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币升值和贬值,意味着什么
人民币汇率取决于一揽子货币的价值变动
据说日元比例很大
其他参考货币还有韩元新加坡元欧元等
升值有利于进口
不利于出口
贬值正相反
人民币如果适度升值,可以给我国带来四大好处:
第一,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你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少的钱;或者说,花同样的钱,将能够办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买进口车或其他进口产品,你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变得“便宜”了,从而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势必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2004年,我国进口的成品油均价较2003年上涨了30.8%,钢材上涨了43.7%,铜材上涨了50.4%,铁矿石上涨了1倍多。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且会吞噬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使其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出口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鉴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迅猛势头和日益增多的贸易顺差,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对此,简单地说“不”,看似振奋人心,实则于事无补。因为这会不断恶化我国和它们的关系,给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设置障碍。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急剧增加,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人民币适当升值,不仅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而且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不利吸引外资、影响市场稳定
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或时机把握不当,将会带来五大弊端:
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
第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改革现行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
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恰似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笔者认为,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为深层的背景上考察。
现行的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1994年确定的。钉住美元的好处是可以将我国国内价格锚定下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促进外贸发展和外资流入,但缺陷是不能对外部经济变化作出灵活反应。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如果仍墨守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将很难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并据此使人民币适度升值便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政策选择。
至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进行客观分析,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化解。比如,适度升值虽然会对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但要看到我国出口产品尤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是很强的,即便人民币升值10%,也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优势。再说,升值可以促使企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通过挖潜革新来提升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出口结构与我大致相同的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仍然取得了骄人的增长业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又如,适度升值虽然会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威胁,但通过控制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币种、调整储备形式等措施,亦可将这一威胁减至最小。
B. 人民币升值、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首先说个你应该已明白的概念。
升、贬值是对某外币的汇率变版化而言,现多指与权美元的汇率;
通胀是指本币即人民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即购买力。
人民币升值,1、导致出口型企业竞争力减弱(而我国出口比重又高),实体经济恶化,失业率升高,购买力下降,表现应该是经济通缩。
2、而升值预期又导致热钱涌入,我国的外汇管制政策又必须印制相应的本币,所以出现输入型通胀。
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其实不一致,甚至有一定的负相关。
最后的表现就是滞涨--高失业、高通胀。
至于贬值的影响,只能靠推理了,因为实际中基本没有出现过。但是可以肯定不完全和升值相反,肯定十分复杂。这个我的水平就不敢胡说了。(因为要注意虽然贬值利于出口及实体经济,但是不利于国内对外国的购买力及进口企业,而且热钱未必就会流出,何况还可以通过做空中国赚钱。)。
C. 人民币汇率升高是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 外币 升值还是贬值
人民币兑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反之,人民币贬值。
正好可以拿上周四欧洲央行降息,欧元大跌一事举例
消息来源:欧洲央行周四稍早将主要再融资利率由0.15%调低至0.05%,还把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由负0.1%调低至负0.2%,并将边际贷款利率由0.40%降至0.30%。该央行6月份成为全球实施负存款利率的最大央行,此举旨在鼓励银行将多馀资金借给其他金融机构而不是存放在央行。
影响:欧洲央行意外的宽松之举,令市场在决议和德拉基讲话后陷入疯狂,欧元兑美元跌穿1.3000,影响最大,为14个月首见,周四汇价跌幅也是2011年11月来最大。
9月4日汇市情况(举几例)
欧元兑美元 开盘1.31488 收盘1.29423
欧元兑英镑 开盘0.79870 收盘0.79242
欧元对瑞郎 开盘1.20654 收盘1.20599
欧元对日元 开盘137.792 收盘136.232
欧元对澳元 开盘1.40655 收盘1.38415
欧元对加元 开盘1.43143 收盘1.40726
解读:欧洲央行最新经济预估显示,其将2014年经济增速预期从1%下调至0.9%,将2015年增速预期从1.7%下调至1.6%,但将2016年增速预期从1.8%上调至1.9%。通胀预期方面,欧洲央行将2014年通胀率预期从0.7%下调至0.6%,同时维持2015年1.1%和2016年1.4%的通胀率预期不变。
欧洲央行意外宣布下调基准利率,并宣布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疲软的欧元区经济,这令投资者大举抛售欧元。欧元贬值,欧元对各国汇率自然走低。汇率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往来进出口,比如欧元对日元,出口巨头佳能(Canon Inc.)预计,在截至12月的财年的下半年,欧元兑日元平均汇率将为135日元。该公司还表示,欧元兑日元每升值或贬值1日元,该公司2014年营业利润将增加或减少17亿日元。
总结: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反应我国经济现状及前景良好,但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打比方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负债国,由于中美两国进出口关系,人民币兑美国汇率上升对美国是好事,中国是坏事。
D. 人民币升值贬值到底以什么为基准啊对进出口有什么影响啊进出口都是以什么货币结算啊
出口是别人买你的商品,别人买当然用的是美元,然后你拿到美元后到银行去换成人民币,楼主用利润解释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很好,现在我们是否可以换一条思路。在升值前,别人买你价值80元的商品只需要花10美元,现在汇率是1:6,同样80元的商品他要花大概13美元,升值后肯定外国人买的会少,这时你就必须压缩利润,你把价值80元的商品当60元卖,这样在国外的价格就是10美元,别人才会买。所以升值对出口是很不利的。
E. 人民币升值就是贬值
其一,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到今年的3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
价已经突破7.1的关口,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
其二,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也出现了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涨幅高出2006年3.3个百分点,也远超政府确定的全年3%的涨幅。进入2008年以来,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物价水平上涨趋势进一步强化,1月份CPI同比上涨7.1%,2月份则同比上涨8.7%,创出11年来的月度新高。今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7.9%,上涨势头令人担忧。
从这两个事实看得很清楚,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物价上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民币一方面对外升值,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却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日趋下降,出现了所谓的对内贬值呢?
