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债期货该如何进行基差套利
理论上期货价格是市场对于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预估值,而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联系则用基差来表示。国债期货的基差指的是用经过转换因子调整之后期货价格与其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国债的期货现货套利策略,本质上则是对于基差的预期变化进行交易。
国债期货交割的时候期现基差是0,因此如果市场上出现负基差,就可以做多基差,如果在后续交易中出现正基差,可以平仓获利,或者持有至交割,获取基差的利润,这是基差交易的基本思路。
基差交易的利润来源于持有期收益和基差变化。基差交易是利用基差的预期变化,在国债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或者几乎同时进行交易的交易方式。买入基差或者基差的多头就是买入现货国债并卖出相当于转换因子数量的期货合约;卖出基差或者基差的空头则恰恰相反,指的是卖空现货国债并买入相当于转换因子数量的期货合约。
基差的多头从基差的扩大中获取利润,如果国债净持有收益为正,那么基差的多头还可以另外获得该持有收益;基差的空头从基差的缩小中获取利润,如果国债净持有收益为正,那么基差的空头会损失该净持有收益。
相较于其他品种,国债期货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其现货标的由多只可交割债券决定,而其他金融期货一般只有一个现货标的,这就决定了为投资者所熟知的期现套利策略可以在国债期货的多只可交割债券上运用。在多只可交割债券上运用的期现套利,其收益机会来源不再是简单的由投资者情绪造成的二级市场期现价格的错杀,由于国债期货跟踪标的会在一篮子可交割券中变动,也就是最便宜可交割券(下简称CTD券)会发生变动,这使得国债期货期现套利有更丰富的收益机会。
市场投资者一般把这种在国债期货运用上延伸了的期现套利称为基差交易策略,可以说基差交易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期现套利,期现套利只是基差交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❷ 期转现交易与基差交易区别
何谓“期货转现货”
所谓“期货转现货”(以下简称期转现),是指持有方向相反的同一月份合约的会员(客户)协商一致并向交易所提出申请,获得交易所批准后,分别将各自持有的合约按交易所规定的价格由交易所代为平仓,同时按双方协议价格进行与期货合约标的物数量相当、品种相同、方向相同的仓单的交换行为。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上或减去双方协商同意的基差来确定双方买卖现货商品的价格的交易方式。这样,不管现货市场上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只要套期保值者与现货交易的对方协商得到的基差,正好等于开始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就能实现完全套期保值,取得完全的保值效果。如果套期保值者能争取到一个更有利的基差,套期保值交易就能盈利。 区别:期转现:交割。基差交易:平仓了结。基差交易的实质,是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将套期保值者面临的基差风险通过协议基差的方式转移给现货交易中的对手,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可以达到完全的或盈利的保值目的期转现偏重为现货企业服务:
一、 期货转现货为非注册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提供了利用期货交易进行保值的又一种途径,避免现货交易中常见的拖欠货款的弊病,稳定业已建立的现货交易关系。
二、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实物品牌的要求。不同用料企业对品牌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用铜企业,有的须使用某一品牌的高纯阴极铜,有的则用标准阴极铜;而用胶企业,有的要用云南胶,有的则惯于用海南胶。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拿到指定品牌,从而稳定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 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交割仓库(提货地区)的要求。用料企业分布各地,各自都有最为方便、经济的提货地点。比如,上海的企业都希望能在上海仓库提货,广东的则希望在广东提货。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在双方都方便的仓库拿到货物。
四、 期货转现货能够减轻用料企业资金压力,让生产企业提前回笼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合约到期集中交割,用料企业必须一次性拿出几百万到几千万元的资金把原料拖回厂里,增加了库存量,一次性占用了大量资金。期货转现货能够让用料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分期分批地买回原料,减轻了集中用钱的压力,减少了库存量;而生产企业则能提前或分期分批收到资金,用于再生产。
