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外汇储备对中国的影响

外汇储备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4 06:20:50

⑴ 为什么用人民币买外国货,外汇储备就越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的经济数据
外汇储备多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主要如下方面:
1、潜力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利差损失
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3、成本损失
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宏观调控效果
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国际优惠贷款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6、加速热钱流入
引发或加速该国的通货膨胀。
7、经济资源流失
大量囤积外汇,会引起国内有形经济资源的流失,无论是出口创汇还是发行本国货币购买外汇,都会形成对本国有形经济资源的购买能力,造成国内有形经济资源的流失。
8、通货膨胀
推高本国货币的通货膨胀,资源的流失和大量发行本国货币所换来得外汇如果不能实现购买,则会推动国内通货膨胀的持续上扬。
9、国内企业
出口创汇不能回购资源,在国内以发行本国货币虚增企业利润来实现,实质上是生产企业的出口成本以通货膨胀消化,长期运做,使所有生产企业总体上收不抵支,使这些企业所持有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外汇储备的货币形态,造成倒闭,而以企业经济赢利为基础而生存的银行也会因企业的倒闭使放出的贷款不能收回而发生倒闭。
10、汇兑损失
由于这些损失需要通过本国货币的无保证发行获得,由工商企业和银行系统消化,迫使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间资本公担,我国大批国企和国有独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因为企业无法独立承担央行大量囤积外汇产生的汇兑损失,不得不吸收民间资金共担损失以苟延残喘。实质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本质属于国有独资制造企业和银行的变相破产形式。
给外汇发行国通过大量发行钞票,稀释其货币购买力,掠夺持汇国的财富以逃避债务创造条件。这是形成我国中央银行的汇兑损失的主要原因。
11、本国货币
大量通货膨胀本身是中央银行稀释本国货币购买力的表现,但中央银行在稀释购买力时没有补贴持币人等比的新增货币,从而使百姓财富蒸发。
12、本国货币主权丧失
蚂蚁搬家式的将本国货币的发行准备移出国外,造成本国货币主权的丧失。大量发行本国货币购买外汇,是以所谓的单向等价交换为特征实现,即使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而外汇发行国将换得的人民币购买我国商品输入其国家,销售后补足外汇的发行准备,回笼该国货币买削其债务。而本国因囤积外汇不能回笼资源,造成大量无准备的货币发行,从而丧失对本国货币的节制,任其通货膨胀,这意味着本国货币主权的丧失。

⑵ 简述外汇储备过大,对国家的影响。

外汇储备过大可能带来的风险
1、高额的外汇储备成本

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由于官方储备资产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各国的外汇储备一般投资于储备货币国家的短期国债,其收益率较低(二战后平均为1-2%)。这相当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底的国家(通常是大量储备外汇的国家)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储备货币的发行国)输出资本。如果中国在借入大量外债的同时并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等于是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而且还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其潜在的损失是显然的。实际上,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较高成本借入了大量外债(目前我国外债余额约为1600亿美元),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低利率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率也处于低迷期,这些都使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降低。同时,持有外汇储备表示暂时放弃一定量实际资源的使用,从而也就丧失将这些资源投入所引起的国内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由此也凸现了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

2、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变化自然还要对国内的金融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事实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安排,作为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担当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的角色。外汇储备的增多,使人民币的发放增多,因为官方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其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加,使得外汇占款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外汇占款使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相应增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这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形势构成不利影响,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了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压力。尽管目前我国还处于通货紧缩阶段,但经济指标已开始好转,不能排除一旦走出紧缩立即陷入通胀的可能性。为此,央行采取了相应的冲销政策:如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频繁进行正回购和发行人民银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5个月,央行回笼基础货币已达4000多亿元,以此来减缓基础货币增速。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规模有限,特别是在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已累计超过了2000个亿的情况下,随着外汇占款持续上升,可供央行进行冲销干预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这给央行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一是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受到挑战,货币政策面临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压力。二是由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事实上的一体化,因此以汇率政策调节外部均衡,以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内部均衡的政策分配空间将可能丧失,内外部均衡难以同时达成。这即是央行面临的典型的米得冲突(Meade’s Conflict)。

