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行 股票做长期怎么样
个人十分喜欢银行板块,没想到喜欢。但这一个严重超跌的板块,超跌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的水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所以,我还是坚持向你推荐,唉,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批评我了。但银行板块的长期低位徘徊,让太多的人很是痛苦,因而不愿意理他。但我还是觉得从长远来看,银行板块是很值得投资的。
我们从估值上来说吧。
首先看是市净(我是引用前一月的价格数据,和现在可能有一点小出入,但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现在的价格只会比一个月前的便宜):银行股的平均市净比较低。平均来说,只有1.5左右。其中,中国银行1.22、中信银行1.47、交行1.3、南京银行1.32,北京银行1.34、浦发银行1.39、民生银行1.39。
这么低的市净,在股市的现在都算是比较低的;如果想象一下将来的牛市,应该更是更让人心动了。
我们再看一下市盈吧:银行的平均静态市盈就更有吸引力了,平均在7倍左右。其中,农行7.26、中国银行是6.09、建行7.12、工行7.02、兴业银行5.95、招行8.39、中信银行6.37、光大银行7.8、交行6.18、北就银行7.02、民生银行6.74、最高的不过是宁波银行,只有10.27,但是不是也很低呢?
另外,银行股的每年的业绩都有10-15%的增长,如果算动态市盈率的话,就更低了。所以说,银行股已经有了长期的投资价值。
只是虽然已经有了巨大的投资价值,有多少人敢动手呢?你还是考虑一下吧,我还是比较支持做长期的。
⑵ 中国银行股票的行情怎么样
中国银行近期由于股市处于横盘整理,不会有大行情。兴业银行业版绩好,可以长线持权有。
简介:
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6月、7月,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2014年,中国银行再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唯一连续4年入选的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41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营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
⑶ 股票买银行股好吗
不好。
银行股一般盘子大,很难炒作,在A股当中属于千年不涨的板块。除非大行情,这类股票上涨的时刻很少很少的。
同是金融股票,建议关注券商板块。
⑷ 买4大银行的股票怎么样
这与个人风风险偏好有关系,稳健投资者买大银行股现在是比较好的选择,现在大银行股股价基本在底部,波动小,换手率低,股息率在4%到6%,长线投资必然有比较好的回报。
⑸ 银行股票怎么样
现在的银行股票其实都是处于较为低估的状态,但是从最近几年来看,银行股的走势都较为低迷,唯一银行股的股息率较为高,如果看重现金流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想赚取股价价差的话可能最近行情不太适合!
⑹ 大家感觉银行股票怎么样啊
基本上银行股可以抵御大多数的市场风险,除了次贷风险。因为内我们的股市只上市容了全国大约万分之二的企业,而且IPO的要求十分高所以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到股市上融资的,银行融资还是主要的渠道,从银行贷款融资短时间内无法有根本的改变。
从品种上来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农(股改中)、中、建、交均可长期持有,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没问题。如果想抓行情那么股份制银行是很好的对象,比如深发展(宝钢35.15元认购1.2亿股)、招商(股份制银行里成长性最好的)以及浦发、华夏都是很好的投资品种,但是他们的波动性比较大,可以抓到行情。
⑺ 银行股咋样
我从不怀疑通过购买港股或沪市股票来投资一两家中国大银行,是非常稳妥的投资策略。实际上这样的投资折射出来的,是关于本世纪投资的一个大热点:一个庞大而又生机勃勃的中国中产阶级的登场。在我看来,问题不是投不投,而是何时投。
早在2011年3月的时候,我曾收到一位亚洲经纪人发来的投资报告,建议“买入”那些在港上市的中国银行股,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据她估计,这些股票在当时的平均市盈率为8.3倍。
27个月后的今天,这些大银行的利润已经增长了约30%,但它们在香港股市上的价格却比那位经纪人给我写信的时候低了很多。当时工商银行的股价是6.2港币,作者写下这篇专栏时是4.7港币;建设银行股票也比11年3月低了25%,只有5.25港币。
如果说中国银行股在2011年算便宜的话,现在它们就更便宜了。当时读那份投资建议,我的第一想法是,虽然与盈利能力和增长性相比,这些银行股看上去很便宜,但市场对银行业的负面情绪以及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会导致这些股票跌得更低;如果进行“抄底”,估计仍要亏很多钱,结果证明,我是对的。
但现在我会问,这些银行到底会便宜到什么地步?资产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巨大市场份额,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指标,2013年的股票市盈率为5。前不久,刚刚派发净利润的30%作为股票分红。如果我今天买入它的股票,由股息带给我的税前收益率大约能达到6%。而这家银行很可能继续保持至少15%的年收益增长,这意味着我的分红收益将以同样速度增长。这样的业绩将同时带来股价的上升,所以,今天买入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将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决策。
然而,冒险尝试之前,我必须确认股价是否真的触底了。这些中资银行股为什么这么便宜?它们还会再跌么?便宜的直接原因看上去是6月份的“钱荒”事件,导致了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6月底,银行间拆借利率剧烈动荡,上海的隔夜回购利率甚至一度攀升至30%。
一直以来,中国央行会在市场紧张时注入流动性,但这次它没有。这种出乎市场预期之外的政策变动在银行和坊间制造了一次轻微的恐慌,并反映到了股市中。6月24日,沪指下跌5.13%至2009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
央行会出手救市么?突然之间,银行们开始握紧手里面的钱,害怕那些资产状况不够透明的金融机构只借不还。一两天之后,央行宣布它将支持那些信誉良好的机构,并重新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恐慌得以平息,利率回落。
这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尤其那些体系内最强大的玩家——大型银行来说,应该算是积极之举。2009年起长期的财政和货币扩张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一些泡沫,这些泡沫必须被挤掉,又不能伤害到整个经济。这样的短促震慑或许是一种正确的途径。
但是如果经济结构已经在调整的轨道上,在事情变好之前能变得多糟?中国的银行是否强大到足够抵御更艰难的金融环境?