我们都知道,人民币汇率体现的是人民币的对外比价关系,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则是体现了人民币对国内商品和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比价关系。
就一般情况而言,导致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但就近一个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来说,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与美国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的落差,这可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根本因素。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的水平以上,特别是2007年我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高于2003~2007年年均10.6%的增速。而反观其他国家,美国在进入2007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出现了较大的下滑。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仅增长0.6%,增幅远低于第三季度的4.9%,其他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就业、工厂订货、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指数等也显示美国经济正在进一步下滑。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我国自1994年来,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长期积攒的升值压力不容小觑。尽管顺差增速从2007年一季度开始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但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规模仍然达到2622亿美元,较2006年增加847亿美元。在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长,到2007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又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是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对汇率的影响。按照一般的逻辑,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而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进入2007年以来,我国连续六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则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从而导致内外利差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趋势被进一步强化。此外,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判断、市场交易人员心理预期以及交易者自身对市场走势的预测都是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受国内较高物价水平的影响,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中央银行将进一步上调利率。在这种预期被不断证实的条件下,加上受资产价格上涨的吸引,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的速度和规模都进一步提高,促使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就人民币对内贬值来说,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还主要是针对食品而言,这其中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在2007年消费价格上涨的4.8个百分点中,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的影响为0.6个百分点,其他商品与服务的影响为0.2个百分点。在今年2月份CPI高达8.7%的增幅中,拉动其上涨的主要动力仍然是食品价格,食品涨价对CPI增长的贡献达到80%以上。当然,除了结构性问题之外,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所造成的人民币对内贬值也有其客观必然性。这其中既有国际因素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在各国之间的传播和转移),又有国内经济不均衡的现实原因,具体比如全球流动性过剩、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石油价格高涨(据测算,油价因素占我国国内整个物价指数的比重约在5%,如果成品油价格上调10%,将拉动物价上涨0.5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等。
总而言之,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控制物价上涨速度,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这也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针对当前物价上涨的特点,政府及相关部门多管齐下,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我们相信,通过这些举措,物价水平能够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币对内贬值也能够得到逐步缓解。
F. 高中政治中, 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带来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1、加快产业升级。
当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汇率的变动不只是涉及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更是提供着一种非常重要的价格信号。
2、推动技术创新。
现实生活中各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这一点又主要在于有效的价格杠杆的功能。
3、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地下降,出境旅游等变得相对地便宜,这些都会直接地增加国民的消费福利水平。
4、人民币升值会明显地提高国内金融资产的相对市场价格,从而引起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会让国内居民获得更大的财富效应,进而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
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
1、对普通百姓来讲,人民币贬值影响最大的大概就是出国旅游了。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游突破1亿人次。对于热衷于购买化妆品、名包、名表的人来说,可能要多掏点腰包了。
2、人民币贬值客观上将对进出口企业产生影响。
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百分之二、三的贬值不可能对出口有太大的刺激,但对稳定出口客观上有一定的帮助。
(6)人民币增值贬值基准货币扩展阅读:
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民币贬值:
而对出口企业来说,不能仅看到人民币贬值带来的短期利好,而是要看到汇率波动的风险,主动加强风险管理。
要正确认识汇率避险工具的作用,不能把汇率避险当作赚钱的工具而应作为管理风险的手段,对外汇敞口进行适度套保而避免过度投机。
人民币贬值对个人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金融资产的管理上。对于拥有大量金融资产的人来说,要注意不要把资产集中在单一货币上,可以适度增加美元资产。
G. 人民币升值为什么相当于其它主要货币贬值
此消彼长。
H. 汇率值的增大反映基准货币贬值而标价货币升值
汇价有两种报价方式,有直接报价和间接报价。以人民币兑美元作为例子。
我们一般说的一美元兑换人民币6.74,表示美元作为商品,人民币作为货币,使用人民币对美元报价,即USD/CNY,这种使用其他货币对美元报价的,叫间接报价。
反之,以美元作为货币对人民币报价,就叫做直接报价。比如CNY/USD的报价为0.14。
题主所说的汇率值的增大,反应基准货币贬值,而标价货币升值,应该是间接报价。比如USD/CNY从价格6.74增大到6.80,即表示基准货币人民币贬值,而美元升值。
所以,题中要这样描述需要加一个前提,那就是间接报价的话。鉴于正常的报价描述应该是前者作为商品,后者作为货币,报价为价格,所以题主说的恰好相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