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税务改革股票

税务改革股票

发布时间:2021-07-15 15:35:09

❶ 央企改革概念股名单有哪些

2015央企重组概念股名单 央企重组改革企业股票一览

航天 军工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科技(000777)

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公司——航天机电(600151)、航天动力(600343)、火箭股份(600879)、中国卫星(60011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航天电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长峰(600855)、航天科技(000901)、中兴通讯
(00006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飞国际(000768)、中航 精机(002013)、力源液压(600765)、贵航股份(600523)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飞亚达、深南光A、深天马、*ST宇航(000738)、哈飞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东安动力(600178)、昌河股份、南方摩托

中国船舶(600150)工业集团公司——广船国际(600685)、中船股份(600072)、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风帆股份(600482)、鑫茂科技(00083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辽通化工
(000059)、新华光(600184)、北方天鸟、北方创业(600967)、晋西车轴(600495)、凌云股份(600480)、北方国际(000065)、长春一东(600148)、北方股份(600262)

中国兵器装备 集团公司——长安汽车 (000625)、中国嘉陵(600877)、ST天仪

●信息技术 更多概念股请关注:http://www.jhorg.com/news/gainiangu/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沙河股份(000014)、天通股份(600330)、华东电脑(600850)、四创电子(600990)

中国电子信息
产业集团公司——长城电脑(000066)、长城信息(000748)、长城开发(000021)、深桑达、夏新电子、中国软件(600536)、上海贝岭(600171)、华东科技(000727)、天通股份、中电广通(600764)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上海邮通、成都电缆、南普天、东方通信(600776)、波导股份(600130)、东信和平(002017)、上海普天(600680)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卫国脉(60064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ST大唐(600198)、高鸿股份(000851)

彩虹集团公司——彩虹股份(60070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通信(600498)

●石油石化

中国石油(601857)天然气 集团公司——中油化建(600546)

中国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中国石化(600028)、、S上石化(600688)、泰山石油(000554)、S武石油(000668)、S*ST石炼、S仪化(60087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油工程(600583)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化国际(600500)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河池化工(000953)、沧州大化(600230)、ST黄海(600579)、蓝星清洗(000598)、星新材料
、蓝星石化、天科股份(600378)

●电力能源

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长江电力(600900)

中国华能集团——华能国际(600011)、内蒙华电(600863)、北海港(000582)

中国大唐集团——桂冠电力(600236)、华银电力(600744)、大唐发电(601991)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华电能源(600726)、华电国际(600027)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600795)、长源电力(000966)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吉电股份(000875)、漳泽电力(000767)、九龙电力(600292)、上海电力(600021)

煤炭 科学研究总院——天地科技(600582)

中国葛洲坝(600068)集团公司——葛洲坝

●汽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夏利(000927)、一汽轿车(000800)、一汽四环(600742)、长春一东

东风汽车(600006)公司——东风汽车、东风科技(600081)

●机械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ST阿继(000922)

中国东方电气(600875)集团公司——东方电机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轴研科技(002046)、中工国际(002051)、鼎盛天工(600335)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时代新材(600458)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ST汇通、时代新材

中国铁路工程 总公司——中铁二局(600528)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路桥建设(600263)、振华港机(600320)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林海股份(600099)、常林股份(600710)

●钢铁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鞍钢股份(000898)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股份(60001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钢股份(600005)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ST吉炭(000928)、中钢天源(002057)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安泰科技(000969)、金自天正(600560)

新兴铸管(000778)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铸管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攀渝钛业(000515)、长城股份(000569)、攀钢钢钒(000629)

●有色

中铝公司——中国铝业(601600)、包头铝业、焦作万方(000612)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五矿发展(600058)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色股份(000758)

北有色金属 研究总院——有研硅股(600206)

北矿冶研究总院——北矿磁材(600980)

长沙矿冶研究院——金瑞科技(600390)

●航运

中国远洋(601919)运输 集团——中远航运(600428)、中远发展、中集集团(000039)

中国海运 (集团)公司——中海发展(600026)、中海海盛(600896)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国航(601111)

中国东方航空(600115)集团公司——东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600029)集团公司——南方航空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长航油运(600087)、长航凤凰(000520)

●地产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中粮地产(000031)、S吉生化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地产(000024)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东阿阿胶(000423)

中国房地产开发 集团公司——ST中房(600890)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保利地产(600048)

