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铱的用途
在机械工程领域的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射线照相法可以应用到放射性同位素铱,机械的无损检测技术,即在不损坏,甚至不拆卸机械结构的情况下,对机械内部结构细微的磨损和破坏的检测技术。利用先进仪器设备检测机械设备中的电、磁、声、光等物理性质的变化,可以达到在无损的情况下对机械内部结构进行检测。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射线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 四种。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ECT)、声发射检测(AE)、热像/红外(TIR)、泄漏试验(LT)、交流场测量技术(ACFMT)、漏磁检验(MFL)、远场测试检测方法(RFT)、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等。放射性同位素铱-192在γ射线照相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应用在机械设计领域中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射线照相法(RT)之中。
拓展资料:
射线照相法
是指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试件,以胶片作为记录信息的器材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原理:射线能穿透肉眼无法穿透的物质使胶片感光,当X射线或γ射线照射胶片时,与普通光线一样,能使胶片乳剂层中的卤化银产生潜影,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照射到胶片各处的射线强度也就会产生差异,便可根据暗室处理后的底片各处黑度差来判别缺陷。
总的来说,RT的定性更准确,有可供长期保存的直观图像,总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射线对人体有害,检验速度会较慢。
2. “铱”系统的业务用途有哪些
“铱”系统的业务用途,除了提供全球数字化话音通信外,还可以用于传真、数据传输,自动报告位置和双向消息传送,全球寻呼等,也为全球军事通信开辟了一条新河。2000年初,“铱”计划被迫中断。
3. 铱是什么做什么用
铱:原子序数77,原子量192.22,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彩虹”。1803年英国化学家坦南特、法国化学家德斯科蒂等用王水溶解粗铂时,从残留在器皿底部的黑色粉末中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锇和铱。铱在地壳中的含量为千万分之一,常与铂系元素一起分散于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的各种矿石中。自然界存在两种同位素:铱191、铱193。
用途
简介
铱的需求量从2009年的2.5吨升至2010年的10.4吨。这主要是因为电子相关应用的需求量从0.2吨升至6吨:铱制坩埚被广泛用于大型高质量单个晶体的生产,而这些晶体的需求在这段时间大大提高。铱的消耗量预期将因为积累的坩埚库存而饱和,这在2000年代也曾经发生过。其他重要应用还包括火花塞(2007年消耗0.78吨)、氯碱法所用的电极(同年消耗1.1吨)以及化学催化剂(同年消耗0.75吨)。
工业及医
铱的应用大部份运用其高熔点、高硬度和抗腐蚀性质。铱金属以及铱﹣铂合金和锇﹣铱合金的耗损很低,可用来制造多孔喷丝板。喷丝板用于把塑料聚合物挤压成纤维,例如人造丝。锇﹣铱合金也可以用于指南针轴承和计重秤。
铱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质很强,所以非常适合作为合金添加物。飞机引擎中的一些长期使用部件是由铱合金组成的,铱﹣钛合金也被用作水底管道材料。加入铱可提升铂合金的硬度。纯铂的维氏硬度为56 HV,而含50%铱的铂合金硬度可超过500 HV。
铱也常被用于须承受高温的仪器当中。比如,柴可拉斯基法使用铱制高温坩埚,产生单个氧化物晶体,如蓝宝石、钆镓石榴石和钇铝石榴石等。这些晶体被用于电脑内存和固态激光器零件当中。铱合金能够抵御电弧侵蚀,所以是火花塞电触头的理想材料。
Cativa催化法是把甲醇转变为乙酸的过程,可使用铱化合物作为催化剂 。
放射性同位素铱-192在γ射线照相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有助对金属进行无损检测。另外,近距离治疗利用Ir所释放的γ射线来治疗癌症。这种治疗方法把辐射源置于癌组织附近或里面,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胆管癌及子宫颈癌等。
科学
1889年制成的国际米原器和国际公斤原器是由含90%铂和10%铱的合金组成的,原器由位于巴黎附近的国际度量衡局保存。米的定义在1960年改为氪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谱线,但公斤的定义仍然是公斤原器。
航海家号、维京号、先锋号和卡西尼-惠更斯号、伽利略号和新视野号等无人宇宙飞船都有使用含有铱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由于热电机要承受高达2000 °C的高温,所以包裹着钚-238同位素的容器是以既坚硬又耐高温的铱所制。