五、 期货转货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运输成本。买卖双方不必来回运输货物,节约了费用。
❸ 什么叫做套利,套利违法吗
套利亦称“利息套汇”,套利不违法。
套利主要有两种形式:
(1) 不抛补套利。即利用两国资金市场的利率差异,把短期资金从低利率的市场调到高利率的市场投放,以获取利差收益。
(2) 抛补套利。即套利者在把短期资金从甲地调到乙地套利的同时,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
套利活动会改变不同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各地短期资金的利率趋于一致,使货币的近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缩小,并使资金市场的利率差与外汇市场的汇率差价之间保持均衡,从而在客观上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但是大量套利活动的进行,会导致短期资本大规模的国际移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3)外汇基差套利扩展阅读:
套利交易模式主要分为4大类型,分别为:股指期货套利、商品期货套利、统计和期权套利。
1、股指期货套利
股指期货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2、商品期货套利
与股指期货对冲类似,商品期货同样存在套利策略,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
在交易形式上它与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买入(或卖出)实货、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而套利却只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合约,并不涉及现货交易。 商品期货套利主要有期现套利、跨期对套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4种。
3、统计套利
有别于无风险套利,统计套利是利用证券价格的历史统计规律进行套利的,是一种风险套利,其风险在于这种历史统计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继续存在。
统计对冲的主要思路是先找出相关性最好的若干对投资品种(股票或者期货等),再找出每一对投资品种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当某一对品种的价差(协整方程的残差)偏离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建仓——买进被相对低估的品种、卖空被相对高估的品种等到价差回归均衡时获利了结即可。
统计对冲的主要内容包括股票配对交易、股指套利、融券对冲和外汇套利交易。
期权套利
期权(Option)又称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
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为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称为卖方;买方即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
期权的优点在于收益无限的同时风险损失有限,因此在很多时候,利用期权来取代期货进行做空、套利交易,会比单纯利用期货套利具有更小的风险和更高的收益率。
❹ 关于金融齐全的套利保值
打个比方,如果一只机构发行看跌期权(认沽权证),行权价是10元,行权期间是版2年,而你恰好权持有这只股票,而且买入价是2元,当前的权证价格是2元,那么你就可以买入等量认沽期权,此时你的股票持有成本相当于4元,但是卖出价在这2年内已经锁定了,都是10元;如果股价上涨了,此时认沽权证会下跌,但是股价上涨的部分会补偿期权下跌的部分,同样实现保值。如果股价下跌了,你既可以通过卖出认沽权证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到期行权的方式实现套期保值,总之,理论上你最差的结果就是行权,总体盈利6元每股。看涨期权也是如此,仔细想想就能想明白的。
❺ 利用基差进行期现货套利是怎么一回事
基差套利交易的概念:套利也就是在买进一个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外一个合约。可以是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间的套利,也可以是不同商品之间的套利。或者是同一商品在两个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套利者同时做多一个合约并做空一个合约。套利交易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多头头寸,另外一部分是空头头寸。
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间的套利称之为跨月套利;不同商品之间的套利称为跨商品套利。投资者通过套取两个合约之间的价差来获取利益。套利者关注的是两个合约之间的价格关系,而非商品的绝对价格。
