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影响中国股市的主要因素:
1、融资融券制度试行,5月(利好)
2、奥运会,8月(从6月开始,利好)
3、股指期货,~第四季度(价值回归,股市反向。大盘涨则是利空,大盘跌则是利好)
4、原油价格补贴,4月份开始(石化、石油利好)
5、国际铝价格下跌,现在开始(铝行业利空)
6、季度CPI公布,8月15日、11月15日(利空)
7、美国持续降息,大约一个季度一次(利好)
8、中国央行加息、提高准备金,大约一个季度一次(利空)
9、半年报,7月1日~7月31日(利好、利空参半)
10、国庆、元旦(利好)
11、两岸包机,7月上旬(部分板块利好)
五月份之后的股市,是一个个的小波段。
看准时机,赚钱就走,回调就进,是2008年股市的不二法门。
了解详情,请登录新浪博客“好股一路发”http://blog.sina.com.cn/haogu168 博客。里面有“每日荐股”、“每天看盘”。
这个网站,定期推出近期股价下跌幅度最深的50只股票(经过复权处理),各只股票的贡献度,沪深300股的权重排名,两市权重股排名等。
Ⅱ 股市中的牛市呈现一种怎样的状态怎样能预测牛市
牛市里最大的特征就是很多股票涨不过指数,大量散户跑步入场,而身边股神也越来越多。
牛市一般都是事后走出来的,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不过还是有一些特征可供参考。
第一、按照国际标准,主流指数从前一低点,涨幅超过20%,就是牛市。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创业板应该已经进入牛市了,因为早前创业板指上涨了37.57%了。因此早前应该是结构性牛市,就是创业板进入牛市,而主流指数,如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等基本没有上涨,距离牛市还有很大的距离。
总之,几乎所有的牛市,实际上是很难进行事前进行预测,只能在事后得到确认。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制定好自己的投资策略,来应对股市的上涨或者下跌。在牛市里正确的操作,就是对于股票和基金设置好卖出的条件,在牛市后期上涨的过程中,不断卖出股票和基金,守住自己投资的胜利成果。
Ⅲ 股市指数是如何预测的
股市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由于股票指数计算复杂,同时种类众多,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股市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Ⅳ 预测股票市场涨跌有何意义
趋势线。包括上升趋势线和下跌趋势线,长期趋势线和短期趋势线,用于顶部与底部的预测。
Ⅳ 若预期股市将会大幅增长,股票指数
在我们中国证券市场一直有一个“千古之谜”:股票市场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前一段有人翻出1994年的报纸,当时预测20年后A股指数要涨到27000点。然而,虽然过去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是全球所有国家中,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是这种快速增长背后并没有体现在不断创新高的股市。2019年A股指数,比2009年十年前的水平还低。另一边,美国股市节节创新高,不断反应了其强劲的基本面。连巴菲特都说,其投资最大的秘密是美国国运(American Tailwind)。
关于这一点,有许多不同讨论,我们也曾经写过一些文章。有人说,你把指数拉到1996年500多点的水平,过去二十几年也涨了5倍,和美国差不多。也有人说,美国历史上也有一段时间指数没怎么涨。
事实上股票市场到底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中国,也在许多其他国家出现。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视角。
长期驱动股票回报的因素:企业分红!
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由两个关键指标决定:企业的分红率和企业盈利的增长。从价值投资教科书的定义看,价值投资就是预期回报完全来自资产本身的现金流和盈利。从简单的逻辑出发,当经济高增长的时候,企业盈利的增长也会更快,股票市场就应该表现很好。当经济低增长甚至衰退的时候,股票市场企业也低增长甚至负增长,股票市场就会表现很差。由于和增长速度相关性很高,股票市场大概率在经济不好时,表现更差,在经济好的时候,表现更好。
从这个逻辑出发,那么应该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股票市场表现最好?
