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四中全会股票

四中全会股票

发布时间:2025-05-28 17:47:53

⑴ 什么是国有股减持(用通俗一点的回答)谢谢。

1.“减持国有股”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要求和有效途径
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理论界有多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据以监督经理行为的过程、结构和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对经理阶层的监督和就组织的行为和政策对所有与该组织有关联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因而,将公司治理理解为一种对经理行为的制衡机制是符合现代公司的运营实际的。也可以说,公司治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出资人或股东如何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据对公布1998年中报的深沪两市公司进行的统计,我国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在总股本中比例超过50%的公司多达273家,占全部813家公司的 33.58%,特别是其中的112家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公司,国有股的比例半数以上超过70%,具有明显的绝对控股地位。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国家应当对企业行使其所有者的权利,并同时承担其行使财产权利的行为后果,即履行财产责任或义务,而不论是承担权利还是履行义务,所有者都极需要对经营者建立起强硬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是,所有者在事实上的不在位导致了国有财产权利的私人化和财产责任的社会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直接造成严重的腐败、数量惊人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大量的经济犯罪。显然,解决“所有者缺位”现象成为缓解问题的关键。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因其公共产权性质,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解决,廉价的控制权总是会存在。因此,具有现实意义的做法不是指望国有产权的所有者真正在位,而是如何通过其他变通的途径削弱廉价控制权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减持国有股”方案的推出正符合这一思路。通过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比重的减少而引入其他形式的股权,将股权结构分散化,便可以合法地削弱国有股权的控制权力度,使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逐步趋于完善。
2.“国有经济保持必要的数量”——“减持国有股”的政策支持
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深化,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且,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表现也进行了阐释,其中指出,“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质的提高”。按照人们对“控制力”的通常理解,只要是在总数中占50%以上,就表明了这个数在量上占有优势。但如果从股份制的角度来看,起主导作用的股份数量并不一定必须占总股本的50%以上,如果股权相对分散,只要拥有10%甚至5%的股份就可以支配其他90%以上的资产,就能实现“控制力”。因此,在保持“控制力”的前提下,国有股的适当减持,并不意味着国家作为大股东地位丧失,更没有否认国家资产的公有制。相反,由于国有股减持将给公司治理结构带来的改进作用,使所有者的监督和约束更加强化,以保证经营者尽心地经营国有资产,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这样,国有经济在保持必要数量的同时,也真正得到了质的提高。
3.国有股减持的法律背景
股份减持实质上表现为股权的下降,而股权下降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股份回购和转让。对于股权回购或股权转让,《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首先,《公司法》第152条明文规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应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虽然法律有如此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股票计划额度管理的原因,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普遍存在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资料,到目前为止,总股本超过4亿元,而国有股占总股本75%以上的上市公司还有十多家,这意味着国有股的减持势在必行。同时,《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或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22条也规定:“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可以减少注册资本。”第25条规定:“公司回购股份,可以下列方式之一进行:
(1)向全体股东按照相同比例发出购回要约;
(2)通过公开的交易方式购回;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形。“由上述有关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减持国有股“是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手段,且其实施过程不存在法律障碍。 [编辑本段]国有股减持的目的减持国有股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基本目的在于实现“政企分开”,转变企业运行机制,使它们能够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主体,为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为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必要的微观基础。专家们指出,自70年代末提出企业改革以后,实现“政企分开”就一直是国企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受国有产权的制约,政府部门既是国企的所有者又是行政主体,政企始终难以分开,而政企不分,企业的运转机制就改不了,经济体制就不可能转变,市场经济新体制就难以建立。据此,专家们还认为,减持国有股不应简单停留在“减持”上,而应从政企分开,企业运行机制是否转变的实效出发,具体讨论减持国有股的数量关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重大改革思路之一。理顺产权关系的核心是产权清晰。产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的总和。实现股权多元化的目的在于降低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调整经济资源的战略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国家信息中心完成的一份建议报告中提出,国有股减持后所得收益应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就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专家吴晓求也认为,当前我国社保问题日趋突出,国有股减持虽然从根本意义上说不是国家套现过程,但客观上提供了套现的可能,从而利用国有股减持的“套现”机会,为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巨大缺口也成为现实的选择。

⑵ 减持股票对股价的影响

1、股票减持说明公司的领导层已经发现未来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股价在近期可能成为很长时间无法超越的高点,对股价有非常明显的打压。盘活了股市市场的筹码,提升了股市市场的筹码流动性。毕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因为股价严重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务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股东们的减持股票筹码一旦被市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积极走高,则极有可能强化股市市场的牛市氛围,在持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
2、公司大股东减持股票都需要提前15个交易日进行公告,公告发出后一般都有一个减持期,大股东只要在减持期内卖出相应数量即可,所以减持对股票来说利空。而减持完毕就相当于公告日上的减持数量已经在二级市场卖完,短期来说悲观情绪可能还会继续蔓延,所以短期有可能还会下跌。
3、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票,一般都是在股价处于低位的时候宣布减持,因为高位减持会引起投资者的不满,并且可能引发大面积的抛售,导致股价暴跌。而在低位减持期间,很多公司大股东和主力资金达成某种协议,减持期间股价就可能反弹,他们可能在反弹的时候逐渐卖出。所以减持完毕后,也可能出现股价暴涨的情形,因此,投资者还需要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分析
(2)四中全会股票扩展阅读:国有股减持,是在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提出来的。全会确定了国有经济调整战略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性方针,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正确而现实的选择。而对于股权回购或股权转让,《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股票计划额度管理原因,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普遍存在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但国有股、法人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国有股减持也是势在必行。