华侨城集团公司——华侨城、深康佳A

●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水渔业 (000798)、中牧股份(600195)、SST中农

●旅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国旅联合(600358)

中国中旅(集团)公司——中青旅(600138)

❷ 税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税收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实现其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参予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证券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者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

随着入世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相继出台或将要出台一些税收调整政策。这些政策对证券市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这些影响正日益显现。

税收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国家运用税收杠杆可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进行调节。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的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将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支持或抑制的作用。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征收的税种主要是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曾是我国税收收入中最强劲的增长点。1991-2000年的10年间,沪深股市提供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总额达1461.58亿元,年均递增210.39%。此外,证券交易印花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0.13%提高到2000年的3.78%,是前5年该税总量的5倍。财政部决定,从2001年11月16日起,A、B股交易印花税税率分别由4‰和3‰统一降为2‰。这一政策出台,其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印花税税率下调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其次,印花税税率下调符合国际趋势,有利于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从全球范围内吸引投资。

中国股民感受最直观的恐怕还是印花税对证券市场的调控作用,而国际上亦如此。部分国家仅对卖方征收印花税或交易税,而对买方免征;同时,部分国家按证券持有期限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税率,对持有期限较长的投资者课征较低税率。当市场低迷时,适当降低税率可以活跃市场交易,而当市场的非理性行为骤增时,适度提高税率又可以抑止过度投机。这样,证券市场的非正常波动受到抑制。

不过,在经济全球化和增强本国证券市场竞争力的压力下,税赋从轻是近年全球证券市场税制的总体趋势。有关专家认为,征税其实是证券市场的一种资金净流出,因此过高税率会在证券市场中产生一个巨大的资金漏斗,影响市场的良性发展;其次,征税提高了资金的交易成本,导致资金回报率下降,抑制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进而影响一级市场的发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如法国与德国,高企的证券交易税曾使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企业筹资困难。于是从1983年开始,法国对证券投资实行优惠税收,德国也于80年代取消了证券交易税,两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迅速增加,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与巴黎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也迅速提高。新加坡从2000年6月30日起取消原征收的0.2%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尽管政府预计因此会少收税约7000万新加坡元;香港也拟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0.25%下调至0.225%。这一系列的下调,并不一定因为税率过高引起,但税收的比较优势会影响全球的资金流向。

印花税税率下调只是证券税制改革的第一步,随后可能进行的改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将是复杂的。目前我国的证券税制结构比较单一,以印花税为主,且比重偏大,不利于实现对证券投资收益的调节。因此,为实现税负公平,就要建立完整、系统的证券交易税制体系。一方面,应拓展税基,证券交易税种应不再实质性地限定在流通股的转让方面;另一方面,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实行差别税率,或是开征资本利得税取代印花税。当然,在推行这些改革措施时,会对证券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力。

免征印花税、改征资本利得税,是全球证券交易税制演变的趋势。有人认为,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以资本利得税代替证券交易印花税,也是大势所趋。但矛盾和障碍很多。

首先是“利润确定”的困难性:是按当笔交易课征或是按当月累计交易所得课征,如果出现当期亏损是否可以抵扣,又如何进行抵扣等等,这都需要有具体的规定;同时,开征此税需要有先进的税务电子化系统和科学的稽查技术,这显然在目前我国还不完全具备。

其次,开征资本利得税必须充分估计到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力。我国曾于1994年底盛传将开征证券交易税和股票转让所得税,引起轩然大波,股指巨幅震荡。而同期台湾证券市场也因拟开征资本利得税而造成股指大幅滑落,以至于台湾证券管理当局不得不宣布无限期搁置对资本利得税的课征。因此在国内设立资本利得税应持相当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目前印花税率本已较高的情况下,设立该税种可能会使投资者产生增税的印象,从而引发市场大幅振荡。

再次,开征资本利得税需要证券交易税制整体调整的配合。从全球税收制度与全球证券市场税收体系的变革上看,资本利得税只是税收制度的一个环节,其核心功效仅在于重新调整证券投资收益,若只开征此税也无法作到拓展税基、降低税负的效果,还需要有行为税等其他税种的配合,而我国在短期内大幅度调整税制的困难较大。

