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股有关名叫发展的股票
有如下这些股票
1 600082 海泰发展
2 600098 广州发展
3 600149 廊坊发展
4 600209 罗顿发展
5 600270 外运发展
6 600322 天房发展
7 600367 红星发展
8 600748 上实发展
9 000537 广宇发展
10 000547 航天发展
11 000592 平潭发展
12 000628 高新发展
13 000638 万方发展
14 000722 湖南发展
15 000752 西藏发展
16 000753 漳州发展
17 000895 双汇发展
18 000897 津滨发展
19 002037 久联发展
20 002146 荣盛发展
21 002299 圣农发展
22 300469 信息发展
Ⅱ 发展股票市场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西方诸多关于股票价格运行的文献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运行是以信息为基础的,股票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股票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因此,发展股票市场的关键就在于强化股票市场的信息功能。由于披露信息和反映信息的关系,我们只能从披露信息入手以求得股票价格对信息的有效反映。
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也平衡了供给和需求。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价格引导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地方。那么,是不是所有交易对象的价格形成及作用发挥过程都是一样的呢?很显然,作为虚拟资本的股票和真实商品存在本质的不同,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股票价格与真实商品的价格无论是形成还是作用的发挥都存在较大差异,股票价格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需要强大的信息基础。
一、股票价格的特殊性
竞争的力量就在于它能使价格充分反映基础信息,进而引起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一个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股票价格的波动并没有直接导致资金在实质生产部门的流动。可以看到,股价和实物商品价格存在差异:
第一,从价格的形成看,股票价格的形成与实物商品价格的形成需要的信息基础不同。作为实物商品价格,以鱼价为例,价格的基础是成本,虽然生产鱼肉的成本也需要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可以通过前期市场均衡价格判断得出,是预知的。在决定鱼价的信息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购买者很少关心或不需要关心鱼肉未来的价格走势,这一点对于大部分商品都是成立的,购买者对比的是当前价格和鱼肉对自己的效用,不用关心别人对鱼价的判断,鱼肉市场类似于拍卖理论中的私人价值模型(DowandGorton,1997)。能够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信息则要多得多,不仅股利分配、会计盈余及股东账面净值等微观信息能引起股价的变动,其他如工业产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长期和短期利率差额以及低级和高级债券的差别等宏观信息也是股价决定中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股票价格是一种相对价格,也就是说投资者所关心的价格是一段时间内的价格差即收益率,这就在股价的形成理论中引入了预测信息,如预期贴现率、预期资产收益率等。预测信息的引人就使投资者在投资时必须考虑其他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类似于凯恩斯的“选美竞赛”(凯恩斯,1936),这无疑增加了股票价格的不确定性,股票市场则更接近拍卖理论中的普遍价值模型(Dowand Gorton,1997)。
第二,从价格作用的发挥看,鱼价直接引导资源的配置,其过程直接而简单。购买者根据当前价格决定购买与否和购买多少,卖者根据当前价格和买者行为决定自己的供给量,这直接决定了鱼肉市场规模的大小。相反地,股票价格的作用是间接的,而且是双向反馈的。间接是指股票价格不直接决定资金在生产领域的流动。某公司股价的上涨可导致股票二级市场资金流向该公司股票,但该公司的生产资本数量却不是由提供资金的投资者决定,而是由这些公司的经理们决定。那么股价是如何间接引导生产资本的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作用的呢?这就是股票价格的双向反馈功能:一方面,投资者根据股价判断公司经理们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经理们也要根据股价分析市场对其所面临的投资机会进行判断。虽然股价与投资决策不直接相关,但股价由于传送了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信息而具有间接指导投资决策的作用。
通过鱼价和股价的对比,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股票价格和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的经济功能是靠股票价格这一信号器实现的,但股票价格实现其经济功能不仅是间接的和双向的,而且还要求有更坚实的信息基础。首先,股票价格的波动要有信息基础,一切能引起股票价格内在价值变化的信息披露都将在股价运行中反映出来,这是基础的基础,否则股价就不能成为信号器,下一步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在消化吸收信息的基础上,股票市场还要求投资者和公司经理对股价这一信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要求他们在行为中正确使用股票价格这一信号器,否则股价也就和经济决策脱钩,其信息化的经济功能也就不存在了。前者的核心是信息,而后者的本质就是预期。应该讲,股票市场的作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而这些条件完全内生于经济运行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可能逾越发达证券市场必经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历史上看,有组织的股票市场往往是随着包含更多信息的那些市场——城乡交易会、商贩、零售和批发的推销等的发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对19世纪美国的商业和生产来说,乡村银行和当铺的重要性超过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交易所。