⑶ 国企,一带一路,蓝筹符合这三个股有哪些

国资国企概念+“一带一路”战略

中字头概念股就是第一个字是中字的,例如中国平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建筑、中国船舶、中国人寿、中国联通、中国太保等,根据国家规定,只有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国家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企业才能以中国为开头命名,对应到上市公司也是同理,因而市场以中字头来代表那些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涉及的资金也大多是社保、保险以及汇金等“国家队”资金。
当然,有些不带中字的也是这一板块的,如工商银行。另外,个别带中字的上市公司如中华企业倒不是这个板块的。所以,中字头只是一个笼统的叫法。
周五,沪指涨1.67%,并在本轮牛市行情中首度站上3100点大关。中字头股票大涨,中国建筑、中国西电、中铁二局、中国中铁、中国化学、中材国际、中国中冶等20多只股票涨停。分析认为,近期以中国铁建、中铁二局为代表的蓝筹股表现出颇为罕见的强势,背后原因仍是“一带一路”战略所引发的海外输出概念。事实上,央企也频频获得海外基建项目,股市对此给予正回馈。
“一带一路”是利器
从中字头板块来说,市场的炒作路径可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央企改革概念,这是主流灵魂,也是在题材炒作时可以抵御部分个股所属行业并无故事可讲的尴尬时最大的武器。
第二类:“一带一路”等概念。这是中字头股票能受到市场欢迎而不担忧市值大小的最主要题材动力。
第三类:行业利好概念,近期最大的行业信息炒作主流是国际油价下跌,受益石油成本下降概念股遭到市场全面挖掘。
第四类:低价低估值概念。难有行业利好,又划不进“一带一路”的股票,一般来说,那就是行业不景气,自身企业也遇到了困难,为此在市场上大多体现为股价较低或估值较低。
中字头股票之所以集体受到市场青睐,一大背景是十八大后的蓝筹主线———国企改革。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国资委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相关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和《国资委牵头的3项改革举措2015年工作要点建议》,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资改革的部署,明年年初有望成为一系列国资改革方案的出台时间窗口。受此影响,具有国资背景的个股纷纷大涨。
而“一带一路”则成为中字头个股拉升的利器。涨幅最大的中国交建,就是“一带一路”概念股的龙头,今年以来上涨254%,11月20日蓝筹股行情以来上涨123%,在各阶段均领涨整个央企板块,其持续强势带动了央企的建筑、装备制造等行业个股。
统计显示,11月20日沪指进入加速主升浪以来,中字头央企涨幅前4名是清一色是建筑行业,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铁二局、葛洲坝。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本周五,中字头央企只有1只个股破净,而上月还有将近10只。目前市净率低于2倍的央企股票主要集中在钢铁、能源、化工等行业。由于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大部分央企的市盈率都不算低,10倍以下的品种只有寥寥数只了。
机构选择落袋为安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中字头个股涨得欢,但机构的态度却很值得玩味。周五龙虎榜数据显示,拉抬中字头股的资金多来自游资,而机构则是卖得多却买得少,如中国中铁,买席全为游资,而卖席除了沪股通卖出1.237亿元外,一机构卖出了约1.09亿元。此外,上榜的另3家公司情况也类似:中国远洋买席一机构买入了4763万元,另一机构则卖出了3863万元;中远航运一机构买入了2724万元,但有3家机构合计卖出逾2.16亿元;中国铁建也有2家机构合计出逃了逾4000万元。
非中字头央企滞涨
统计显示,自11月20日大盘步入加速上涨通道以来,部分央企表现依旧落后,主要集中在工业央企,有45只股票的涨幅低于5%,有32只股票出现下跌。跌幅最大的是长城电脑、东风科技,期间均下跌12%。
从行业分布看,央企走势落后的个股主要集中在通信、计算机、电子等科技行业,以及汽车、化工等传统行业。这些严重跑输大盘的央企个股另一大特征是未曾冠以中字头。这些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管理的中央国企下属上市公司,只有一部分以中字头冠名,虽然实际控制人同属国务院国资委,但部分个股缺乏“央企表象”,未能引起市场注意。
分析人士称,从市场的炒作路径看,补涨概念是一种操作手法,部分基本面尚可的滞涨个股可能受到市场下一步的挖掘。

阅读全文

与四中全会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喜投网投资统计 浏览:529
鞍山内部股票 浏览:690
股票先机软件下载 浏览:395
推荐股票需要什么资格 浏览:647
暂停股指期货开仓 浏览:907
工银创新混合基金 浏览:946
台州非法融资 浏览:486
辽宁康鼎融资是假的吗 浏览:592
深圳融资吧 浏览:548
股票赚1亿 浏览:796
为什么股票突破才是买点 浏览:291
咖啡私募基金 浏览:380
基金个股配置逻辑 浏览:991
丙酮期货怎么买 浏览:834
项目融资的论文 浏览:818
华润电力股票 浏览:69
小康股票 浏览:453
银华内需精选混合属于什么类型基金 浏览:960
英若外汇 浏览:346
外汇要开户吗 浏览: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