最后,即使开征资本利得税,也宜采取轻税、差别税率原则。如美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允许以证券投资利得弥补其纳税年度的经营亏损,未冲减的损失可以在限期结转至以后年度冲减;在日本,除被视为营业交易或营业分配的证券利得外,对出售证券的资本利得采取免税的政策,其课税的范围主要集中于大额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同时,各国对资本利得税一般采取差别税率,如法国以2年为界限区分长短期证券,长期证券交易的资本利得税只是短期证券交易资本利得税的60%。这种差别化的资本利得税制对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理念有重要推动作用。

显然目前我国不具备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基础,但从长远看,随着证券市场结构逐步完善、投资行为日趋理性化,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资本利得税很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

国家向上市公司开征的税收包括流转税和所得税。经过1993年的税制改革以来,流转税的税率以及征收管理模式基本是稳定的,而历年来,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所得税都是执行33%的名义税率,而实际上通过减免、返还等形式执行着15%的实际税率,造成这种状况除国家对某些行业或某些地区的政策性扶持给予的优惠政策外,还有大量的地方政府越权审批的情况存在。2000年1月11日,国务院下发国发(2000)2号文,规定各地区自行制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从2000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执行,即由大多数公司实行名义上的33%、实际15%的所得税率,到必须从名义到实际都为33%。据统计,在2001年我国沪深两市的113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773家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占公司总数的68.2%。这其中包括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开发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司。而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公司占上述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公司总数的31.4%,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但是从这样的结构来看,受到财政部通知影响的上市公司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但另外500多家享受其他所得税优惠的上市公司,则不受此通知限制。因此,明年我国上市公司中仍会有一半以上可以继续享受税收优惠。而这一政策,对受到财政部通知影响的约20%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带来了影响可谓不小。此外,2001年第4季度公布的另一项政策,即从今年起,所得税由原先纯粹的地方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且明确中央与地方各得50%。如此以来,即便各地政府先按33%征税,但其中的16.5%被中央收走了,想要再像以前那样返给上市公司18%是不可能的。这对于一些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上市公司来说,影响可能出乎意料地大。

入世后,为履行承诺我国将会逐步降低关税,不断出台的税收政策将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及其股价和市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关税限制为0-65%,平均为5%;工业品的关税约束为0-47%,到2004年、最迟不得超过2010年将平均降为8.9%。这种关税约束对民族产业影响最大的当属农业和汽车工业。

另外,2001年末公布的另一项降低关税的举措是: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电子产品关税总水平由原来的16.2%降低到10.7%,降幅达33%。2003年大部分信息技术产品将实行零关税;2005年所有信息技术产品将全部实行零关税。这些政策对于因生产、组装或固定资产投资等需要进口此类产品的上市公司不啻为一个利好,而对于生产、研制或经营相似产品的上市公司则可能是一个打击。

此外,为迎接入世挑战,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条件,还会有一系列税制改革措施出台。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官员透露,我国将在如下几个方面推进税制改革: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并用产业导向性的优惠税收政策替代目前的外资企业普遍优惠税收制度;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调整消费税税目,同时相机出台一些新的税种。另外,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卫生、环保等产品将实行差别性进口税收政策,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这些税收政策从总体上对国内上市公司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出口产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是比较有利的,有助于它们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❸ 2020年税务人事改革怎样改

救人是改革,可能是根据税务你你适合不适合干这项工作,如果业务考核不合格的话,你就可以离开税务

❹ 解禁后股票 在增值税上如何处理

股票交易行为属于转让金融商品。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三)款第3项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单位持有的限售股解禁流通后对外转让的,在确定买入价时,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第五条的规定,区分下列情形确定:
(一)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时,在股票复牌之前形成的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复牌首日的开盘价为买入价。
(二)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发行价为买入价。
(三)因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形成的限售股,以及股票复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停牌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买入价。

❺ 税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深试论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前提、主要内容和推行策略

作者:李师太 文章来源:济南市地方税务局 点击数:1067 更新时间:2003-8-19
当前,以实现在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为核心任务的新一轮征管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这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的一次战略性调整,是对传统征管的一次革命,将对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新一轮征管改革的线条已经越来越明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文试就新一轮征管改革的前提、主要内容以及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推行中的策略问题作一阐述,供大家参考。

