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中国外汇对冲

中国外汇对冲

发布时间:2021-05-05 10:40:20

外汇如何对冲

这个就是看你买高买低。

⑵ 国家的外汇为什么都要有相应的人民币去对冲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运行要想健康,货币发行量和物资供应量应该相对应,有多少的物资,就发行多少的货币,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货币多物资少,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如果物资多货币少,就会发生通货紧缩,流动不足。

假如最初的时候,我国的货币和物资是平衡的,市场上有10万亿人民币,也有10万亿物资,物资和货币一一对应,所以每一元钱能买一斤大米。

假设现在有一个美国商人,手持4000亿美元,来找中国央行,要求兑换成了人民币在国内投资。中国央行就新印刷了27320亿人民币,交给美国商人。

有人说了,为什么不能拿原有的人民给外商,为什么要新印刷人民币才能在理论上达到货币和物资的平衡呢?

这是因为,外商拿来的这4000亿美元在中国并非货币,而是相当于商品,相当于外商把价值4000亿美元的商品拿到了中国,放在了中国市场上,为了和这价值4000亿美元的商品相对应,央行就必须按照汇率发行相应数量的人民币,才能在理论上达到货币和物资的平衡。

这个平衡的等式是:

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4000亿美金

有人说,为什么不是“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呢?因为中国央行可以用4000亿美金,去国际市场上购回小麦、黄金,从而使等式平衡到:

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2.732万亿物资。

这就是“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就要在国内发行相应数额的人民币”的理论基础。

但是事实上,巨额的外汇储备却造成人民币的通货膨胀,使人民币“国外升值、国内贬值”,并通过这个机制使国内老百姓的财富在不知不觉之间流失

首先,事实上国家不会把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真的拿去换会小麦和黄金,我们国家目前的做法是基本都存了起来。这样,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而同时应该增加的商品供应量却没有增加或者没有足够量的增加,于是就真的造成了“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的不平衡状态,于是,通货膨胀压力就来了。

其次,更重要的是,美国给我们设置了陷阱,这个陷阱就是美联储的“美元贬值政策”。美金汇率其实是被高估的,4000亿美金,在国际市场上买不回27320亿公斤的大米小麦。在这种情况下,等式永远无法配平,

原公式: 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4000亿美金。

等式永远配不成: 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2.732万亿物资,可能只有: 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2.5万亿物资,甚至只有: 12.732万亿人民币 vs 12.0万亿物资,或者更少。

当美金的实际购买力只有1:5时,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人民币被摊薄得越快,人民币贬值越厉害。

而且,美国多年来执行贬值政策,超量增发,使得你今天换会的美元明天就贬值,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由于有这个陷阱的存在,国家的美元外汇储备就不能越多越好,而应该是“有,但不能太多”,因为美元贬值政策在不断地给我们造成损失,美元外汇储备越多,损失就越大,同时国内市场的物价就会越高。美元储备增加的越快,国内房子、食品、能源涨的就越快,老百姓储蓄缩水就越快。

而美联储,就是通过这一杠杆来操控着中国的货币发行。因此,如果你认为我们的货币发行权是独立自主的,那你就错了。至少15年来,我们是没有的,今后会不会有,目前还看不到希望。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能被外国控制,这个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利益还能保障吗?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民众被发源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或者其他的什么危机洗劫一空,请不要感到惊讶。

