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甜味剂价格走势图

甜味剂价格走势图

发布时间:2021-08-10 04:07:49

『壹』 甜味剂的概况,分类,和应用

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希望甜味剂的能力尽可能低甚至为零,口感好,价格比较合适。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近一个世纪,食品工业中所使用的甜味剂多半是蔗糖和来自石油化工的糖精。五、六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相继出现了甜蜜素、二肽甜味剂、甜蛋白、乙酰磺胺酸钾及阿力甜等甜味剂。

『贰』 甜味剂952、954、950、951、955、958、960,酸度调节剂526明胶防腐剂215、266这些都是啥意思

甜味剂952、954、950、951、955、958、960各代表甜蜜素、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甘草、山梨醇。

(2)甜味剂价格走势图扩展阅读:

甜味剂:

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中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

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

酸度调节剂:

有机酸有富马酸、偏酒石酸、柠檬酸(柑橘类水果的特征酸)、乳酸(酸奶和泡菜的特征酸)、苹果酸(苹果的特征酸)、L(+)-酒石酸和酒石酸(葡萄酒的特征酸)、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和乙酸(也称醋酸,是酿造醋的特征酸)、己二酸等。

无机酸有磷酸(是可乐饮料的特征酸)及盐酸。盐包括富马酸一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柠檬酸一钠、磷酸盐、硫酸钙、乳酸钙、乙酸钠等。碱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

防腐剂:

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批准了32种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苯甲酸钠的毒性比山梨酸钾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逐渐用山梨酸钾。

但因苯甲酸钠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普遍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小,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转化为CO2和水。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上看,以生物发酵而成的生物防腐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叁』 国家标准的食品甜味剂

根据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有很多可以按照相关计量规定添加的甜味剂,简单举例如下:

还有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又名4-β-D 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索马甜、糖精钠、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又名阿力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甜菊糖苷、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安赛蜜)、异麦芽酮糖、罗汉果甜苷、木糖醇 等,具体的内容可查询GB2760

『肆』 有甜味剂推荐吗主要是又节省成本的

现在的甜味剂有很多,人工的甜味剂就是蔗糖,果糖,葡萄糖等,这些甜味剂的甜度比较低,但是属于自然原料,成本会比较高。其它的就是食品添加剂了,比如糖精,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使用这些甜味剂的时候必须查一下GB2760,看一下这种甜味剂是否允许用在你的产品中,而且不能超出使用量。

『伍』 甜味剂有哪些

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中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5)甜味剂价格走势图扩展阅读:

世界上使用的主要甜味剂有:

①功能性单糖:高果糖浆、结晶果糖、L-糖等;

②功能性低聚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棉子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

③多元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氢化淀粉水解物等;

④糖苷:甜菊苷、甜菊双糖苷、二氢查耳酮、甘草甜素等;

⑤二肽类:甜味素(阿斯巴甜)、阿力甜等;

⑥蛋白质:索马甜、莫奈林、奇异果素等;

⑦蔗糖衍生物:三氯蔗糖(又叫蔗糖精)等;

⑧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甜蜜素、安塞蜜等;

⑨复合甜味剂:金娃娃甜代糖,蛋白糖,健康糖,耐而甜,甜味宝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甜味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食品甜味剂

『陆』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甜味剂有哪些

给你回答详细点,分一下类,让你有个大概的了解.
甜味剂目前主要有几种类型,高倍甜味剂,淀粉糖,糖醇,低聚糖.其中高甜和淀粉糖只是增甜作用,糖醇和低聚糖还有一些保健功能,常用于一些比较高端的产品当中.低聚糖最常见的广告就是双歧因子,益生元之类的.
高倍甜味剂:甜菊糖,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甘草甜,糖精钠,甜蜜素,纽甜,罗汉果甜等.甜度一般为蔗糖的几十倍到数百倍,食品中加的量很少,但是价格贵,一般过十万一吨.
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 果葡糖浆,果糖.淀粉糖一般都有糖浆和结晶糖两种状态的.淀粉糖一般甜度与蔗糖相当或者略小,价格比蔗糖便宜,目前替代蔗糖效果很明显,尤其在饮料当中,果葡糖浆几乎完美替代.其中结晶果糖是唯一一个带保健作用的淀粉糖,因为他不参与血糖代谢.
糖醇: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 木糖醇,异麦芽醇.糖醇甜度一般小于蔗糖,但是有保健作用,最有名的就是木糖醇,防蛀牙的.
低聚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国内的品种很少,国外已经很成熟了.甜度也小于蔗糖,但是保健功能是最强的
目前国内主要的甜味剂就是这些了,当然可能也有遗漏的,哪位看到可以补充一下