作为A股投资者,我们肯定会举双手反对这个逻辑。经济增长更快的中国,股市过去十年处于震荡向下,表现远不如经济增速不如我们的美国。事实上,基于对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我们也发现经济和股票市场表现的相关性,变得越来越弱。如果看1900到2013年,21个国家的股市表现,会发现名义GDP增速和股票市场表现是正相关的。但是我们选取1987到2010年的45个市场数据,会发现名义GDP增速和股票市场表现居然没什么相关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做一个更加量化的归因分析。我们对所有国家的股票回报归为三个因素:分红率,估值变化和美股分红的增长(Dividend Per Share Growth)。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在《股市长线法宝》中列举了一个案例:假设1802年,三个美国人手里各有一美元,他们基于各自的风险偏好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投资决定,第一个人害怕风险,购买黄金作为保障;第二个人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买了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券;第三个人胆大包天,购买了风险较大的股票。那么,长期投资的结果会如何呢?
如果长期持有,到了2006年,扣除通胀影响后,1美元的黄金价值1.95美元,1美元的债券价值1083美元,1美元的股票价值75.52万美元。同样的本金,只因为选择投资标的不同,最终的结果天壤之别。如果啥都不做,1802年的1美元现金,到2006年的真实购买力只有0.06美元,贬值了99.4%,无异于坐吃等死。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股票市场年化的回报率为8.4%,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回报来自股票分红。如果再对21个市场从1900到2013年的回报率进行一个分析,结果更让人震惊。这些国家的算数平均年化回报率为4.54%,而他们的算数平均股票分红率为4.35%。分红率解释了96%的股票回报率。
为了再次验证企业分红对股票市场回报所产生的影响,几位经济学家选取了1997到2017年MSCI全球股票市场的43个国家区域股票市场样本。这些数据全部来自公开的MSCI和Factset数据。这些国家在21年的平均年化分红率是2.9%,而他们股票市场回报率为4.7%。可以说,企业分红驱动了大约60%的股票上涨因素。相反,估值的变化长期看非常少,对股票市场年化回报率驱动为负贡献:-0.3%。并且有55%的股票市场中,过去21年估值是被压缩的。
对于估值变化的研究,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股票市场周期性特征。从这些国家长期估值变化看,基本上估值变化不会很大。但是短期一两年的估值波动比较大。所以,估值的波动解释了市场自身波动的来源。这一点和巴菲特说的“市场先生”理论非常类似。估值的变化,是市场的一种风险因素。在低估值的时候,会向上回归;在高估值的时候,会向下回归。而周期最重要的因素是:均值回归。
经济增长和股票回报的不相关
我们理解了股票市场回报率主要和企业分红率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盈利也会更加快速增长,他们赚了更多的钱就会分给股东。有了这样一个大致的思维框架,我们就来看看全球各国的股票回报率和其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下面这两张图是对全球43个市场从1997到2017年的年化回报率进行统计。这里面用了两个不同的图,第一张图对应人均GDP增速,第二张图对应了名义GDP增速。但是这两张图得出的结论都是惊人相似:大部分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回报率和经济增长并不相关。中国是一个特别突出的案例,经济增速是最快的,但是对应了最低的股票回报率
Ⅵ 1.截止至今天2020年3月1日,过去的一年间,我国股票市场中涨幅最大的行业是哪一
沪指涨5.71%,报3332.88点;深指涨4.09%,报12941.72点;创业板指涨2.72%,报2529.49点。
沪指单日涨幅超内5%,这样的情形2010年以来容曾发生过4次,其中3次是在2015年,另有一次在去年2月。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和复工复产推进,股民们对今年下半年市场抱有期待,但最近数日股市表现,还是大大超出很多人的预期——沪指从突破3000点到站上3300点,仅仅用了4天时间。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低估值板块的补涨仍将持续1至2周,但涨速将放缓;预计三季度末,市场将开启一轮为期数月的趋势性上涨行情。海通证券策略团队表示,展望下半年,A股基本面逐步改善,市场将向上突破,牛市将从结构性机会扩散到轮涨。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当前市场行情仍以大市值龙头为主,A股的低估值补涨特征本质在于“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促发的动力在于“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降低,进一步强化“资金追逐资产”的现象。
Ⅶ 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未来的走势
股票市场复是市场经济的制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
(7)股票市场展望扩展阅读:
2013年影响股市表现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将在2013年实现温和复苏,各项经济指标将逐步好转。与2012年每个季度经济增速均低于年初预期相比,2013年每个季度实际增速有望不断超出年初预期,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仍不会有起色,但内需的增长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铁、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增无减,投资仍是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Ⅷ 中国股市现状
在经过前期市场大幅波动之后,“投资者信心已经进入企稳修复阶段,投资者的成内熟度也在逐容步提升。”