铱还被用于X射线望远镜中。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反射镜上有一层60纳米厚的铱涂层。在测试过多种金属之后,铱的X射线反射能力证明比镍、金和铂都要优胜。这层铱的平滑程度要有几个原子以内的准确度,须在气态下在高真空环境中涂在铬底层上。
粒子物理学在反质子的产生过程中也用到铱。过程中,高强度质子束射向密度必须很高的“转换目标体”。虽然可以使用钨,但铱的优胜之处在于,它可以更稳定地承受入射粒子束使温度升高时所造成的冲击波。
碳-氢键活化反应(C–H活化)是断开碳-氢键的反应。这种键在以前曾被认为具有低反应性。科学家在1982年宣布首次成功活化饱和烃中的C–H键,反应使用铱的有机配合物,使烃进行氧化加成。
铱配合物可以用来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这类催化剂已被用于合成天然产物,并能够把本来难以氢化的基底(例如非官能团化烯烃等)氢化成其中一种对映异构体。
铱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当中起到作用。
4. 贵金属用途
称为贵金属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稀少价格昂贵;二是对人体有好处。目前被称为贵金属的有8种:黄金、白银、铂金及铂金族(钯、铑、钌、铱、锇),为什么把(钯、铑、钌、铱、锇)称为铂金族,一是颜色总体呈现白色或浅灰色,二是不少物理特性相同。当前贵金属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工业与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 作为贵金属共同的用途之一是因其具有美丽的色泽而广泛应用于制作首饰,其次是因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应用于电子工业,第三是因其具有杀菌及药理作用应用于医药、医疗及餐具等器皿。如黄金、白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大肠杆菌在黄金白银的器皿里不容易存活,因此放在黄金白银器皿里的食物不易腐败。黄金可以入药,含有黄金的中成药金若芬可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利用黄金同位素可以杀死癌细胞。铂金置于汽车汽化器中可以将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变为无害气体。铑是铂族金属中对可见光反射率最高的金属,且稳定性好,通常用于工业镜及探照灯反光镜。
5. 铱有什么用
铱
1.元素:周期系第VIII族铂系元素,符号Ir,原子序数77,原子量192.2,外围电子层排布5d76s2,第一电离能9.1电子伏特。
2.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而脆。热加工时,只要不退火,可延展加工成细丝和薄片;一旦退火,就失去延展性变得硬脆。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2410+-40C。沸点4130C。面心立方晶体。
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溶于酸,稍溶于王水;稍受熔融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重铬酸钠的侵蚀。有形成配合物的强烈倾向。主要化合价+2、+4、+6。
4.历史:铱,源自Iris,意为“彩虹女神”。1803年,由英国人Tennant发现。
5.应用:纯铱专门用在飞机火花塞中。多用于制作科学仪器、热电偶、电阻线等。做合金用,可以增强其他金属的硬度。它与铂形成的合金(10%的Ir和90%的Pt),因膨胀系数极小,常用来制造国际标准米尺。
6.来源:在地壳中含量仅9*10^-9%,主要存在于锇铱矿中。可用锌与在提炼铂时所得的锇铱合金中分离制得。
据《化学小辞典》中词条整理回答。
6. 金属铱是干吗用的啊对人体有害吗
只记得Ir-Os合金是铱金笔笔尖。
----
网络中的描述:
元素用途:
纯铱专门用在飞机火花塞中,多用于制作科学仪器、热电偶、电阻线等。做合金用,可以增强其他金属得硬度。它与铂形成得合金(10%的Ir和90%的Pt),因膨胀系数极小,常用来制造国际标准米尺。
----
重金属离子一般都对人体有害,且作为铂系元素,都有很强的配位倾向,可能在体内形成不可预料的物质阻碍代谢。但是它的单质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甚至不溶于王水,所以基本无毒。
当然,肯定不能吞食。
----
1978年9月,保加利亚叛逃者马尔科夫在英国首都伦敦被刺客用子弹击中了大腿。人们很快将他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他的伤口,未发现炎症,便根据经验对他进行了处理,并认为他很快就会痊愈。不料四天以后,马尔科夫突然死亡。医生大吃一惊,经仔细研究发现,刺客用的是带了剧毒的铂—铱子弹,由于铂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因此在伤口处找不到炎症,但毒液却进入了马尔科夫的体内,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