3、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在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如果央行没有有效的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则会推动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近段时间来,不仅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极力地鼓吹人民币升值,而且过去外逃的资金也有回流的迹象,甚至于有国际游资“潜渡”中国,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在目前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动力的情况下,出口竞争力的弱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人民币目前不宜大幅升值。从这个角度看,外汇储备也不宜过多。

4、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地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十分激烈,作为国家财富的外汇储备,它的规模过大也就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高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了难度。因为我国外汇储备有相当部分以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近一年多来,美元与欧元的汇价涨跌幅度在30%以上,美元价值的持续走低,使较大比例持有美元的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不可避免;如果粗略地按照60%的美元外汇储备计算,外汇储备中约有1800亿美元正在发生“账面”的损失。另外,近两年来,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率处于低迷期,美联储自2001年以来13次降低利息,联邦基金利率目前已降至1%,处于45年来的历史低位,这也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收益不断降低。外汇储备资产规模越大,其保值增值管理的难度就越大。

⑶ 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一般说来,抄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⑷ 中国外汇储备的情况及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是我可能要考试的论述题,所以只需要点,不能太多,答不完)
哈哈哈!!!

据报道, 今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428亿美元 [1],而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9.6万亿元人民币, 或约1.1万亿美元 [2]。 按照上面数据, 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1%, 与官方所公布的中国国债的数额大致相抵(2334亿美元, [3])。

在全球范围内看,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绝对值仅次于日本 (四千余亿美元), 大于台湾、香港和南韩 (三者外汇储备分别介于一千亿至一千三百余亿美元之间)。[4]

毋庸置疑, 中国的庞大外汇储备对于稳定国际市场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 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型经济, 仍然施行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 维持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作为反挤兑的应急基金是否有必要,实在值得探讨。 有人说庞大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提高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我看这也不见得:日本外汇储备的绝对值,以及台湾外汇储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均比中国大陆为高。 目前并没有数据表明日本与台湾对于外国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根据专家估计, 中国放在国外的这些外汇每年收益率应在5%左右 [1] 。 考虑到通货膨胀及美元贬值的因素, 笔者估计实际年收益率不超过2%。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各方面的发展急需资金。 如果能将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1%的外汇储备中减去近期或高息外债后的大部分转换为人民币,投资于普及教育、医疗与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环境保护,以及国内经济、金融、商业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如建立全国信用信息系统),并相应给与政策上的支持,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长治久安的作用。 退一步说,如果这一笔钱能用来偿还中国政府历年发行的国债(国库卷),那么这笔庞大的民间资金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会有着巨大的推动。

据目前所知,中国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特别是大量购买了美国债券 [1] 。 中国的国债与外汇储备的同时增长相当于一个非常奇异的资本由中国流向美国的过程:(a) 政府以国库卷的形式从民间搜集资金; (b) 将人民币形式的资金以贸易或金融兑换方式转换为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元); (c) 以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债券(特别是美国国债) 。 实际的效果就是中国人在省吃俭用的同时, 向美国人贷款。 而如前所述, 实际年收益率不超过2%。

外汇储备的增加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位于纽约的两位学者曾经系统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为外汇储备增加所付出的巨大的机会成本 [5] 。 他们认为, 东亚国家过去十年间为积攒外汇储备付出的代价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笔者认为, 两位学者的分析有着独特的视角, 值得人们深思。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 有关中国外汇储备的利弊得失, 国内的媒体、政府机构、甚至学术界对“利”强调的比较多, 对“弊”(代价或机会成本)讨论较少。 笔者此文的目的, 是抛砖引玉, 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至于如果公众建立起减少外汇储备的共识, 以后为实现这一长远计划如何实际操作, 这是另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可以进一步讨论。 这里我只能粗线条地谈一点我的看法:

