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教外币业务会计分录!
如:自银行购入240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版1美元=8.21元人民币。
借:银行权存款---美元 240*8.21
财务费用 9.6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240*8.25
另外,一般来讲,财务费用都会发生在借方,因为与银行发生兑换业务都是企业吃亏。
2. 公司外币账户怎么记账
收到外币时:
借:银行存款-香港汇丰银行(外币帐户)
贷:应收帐款
在还没有结汇至人民币帐户时,是不需要做任何分录的。
结汇至建行人民币帐户时,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建行(人民币帐户)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香港汇丰银行(外币帐户)
3. 关于外币兑换业务的账务处理
北京专业的外币兑换公司--优惠汇率--能最大的帮你减少汇兑损失--
4. 有关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借:银行存款—人名币户 6,8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6,56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402.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123,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500 贷 :银行存款—人名币户 124,5003.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41,000,000 贷 :实收资本 41,000,0004.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41,750,000 贷 :实收资本 41,750,000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43,000,000 贷 :实收资本 43,000,000
5. 银行外汇会计岗位要求
岗位职责:
1、负责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会计帐务处理等工作;
2、负责银回行营业部答财务费用会计核算;
3、负责开具银行收付凭证,及时付款,凭证电脑输入等工作;
4、负责纳税申报、会计凭证和帐册的装订等工作;
5、负责银行日常凭证的事后监督和整理保管;
6、负责银行日常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勾对检查。
7、负责银行营业部资金清算后台处理和核算;
任职要求:
1、专科及以上学历,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
2、熟悉中国税务法律,申报企业各类税;
3、熟悉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
4、具有2年以上银行财务经验,有会计证者优先;
5、熟练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
6. 外币业务会计什么时候要在会计科目后面写汇率
依据《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企业应按下列原则处理外币业务:
1.企业的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折算的债权(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货款等)和债务(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股利、预收货款等)。不允许开立现汇账户的企业,应设置除外币现金和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其他外币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
2.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
3.除另有规定者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均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作为折合汇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折合汇,由企业自行选定。
4.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买入、卖出价与市场汇价之间的差额,记入“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
5.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应当按照期末市场汇价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此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记入“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
6.经营多种货币信贷或者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分币记账制。
7.投入的资本如需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对有关资产账户,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市场汇价折合。对“实收资本”账户,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汇率折合;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应分别不同情况按下列方法处理:①登记注册的货币与记账本位币一致时,按收到出资时的市场汇价折合。②登记注册的货币与记账本位币不一致时,按企业第一次收到出资时的市场汇价折合;如果投资人分期出资的,则各期出资均应按第一次收到出资时的市场汇价折合。③由于有关资产账户与实收资本账户所采用的折合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8.需要建立偿债基金的企业,在“银行存款”科目下增设“××外币偿债基金户”明细科目单独核算。
相关扩展:
一、日常企业经营中,都会有哪些外币业务
外币业务核算包括哪些内容外币业务是指公司以外国的各种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等业务。在会计上,外币业务是指不以记账本位币作为计量单位的会计业务。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主要有五种类型:
1.外币借款业务。即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外币借款以及归还借款的业务。
2.外币兑换业务。即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的业务。
3.投入外币资本业务。即投资人以外币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业务。
4.外币交易业务。即以外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会计业务。
5.外币折算业务。即把外币的金额重新表述为另一种货币的会计业务。进行外币折算,并不是实际发生了兑换或交易等外币经济业务,而仅仅是改变了原有的计量单位。
二、外汇的具体内容
通常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根据我国的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外汇的具体内容包括:1.外国货币;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支票、期票、汇票等)、银行存款凭证等;4.其他外汇资金。黄金可以用作国际支付和结算手段,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所以,在许多国家也将黄金列入外汇。
三、外汇汇率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即用一种货币单位表示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故又称汇价。汇率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作用,可以有多种,如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与中间汇率,可以分为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记账汇率与账面汇率,等等。