说明单质铱具有稳定化学性质。
----
另外还想到应该已经流产的“铱星”计划。与铱原子序数(77)有关,和铱本身无关。
----
暂时只有这些。
7. 元素“铱”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它的主要用途是
元素名称:铱
元素原子量:192.2
元素类型:金属
体积弹性模量:GPa 320
原子化焓:kJ /mol @25℃ 628
热容:J /(mol· K) 25.10
导热系数:W/(m·K) 147
导电性:10^6/(cm ·Ω )0.197
熔化热:(千焦/摩尔) 26.10
汽化热:(千焦/摩尔) 604.0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8.54
密度:(g/cm^3 )22.42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0.002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2
地壳中含量:(ppm) 0.000003
氧化态:Main Ir+3, Ir+4 Other Ir-1, Ir0, Ir+1, Ir+2, Ir+5, Ir+6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a = 383.9 pm b = 383.9 pm c = 383.9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莫氏硬度:6.5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4825
发现人:台奈特(Tennant) 发现年代:1803年
发现过程: 1803年,由英国人台奈特(Tennant)发现。
元素描述: 第一电离能9.1电子伏特。银白色金属,硬而脆。热加工时,只要不退火,可延展加工成细丝和薄片;一旦退火,就失去延展性变得硬脆。密度22.42克/厘米3。熔点2410±40℃,沸点4130℃。面心立方晶体。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溶于酸。稍溶于王水;稍受熔融得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重铬酸钠得侵蚀。有形成配位化合物得强烈倾向。主要化合价+2、+4、+6。
元素来源: 在地壳中含量仅有9×10-9%。主要存在于锇铱矿中。可用锌与在提炼铂时所得得锇铱合金中分离制得。
元素用途: 纯铱专门用在飞机火花塞中,多用于制作科学仪器、热电偶、电阻线等。做合金用,可以增强其他金属得硬度。它与铂形成得合金(10%的Ir和90%的Pt),因膨胀系数极小,常用来制造国际标准米尺,世界上的千克原器也是由铂铱合金制作的。
元素辅助资料: 铱属铂系元素。铂系元素几乎完全成单质状态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种矿石中,例如原铂矿、硫化镍铜矿、磁铁矿等。铂系元素几乎无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铂系元素矿石中,通常以铂为主要成分,而其余铂系元素则因含量较小,必须经过化学分析才能被发现。由于锇、铱、钯、铑和钌都与铂共同组成矿石,因此它们都是从铂矿提取铂后的残渣中发现的。
铂系元素化学性质稳定。它们中除铂和钯外,不但不溶于普通的酸,而且不溶于王水。铂很易溶于王水,钯还溶于热硝酸中。所有铂系元素都有强烈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倾向。
1803年,法国化学家科勒德士戈蒂等人研究了铂系矿石溶于王水后的渣子。他们宣布残渣中有两种不同于铂的新金属存在,它们不溶于王水。1804年,泰纳尔发现并命名了它们。其中一个命名为irdium(铱),元素符号定为Ir。这一词来自希腊文iris,原意是“虹”。这可能是由于二氧化铱的水合物IrO2·2H2O或Ir(OH)4,从溶液中析出沉淀时,颜色或青、或紫、或深蓝、或黑,随着沉淀的情况而改变。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化学符号Ir 属于周期表Ⅷ族过渡元素,原子序数77,原子量192.2,面心立方晶格,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材料。
简史1803年英国坦南特(s.Tenna、nt)由分离铂后的黑色残渣中发现铱;1813年进行了铱的第一次熔化实验;1860年帝俄造币厂用约8kg原生含铱材料和其他残渣作原料进行熔炼,得到一个1.805kg重的铱锭。1881年霍兰(J.Holland)以“熔化和铸造铱的工艺”为题申请了美国专利。此后,各国的冶金工作者们为解决铱的加工问题作了大量工作。
性能铱的主要性能是:(1)密度22.65g/cm。,是已知元素中密度最高的;(2)熔点2454℃,铱制品使用温度可达21。0~2200¨C;(3)弹性模量高(538.3GPa),泊松系数低(0.26),低温塑性很差;(4)是最耐腐蚀的金属,致密态铱不溶于所有无机酸,也不被其他金属熔体浸蚀,例如熔化的铅、锌、镍、铁、金等;能耐许多熔融试剂和高温硅酸盐的浸蚀;(5)像其他铂族金属合金一样,铱合金能牢固吸附有机物,可作催化剂材料;(6)铱在空气或氧气中600℃以上生成IrO2,并在1100℃分解;在1227℃空气中铱的挥发量为铂的100倍。铱可采用高频或中频炉、电弧炉、电子束炉等熔炼。铱在1600℃以上具有好的塑性,通常进行热加工。