1. “出口创汇”可以是现时政府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但不应成为政府经济目标的主要或决定性的部分。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更有效和公平地配置国内资源, 包括资金的资源。 一面在国内举债,一面向国外大规模购买外国债卷, 这本身既无效益, 又不公平(有劫贫济富之嫌) 。 笔者认为, 在不造成贸易逆差的前提下, 适当让人民币升值, 有助于提高人民购买力, 吸引国外投资者, 未尝不是好事。“出口创汇”的目标应由“进出口总体平衡”的宏观目标取代。

2. 如果公众建立起“减少外汇储备”的共识, 那么在转换外汇成人民币实际操作上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尽量减少对本国利益和国际金融秩序的伤害。 近期应以停止外汇储备增长为目标, 减少收购外币及国外债卷的政府行为, 以后逐步减持国外债卷和外汇。 为减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应进一步放宽民间对外币的拥有、流通和使用, 同时适当增加人民币货币供给, 进一步降低利率。 国内近几年物价指数疲软, 也说明还有进一步降低利率的空间。

(要点自己总结了.呵呵)

⑸ 外汇储备过多对中国的影响

外汇过多就会拖累经济 过少就会减少减少抵御风险的能力 适中最好 因为我国现在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所以外汇储备还是稍大点好 有利于我们的出口 来带动经济发展 但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实体经济没有多大影响 但是毕竟该我们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所以 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
第二个影响就是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肯定是要升值的 你想想这么多的外汇储备 肯定会有一部分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打水漂了

⑹ 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对中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太大,简单的说,首先要明白外汇储备的作用,分别是:
一是调节国版际收支,权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意味着对外债权人地位的丧失,支付能力降低。其次,对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是不利的,强大的外汇储备是维护本国汇率稳定的条件之一。再次,就是对于国家的综合抵抗风险的能力有所降低,这些问题,一旦遭遇金融危机或者国际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就会变的非常严重。

⑺ 中国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中国每得到一美元就会把它作为外汇储备存到央行里,并且把这一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内给厂商,造成每年容人民币的过度发行,货币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中国出口形势会下降,打击出口行业,经济下调,迫使政府筹资(印钞票)投资,拉动经济,这样反复循环,经济很可能在某一时点进入滞涨阶段。大量单一的外汇储备会增加外汇风险,美国不断对人民币的贬值,实际上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大量缩水,至今已经贬值超过20%,外汇储备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的大量外汇储备实际上也是中国和美国博弈的筹码,中国如果在东南亚大量减持、抛售美元,对于美元霸主地位必然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美元破产。外汇储备还可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陆政府紧急动用500——800亿的外汇储备使得香港挺了过来,外汇储备也是一个主权国家财富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资本

⑻ 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中国的影响

外汇储备增加,抄至少说明以下袭方面问题:1.中国日益成为投资最安全国家;2.出口结构正在逐步改善。

陈淮说,外资流入是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来源。近几年来,尤其是“9 11”事件之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投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目前看来,日本经济衰退,美元不稳定,而欧元不确定因素很多,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正越来越多地流入中国。

对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会不会对人民币的升值造成压力?对此,陈淮认为,外汇储备长期出超仅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一个方面,货币的升值取决于对外币的供求关系、不同币种的利率变化、对未来经济的预期、长短期债务结构等多种因素,目前,平衡人民币币值的因素远比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更强大。

阅读全文

与外汇储备对中国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现在还能买理财产品吗 浏览:82
2019年4月19号黄金价格 浏览:670
理财师工具 浏览:857
人民币日元元汇率走势 浏览:350
个人创业贴息贷款 浏览:653
内地政府怎么保证资金 浏览:759
2万欧元多少钱人民币汇率 浏览:749
123信托网 浏览:550
三安集团安信基金 浏览:475
22纽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94
每日基金净值查询002021 浏览:523
零首付购房融资犯法吗 浏览:612
福牌阿胶股票 浏览:583
国通信托股东 浏览:104
基金如何净值表 浏览:61
诺安基金公司价值多少 浏览:745
融资额与股价的关系 浏览:296
企业融资利息 浏览:844
国家性融资 浏览:917
公募基金发售时间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