大商业机构套利交易做得很大。他们分析并利用商品者之间的基差,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套利交易。大的投机机构(基金)也进行套利。然而小的投机客,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却很少涉足套利交易。这是因为有些基差跟踪和分析起来十分复杂。不过,有一些简单的套利交易技巧适合个人投资者去学习运用。
据说,多数套利交易者主要依靠基本面分析来决定他们的交易,而多数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投机者则主要依靠技术分析来做出交易决断。
正如我在开篇讲到的,套利交易较之于直接的期货交易风险要小一些。可贮存的商品有其额外费用,而对于资深的套利交易者来说,基差很少超越某种历史水平。这就是说,一个交易者在进行套利交易时,心中能确定其风险程度。有些套利在交易过程中震荡比较剧烈,例如跨商品套利。由于风险较低,经纪公司对于套利交易者所要求的保证金较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来说要低一些。
跨月套利分为“牛市基差”和“熊市基差”。牛市基差套利指的是交易者买进同一商品近月合约,抛空远期合约。交易者这样做套利原因是他认为近月较远期合约更为强劲(价格涨幅更快)。相反,如果价格下跌,牛市套利者认为近期合约较远期合约跌幅要小。而且永远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近期合约蠢蠢欲涨,而远期合约则时时待跌。熊市基差正好同牛市基差相反。针对同一商品,投资者抛空近期合约而做多远期合约。熊市套利者认为远期合约将较近期合约上涨空间大,或者说近期合约较远期合约下跌幅度要快。在市场中,牛市套利或者熊市套利都可以作为直接交易的替代品。其优势是震荡较小,保证金成本偏低。不利的一面就是当你对市场走势判断准确的时候,基差套利所获取的利润不若单纯直接做某个合约的空间大。
跨商品套利的一种特殊方式就是在一个商品和它的附属产品之间做。常见的一种套利方式就是在大豆和它的产品豆饼、豆油之间做,叫“大豆提油套利”。这种套利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交易。大豆很少直接被消费。几乎所有的大豆要生产成两种产品:豆饼和豆油。大豆生产商从买进大豆的成本及其豆制品中的差价来获取利润。这种交易被称为“大豆提油套利”。
对于那些单纯从事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商品基差套利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投资工具。举个例子,假如近月玉米价格涨势较远期强劲,这往往意味着市场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是基本面显牛的一个信号,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涨。相反,如果在上涨过程中近月玉米涨幅不若远期合约,投资者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近期价格的上扬主要是基于技术性买盘的推动,而基本面仍无实质利好,应随时做好抛空的准备。
通过观察基差,投资者可以发现哪个合约走势最为强劲,从而买进该合约,而抛出那些走势可能乏力的合约。
❻ 什么是基差套利
基差套利交易的概念:套利也就是在买进一个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外一个合约。可以是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间的套利,也可以是不同商品之间的套利。或者是同一商品在两个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套利者同时做多一个合约并做空一个合约。套利交易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多头头寸,另外一部分是空头头寸。
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间的套利称之为跨月套利;不同商品之间的套利称为跨商品套利。投资者通过套取两个合约之间的价差来获取利益。套利者关注的是两个合约之间的价格关系,而非商品的绝对价格。
大商业机构套利交易做得很大。他们分析并利用商品者之间的基差,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套利交易。大的投机机构(基金)也进行套利。然而小的投机客,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却很少涉足套利交易。这是因为有些基差跟踪和分析起来十分复杂。不过,有一些简单的套利交易技巧适合个人投资者去学习运用。
据说,多数套利交易者主要依靠基本面分析来决定他们的交易,而多数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投机者则主要依靠技术分析来做出交易决断。
正如我在开篇讲到的,套利交易较之于直接的期货交易风险要小一些。可贮存的商品有其额外费用,而对于资深的套利交易者来说,基差很少超越某种历史水平。这就是说,一个交易者在进行套利交易时,心中能确定其风险程度。有些套利在交易过程中震荡比较剧烈,例如跨商品套利。由于风险较低,经纪公司对于套利交易者所要求的保证金较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来说要低一些。