1.买入汇率,又称外汇买入价,是指银行以人民币买入外币的汇率。
2.卖出汇率,又称外汇卖出价,是指银行卖出外币收入人民币的汇率。
3.中间汇率,又称外汇中间价,是以人民币计算的外汇买入价和外汇卖出价的平均价。
4.市场汇率,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汇价的中间价。
5.合同汇率,是指交易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进行不同货币折合使用的汇率。
6.记账汇率,是指企业发生外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所采用的汇率。
7.账面汇率,是指企业已经登记入账的汇率,它可能是当时的市场汇率,也可能是合同汇率,亦称历史汇率。
8.现行汇率,是指某一具体时点现在的汇率,即折算外币时的市场汇率。
9.历史汇率,是指过去某一时点的汇率。历史汇率是与现在汇率相对的,前一交易日的市场汇率相对于当日来说是历史汇率,当日的现行汇率相对于次日来说也是历史汇率。
四、汇率标价
一个国家的外汇汇率,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称为汇率标价。标价方法有两选择,一种称为直接标价法,另一种称为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如1美元=6.03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即采用此种标价方法。
2.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如伦敦外汇市场:1英磅=4.1514德国马克。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采用此法。
五、什么是记账本位币与编报货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一个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统一使用的记账货币。
编报货币,是指编制会计报表时使用的货币。记账本位币与编报货币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这就是说,我国企业的正式编报货币只能是人民币,而记账货币是可以选择的。在会计实务中,依据记账本位币的选用不同,分为统账制与分账制。
1.统账制,又称统一货币记账制,是以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记录全部经济业务。
2.分账制,又称分币记账制,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直接按原币种记账,在期末时再将各种外币账户的余额和发生额折合成人民币,然后编报会计报表。
7. 银行外汇会计具体是做什么的
主要是国际结算、存、贷的相关业务处理,现在衍生等资金业务也比较多了,注意关键是其中的会计处理。 简而言之,凡是银行业务中涉及外汇的部分,其会计处理都是该范围。
8. 外汇业务如何进行核算
外汇,就是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业务回是工商银行的重答要业务之一,主要包括代理外汇资金清算和外汇资金业务等。主要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其他外币计值的资产。核算方法:一、外汇业务的核算原则,二、外币账户的设置, 三、主要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9. 收外汇的账务处理
1.主要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l)外币兑换业务。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发生时的交易汇率)
财务费用(永远在借方)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发生时的市场汇率)
(2)外币购销业务。
借:资产类科目
贷:应付账款(发生时的市场汇率)
借:应收账款(发生时的市场汇率)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3)外币借款业务。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发生时市场汇率)
贷:短期借款等(发生时市场汇率)
(4)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发生时市场汇率)
借或贷:资本公积(差额)
贷:实收资本(合同约定汇率)
注:若公司没有约定汇率,应按发生时市场汇率折算。
2.期末汇兑损益的处理
(1)汇兑损益产生的两种情况。
1)外币兑换。由于银行总是低价购入、高价卖出,企业总是产生汇兑损失。
2)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汇率变动产生:在月末计算汇兑损益时,应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
外币货币性资产。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收益;汇率下降时,产生汇兑损失。
外币货币性负债。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损失;汇率下降时,产生汇兑收益。
(2)处理方法。
1)对于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原值。
2)筹建期间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计入损益。
3)其他情况,均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调整为期束外币余额×汇率)
应收账款
在建工程
贷:长期借款
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3.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方法
(1)现行汇率法。
1)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采用历史汇率,来分配利润按利润分配表数额列示。
2)其他项目采用现行汇率。
3)损益类项目也可采用平均汇率。
4)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单列。
(2)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
1)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采用现行汇率。
2)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采用历史汇率,未分配利润按利润分配表数额列示。
3)损益表项目中,折旧费和摊销费用采用历史汇率,其余采用当期平均汇率。
4)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在所有者权益中单列。
(3)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
1)货币性资产项目(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和货币性负债项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采用现行汇率。
2)非货币性项日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采用历史汇率,未分配利润采用平衡数。
3)损益类项目中,折旧费、摊销费用采用历史汇率,销售成本项目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历史汇率)+本期购货(平均汇率)一期末存货(历史汇率)
不同的汇率折算后计算,其余采用平均汇率。
4)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在所有者权益中单列。
(4)时态法。
1)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和应付项日采用现行汇率。
2)现行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市价计价的存货、投资等)采用现行汇率,其余非货币性资产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实收资本配利润采用平衡数。