二、信息与股票价格运行
股价的运行需要更多的信息是股票价格的特殊性所在,为了使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引导资本的有效流动,就需要为股票价格提供强大的信息基础,这也是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的基础。
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股票内在价值为中介,而且信息的影响又呈现一定的层次性。股票的市场价格以内在价值为基础,信息的披露首先能够改变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余和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估计的概率分布,进而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这里我们有必要划分两类信息:系统信息和非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是指那些能对所有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的信息,如政策信息、宏观政治经济形势信息等;非系统信息是指仅影响个别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信息,如会计盈余信息、股利分配信息等。非系统信息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资金成本率等因素,这些将直接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而系统信息首先影响的是上市公司的生存环境,市场环境的改变必然影响几乎所有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股票的未来收益有重要的预测作用(Patelis,1997)。非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是直接的,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是间接的。非系统信息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产生非系统风险的根源,系统信息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产生系统风险的根源。由于非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比较直接,而且对于其影响的认识比较统一,故这里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Ⅲ 信息发展股票是怎么啦
该个股目前处于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复牌日期只能静待公告。不过最新的信息显示该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中国文字就是精妙,符合预期的意思通常就是表示不太理想,但也不会差)。
Ⅳ 信息发展股票起初开盘价是多少
很高心为你解答,经查询,信息发展起初开盘价看下图,如满意,请采纳。
Ⅳ 收集股票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收集股市信息的途径如下:
(1)股票市场过去的价格信息。这一种信息是很容易收集到的。虽然它显示的是过去的价格趋势,’然而,它与将来的价格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过去的价格走向表示目前的股票格已经跌到历史的最低点,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回升‘一旦出现回升,就预示了未来一段时间里的股票价格趋势。反之,从股票价格的过去上升趋势中也可以了解到未来的趋势。
(2)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我们曾经评价过:股票市场价格指数是股市行情和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既然它有这么好的功能,那么它作为一种信息,是当之无愧的了。据有关专家研究,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长期观点看,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股票市场又有变化一致的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股票的价格指数也会呈上升趋势,后者往往先于经济增长的效果而表现出来.同时,经济的繁荣又进一步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上升.股票市场的交易日趋兴旺。据经济专家的研究报告表示,美国战后的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在经济进入衰退前平均约六个月时升到最高点,然后回落;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在经济开始复苏前平均约五个月时跌到低点,然后回升。由此可见,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是股票市场的重要信息。
(3)新高潮和新低潮:这是指某种股燕上涨或下跌到过去从未有过的高点或低点。从创新高峰和新低潮的股数数t对比中,可以判断股票市场的强弱.一般来讲,新高阔的股票种类多于低潮时,股票市场走势将上升,相反,就要下跌
(4)交易量。它对股票市场走势有很大影响。但是交易量增加并不惫味着股票价格上升.通常情况是.当市场出现抢购风潮时,交易量和股票价格同时上升(如果股票发行徽小,则出现价格上涨,交易量大减);当市场出现抛售风基时,交易t增加,股票价格反而会下浮.