同时报告也展望,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外围市场环境逐步改善以及政策利好刺激,都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于股票估值水平的认可度,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而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7月中国结算统计月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正在加紧布局A股市场。7月末,持仓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共9226个,较6月新增106个;持股市值超过1000万元的机构投资者达21566位,比6月新增433位,占比接近机构投资者总数的三成。
Ⅸ 求国泰安数据库里的文献 《中国股票市场分析师预测研究》
骗子公司的产品你也敢用,服了。他们每到年初,在网上发公关贴,自问自答,说公司如何的好,骗取年轻人去面试,最后害惨了年轻人。 不要助纣为虐,成为年轻人的杀手!
Ⅹ 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
最近十年,我国经济总量整整增加了200%。但近两年出现通货膨胀后,又再经过国家财政政策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再加上2011年欧债危机的影响和波及,于是,就又出现了经济增速下降。截至目前,中国生产的煤炭、钢铁、棉花、水泥、纺织品、电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各国首位。近年,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等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文化产业、大众传媒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的美国、欧共体之外的三大经济体之一,目前在经济总量上,中国位居第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财富急剧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中国到2020年,就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从而建成达到小康水准的国家,达到市场经济的鼎兴阶段。与此同时,普通居民占有个人财富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住房宽敞,私家车骤增。中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在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方面,民主法制制度进一步完善,政治生活局面进一步开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不庸讳言,我国民众收入高低悬殊,贫富的差距愈益加大,八成以上的低收入群体工资收入微薄,生活困苦,而高收入的二成业主生活上一掷千金、纸醉金迷。中国经济增长率第二季度为7.8%,为8年来首次回落至8.0%之下,制造业经理指数前几个月最低回落到47.5%,9月份重回50%。目前开始从增长率的谷底温和回升,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还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增长,增长率将会保持在7.5%至9.8%之间波动。在这之前,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再加上央行加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调控力度,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致下滑,煤炭、钢铁、水泥价格连续下降,物价水平降低,社会用电量减少,出口量降低,市场需求不旺,商品市场销售量锐减,价格降低,工厂开工率不足,制造业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有在维持运转的也是利润微薄,甚至出现负利率和亏损,呈现难以为继的状态。经济增速但从9月底、10月初有望开始回稳,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回暖的迹象将会越来越明显。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47.5%,9月份便回升到49.8%,并且,上个月出口量增长率重回9.0%以上,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7.6%。而未来的两三年是经济的恢复期,未来国内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将会显得更为稳健,今后的经济发展格局更不会大起大落,更会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也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和调整。某些行业社会需求加大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经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还会有很大的空间。还要继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性调整指向:1、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增大升级;2、逐步淘汰落后产能;3、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进一步着手高科技成果的应用;5、大力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6、大力发展自主民族品牌,进一步加大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号召力。目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后期,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还会有很大的空间。我国农村人口首次超过城市人口,城市化有了大幅提高。展望未来的十年,中国还将会保持较高速率的经济增长,坚持科学发展观,正在向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但明后年为经济增长放缓后的恢复期。