一、计算机和税收信息两个建设是新一轮征管改革的基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步伐突飞猛进,对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征管信息化是税收征管发展的必然趋势,征管改革必须服从和体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目前进行的新一轮征管改革,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税收信息化是税收专业化的前提条件,没有信息化的支持,专业化将难以真正完全发挥作用,而税收信息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只有运用在税收征管中才能充分得以显现。概括而言,当前的税收信息化建设是既要修好路(网络),又要造好车(软件),还要配好货(信息),从而才能推动整个税收信息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加强计算机基础建设,为新一轮征管改革奠定技术基础。同传统的税收征管相比,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有计算机的支持,加强计算机的基础建设对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至关重要,必须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税收征管的专业化。当前的任务主要有三项: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国家公共信息网,以城域网为依托,建成贯通总局、省局、区(县、市)局和分局(税务所)的税务专用信息网络,并采取措施,构筑一个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税收信息安全体系,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二是按照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统一标准配置的硬件环境,统一网络通讯环境,统一数据库及其结构,统一业务需求和应用软件,搭建统一规范的税收征管业务平台。三是按照税收管理对象分类,建设税收业务管理应用系统、税收行政管理应用系统、外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和税收决策支持管理应用系统。

(二)构建信息管理平台,为新一轮征管改革莫定信息基础。数据信息只有经过规范之后才能拿到计算机上使用,当前加强信息的管理对于征管改革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税收信息化难以深入的根源大多在于税收信息的不规范,并且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是造成当前税收执法随意性、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缺乏监督制约的根源,必须构建税务信息管理平台,盘活散乱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征管信息,提高税收信息的共享程度。要建立税务信息管理平台,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税务内部成立数据处理中心,对内部各类征管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提供清洁准确的信息产品,在此基础上,实施信息集中处理,构建税务内部信息平台,打破“信息特权”,提高征管监控能力和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税收信息共享水平;二是强化外部相关信息采集,通过与有关单位部门联网、构建政府——税务信息交换平台等形式,提高税务机关和外界信息使用相对人的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二、建设四个体系、实施环节化管理是新一轮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创新管理体制,建设四个体系,实施扁平化管理
专业化管理既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此次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只有在大力实施信息化的同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才能达到手段与体制、机制的统一。笔者认为,此次改革在体制上主要是建设征收服务、税收管理、一级稽查、执法保障四个税收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征收、管理、稽查、监督的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形成专业化管理为主、综合性管理为辅的新的征管格局,并优化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实施扁平化管理,提高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的监管程度。
1、以征收为主线,建立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核心、多元化集中征收为特征的征收服务体系。该体系以税务机关优化服务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为基础,目的在于划分征纳双方的税收法律责任,促使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要建设该体系,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征收机构,通过征收集中、核算集中、信息集中,实现征收信息共享,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高科技含量的多元化跨区域的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在纳税人上门申报纳税的基础上,通过推行电话报税、银行网点报税、网上报税等方式,拓宽报税渠道,便利纳税人申报纳税,防止出现因机构收缩而出现管理缺位问题。还要逐步建立健全限时服务、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以及文明征税等各项规范服务体系,规范优化纳税程序、规范纳税服务行为、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2、以管理为主线,建立以税源监控为核心、专业化分工协作为特征的税收管理体系。税收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中最复杂、最难破解的难题,对于这个问题,征管查分离模式没有解决,前一时期的税收征管新模式也没有解决,此次改革必须破解这一难题才能确保改革成功。要建立税收管理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科学界定管理与稽查的职责范围,避免管理和稽查二者扯皮。二是借助税收网络,建立分级的、多层级的税收管理信息工作体系,并改变按预算级次或企业类型设置市区管理机构的格局,进一步实施属地管理,按照行政区域进行税收管理。三是按照税收业务分工,设置专业管理科室和岗位,对税收管理工作实施专业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在加强税源监控的基础上,实施分类管理,深化纳税评估,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外还应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新形势的需要,健全各级反避税机构,大力开展对跨国纳税人和境外企业的反避税工作,构筑“国际税收防盗网”。
3、以稽查为主线,建立以规范执法为核心、统一选案和集中审理为特征的一级稽查管理体系。一级稽查的核心在于统一选案和集中审理,突出市局一级的审理,通过对稽查案件实行统一选案、属地稽查、集中审理、分级执行,实现各环节的相互制衡。要建立该体系,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划分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各环节的职责范围,强化各环节之间的监督制约。二是要采用计算机选案,以及稽查局内部选案与外部选案相结合等形式,增强选案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三是规范稽查执法行为,严格税务稽查程序,重视取证制度,并遵循必要的方式、步骤以及时间和次序。四是实行市局一级的稽查案件集中审理,统一政策尺度,做到“一个包公对外”。五是完善各级税务机关的税务案件分级执行制度,并建立健全稽查案健复查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
4、以权力为主线,建立以“两权监督”为核心、实施全过程监督为特征的税收执法监督保障体系。有权力就要有监督,必须对税收执法权和税收管理权的监督制约,确保税务机关依法治税、依法行政。要对税收权力运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让权力规范行使,最大限度地减少税务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减少滥用权力违法行为的发生,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保护我们的税收执法人员,促进税收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该体系,当前应当尽快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保证业务管理的专业性;二是实行税收征管业务决策权集中化、管理权专业化、执行权责任化;三是要对税收权力进行重新洗牌,上收、分解、制约、规范税收执法权;四是要通过建立征纳双方之间的分离防线、征管查之间的分权防线、税务人员与计算机之间的机控防线、稽查各个环节之间的制约防线四道防线,保障税收权力依法行使。