『柒』 市场上的甜味剂有哪些呢

目前国际上甜味剂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中国糖业信息网报道,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新甜味剂有:甘草酸、属中药甜味剂、绿色食品添加剂,提取了中草药甘草的甜味剂成分。据日本媒体报道,该甜味剂钠盐的口味极甜,稀释400倍仍有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倍(以蔗糖为甜味剂指数),且试验表明完全无毒。据《饲料添加剂》(1999)报道,比利时一家公司从菊苣中提取了出一种被称为Rattilose的甜味剂。热值为1.5 kc/g功能特性与葡萄糖浆相似,当它与阿斯巴甜同时使用时,即成为一种高强度甜味剂。它还对双歧杆菌有作用,有助于消化。据《中国饲料》(1998)报道,天冬糖精的成分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其甜度为蔗糖的100~200倍,低于糖精。这一产品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研究证实是安全的,其所甜化的食品将普及运用。天冬糖精可用来代替咖啡和红茶中的糖,也可用于甜化水果食品和其它食品。甜菊精是从甜菊中提取的,目前美国食品工业已开始发出各种功能性甜菊精,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具有防腐作用。新柚苷是从柚皮中提取的甜味剂,国外制到的新柚苷二氢酮的甜度为糖精的3~5倍,是蔗糖的2000倍,据王笠村等(1998)]报道,它与糖精钠一起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增甜效应,增强甜度达30%。据糖业信息网报道,荷兰一家公司新发现了一种名为TBGBR的超级甜味剂,其甜度为糖精的500倍、蔗糖的20万倍,目前可被称作世界上最甜的物质。据报道,该甜味剂已处于大规模人工合成实验阶段。

4.2 国内甜味剂的发展趋向

据孟晖(2002)报道,目前人工合成或天然产物提取非营养性,无热量的高强度甜味已成为我国甜味剂研究应用发展的重点,我国甜味剂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糖精钠,虽然甜度很高是蔗糖的300~500倍,但其产品中含有致癌物质,邻甲苯磺酰胺,安全性受到怀疑,而且浓度稍大味会有不适口金属余味,因此我国逐步减少糖精钠的产量,促进新型甜味剂的发展。据刘发高(1994)报道,甜蜜素化学名称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度是蔗糖的30倍,有蔗糖风味,无余苦味。我国目前是甜蜜素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年生产能力约3万吨,年产量约1.8万吨,出口主要去向是东南亚和西欧。今后国内甜蜜素不宜再建新装置,而是改造现有装置,增加出口的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并开拓其应用领域,促进我国甜蜜素健康稳定发展。加快甜叶菊糖结构调整及安全论证,有条件地适度发展甘草甜素,加快阿斯巴甜的生产步伐。

『捌』 甜味剂有那些

1 甜味剂的分类

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非糖类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称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2 甜味剂的构性关系

1898年,Sternberg首先报道了化学结构与甜味的关系,他推测,甜味和苦味与羟基和氨基的作用有关。甜味分子和苦味分子大体上没什么不同,而且不受立体几何构型(双键位置)的影响。1914年,Cohn的《有机呈味物》一书中列举了上千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他们的味道。他发现多羟基化合物和D型氨基酸经常是甜的,而高度硝化的化合物常常是苦的;在一个分子中引入氯原子常会诱导产生甜味。他认为要激发产生一定的甜味,分子中必须引入生味基。Cohn还发现,在同系物中,甜度和分子量之间成反比关系,对此他提出两点解释:一是随分子量增加,水溶性下降至不溶,以致甜味消失;二是生味基在只含少量化合物的系列中很重要,而在含大量化合物的系列中却不怎么重要。五年以后,Oertly和Myer根据Witt的染色理论提出一个甜味物质分子必须含两个部分。即一个生甜基和一个助甜基。其中生甜基必须是一组能与助甜基结合产生甜味化合物的原子。否则该化合物不具有甜味。曾广植等(1982)提出了六个生甜基和九个助甜基。这为AH-B生甜基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通过Ellis等人对糖和糖醇的受体作用机理的研究得出在甜味剂浓度与其甜味响应的关系上,糖和糖醇表现出线性函数关系。而高强度甜味剂则表现出双曲线函数关系。通过甜味剂构性关系的研究, 曾广植(1990)提出开发一种卓越的、低热量的,又具有类似蔗糖的各种性质的甜味剂是甜味剂未来发展的目标。