跨月套利分为“牛市基差”和“熊市基差”。牛市基差套利指的是交易者买进同一商品近月合约,抛空远期合约。交易者这样做套利原因是他认为近月较远期合约更为强劲(价格涨幅更快)。相反,如果价格下跌,牛市套利者认为近期合约较远期合约跌幅要小。而且永远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近期合约蠢蠢欲涨,而远期合约则时时待跌。熊市基差正好同牛市基差相反。针对同一商品,投资者抛空近期合约而做多远期合约。熊市套利者认为远期合约将较近期合约上涨空间大,或者说近期合约较远期合约下跌幅度要快。在市场中,牛市套利或者熊市套利都可以作为直接交易的替代品。其优势是震荡较小,保证金成本偏低。不利的一面就是当你对市场走势判断准确的时候,基差套利所获取的利润不若单纯直接做某个合约的空间大。
跨商品套利的一种特殊方式就是在一个商品和它的附属产品之间做。常见的一种套利方式就是在大豆和它的产品豆饼、豆油之间做,叫“大豆提油套利”。这种套利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交易。大豆很少直接被消费。几乎所有的大豆要生产成两种产品:豆饼和豆油。大豆生产商从买进大豆的成本及其豆制品中的差价来获取利润。这种交易被称为“大豆提油套利”。
对于那些单纯从事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商品基差套利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投资工具。举个例子,假如近月玉米价格涨势较远期强劲,这往往意味着市场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是基本面显牛的一个信号,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涨。相反,如果在上涨过程中近月玉米涨幅不若远期合约,投资者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近期价格的上扬主要是基于技术性买盘的推动,而基本面仍无实质利好,应随时做好抛空的准备。
通过观察基差,投资者可以发现哪个合约走势最为强劲,从而买进该合约,而抛出那些走势可能乏力的合约。
❼ 期现套利的介绍
期现抄套利是指某种期货合约,当期袭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上出现差距,从而利用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距,低买高卖而获利。理论上,期货价格是商品未来的价格,现货价格是商品目前的价格,按照经济学上的同一价格理论,两者间的差距,即“基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应该等于该商品的持有成本。一旦基差与持有成本偏离较大,就出现了期现套利的机会。其中,期货价格要高出现货价格,并且超过用于交割的各项成本,如运输成本、质检成本、仓储成本、开具发票所增加的成本等等。 期现套利主要包括正向买进期现套利和反向买进期现套利两种。
❽ 期货套利的种类和方法及收益情况分析(求结果的得出方法)
因为近月的不确定性比远月少,受到市场的影响比远月大,所以牛市中近月涨版的多,熊市中近月跌的权多。
牛市套利:买近卖远,因为是牛市,所以近月比远月涨的要多,因为是正向市场,则基差缩小,近月盈利大于远月的亏损。
如果是反向市场,则基差扩大,近月盈利仍然大于远月亏损。
熊市套利:卖近买远,因为是熊市,所以近月比远月跌的多,因为是正向市场,则基差扩大,近月盈利大于远月的亏损。
如果是反向市场,则基差缩小,按月盈利仍然大于远月亏损。
❾ 基差走强如何影响买入(卖出)套期保值的效果
应该不能说影响,而是决定。因为假若在正向市场(现货价格-期货价格=负数),基差走强,那么是由负数向正数扩张了,买入套保是亏损的结果,卖出套保就是赢利的结果。比如黄豆现货价格4000块一顿,期货价格4100块一顿,这时基差是-100,如果你做了买入套期保值(也就是买进期货卖出现货),当现货价格涨到了4050,而期货价格还是4100没有涨,那么这时的基差是-50,是走强的。那么当基差走强时,你想一下你是卖出现货的,那么你现货就亏了50块一顿的差价,而你是买进期货的,期货盈亏平衡没赚钱。明白了吗?基差走强,决定了正向市场的买入套期保值的交易结果是亏损的。
❿ 什么是基差交易
这个应该复是期货上的术语。
基差制交易是进口商经常采取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它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交易价格,从而将转售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用这种方法,进口商在与出口商谈判时,可以暂时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固定基差,有进口商在装运前选择期货价格来定价。一旦进口商选择了某日的期货价格,则他同时会在期货交易所建立空头交易部位。等到转售货物时,进口商再以等于或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价格出售货物,并在期货交易所以多头平仓。这样,无论期货价格如何变化,进口商都不会在现货交易中受到任何损失,而且如果卖出现货的基差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进口商还会取得基差交易的盈利。
也有些投机者运用基差进行套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