投资意识还不高,对股票这种既不还本、收益又无一定,风险较大的证券认识不足,有的甚至将股票与债券混为一谈。实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做法,投资者对投资效果看得见,摸得到,有利于扩大股票和股票市场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培养公众的投资意识,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有益的基础。
二、充实企业自有资本金。现在,企业自有资本金过少,技术改造难以实现,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的现象迟迟不能改变,大大限制了企业自我发展。发行股票则可以迅速集聚大量资金,既能充实企业自有资本金,又能节省财政资金。在目前大规模公开发行股票尚有一定难度情况下,有计划发展非公开发行股票无疑是一个有利的选择。
三、增加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内部职工参股几乎适合于各种公司,而职工参股后,其所获红利与公司效益挂钩,风险共担,利益同享,并能通过股东代表参与公司管理,可以使职工更加关心公司的生产和发展,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使公司的管理多了一种经济手段,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积极性。
四、有利于社会稳定。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能在社会上的证券交易机构上市买卖,只能在公司内部有限度地转让,价格波动小,风险小,适合于公众的心理现状。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一下子在社会上推出大量的公开上市股票,那么,股民们在心理准备不足、认识不高的情形下,很容易出现反常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中关村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即中关村正在筹划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事项。
Ⅳ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
当然适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规定。
非公开发行是指发行股票收到货币资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发行股票收到非货币资产。
Ⅵ 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如何确定
公开发行
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X发行市盈率
每股税后利润 = 发行回当答年预测利润/发行当年加价平均股本数
发行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税后利润
所以经营业绩好、行业前景佳、发展潜力大的公司,其每股税后利润多,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格也高、从而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反之,则发行价格低,募集资金少。
非公开发行私底下商量。
Ⅶ 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利好吗
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要从多方面来看:调高发行价格可能使认购者退出,反而减少了上市公司的筹资额;增加发行量可以增加筹资额,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力也会大些,但在牛市中这个可以忽略;总的说来,能平稳给上市公司筹到是多资金量为利好。
Ⅷ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底价怎么来的
你是说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呢,还是非公开的私募发行,还是别的?
上市公司增发有个下限,具体价格协商定。
Ⅸ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到底是怎么定的
按照最新修抄订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进一步突出了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约束作用,取消了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