⑶ 外汇都对冲了 怎么不见效果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对急剧膨胀的对外贸易顺差形成的外汇流入,中央银行通过大量发行票据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进行了对冲。数据显示,基础货币的增长率确实被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官方学者也倾向于认为外汇增长所形成的流动性基本都得到了对冲,由外汇占款投放形成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并不十分明显。 实际上,在2002-2004年期间,尽管贸易顺差的规模比较小,由于资本流动的影响,外汇占款的增长率以及中央银行的对冲力度都很大。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在2002-2004年这段时间里,资产价格重估的迹象并不明显,债券市场还一度经历了猛烈的下跌;而在2005年以来的几年时间里,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增长率并不显得异常高,但为什么包括债券在内的各种资产价格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重估迹象呢? 理解这一问题,在技术层面稍微有点复杂,但理论上的关键在于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国民储蓄概念,以及理解资产配置的分散化原则。 谈到国民储蓄,大家通常会想到储蓄存款,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两者的名字十分相似。然而,在宏观经济学的意义上,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国民储蓄,是一个流量指标,定义为国民收入减去国民消费;一般意义上的储蓄存款是一个存量指标,是住户部门财富的持有方式之一。 例如企业利润在宏观意义上属于国民储蓄,政府的预算盈余也属于国民储蓄,但两者都不包括在储蓄存款的指标中;住户部门在一级市场购买住房、购买政府债券等也属于宏观意义上的国民储蓄,同样不包括在储蓄存款之中。 各经济部门的国民储蓄,形成了国内投资的资金来源,其剩余部分,根据定义,就形成了经常账户的盈余(其中比较主要的是贸易顺差)。在此意义上,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就显示国民储蓄越来越大于国内投资。观察数据情况看,20 02-2004年的贸易顺差很小,2005年以后开始急剧增长,这显示国民储蓄显著大于国内投资的局面是在后一段时期才开始出现的。 换个角度看问题,贸易顺差越来越大,显示实体经济部门在不断积累对外债权,因为交易是双向的,实体经济部门出口了货物和服务,又没有进口相应数量的货物和服务,那么必然获得了以某种金融形式体现的债权。 沿着这样的思路看问题就很清楚了:实体经济部门卖掉部分对外债权的后果是官方对外债权的积累(即外汇储备的增长)和人民币的明显升值压力;其买入其它国内资产的过程就形成了各种资产价格的重估;同时由于分散化的原因,其对外债权不会全部卖掉,结果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资本账户下的资本流出(详细讨论见前篇文章《热钱来了怎么又走了?》)。这正是我们过去两年多看到的情况。 在实体经济部门把对外债权卖给中央银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冲,那么它获得了大量现金;如果出现了完全对冲,那么它获得了大量中央银行票据。我们的问题是:实体经济部门会否把对外债权全部转化为现金或中央银行票据呢?当然不会,因为实体经济部门要继续分散化,继续卖出中央银行票据,买入其它资产。 所以,在完全对冲的条件下,其它资产市场的价格会继续上涨;由于实体经济部门会卖出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的价格下跌,短期利率出现上升。 由于中期债券(比如1-5年期债券)和短期央行票据之间的相关系数非常大,不能很好实现分散化,所以中期债券的价格就难以上升,而长期债券的情况要好一点,其后果就是收益率曲线越来越平坦。 济部门的资产配置结构(我们可以称作过度对冲)。这一操作现在基本上看不到,在目前条件下也要不得,所以资产重估的方向很难扭转。 在现实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部门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卖外汇,具体的过程比上面的分析要复杂一些,但基本的道理是一样的。 接下来还有必要讨论三个小问题,使得以上的分析更清楚。 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对外贸易顺差的急速扩大都会带来资产重估呢?答案是不一定。比较小的原因是经济体可能出现过度对冲;比较主要的原因是区分实体经济部门对外债权的积累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比如在汇率和金融危机的条件下,由于对本国经济前景的担心等原因,实体经济部门希望主动增加持有国外资产,这时对外贸易就会相应出现大量顺差,但国内资产市场则会崩溃,汇率也会表现出贬值压力,这时对外债权的积累就是主动的。如果是因为国内需求不旺盛,导致实体经济部门把产品卖到国外,这时对外债权的积累就是被动的,就会形成汇率升值压力和资产重估。 第三个问题是:在贸易顺差扩大并形成资产重估的情况下,是否所有的资产类别都要重估呢?答案是不一定。 原因在于对任何一个给定的资产市场来说,影响其波动的因素有许多,资金流入只是其中的一项。如果一个资产市场其它的基本面因素都在变坏,那么资金流入的影响就可能被淹没,从而看不到价格的上涨。当然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重估,这个市场会更差,在此意义上,该市场仍然经历了重估。但在经验研究的角度上,通过计量手段来识别这一影响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资产在重估呢?在统计学的意义上,如果我们相信影响各资产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并不高度重叠,从而各市场的基本方向总体上是随机的,那么我们可以断言,在重估的背景下,大多数市场都会同时上涨。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从债券、到股票、地产和古董的价格都在上升,这本身就提供了确定的证据,显示我们正在经历资产重估。 具体到股票市场的情况而言,利润波动的影响当然很重要,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重估的背景下,其它因素都不变,上市公司的利润也会出现加速增长,从而进一步支持股价,这方面的情况,我们放在以后来讨论。 总结今天的分析,目前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形成了实体经济部门对外债权的被动积累;由于分散化的需要,形成了汇率升值压力和各资产市场的重估;尽管中央银行几乎进行了充分对冲,但同样由于分散化的原因,其它资产市场的方向是无法扭转的,对冲的影响几乎全部地集中在收益率曲线的短断;从更基本的角度来看,由于充分对冲妨碍了贸易顺差的缩小,这一政策的基本方向是否正确,是值得讨论的。

⑷ 请问有了外汇要抛出人民币对冲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明一下,就以2.85万亿美元举例,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了美元之后,不是专就可以随意放在家里不管的,是需属要按照即时的汇率投放同等比例的人民币在国内市场里的,这就是所谓的对冲。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输入型通胀