3)损益类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本项目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采用历史汇率,未分折旧费和摊销费用采用历史汇率,销售成销售成本=期初存货(历史汇率)+本期购货(平均汇率)一期末存货(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
按不同的汇率折算后计算。
4)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在所有者权益中单列。
4.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
我国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单一汇率法,即现行汇率法。
(1)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1)资产、负债类项目按决算日市场汇率折算(按现行汇率)。
2)所有者权益项月中除“未分配利润”外,以历史汇率折算。
3)“未分配利润”抄利润分配表中数据。
4)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递延处理:在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下单列“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并逐年累计下去。
5)年初数按上年折算后资产负债表有j∈项目金额列示。
(2)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折算。
1)利润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按当期平均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按平均汇率或现行汇率)。
2)利润分配表“净利润”按折算后利润表该项目金额填列。
3)利润分配表“年初未分配利润”按上期折算后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项日期末数填列。
4)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根据折算后利润分配表其他各项目金额计算填列。
5)上年实际数按上年折算后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有关数字填列。
今日小记
(1)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2)外汇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可支付性、可获得性、可换性。
(3)汇率,又称汇价,指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币间的比价。
(4)汇率的标价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5)为规范外正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加强外汇账户的监督管理或者说是两国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特制定《境内外汇账户管理规定》。
(6)汇款是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其自身建立的通汇网络,使用合适的支付凭证,将款项交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7)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应中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8)托收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出口人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9)银行保函是指银行应委托人的申请而开立的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件,一旦委托人未按其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约定义务时,由银行履行担保责任。
(10)外汇业务核算原则:外币账户采用双币记账、外币核算采用折算入账、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外币分账制的账务处理、外币账户月末余额的账务处理。
10.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账户的设置
外币统账制方法下,对外币交易的核算不单独设置科目,对外币交易金额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差额可在“财务费用”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汇兑差额”反映。该科目借方反映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失,贷方反映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收益。期末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后,一般无余额。
二、会计核算基本程序
发生外币交易时,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为:
第一,将外币金额按照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登记有关账户;在登记有关记账本位币账户的同时,按照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
第二,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金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第三,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三、主要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兑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外币兑换业务是指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购入外币(对于银行来说,则是卖出外币)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售出外币(对于银行来说,则是买入外币)。企业卖外币时,一方面将实际收取的记账本位币(按照外币买入价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登记入账;另一方面将卖出的外币实际收到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付出的外币按当日市场汇率(或当日平均汇率,又称当日市场汇率,下同。不包括外币资本折算)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
【例14-1】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将50 000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6.25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6.35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应当在银行存款美元账户记录美元的减少,同时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将售出的美元折算为人民币,在银行存款美元账户记录人民币账户记录美元的减少;按实际收到的人民币金额,对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记录人民币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的财务费用。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50 000×6.25) 312 5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5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50 000美元)(50 000×6.35)317 500