此外,中国还将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除了有国家资本的投资,还有民营资本的加入,文化事业力求向多渠道、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动漫在我国刚形成初期的产业。当前电脑、手机大行其道,人们信息获取、信息通信更为方便快捷,但与此同时,人们的文化消费、文化思想有着肤浅化、快餐化的倾向,疏于长远的、有价值的思想文化的建树。在这之前,我国在欧洲债务危机阴影的影响下,面临通缩的压力,经济增速放缓,以至下滑。市场价格有了连续5个月下降,年内有过一次下调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而从8月底9月初开始有所好转,开始从增长率的谷底回升,明年将会好于今年,在经济增长格局上却不会急剧暴增。经济总量上中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但还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后期,国民生产率、人均生产总值还很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还将会保持较高速率的经济发展增速,未来十几年,还会保持8%上下的增长率。到了2020年中国国力就将会超过美国和欧共体,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的第一大经济体。目前,仅仅是经济增长增速放缓而已,而未来的三到十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还将会至少翻一番。展望未来的十年,中国还将会保持较高速率的经济增长,正在向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但明后年为经济增长放缓后的恢复期。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6%,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这是指数最近三月连续稳步小幅回升,这表明中国经济已有了回暖,增长放缓以致减速有所提升。PMI指数连续回升,显示经济运行企稳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温和回升基本走势。PMI继续小幅回升,预示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小幅温和回升。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只有购进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余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积压订单指数回升明显,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明显下降,下降4.2个百分点,回落到50.1%。具体来看,新订单指数继续回升,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报51.2%;生产指数回升减弱,报52.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升幅较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明显,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至50.2%;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订单、出口订单、积压订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产成品库存、采购量、原材料库存指数也均有小幅提高,显示去库存活动已开始转向补充库存,工业生产水平有望继续提高。行业回升态势正在形成。最近两月,PMI指数回升的行业明显增多,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目前已有过半数的行业回升到50%以上,其中,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回升势头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小企业经营仍无起色,其PMI指数自4月份以来一直处在50%以下,本月不升反降;另外,购进价格指数急剧下滑,由上月54.3%下降到50.1%,也应引起密切关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已有了连续三个月回暖,目前为巩固增长率回稳。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有望继续好起来,但由于未来两三年为经济增长的恢复期,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会大起大落,表现得更为稳健,有的方面还有待继续进行修复。明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5%至8.1%之间。沪指12月或将考验1900点从表面上看,影响12月份A股走势的多空因素堪称势均力敌,但在展望A股市场年底的收官之战的前景时,业内人士还是相对悲观。12月A股市场的走势很可能还是围绕震荡下跌这个关键词唱戏。虽然12月份潜在的利好不少,但基本上属于市场预期性质,其推出时间、实际效果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便境外资金流入A股已经得到证实,但从QFII的现有规模看也不足以对大盘的走势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从技术面看,2008年7月高点到2010年6月低点为A浪调整,目前正在运行C大浪的第5小浪,调整目标位在1953点附近。此外,目前市场的点位正好是从1664到3478点的0.819的黄金分割位置。历史上998点上涨到6124点后调整到1664点也是在0.819跌破后出现反转的。因此,从目前点位开始12月份市场将步入震荡筑底阶段。在两市量能不足800亿元的背景下,沪深两市在年末还将以探底为主,投资者不能排除沪指在年末考验1870点一线支撑的可能性。前日的最低点1959.33点,再创近46个月来的新低,上证指数从3478点回落下来,已有了超过42.5%的跌幅。近期由于庄家机构集体市场抛售,有大量资金出逃,预计上证指数还会进一步回落到1850左右,才能够见底回升,走强反弹。目前股市还在急挫、挖坑、跌创新低,暂时还未到底,机构庄家以博取廉价的筹码,预计后期大盘还会围绕1800点至2000点反复震荡,以巩固中长期的底部。因此来说,走势不容乐观,投资者近期还要保持观望,等待市场稳定之后,再做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