用途铱的高熔点、高稳定性使其在很多特殊场合具有重要用途,但铱的脆性和高温损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铱的最早应用是作笔尖材料,后来又提出了注射针头、天平刀刃、罗盘支架、电触头等方面的用途。铱坩埚可用于生长难熔氧化物晶体,该坩埚能在2100~2200℃工作几千小时,是重要的贵金属器皿材料。铱的高温抗氧化性和热电性能使铱/铱铑热电偶成为惟一能在大气中测量达2100℃高温的贵金属测温材料;可用作放射性热源的容器材料;阳极氧化铱膜是一种有前途的电显色材料。Ir192是γ射线源,可用于无损探伤和放射化学治疗。同时,铱是一个很重要的合金化元素,一些铱合金使用在某些关键部门;铱化合物亦有其特有用途。
8. 铱元素是什么东西金属铱有什么作用
铱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Ir,原子序数77。
铱于1803年在铂的不溶杂质中被发现。主要发现者史密森·特南特(Smithson Tennant),将其命名为铱,其名源自虹神(Iris),因其有许多不同颜色的盐类。
铱是一种稀有元素,在地球的地壳上年产量和消费量为三吨。铱191和铱193是仅有的两个天然同位素,也是仅有的两个稳定同位素,铱193较铱191丰富。
用途:
1889年制成的国际米原器和国际公斤原器是由含90%铂和10%铱的合金组成的,原器由位于巴黎附近的国际度量衡局保存。米的定义在1960年改为氪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谱线,但公斤的定义仍然是公斤原器。
航海家号、维京号、先锋号和卡西尼-惠更斯号、伽利略号和新视野号等无人宇宙飞船都有使用含有铱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由于热电机要承受高达2000 °C的高温,所以包裹着钚-238同位素的容器是以既坚硬又耐高温的铱所制。
铱还被用于X射线望远镜中。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反射镜上有一层60纳米厚的铱涂层。在测试过多种金属之后,铱的X射线反射能力证明比镍、金和铂都要优胜。这层铱的平滑程度要有几个原子以内的准确度,须在气态下在高真空环境中涂在铬底层上。
粒子物理学在反质子的产生过程中也用到铱。过程中,高强度质子束射向密度必须很高的“转换目标体”。虽然可以使用钨,但铱的优胜之处在于,它可以更稳定地承受入射粒子束使温度升高时所造成的冲击波。
碳-氢键活化反应(C–H活化)是断开碳-氢键的反应。这种键在以前曾被认为具有低反应性。科学家在1982年宣布首次成功活化饱和烃中的C–H键,反应使用铱的有机配合物,使烃进行氧化加成。
铱配合物可以用来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这类催化剂已被用于合成天然产物,并能够把本来难以氢化的基底(例如非官能团化烯烃等)氢化成其中一种对映异构体。
铱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当中起到作用。
(8)贵金属铱的用途扩展阅读:
资源
发现的铂族矿物和含铂族元素的矿物已超过80种,加上变种和未定名矿物已达200个。在自然界中,铂族金属主国呈自然元素、自然合金、锑化物、硫化物、硫砷化物和铋碲化物的单独矿物存在,部分呈类质同像存在于硫化物,如黄铜矿、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等中。
存量
铱是地球地壳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平均质量比例只有百万分之0.001。金的丰度是它的40倍,铂是它的10倍,而银和汞都是它的80倍。相比之下,铱在陨石里的含量则高很多,一般在百万分之0.5以上。
科学家相信,铱在整个地球的含量比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很多,但由于它密度高,而且具亲铁性,所以在地球仍处于熔融状态时,就已沉到地球的内核了。
铱在自然中以纯金属或合金的形态出现,尤其是各种比例的铱﹣锇合金。镍和铜矿藏中含有铂系金属的硫化物(如(Pt,Pd)S)、碲化物(如PtBiTe)、锑化物(PdSb)和砷化物(如PtAs2)。
这些化合物中的铂会被少量的铱和锇元素取代。与其他铂系元素一样,铱可以形成自然镍合金及铜合金。
9. 金属铱的性质
物理性质:铱属于铂系金属,,铱坚硬易碎,熔点非常高,很难铸造和塑性。铱是唯一一种在1600 °C以上的空气中仍保持优良力学性质的金属。其沸点极高,在所有元素中排第10位。铱在0.14 K以下会呈现超导体性质。铱的密度在所有元素中排第二位。铱的密度是22.562±0.011g/㎝³。
化学性质:铱是抗腐蚀性最强的金属之一:它能够在高温下抵御几乎所有酸、王水、熔融金属,甚至是硅酸盐。但是某些熔融盐,如氰化钠和氰化钾,以及氧和卤素(特别是氟)在高温下还是可以侵蚀铱的。
(9)贵金属铱的用途扩展阅读:
铱是地球地壳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平均质量比例只有百万分之0.001。金的丰度是它的40倍,铂是它的10倍,而银和汞都是它的80倍。相比之下,铱在陨石里的含量则高很多,一般在百万分之0.5以上。
铱在自然中以纯金属或合金的形态出现,尤其是各种比例的铱-锇合金。地壳中有三种地质结构的铱含量最高火成岩、撞击坑以及前二者演化而成的地质结构。铱也出现在次生矿藏中,与冲积层矿藏中的铂以及其他铂系元素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