(5)投资股票的个人和机构对经济前景的预测,投资者和妙客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分到股息红利和指望价格上涨,而这两者都与企业的利润有关,人们当时买卖股票时,对企业的利润如何、能得到多少股息和红利,股票价格将怎么发展等等问题,都不大清楚。那么投资者凭什么购买某个企业的股票呢?说来说去,主要是凭着对企业利润前景和国家整个经济形势的预测‘.当预测前景光明时,他们就买股票,反之就抛售出去。而当人们买得多时,价格就上升,抛售多时,股票价格就下跌。因此个人和机构对经济前景的预测是掌握股票市场的重要信息。
Ⅵ 股票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一,股票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1,世界股史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种方式来让公司获得大量的资本金。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
2,中国股史
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职责,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证券交易所所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业务规则;审核证券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目前中国股票已有300支左右。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Ⅶ 如何了解股市信息
.1有效的信息
在股市流传的信息繁多,但有效的信息、可成为股市分析重要依据的信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及其措施,如增加或减少税种、提高或降低税率、产业政策的变化、货币投放的增加或减少、银根的放松或抽紧、利率的提高或降低、关税的提高或降低,外汇管理体制的变化、国家对股票市场的管理措施等等,均属于此类。
2.国民经济的一般统计资料。如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各行各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各行各业的平均财务指标等等。
3.上市公司的经营动态,如各种刊物上关于上市公司的各种报道、财务状况、产品销售情况及前景、年中或年终报告上的各项财务指标、股本构成情况、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董事会关于经营管理的重要决定及分红配股决议、主要债务人的经营状况、银行与股份公司的关系、主要领导人的变化、重大投资计划的实施与结果等等,均属于这类资料。
4.金融及物价方面的统计资料,主要指货币流通量的变化、主要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投资规模或收益率的变化、如各种存款利率、国库券和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债券的利率等等。
5.股票市场的相关统计资料。如每日平均成交量、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主要股票价格的变化、新上市股票发行公司的基本情况、证券营业场所的气氛、股民的投资热情及投资方向等等。
6.突发性的非经济因素。如战争、自然灾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7.2信息的来源
由于股市的兴起,股市信息的传播和股票投资咨询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在目前,搜集资料的渠道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刊物上获取信息。因为是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刊物,其信息披露要受到证监会的严格审查,且这些刊物基本上都是专业报刊,所以其刊登的股市信息一般都比较真实、可信度较高,误导股民的成分较少。这些刊物主要有《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市场周刊》等。通过阅读相关内容,股民可及时掌握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了解突发事伯的起因,发展及其影响,也可以使股民及时掌握国家重大经济政策及其措施的出台原因、时间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时也可了解到个别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相关问题。如果股民工作很忙,时间不允许每天阅读大量的资料,那么,股民可利用休息时间听一听广播、看一看电视中的相关经济节目,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信息记下,再去查阅有关报刊、杂志。
2.收集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各种年报、财务报表及利润表等。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对企业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生产规模、投资方向、投资总额、职工人数、产品种类和结构、主要销售方向、主要股东情况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在年报中,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产值、销售额、成本费用、利润、利润分配、资金周转等都将有详细的披露。当然,某一期上市公司的有关资料只能说明该公司当时的情况,它虽然有用,但并不能据此做出什么决策。只有将上市公司各期的有关资料收集齐全,才能正确分析上市公司的历史和现在,并据以推断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3.到股票市场上进行实地观察,并收集其他股民对股市的反应、对大势的看法。股票市场的气氛,俗称人气,是股票交易情况的一面镜子,虽然它不能准确地告诉你什么消息,但是经常出入股市的人会从中得到一种直觉。例如,一向热闹非常的股市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平日吵闹喧哗的市场突然变得异常宁静,经常出入股市老股友难以遇到了,都可能是股票价格大幅度变化的前奏。
总之,股民应根据股市分析的需要,不间断地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并将其分类整理,以备决策时用。这项工作虽然有时枯燥无味,但却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搜集资料的目的在于对股价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在股票市场上挂牌的股票有很多,现在已超过400多种,股民不可能且也没必要对每种股票进行分析和预测,可将自己感兴趣的股票挑选出来,然后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一般说来,投资者应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发展前途、经营状况较好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上,那些已经处于破产状态或即将破产企业的股票是不值得关注的抄过来的 看一下是不是有用
Ⅷ 股市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股市
▲注音▲ gù shì
▲股市▲
股市是股票市场的简称,也称为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股票发行和流通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指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和转让的场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过股票市场来实现的。一般地,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一、二级,一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发行市场,二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交易市场。