我查阅了中国三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12年的审计财务报告,将之和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情况以及汇丰银行2012年的报告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现金和即时流动性资产方面,中国各大银行的状况非常良好,因为中国央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2012年末的时候,工商银行以现金或央行准备金的形式持有23%的客户存款,建设银行为22%,中国银行为30%,而在同样的项目上,汇丰银行只有14%。这意味着一旦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中国的各大行有大量的现金储备作为缓冲。尽管三大银行的贷款业务在2007到2012年间增长超过两倍,但高收益确保了它们有充足的利润来保持投资者收益与资产成比例。2012年,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迅速增长的前提下,三大银行所有者收益占总资产的比率保持在6.4%-6.8%,汇丰银行是6.8%。
一些分析师认为,很多发生在2009-2010年的经济刺激周期的贷款最终会成为坏帐。如果被他们言中,又会怎样?从2007到2012年间,工商银行的贷款看上去增加了4.6万亿元,总额达到8.6万亿,相比之下,它在2012年12月时的股本基数为1.1万元。这意味着今天只要12%的贷款成为坏账,就能导致工行破产,这有多大可能?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称,“三年内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面对是一种“可控的小规模危机”。他指的可能是很多非官方的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关闭。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2009-2011年间迅速催生。鉴于政府决不会采取任何可能威胁到经济增长的措施,在官方体系之外建立金融机构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的做法已变得越来越常见。
对中资银行真正的威胁就在于这些监管体系之外的机构,官方和民间的金融部门彼此交织到底到了什么地步,即使对政府来说,都尚未摸清楚。
如果一些大的影子银行开始倒闭,连锁反应会有多糟,我们无从得知。金融危机的根源无一例外是信贷扩张。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从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取决于立即找出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坏账的来源,随之以资本冲销或重组的形式来进行修复。1990年代的日本、如今的欧洲都表明,如果不要求银行彻底解决自身问题,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长达多年的经济停滞,甚至崩盘。
所以,即使面对如此低价,投资中国银行股仍有很大风险。投资者面对的真正问题是今天获得的股价收益,是否能够覆盖未来这些银行发生巨额坏账并最终导致其最大的股东——中国政府不得不对其进行资产重组的风险。
除了自身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还来自未来一两年内中国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增强。中国的银行已经减少了对净利息收入(贷款的利息收入和存款的利息支出之差)的依赖,但在2012年,工商银行仍然有79%的收入来自净利息收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汇丰银行的相应数字分别是76%、70%、46%。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银行净利息收入所占比重比在中国市场低得多。而且,中国银行贷款业务的边际收益正在稳步降低。在自由利率的条件下,市场会经历一个时期的激烈价格竞争。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的逐步放开,以及边际收益的递减,中国银行业对利息收入的严重依赖将对它们的收益能力产生真正的伤害。
然而,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的银行仍然对投资者有强大吸引力。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有品牌意识的市场之一,遍布着这些大银行的分支网络和强大消费者品牌。外国银行需要很多年才能真正进入这个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它们的利润来自于自身出色的成本控制。竞争则会进一步改善前者的管理和运作效率。没有耕耘,哪来收获,现在,也许是时候出手买入了。
⑻ 银行股怎么样 推荐几个好的
银行股是这次上涨行情的主力军。 农业银行·601288 : 农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0%,在大型银行中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推进,新疆地区等区域经济发展,农行势必凭借其广泛分支机构网络,最快分享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红利。而且农行的利息和非利息收入改善空间依然存在。我们预期10/11年净利润增速为36%和29%,EPS分别为0.27/0.35。农行的业绩有保障,估值优势较大 。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