3 甜味剂的作用机理

甜味是通过刺激动物的味觉而感知的。甜味是甜味化合物与甜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巴甫洛夫的反射性原理:即甜味通过人或动物的味觉产生强烈的食欲刺激,通过大脑皮层的反射给消化系统,引起消化道内的唾液、肠液、胰液及胆汁大量分泌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相对量也加大,加快胃的蠕动,使食物或饲料的分解消化加快,养分得以充分吸收,从而提高食物(饲料)的消化率。不同的动物种类具有不同数目的味蕾和味觉感应器官,对味道的感觉不尽相同。各种动物的味蕾数目见表1。

表1 各种动物的味蕾数目

种类 味蕾数
人类 9000
猪 15000
牛 25000
鸡 250-350
猫 473
蛇 0

动物的味觉主要由舌头感知,动物舌面上长有许多突起物称为乳头(Spillane,1989)。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敏感性不同。一般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周围边缘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最敏感。味刺激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随唾液流入味蕾孔穴中,吸附于受体膜表面上而产生味感.而甜味剂就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为动物感知甜味提供了必要条件。甜味剂味的强度还与水溶性有关,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是没有味的(Tseng Kuangchih,1987)。甜味剂于舌表面接触时,须在舌表面溶解后才能产生甜味。而且产生甜味的时间有快有慢,而且味觉持续的时间也有长有短。蔗糖比较容易溶解,甜味觉的产生较快,消失也较快,糖精较难溶解,味觉产生较慢,而味觉持续时间却较长。

4 甜味剂的研究进展

4.1 国际甜味剂研究情况

目前国际上甜味剂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中国糖业信息网报道,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新甜味剂有:甘草酸、属中药甜味剂、绿色食品添加剂,提取了中草药甘草的甜味剂成分。据日本媒体报道,该甜味剂钠盐的口味极甜,稀释400倍仍有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倍(以蔗糖为甜味剂指数),且试验表明完全无毒。据《饲料添加剂》(1999)报道,比利时一家公司从菊苣中提取了出一种被称为Rattilose的甜味剂。热值为1.5 kc/g功能特性与葡萄糖浆相似,当它与阿斯巴甜同时使用时,即成为一种高强度甜味剂。它还对双歧杆菌有作用,有助于消化。据《中国饲料》(1998)报道,天冬糖精的成分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其甜度为蔗糖的100~200倍,低于糖精。这一产品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研究证实是安全的,其所甜化的食品将普及运用。天冬糖精可用来代替咖啡和红茶中的糖,也可用于甜化水果食品和其它食品。甜菊精是从甜菊中提取的,目前美国食品工业已开始发出各种功能性甜菊精,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具有防腐作用。新柚苷是从柚皮中提取的甜味剂,国外制到的新柚苷二氢酮的甜度为糖精的3~5倍,是蔗糖的2000倍,据王笠村等(1998)]报道,它与糖精钠一起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增甜效应,增强甜度达30%。据糖业信息网报道,荷兰一家公司新发现了一种名为TBGBR的超级甜味剂,其甜度为糖精的500倍、蔗糖的20万倍,目前可被称作世界上最甜的物质。据报道,该甜味剂已处于大规模人工合成实验阶段。