(二)完善税收管理机制,实施环节化管理。管理体制框架搭建完成以后,必须通过机制的链条来衔接。传统的多层宝塔式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手工操作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体制的建立为环节化管理提供了可能,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更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使得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大的环节化管理得以构架。在税收环节化管理机制下,各部门、各层级只是工作环节运行的一个节点,通过文书载体、工作流主题和信息流轨迹,把各项工作拿到流水线上来运行,使每个节点的工作人员既清楚自己在整个环节中的位置,把自己融入全局工作当中,促使个人意识的觉醒;又清楚本节点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及时限,更清楚工作的环节及流向,这样一来,工作的推动将由“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工作考核机制将更加科学严密,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大大提高。

三、应当实行的方法和策略

制度制订之后,关键还在于抓贯彻、抓落实,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枉然,甚至比没有还糟。对于新一轮的税收征管改革,各级各部门务必按照“科技加管理”的战略部署和“落实就是创新”的思路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抓不落实的事、抓不落实的人,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方法和策略:

(一)要坚持系统论,搞好配套改革。税收征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搞好相关的配套改革才能确保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任务的完成。重点要搞好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征管改革配套联动、同步进行,为征管改革提供体制和组织保障。要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尽快完成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到位,顺畅运转。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并采取持证上岗、岗位轮换、双向选择等形式,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
(二)要坚持重点论,实施重点突破。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开展工作。管理学上也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叫做“二八定律”,其基本原理是:世界上任何事物20%的部分决定了事物总体的80%。往往是几个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决定着整个工作的命运,必须抓住改革的关键部门、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重点推进,进行重点控制,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三)要坚持实践论,坚持稳步推进。改革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我们以往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问题也会有所暴露。对此,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当中的问题,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稳中求进。在坚持征管改革总体方向的前提下,注意各地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逐步过渡,区别城区和农村,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稳定队伍,做到队伍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另外还要做好税收任务管理改进等工作。

❻ 解禁后卖出这些股票,在增值税上应该怎么处理

答:股票交易行为属于转让金融商品。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三)款第3项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单位持有的限售股解禁流通后对外转让的,在确定买入价时,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第五条的规定,区分下列情形确定:
(一)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时,在股票复牌之前形成的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复牌首日的开盘价为买入价。
(二)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发行价为买入价。
(三)因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形成的限售股,以及股票复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停牌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买入价。
另:《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等若干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2号)四、上市公司因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形成的限售股,以及股票复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第五条第(三)项的规定确定买入价;在重大资产重组前已经暂停上市的,以上市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后股票恢复上市首日的开盘价为买入价。

❼ 股市税收优惠新政策有哪些

个人股息红利所得将免征?官方出税收优惠再挺股市,沿改革轨道促资本市场发展。自9月8日起,中国股民如果持股期限超过一年,其股息红利所得将免征个人所得税。

❽ 7月1日起,税务改革有哪些变化,全部都在这里

7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消费立税;
7月1日起,《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3.0版)》全面实施;
7月1日起,税务稽查案源将这样管理;
7月1日起,按季申报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自7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13号)的规定要求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
一、7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这是继营改增全面推开后,我国推出的又一重大税制改革。
本次改革就是把过去矿产品按照销售量的从量定额征税方式,改为按照销售价格进行征缴的从价计征方式。也是在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等6个品目资源税实施从价计征改革试点基础上,开始对绝大部分矿产品实行从价计征,同时清理全部资源收费。

