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
该国外汇收入的增加就等于国外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外汇增长的另一方面就是本币兑换本币的多了,本币需求增长
㈡ 国际收支中的缺口是指什么谢谢了
国际收支中的缺口是指:综合收支差额
综合差额也称为总差额,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所构成的余额。
在特定期内,一个国家进行的所有对外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可用作比较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量。
国际收支差额,是指自主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时,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称为“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称为“国际收支逆差”。后两者统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商品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收支差额、官方结算差额。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周期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价格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
表达式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或者 BP=nx-F
㈢ 外汇收支缺口扩大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 “ 入超 ”,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贸易顺差会使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贸易逆差会使外汇支出大于外汇收入。
中央银行通过贬值本币来扭转外贸逆差:打个比方说,目前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1:6.8。那么按照现在的1:6.8的汇率,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假设在美国卖100美元,那么在国内相当于680元人民币。如果使人民币贬值,达到1:8的汇率,那么还是这个在国内价值680的商品,在美国按照1:8的汇率,就可以卖到85美元(680除以8),相对于1:6.8时的汇率(那时该商品在美国卖到100美元),这时该商品在美国就是卖的便宜了,那么该商品的竞争力就会增强,因为它卖的便宜了,买的人自然会多,这样外汇收入就会增加,贸易逆差就会扭转。
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㈣ 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关系
你首先要明白出现储蓄缺口跟外汇缺口的真正原因。要加快经济增长,必须加大投资,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储蓄不能满足投资需求,就会出现储蓄缺口。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发展中国家自己不能生产,必须从外国进口,进口支出超过出口收入,就会出现外汇缺口。两个缺口一方面反映了一国所使用的资源超过了它实际拥有的资源,另一方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出现这2个缺口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从目前中国的储蓄缺口看,中国的储蓄是每年都在增加的,为什么又会出现储蓄缺口,原因有1.投资效率低下2.用储蓄的钱偿还那些不良资产和日见增加的金融机构的经营费用。这是主要的原因。外汇窗口的出现有一部分是真正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也有一部分资金利用外资在国内的优惠待遇,先流出再流回,就形成了外汇缺口。想真正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提高投资效率及风险约束机制,减少不良资产的比例,同时对外汇流入进行系统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两个缺口做到互补。
㈤ 外汇收支申报超过五天没申报会有什么结果
外汇局让你上黑名单,你基本上什么也干不了啦,折腾死你,还是别上,对你声誉不好
㈥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向外汇市场提供外汇,弥补外汇市场哦国内国际缺口”怎么理解
一国将汇率稳定作为对外调控的目标,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外汇市场上本币供应增加、需要量减少,从而引起本币贬值,相对地外币需要量,外币币值上升。国家通过向外汇市场提供外汇,增加国际市场外汇的供应量,使市场本外币供求获得平衡,以稳定汇率。
㈦ 为什么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就供不应求
国际收支逆差说明,一国的出口小于进口。出口业务挣的钱都是外汇,进口业务需要付出外汇,当挣的外汇不够支付进口业务所需支付的外汇时,说明外汇供应不足。
逆差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货币需求增量小于国内信用水平增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货币需求应由外汇顺差弥补,而过度国内信用创造反映为赤字。
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完全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变化。前者过量对产出和就业的长期影响完全为外汇储备的流失所抵偿。
正是外汇储备的变化而非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弥补了国内货币需求和国内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货币主义关于补偿的原理,即当货币需求不变,减少外汇储备,必然提高国内信贷水平。
(7)外汇收支缺口高于上限扩展阅读:
国际收支逆差弥补政策:
资助政策由减少外汇储备和国际借款政策组成。资助政策仅适于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受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而它们是由基础货币所决定的 基础货币由国内信贷水平和外汇储备组成。
采用资助政策时,金融当局一方面卖外币,买本币,使外汇储备下降,引起基础货币减少;另一方面尽量买本币资产,放本币,使国内信贷水平提高, 引起基础货币增加。这样,在弥补逆差过程中,基础货币的减少和增加互相补偿。
简而言之,资助政策通过提高国内信贷水平的补偿过程,平衡基础货币的增减量,使货币供给和利率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并不改变逆差产生的环境。
因此,它并不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提倡。但在具备外汇储备能力和国际借款可能性的条件下,资助政策的执行更加简易,代价和阻力更小。
㈧ 外管局外汇监测系统里的汇兑差缺口是怎么计算的
所谓的汇兑差缺口就是指汇兑损益中的汇兑损失。
汇兑损益是指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在向记账本位币折算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折算差额。按照折算差额产生的正差和负差,分为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
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
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
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的交易发生时与确认实现时汇率的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
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
暂时先简单说下此情形下会计上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
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
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
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
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
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㈨ 国家外汇管理局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低于下限(绿色),高于上限(红色),是什么意思,需要进行处理吗
一般低于下限没问题,高于上限的话,是说明你们进出口收支不平衡,要马上平衡,下个月外管局监测的时候就会取消红线了。不然时间长了会被降级,列为重点关注企业,之后进出口会很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