4.2 国内甜味剂的发展趋向

据孟晖(2002)报道,目前人工合成或天然产物提取非营养性,无热量的高强度甜味已成为我国甜味剂研究应用发展的重点,我国甜味剂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糖精钠,虽然甜度很高是蔗糖的300~500倍,但其产品中含有致癌物质,邻甲苯磺酰胺,安全性受到怀疑,而且浓度稍大味会有不适口金属余味,因此我国逐步减少糖精钠的产量,促进新型甜味剂的发展。据刘发高(1994)报道,甜蜜素化学名称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度是蔗糖的30倍,有蔗糖风味,无余苦味。我国目前是甜蜜素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年生产能力约3万吨,年产量约1.8万吨,出口主要去向是东南亚和西欧。今后国内甜蜜素不宜再建新装置,而是改造现有装置,增加出口的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并开拓其应用领域,促进我国甜蜜素健康稳定发展。加快甜叶菊糖结构调整及安全论证,有条件地适度发展甘草甜素,加快阿斯巴甜的生产步伐。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际国内甜味剂的发展趋势是高强度、无热量、安全性高,并采用增效剂,逐步向复合型甜味剂发展。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premix.com.cn/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0

『玖』 常见的甜味剂有哪些

有几种甜味剂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目前世界上允许使用的甜味剂约有20种.甜味剂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以其营养价值来分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又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等.

糖类甜味剂主要包括蔗糖、果糖、淀粉糖、糖醇以及寡果糖、异麦芽酮糖等.蔗糖、果糖和淀粉糖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我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糖醇类的甜度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而有某些特殊的用途,一般被列为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

非糖类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度很高,用量极少,热值很小,有些又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天然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2钠、甘草酸3钠(钾)、竹芋甜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或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3氯蔗糖等.

理想的甜味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很高的安全性;②良好的味觉;③较高的稳定性;④较好的水溶性;⑤较低的价格.

各种甜味剂的使用: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用于果汁(果味)型饮料、冰淇淋、糕点、糖果、果酱(不含罐头)、酱菜、蜜饯、胶姆糖等,用量为0.3g/kg;用于餐桌调味料,用量为40mg/包(片).

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各类食品中(罐头食品除外).FAO/WHO(1984)规定:可配制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管病的低糖、低热量的保健食品,用量视需要而定.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在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果汁(味)型饮料、碳酸饮料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65g/kg;蜜饯1.0g/kg;陈皮、话梅8.0g/kg.

糖精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用于酱菜类、复合调味汁、蜜饯、配制酒、雪糕、冰淇淋、冰棍、糕点、饼干和面包,最大用量为0.15g/kg;瓜子中最大用量为1.2g/kg;用于话梅、陈皮类为5.0g/kg.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婴幼儿食品中不得添加糖精.

木糖醇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糖果、糕点、果汁(味)型饮料等.用木糖醇代替糖的产品,可以在标签上说明适用于糖尿病人食用.

『拾』 甜味剂的作用及危害

甜味剂的作用是赋予软饮料甜味。而长期过量摄入亦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甜味是甜味剂分子刺激味蕾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理过程。甜味的高低称为甜度,是甜味剂的重要指标。甜度不能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定量测定,只能凭借人们的味觉进行感官判断。为比较甜味剂的甜度,一般是选择蔗糖作为标准,其他甜味剂的甜度是与它比较而得出的相对甜度。

甜味剂的应用:

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希望甜味剂的能力尽可能低甚至为零,口感好,价格比较合适。

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近一个世纪,食品工业中所使用的甜味剂多半是蔗糖和来自石油化工的糖精。五、六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相继出现了甜蜜素、二肽甜味剂、甜蛋白、乙酰磺胺酸钾及阿力甜等甜味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甜味剂

阅读全文

与甜味剂价格走势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通信托股东 浏览:104
基金如何净值表 浏览:61
诺安基金公司价值多少 浏览:745
融资额与股价的关系 浏览:296
企业融资利息 浏览:844
国家性融资 浏览:917
公募基金发售时间 浏览:398
融资余额东方财富 浏览:513
发行短期融资券利好 浏览:337
上海证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 浏览:513
中金所国债期货手续费 浏览:813
爱投资ppt 浏览:688
原油外汇符号 浏览:535
非法买卖外汇法律解释 浏览:198
1953年1分纸币回收价格 浏览:412
香港基金经理名人 浏览:742
房企融资贷款 浏览:570
德邦的资金实力 浏览:839
个人大额贷款平台 浏览:443
招行贷款利息高吗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