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们倡导怎样的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顾名思义,是和强调“主观艺术创作”的“虚构”相对的概念。“非虚构”突出以现实元素为背景,淡化了文学和纪实题材的严格界限,同时也广泛吸收了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领域的方法论及问题意识。近几年的非虚构写作领域佳作辈出,其中既有梁鸿《中国在梁庄》、萧相风《词典:南方工业生活》、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这样关涉宏大题材的作品;也有像土摩托《关于音乐的记忆碎片》这样自身文化情感的表达;更出现了美国人何伟的非虚构作品“中国三部曲”(《寻路中国》、《江城》、《甲骨文》)这样的优秀作品。 豆瓣阅读已上架的作品中,非虚构类也占有重要位置,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内容多元,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这其中包括强调写作积极介入生活、强调作品社会性的纪实类作品(李申《在富士康》、宋燕《编辑部的鸡毛》);密切联系都市社会现象的随笔专栏类作品(连岳《i问连岳》、李静睿《枕边书》);突出个体生活经验、反映独特趣味的现实题材作品(米周《南下打工记》);轻松易读的生活类作品(丁小云《七天治愈拖延症》和《论文艺女青女如何培养女王气场》、吉井忍《四季便当》系列)等。 非虚构组的口号为“我的非虚构写作”。与小说创作相比,非虚构作品更看重的是生活经验和观察力。只要有经历,有想法,愿意总结,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非虚构作者。 口号中的“我”就是在强调这种真实的个体经验;同时,对很多作者来说,非虚构写作相对陌生,我们希望你以豆瓣阅读为起点,开始自己的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组为主题创作,参赛者需从四个主题中任选其一来写作。主题仅供选择之用,参赛作品需重拟题目。字数要求2-5万字。 我的田野“田野”本是人类学术语,强调亲临现场、实地调查获取材料。但是,“我的田野”这个主题并不希望将作品引向人类学论文。只要你曾有过走出书斋就某一问题深入研究并获得一手资料的经历,你已经是一个有“田野”的人。乡村支教的经历、关于某个特殊阶层的深入调查、城市公共设施的探究、中国南方民居的介绍……都是可以选择的主题。 我的历史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在这个主题下,你可以选择个人史、家族史、口述史:你可以讲述自己真实的、不同于他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述你听到的历史,比如父辈的历史、偶遇的陌生人的历史……历史不需要很大,个人的历史也可以很动人。 我的职业我们每天都在积累关于职业的个人经验,关于职业的话题,恐怕是我们最能够信手拈来的非虚构写作领域。尤其是当你的职业对其他人来说比较陌生时,比如你可能是一位调酒师、一位车间工人、一位电影放映员、一位股票操盘手……哪怕你的职业非常普通,你也一定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的故事。梳理职业感悟对自己是一种总结,对读者来说也是有益的分享。 豆瓣阅读征文比赛非虚构组,期待你的参加。
⑵ 求答案: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
CD D B ABD
1.不可以。根据收养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宋艳此时与张丽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宋艳的被收养而消灭,宋艳无须支付抚养费。
2.不能。收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宋艳与宋氏夫妇的收养关系的解除只能是他们自己解除,李双没有权利要求。并且此时宋艳与其亲生母亲李双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消除,宋艳也没有赡养义务。
3.可以。收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