⑸ 外汇对冲交易是什么意思

对冲在外抄汇市场中最为常见袭,重在避开单线买卖的风险。所谓单线买卖,就是看好某一种货币就做买空(或称揸仓),看淡某一种货币,就做沽空(空仓)。如果判断正确,所获利润自然多;但如果判断错误,损失亦会较进行对冲大。
所谓对冲,就是同一时间买入一外币,做买空。另外亦要沽出另外一种货币,即沽空。理论上,买空一种货币和沽空一种货币,要银码一样,才算是真正的对冲盘,否则两边大小不一样就做不到对冲的功能。

⑹ 搞外汇经常听到做对冲,就可以不会亏损这么多,是真的吗

学习交易对冲的方式

对冲是一门复杂的投资,需要对全球所有可投资的专品种都非常熟悉属,从而找到可以对冲的品种和机会,比如股票、债券、期货、外汇直接互相对冲,可能买股票的同时在卖债券。目前我们个人接触最多的是单品种对冲同时持有多单和空单,或者是热点品种对冲比如做多黄金的同时做空白银,还要考虑期货现货开仓平仓时间仓位比例等。

个人投资者对对冲不熟悉的话,我们的建议是没有必要做对冲的。

⑺ 外汇怎样对冲

对冲交易即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回行情相关是指影响答两种商品价格行情的市场供求关系存在同一性,供求关系若发生变化,同时会影响两种商品的价格,且价格变化的方向大体一致。方向相反指两笔交易的买卖方向相反,这样无论价格向什么方向变化,总是一盈一亏。当然要做到盈亏相抵,两笔交易的数量大小须根据各自价格变动的幅度来确定,大体做到数量相当。市场经济中,可以做“对冲”的交易有很多种,不仅仅是外汇。

⑻ 外汇对冲什么意思

对冲交易是金融衍生工具诞生以后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一种交内易和投资容方式。近二十年间,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一批专业化的对冲基金。在金融大鳄的操纵下,对冲交易曾被极富想象力地过度发挥,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对冲交易简单地解释就是盈亏相抵的交易。在“对冲”的英文“Hedge”词意中包含了避险、套期保值的含义。如果更完整地表达,对冲交易即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行情相关是指影响两种商品价格行情的市场供求关系存在同一性,供求关系若发生变化,同时会影响两种商品的价格,且价格变化的方向大体一致。方向相反指两笔交易的买卖方向相反,这样无论价格向什么方向变化,总是一盈一亏。当然要做到盈亏相抵,两笔交易的数量大小须根据各自价格变动的幅度来确定,大体做到数量相当。市场经济中,可以做“对冲”的交易有很多种.
对冲不是对倒.对冲是对等的意思.比如,主动买大单量是200万手,主动卖大单量是250万手,对冲后就是-50万手.反之就是+50万手.以此判断主力踪迹.

⑼ 国家的外汇为什么都要有相应的人民币去对冲

通俗地说,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各人有各人的钱币,目前人民币不是国专际通用的钱。
中国人要买属外国人的东西,得把人民币换成外币,就向国家买外汇。
中国人要卖给外国人东西,收入外币后在国内不能用,就得向国家卖出外汇。
目前中国一直处于大额的贸易顺差,也就是说中国人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所以国家外汇储备也越多。

如果昨天国家外汇储备有100美元,国人将1美元外币卖给国家,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到101美元,而国内增加投放等值1美元的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越多,国内增加投放的人民币越多。

⑽ 外汇交易中对冲如何做

外汇交易对冲是在发现大趋势对头,只是介入时机不佳,要立即对冲,不要等到已开仓部专位已有较大损失属时,不得已才去对冲,这样就弱化了对冲的功能,也会使将来的解锁变得更加困难。换句话说,如果你选择使用对冲功能,就要主动去用它,等你被动的时候才想起它,再使用它,恐怕事情会更复杂。

外汇交易就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进行交换。与其他金融市场不同,外汇市场没有具体地点,也没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过银行、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网络进行交易。 "外汇交易"是同时买入一对货币组合中的一种货币而卖出另外一种货币。

关于外汇交易和外汇平台的信息可以咨询外汇天眼。外汇天眼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在这里用户和快速查询到全球的外汇交易平台,避免走近外汇“黑”平台的交易陷阱,同时在外汇天眼用户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全球外汇平台动态资讯和监管变更,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用户的投资风险。

阅读全文

与中国外汇对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元和美金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793
博弈大师怎么设置资金开仓 浏览:845
融资炒股的费用 浏览:793
外汇模拟交易软件那个好 浏览:34
3亿欧元折合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946
园钉融资 浏览:817
1千多美金是人民币多少 浏览:492
兴业消费贷款计算器 浏览:597
外汇手续低 浏览:403
睿信财富理财 浏览:19
建行理财产品什么时间到账 浏览:530
国家外汇网上平台 浏览:810
龙腾影视股票 浏览:972
美图控股股票 浏览:751
融资租赁空置率 浏览:467
5000刚郎兑换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957
4十N融资 浏览:577
股票交易形式 浏览:415
钽股票 浏览:245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