股票市场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而如果单靠公司自身的资本化积累,是很难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须从外部筹集资金。公司筹集长期资本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向银行借贷;二是发行公司债券;三是发行股票。前两种方式的利息较高,并且有时间限制,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且使公司的资本难以稳定,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则无须还本付息,只需在利润中划拨一部分出来支付红利即可。把这三种筹资方式综合比较起来,发行股票的方式无疑是最符合经济原则的,对公司来说是最有利的。所以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就成为发展大企业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股票交易在整个证券交易中因此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股票市场的变化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发挥着经济状况晴雨表的作用。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股市正处于调整阶段
我国的沪深股市是从一个地方股市发展而成为全国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营业时,上市的股票数量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只,其规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异地股票。在其后股市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战略性的考虑,造成了资金的扩容与股票的扩容不同步,特别是资金扩容,其速度远远快于股票扩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间,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由于股价在开始两年涨幅过度,伴随着股票的扩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价达到历史性的高度以后,股价就停步不前,沪深股市就进入艰难的调整阶段。1993年沪深股市收盘指数分别为833点和238点,1994年收盘指数分别为647和140点,1995年的收盘指数分别为555点和113点。根据国外股票指数的上涨速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股市这种调整估计还要相当时日。如国家不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上证综合指数若要在1000点站稳,大概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股票供不应求▲
我国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资金额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现出明显的股票供不应求局面,据初步统计,到1996年10月底,沪深股市登记在册的股民约有1800万,而同期沪深股市的流通股规模约为300亿股,平均每个股民拥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据初步估算,我国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税后利润不到0.30元,平摊下来,股民人均收益最多只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资金2 元计算,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计交易税、费)只有2.5%,只相当于活期储蓄利率。而由于股民在股市中频繁交易,其上缴的手续费及交易税之总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之和还要多。
▲股市交投过旺▲
由于我国股民投机性较强,其入市的动机主要是以搏差价为主,所以许多股民以炒股票为业。股市稍有风吹草动,便买进杀出,追涨杀跌之风盛行,股市的交投极其活跃。如国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换手率不到40%,而我国股市的年均换手率却超过600%,是国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过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涨暴跌,如美国纽约股市从开办到现在的200年间,日涨跌幅度超过3%的只有10次,而沪深股市涨跌幅超过3%的时间却要占整个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过旺的第二个后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10月,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达1.3万亿,股民上交的交易税、手续费近200亿,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估计只有近100亿。收入与支出相比,支出多100亿,这样就使整个股民成为亏损一族。
▲股市尚待规范▲
我国股市是由地方股市发展起来的,且中央政府对股市的监管从1992年下半年才开始,股市的运作还尚待规范。从宏观管理方面来讲,其一是对股市的规律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具体表现在相关的政策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如股市扩容及上市指标的控制仍沿用额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对股市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如国家股、法人股并轨问题,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其三是对股市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如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对制止机构大户联手操纵股市等问题力度明显不够。
从证交所方面来讲,虽然沪深股市已成为全国性的股市,但证交所仍归口地方管理,且证券交易税的一半归地方财政,证交所的地方利益倾向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交易所都将成交量的大小作为工作目标(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税),所以对有利于活跃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制止明显不力。
从券商方面来讲,其一方面在自营业务中利用资金实力对股价进行操纵,以从中渔利;另外为配合新股的顺利发行,往往采用人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价,引股民上钩。
上市公司方面,为了新股的发行或配股的顺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报喜不报忧,隐瞒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经常高估利润指标。而一旦股票上市发行成功,则发表声明更改盈利预测或发表所谓的道歉声明来掩盖错误。
从宏观角度看,股市是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场所,是剩余资金的储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