企业买入外币时,要按外币卖出价折算应向银行支付的记账本位币,并记录所支付的金额;另一方面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将买入的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并登记入账;同时按照买入的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实际付出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收取的外币按照当日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汇兑损益。
【例14-2】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因外币支付需要,从银行购入10 000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价为1美元=6.40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6.30元人民币。
本例中,应对银行存款美元账户做增加记录,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对该银行存款相对应的人民币账户做增加记录;按照实际付出的人民币金额对银行存款账户做减少的记录。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 000美元)(10 000×6.30) 63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1 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0 000×6.40) 64 000
(二)外币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从国外或境外购进原材料、商品或引进设备,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将支付的外币或应支付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记账,以确定购入原材料等货物及债务的入账价值,同时按照外币的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如外币银行存款和外币应付账款账户等。
【例14-3】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从境外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250 000美元,购入该设备时市场汇率为1美元=6.35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250 000美元)(250 000×6.35)1 587 500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250 000美元) 1 587 500
【例14-4】甲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从美国购入某种工业原料500吨,每吨价格为4 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3元人民币,进口关税为1 660 000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3 104 200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由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500 吨×4 000美元×6.3+1 660 000)14 2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104 200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2 000 000美元) 12 600 000
银行存款 4 764 200
企业出口商品或产品时,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将外币销售收入折算为人民币入账;对于出口销售取得的款项或发生的债权,按照折算为人民币的金额入账,同时按照外币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如外币银行存款账户和外币应付账款账户等。
(三)外币借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借入外币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例14-5】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本期从中国银行借入港币1 500 000元,期限为6个月,借入的外币暂存银行。借入时的市场汇率为1港币=0.9元人民币。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港币户(1 500 000 港元)(1 500 000×0.90)1 350 000
贷:短期借款——港币户(1 500 000港元) 1 350 000
6个月后,乙股份有限公司按期向中国银行归还借入的港币 1 500 000元。归还借款时的市场汇率为1港币=0.88人民币。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港币户(1 500 000 港元)(1 500 000×0.88)1 320 000
贷:银行存款——港币户(1 500 000港元) 1 320 000
发生的汇兑损失,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四、外币账户的期末调整
各外币账户的外币金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与账面记账本位币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构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发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例14-6】丙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月初的余额为:
银行存款——美元户外币余额60 000美元,人民币余额376 500元;
应收账款——外商外币余额36 000美元,人民币余额225 900元;
应付账款——外商外币余额28 000美元,人民币余额175 700元。
本月月初的美元汇率为6.2750,月末的美元汇率为6.2950。本月发生以下涉及外币的业务:
(1)3日,偿还以前所欠某外商的应付账款 16 000美元,当日美元汇率为6.3250。
16 000×6.3250=101 200(元)
借:应付账款——某外商(16 000美元) 101 2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6 000美元) 101 200
(2)15日,收到某外商偿还欠款一笔,金额为20 000美元,当日美元汇率为6.2850。
20 000×6.2850=125 700(元)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20 000美元) 125 700
贷:应收账款——某外商(20 000美元) 125 700
(3)21日,以10 000美元支付专项工程设计费用,当日的美元汇率为6.3000。
10 000×6.3000=63 000(元)
借:在建工程(10 000美元) 63 000
贷:银行存款(10 000美元) 63 000
(4)月末,各有关科目的美元、人民币余额分别为:
“银行存款——美元户”科目:
美元余额=60 000-16 000+20 000-10 000=54 000(美元)
人民币余额=376 500-101 200+125 700-63 000=338 000(元)
按月末汇率计算的人民币余额=54 000×6.2950=339 930(元)
差额部分=339 930-338 000=1 930(元)
“应收账款——外商”科目:
美元余额=36 000-20 000=16 000(美元)
人民币余额=225 900-125 700=100 200(元)
按月末汇率计算的人民币余额=16 000×6.2950=100 720(元)
差额部分=100 720-100 200=520(元)
“应付账款——外商”科目:
美元余额=28 000-16 000=12 000(美元)
人民币余额=175 700-101 200=74 500(元)
按月末汇率计算的人民币余额=12 000×6.2950=75 540(元)
差额部分=75 540-74 500=1 040(元)
产生的汇兑损益为:
1 930+520-1 040=1 410(元)(汇兑净收益)
月末调整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1 930
应收账款——外商 520
贷:应付账款——外商 1 04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1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