此外,此次改革由中央统一规定了矿产品的税率幅度,在规定的幅度内,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拟定或确定具体适用税率。

为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2016年第38号公告对原资源税纳税申报表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资源税纳税申报表》、《资源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原矿类税目适用)、《资源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精矿类税目适用)、《资源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减免税明细),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
一、将原资源税两张纳税申报表修订为一张主表、三张附表,既适用于从价定率征收的纳税人填报,也适用于从量定额征收的纳税人填报。主表反映从计税依据(包括计税销售量、计税销售额)到应纳税额和应补(退)税额的计算过程,简明扼要。附表主要反映计税依据的算过程以及减免税项目有关情况,反映应税产品销售额需要折算、换算或者扣减运杂费、外购矿购进金额等情况。纳税人在填写附表后,主表相关数据项由系统自动生成,无需纳税人再次填写,仅需签章确认(特殊情况下需要手工先填写附表、再填写主表的例外)。

二、将全部资源税税目(水资源除外)按征税对象归纳为原矿和精矿两大类税目填报。同时明确:煤炭、原油、天然气、井矿盐、湖盐、海盐等税目视同原矿类税目填写附表(一);以金锭和原矿加工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目视同精矿类税目填写附表(二)。

三、纳税人开采原矿类税目需要填写附表(一),开采精矿类税目需要填写附表(二);两类税目均开采,则附表(一)、(二)均应填报。凡不涉及减免税项目的纳税人不需要填写附表(三)。从量计征资源税的纳税人不需要填写应税产品销售额之类的数据项。
资源税申报表由过去的两张主表修改为一张主表、三张附表,虽然表样增多,但并没有增加纳税人填写申报表的工作量,同时又规范了资源税纳税申报工作,符合征纳双方税收风险防控的需要。

四、规范了油气资源税的填报。在附表(三)中,要求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减征比例按下列公式计算填写:减征比例=(综合减征率÷适用税率)×100%;综合减征率=适用税率-实际征收率。
五、规范了煤炭资源税的填报。在附表(一)中,比照其他矿产品设计了煤炭的平均选矿比,其计算公式为:平均选矿比=1÷平均综合回收率;综合回收率=洗选煤数量÷入洗前原煤数量×100%。

二、合作工作规范
全面推开营改增、资源税改革和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对深化国税、地税合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积极应对改革的迫切要求、税务人的普遍呼声和纳税人的热切期待,按照问题导向、持续深化、便于落实的原则,税务总局对《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2.0版)》进行了修订完善,升级为3.0版。3.0版保留了2.0版全部44个合作事项,重点修订了其中13个合作事项,新增了7个合作事项,合作事项总数为51个。3.0版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统筹国税、地税两方资源,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推动国税、地税服务融合、征管协同、信息共享、经验互鉴,实现国税、地税合作全面升级。

三、税务稽查案源管理办法
四、首次申报纳税人
纳税申报所需资料: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本表由销售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其他小规模纳税人不填报。
(三)《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本表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共用表,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需填写本表。
发生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技术维护费以及购置税控收款机费用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也需填报本表。
仅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本表。

❾ 税收的三大改革是什么

谢旭人在报告中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方向。

一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强调节收入分配作用。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强化税收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作用。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制度,促进城市建设和教育发展,公平税收负担。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各项措施,进一步理顺税费关系,建立完善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和税收引导能源消费的新机制。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分类规范收费、基金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在筹集财政收入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促进地区和城乡协调发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界定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资金分配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建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提高管理效率。

三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要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更加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积极稳妥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为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创造条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预算公开制度,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使预算公开工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增强预算透明度。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三大方向: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和以家庭为单位征税。

阅读全文

与税务改革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讲座报告 浏览:563
快涨停股票 浏览:704
华中数控属于哪个基金 浏览:832
招商证券股指期货手续费调整 浏览:257
融资计划书模板怎么写 浏览:29
第一理财年化 浏览:637
基金净值公告方式 浏览:502
绿化贷理财安全吗 浏览:217
离婚后再供房贷款买房 浏览:805
今天千足金的价格 浏览:587
理财取款程序 浏览:183
信托百世物流 浏览:676
注册公司融资性 浏览:997
浦发轻松理财金卡条件 浏览:881
科创基金发销渠道 浏览:995
45钢价格2016 浏览:720
新设融资 浏览:157
中原内配私募基金被骗 浏览:347
32美元等于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96
期货实盘秀怎么没了 浏览:268